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零九章 海陸並進

作者 ︰ 水飛雲

1944年3月,藍海國打通印度洋航線之後,盟軍在印度的軍隊(主要是英軍)得到了補給。隨後藍海國又進一步佔領了拉克沙群島,也使得印度洋航線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證。盟軍逐步在印度東部抵擋住了日軍的進攻。駐印度的英軍將防線穩固在加爾各答以西的豪拉地區。

大量的運輸船經過印度洋航線,前往孟買。大批的美制裝備被船運到了印度,然後從印度經駝峰航線運到了雲南。重慶政府在雲南和貴州新編練的部隊得到了全套的美械。藍海國的整編100師和海軍陸戰隊的第二旅第一團也得到了相應的裝備。

1944年6月,在完成法屬索馬里的收復之後,李兌?帶領著100多位軍官到貴州盤縣練兵基地赴任。此時的整編100師和海軍陸戰隊第二旅的這個團,在齊海軍的帶領下,已經完成了基本的軍事訓練,可以說新兵訓練已經結束了。所以李兌?一到貴州的盤縣,就將這些按連隊進行訓練的部隊正式編制成軍,按照三三制雙配軍官的方式完成部隊的框架搭建,並且按照正式的部隊編制完成了武器裝備的調整。

這次李兌?還帶來了軍費,支付作戰物資的軍費。此時的盟軍物資分配並不能滿足藍海整編100師的訓練要求和作戰要求。整編100師的新兵訓練之後,戰術訓練是按照山地師進行的,專門針對東南亞的地形和氣象特點進行訓練的。而且為了減少非戰斗減員,此次李兌?還帶來了一批藥品,也是針對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的。

在經過了3個月的特別訓練,這些戰士基本上受到了良好的山地作戰和熱帶雨林作戰的訓練。1944年10月,李兌?開始了各建制的聯合訓練,訓練科目是軍種配合和成建制攻擊與撤退。

齊海軍的海軍陸戰隊也作為特種部隊進行了聯合軍種訓練。齊海軍並沒有因為海軍陸戰隊的這個團歸自己指揮就將優秀的連隊劃到自己名下,而是按照連隊的順序,自然挑選了人數最少的最後幾個連,整個團的人數只有1800人。因為作為特種部隊,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齊海軍一開始的新兵訓練就要求這15個連隊和1個團部全部強化訓練。起碼達到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不過李兌?也知道海軍陸戰隊是藍海國中堅力量。所以也將武器裝備中輕便較好的部分留給了齊海軍。由于貴州沒有大海,所以齊海軍在一條小河溝邊訓練自己的部隊。海軍陸戰隊涉及水中的項目,如游泳,劃船和涉水登陸等等都是在這條叫清水溝的5米寬的小河中練就的。所以李兌?私下笑話齊海軍的部隊是河溝登陸隊,這讓齊海軍氣的直瞪眼。

不過笑話歸笑話,其實效果還是不錯的。現在這支部隊除了不知道暈不暈船,其他的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科目都完成了,李兌?這個老海軍陸戰隊員還親自考校了下這個團。也很令李兌?滿意。

重慶政府也著急打通中緬公路和中印公里,所以重慶政府組織了第二次遠征軍,準備出擊緬甸的北部,打通中緬北部和中印通道。由于科倫坡還在日軍手中,重慶政府希望打通的主要是中印通道,來滿足物資和武器裝備的輸入。重慶政府打算從北路進入緬甸,佔領緬甸北部後再向西,向北打通印度東部的通道。重慶政府的主力部隊還是以第一次遠征部隊為主指揮部設在昆明。空軍掩護任務由美軍擔任。

藍海國也接到了重慶政府的通知,希望能一起攻擊。藍海國在得到盟軍的通知之後,也組織參謀們進行了討論,制定了作戰的計劃。藍海國的總體計劃是海陸並進,一起打通東南亞通道。

陸軍以整編100師為主,由李兌?率領,跟隨重慶軍隊一道沿著滇緬公路進攻。海軍陸戰隊將跟隨大部隊進入緬甸。

海軍現在的實力已經大增,主要是有了航母「商鞅」號。這艘原日軍的航母經過5個月的維修,已經完成了現代化的改裝。這艘航母可以說是艘簡單的航母,原先在航母上的高射炮、近防炮全部被拆除。代替它們的是高達的雷達天線和直升飛機庫。1998艦上有3架直-8飛機,不過只有2個機庫,有一架直8一直是編制外的。所以這次將一架直8飛機調到「商鞅」號上作為反潛和搜敵用。艦載戰機有24架F4F戰斗機,20架「蚊式」魚雷攻擊機,35架「蚊式」轟炸機,2架經過雷達安裝的「蚊式」戰斗機充當偵查機。

隨著商鞅號的修復,藍海國的的第一艦隊實力大增,由「蘭州」號、「昆侖山」號、「商鞅」號(船舷號︰2001)、「蘇阿拉啦」號(船舷號︰1201)組成。這支艦隊的實力足以對付印度洋上的日軍任何一支艦隊。「微山湖」號被調整出第一艦隊是因為其速度達不到要求。按照齊之洋的設想,第一艦隊的戰艦應當是主力,速度應當保證30節。1170艦、1998艦和2001艦都能達到要求.這支艦隊的主要任務是進攻,無論是登陸戰還是海戰,都應當充當主角。

驅逐艦編隊被改叫第二艦隊,由「圖利亞拉」號(1202)、「馬哈贊加」號(1203)、「心島」號(1301)、「馬尼亞」號(1204)組成驅逐艦編隊,旗艦是「心島」號。負責掩護第一艦隊或者是維護運輸艦隊的安全。

第三艦隊是運輸艦隊,由「微山湖」號、「馬達加斯加」號(1302)和17艘運輸艦組成。

藍海國的這三只艦隊,都有遠程搜敵的能力,當然心島號差一點,能在200公里內搜敵。其他的兩支艦隊都有最先進的雷達。而且具備強大的防空能力。

這次齊之洋決定出擊安達曼群島,避開日軍力量聚集的錫蘭島,采用越島進攻戰術。切斷日軍錫蘭和新加坡之間的聯系。

為了協調這次進攻,藍海國還和美國、重慶政府,進行了磋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將一起進攻太平洋上日軍佔領的島嶼,地點美國選擇。但是必須在同一時間段內發起進攻,避免日軍艦隊增援印度洋。重慶政府將在大陸和緬甸同時開展反擊、英軍在印度東部開始反擊,迫使日軍在幾方面同時應付作戰。

1944年11月28日起,重慶政府在湖南組織反攻、中國遠征軍沿著滇緬公路向緬甸推進、英軍在印度東部反攻加爾各答、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南太平洋轟炸日軍的設施、藍海國的第一艦隊轟炸安達曼群島的最大港布萊爾港。多重重擊下,日軍頓時感到兵力不夠,四下都在冒煙。

尤其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南太平洋重新開始攻擊活動,以及藍海國將艦隊派到了東南亞附近,都讓日本內閣驚恐,這意味著日本在東南亞的資源地受到了威脅。雖然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還沒有遭受進攻,如果不迅速解決美國太平洋艦隊和藍海國的這支艦隊,那東南亞到日本本土之間的資源通道就會不保。

目前的日軍已經沒有能力來應付來自東西兩方面的攻擊。日軍原先防守中途島的中部太平洋艦隊,和防守特魯克的主力航母艦隊都是不能輕易使用的。自從第三艦隊被殲滅後,防守東南亞的艦隊只有兩支,由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第九艦隊,駐扎在科倫坡。另一支是駐守在新加坡的第十二艦隊。這兩支艦隊肯定都不是藍海艦隊的對手,這讓聯合艦隊大為心煩。因為根本抽不出航母來支援東南亞。

不過日軍在東南亞建有許多機場,這些陸基的機場內的陸基戰機們完全能能緩解東南亞的危局。藍海國的陸軍數量稀少,只要保證在東南亞日本陸軍的數量,配合陸基的戰機,也能保證各資源地不被佔領。不過,丟掉印度洋的制海權之後,錫蘭島又成了一個雞肋。現在錫蘭島上科倫坡基地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轟炸印度南部。耗費了一個陸軍師團和一個飛行大隊駐扎,只換來了對印度南部的不完全制空權,這對日本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且現在補給線已經被藍海國的艦隊威脅,藍海國隨時都在攻擊從新加坡到科倫坡之間的運輸線。藍海國利用其艦隊的偵察優勢,將整個安達曼海的航線都籠罩住了。而且藍海國的艦隊還在轟炸印度東部進行作戰的日本陸軍。

所以日軍決定集中仰光基地、科倫坡基地、新加坡基地以及吉隆坡的基地里的飛機,用運往科倫坡的補給艦隊做餌料,準備對藍海國的第一艦隊進行一次誘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