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固定防御陣

作者 ︰ 水飛雲

日軍吸取了第三艦隊航母被炸毀的經驗,雖然他們並不知道藍海艦隊是如何擊沉「翔鶴」號航母的,但是也不是藍海國對外宣傳的那樣,用潛艇發射魚雷擊沉的……根據第三艦隊發回的電報,兩艘航母都是被同一種遠程的「炮彈」擊沉的。所以日軍第一航空艦隊的航母一直距離藍海艦隊可能的位置很遠。日軍打定主意要用艦載機和陸基戰機將藍海艦隊擊沉。日軍的航母艦隊因此一直遠遠的向尼科巴群島西北航行。

日軍判斷藍海國的艦隊已經處于登陸前的狀態,反向逆推藍海艦隊的位置,那就十分容易了。適合登陸的位置只有這麼幾個,所以日軍在21日清晨開始就派出了大量的偵察機,在預判的重點部位進行偵察。

就在1998艦收到向華宇的電報和齊之洋的命令之後,1998艦和「蘇阿拉啦」號立刻高速向西側退。按照原先的預定的方案,和第一艦隊匯合,共同抵御日軍艦載機的轟炸。

再先進的艦船也無法規避偵察機的撒網式搜索。1998艦在200公里外就發現7架偵察機成扇形面同時向己方的艦隊飛來。盡管兩艘戰艦按照雷達上的飛機飛行方位進行了規避,但是戰艦的速度和飛機的速度不是一個層面的。半小時後,當幾架日軍的偵查飛機抵近到70公里處時,日軍的偵察機已經發現了兩艘戰艦的蹤影。毫無疑問,知道方位暴露1998艦在日機靠近後,用76毫米主炮擊落了這幾架飛機。

發現藍海國艦隊的消息立刻被傳到了日軍聯合艦隊司令部、幾個基地和日軍的第一航空艦隊的指揮官手中。

當然已經在嚴密偵听**無線電聯絡的藍海情報部門,也從日軍的密電中得到了這一消息。

藍海國在獲知中伏之後,就請求英軍在印度南部的貢土爾城盟軍的空軍轟炸科倫坡,牽制日軍科倫坡機場內的陸基戰機前往轟炸藍海艦隊。藍海國在早些時候向英軍還指出日軍運輸艦隊的這一情報是假情報,是一個陷阱!藍海國的艦隊正在遭受日軍第一航空艦隊、第九艦隊、第十二艦隊的圍攻以及幾個東南亞基地戰機的轟炸!

藍海國也將這一情報電傳**,並將日軍航母艦隊的動向告知了**,建議**的航母艦隊立刻出擊太平洋上的**基地。藍海國希望英軍和美軍在此時能幫助藍海國的艦隊逃出陷阱。

美軍立刻回電,太平洋艦隊的特混艦隊,已經出海,正在向日軍的馬紹爾群島攻擊。英軍的回電卻令藍海國大為失望。英軍稱自己在貢土爾的航空隊已經被調往賴布爾城,參加對日軍的反擊。

不過藍海國偵听到的英軍通訊卻是另一種說法,英國海軍和陸軍都認為,藍海國在印度洋上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大英帝國的利益,而且在消滅日軍的第三艦隊之後,日軍在印度洋的艦隊完全可以由在**新近制造的驅逐艦和航母來擔任。同時英國和**還在往來電報中都認為必須讓藍海國的這支艦隊消失,這對戰後肢解藍海國大為有利。至于如何對抗和消滅日軍的艦隊,完全可以靠**大量生產的護航航母。日軍只有4艘主力航母。**有3艘正規航母在 裝,還有12艘護航航母在45年下水,完全可以抵擋住日軍的進攻。

至于歐戰,由于德軍是跨海作戰,所以膠著狀態的戰斗,對德軍很不利。而且**的空軍參戰之後,德軍空戰的勝率大大降低,英倫島上的制空權正在轉到盟軍手中。蘇聯也積蓄了一年的力量,正在準備對德軍在東線進行攻擊。所有這一切,讓羅斯福和丘吉爾,忘卻了盟國這個詞,在往來電報中都認為,讓**人消滅藍海艦隊將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齊之洋看到破譯的英美之間的電文,並沒有意外。對于這兩個國家,來自後世的他,絕對是很清楚他們丑惡的嘴臉的。不過現在不是追究他們嘴臉的時候。既然破譯了英美電文。所以齊之洋知道,說什麼都是白說了,一切要靠自己!這筆帳要記在心頭。今後還要和美英勾心斗角,所以現在不便于揭破他們,將他們密碼被破譯這事要繼續利用。不能讓這兩個國家知道密碼已經被破譯,這對將來在電文中查知英美的想法,好處是極大的。況且就算揭破,那又能怎麼樣。

齊之洋心說,既然你不仁,我就不義。讓馬飛正秘密聯系德國,準備向德國提供部分先進的軍事技術,換取工業設備。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當務之急是解決第一艦隊被圍攻的局面。

對目前的戰況進行了簡要的討論之後,齊之洋下令︰「首先要保證艦隊的安全,必要時,拿出所有的先進武器進行攻擊!」只要保住戰艦和人,武器還可以再造。

此時的艦隊1170艦上有48枚防空導彈,1998艦有16枚。其余的900多架日軍飛機要靠近防炮或和主炮來對付。好在日軍並不是1000架飛機一起上陣。對于日軍的仰光、新加坡吉隆坡和科倫坡基地的飛機來說,頂多轟炸一次。由于距離較遠,單程都需要兩小時飛行。這部分飛機大概有600架。日軍這次組織的很嚴密,不光從東南亞各地以及華夏大陸抽調了大量的飛機,而且特別的進行了編組。另外,由于在布萊爾港有機場,而且仰光、科倫坡的飛機能在吉隆坡機場降落,所以日軍準備穿梭轟炸,不考慮飛機的返程。

最關鍵的是**第一航空艦隊上的艦載機,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估計不會距離太遠,估計在雷達範圍邊上,即500公里的距離上。這300架飛機能往返轟炸多次。

按照目前日軍對藍海國艦隊的了解,日軍絕對是會集中轟炸藍海艦隊的。因為上次藍海艦隊的1170艦曾經有過用艦炮擊落多架日軍飛機的歷史。日軍肯定會用數量來對抗藍海戰艦的這項變態的功能。

偵听到的日軍消息是,日軍的新加坡、仰光機場的飛機已經起飛,將在兩個小時後飛抵藍海艦隊的上空。科倫坡機場的飛機還沒有動靜,而吉隆坡機場的飛機將晚一個小時起飛,為了騰出地方接受轟炸完的仰光來的飛機。

所以日軍的飛機將會有4波,第一波有可能是日軍第一航空艦隊的艦載機,250架左右,最快,1個小時多點就能飛抵藍海艦隊的上空。其次是新加坡、仰光機場的飛機,大約300架,2小時後進行轟炸。第三波是來自吉隆坡的飛機,有150架左右。大約在3小時後進行轟炸。第4波有可能是科倫坡來的戰機,大約130架左右.

最先必須打掉日軍航母上的艦載,這些飛機如果不解決掉,那麼日軍的艦隊將會攆著藍海艦隊進行轟炸。

方想接到家里傳來的情報後,采納了家里的意見,準備在遠距離上用防空導彈首先擊落領頭的日軍艦載機,然後用兩艘戰艦上的主炮,快速消滅其余的艦載機。務必在一小時內全殲這批艦載機。至于後面的3波空襲,只能說盡可能的躲避。必要時按照蘇阿拉啦號、商鞅號、1998艦、1170艦的順序放棄戰艦。

此時的1170艦正和航母以及1998艦、「蘇阿拉啦」號集中,幾艘艦都是全速對開,力爭在日軍飛機抵達之前,編制好防空陣型。

上午10點,四艘戰艦在尼科巴群島以西200公里處的一個島礁處匯合。海軍陸戰隊全部登陸這個小的島礁,將手中的炮火和武器進行防空準備。藍海第一艦隊準備依托這個島礁進行防御。其實這也是一個悲觀的考慮,擔心1998艦被擊沉。畢竟1998艦的目標太大。不能讓第一團隨船沉沒。再說另外兩艘高速運輸船根本沒有防空實力。還是停在島礁邊,誘使日軍轟炸。

海軍陸戰隊其實還是有不少防空武器的,完全可以打擊這些螺旋槳飛機的。現在艦隊面對近1000架飛機,所以每一部分的防空力量都要充分的利用。

在島礁的東側,四艘戰艦組成了一個防空的大三角陣,毫無疑問,「蘇阿拉啦」號被當做的抵抗魚雷的盾牌,被排在了最前面。不過好在「蘇阿拉啦」號被作為「商鞅」號的護衛艦的時候,就加裝了藍海自行生產的火箭發射裝置。多多少少能抵抗點魚雷。

航母背靠著島礁,排在1170艦和1998艦背後,由這兩艘戰艦提供防空火力網。至于其背後,由島礁上的海軍陸戰隊的官兵稍微起到點防空作用。

第一艦隊拿出這麼個固定的陣型也是無奈,面對如此多的敵機襲擊。靠戰艦的速度來規避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要防空火力網被突破,讓日軍的戰機近身,那麼毫無疑問,整個艦隊就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所以,與其指望規避,不如提高艦炮的準確率,在15公里外就消滅日軍的戰機。讓日軍沒有轟炸和靠近釋放魚雷的機會!

---------------

向各位書友抱歉!不過說什麼理由也沒有任何意義。更新是最好的解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