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侯 第二卷 江南春 第四十三章 淋尖踢斛(三)

作者 ︰ 衣山盡

「咳,還不是因為腳踢淋尖。」高管理一邊走一邊搖頭。

「淋尖踢斛,胡大人知道這事不?」陳艾意識到問題有點嚴重,忙問。

「知縣大老爺卻不知道,這事也不好去麻煩他老人家。」高管理走得飛快,胸口不住起伏,有些氣喘,也不知道是急還是累了。

所謂的淋尖踢斛說起來也算是明朝征稅時的一種特殊產物。

明朝的賦稅分為實物稅和現金稅兩種。

現金稅主要是針對商戶,商人在經營活動中經手的貨物實在太多,比如一家藥鋪,怎麼著也有好幾百種藥材,你若征收實物稅,總不可能每種藥材都收上一點。因此,對于商家,朝廷一般按照他們的營業額收取百分之十的現金做為當稅款。

至于實物稅,主要針對普通農戶。因為明朝初年商業還不甚發達,帝國主要由小自耕農構成,手頭也沒那麼多現金。所以,朝廷索性征收實物。你是種糧的吧,直接交糧食好了。你種水果,好,到收獲季節交些果子過來。捕魚的?魚干我也要。

其實,實物稅對農戶還是有好處的,可免得百姓受到商家的盤剝,和農產品受到氣候季節的影響而貶值。

但是,如此也有一個麻煩。比如你是果農,種了兩畝葡萄,到收獲季節時交了一百斤葡萄給官府。官府征收到葡萄之後,驗收裝箱完畢,還得送到京城里去交帳。路途遙遠,肯定有爛掉的,這爛掉的部分朝廷肯定不會認帳。而農戶已經足額交稅,也與他們無關。

難不成這部分損耗還落實到地方官頭上去?

如果這樣,這官只會越當越窮,就算你富如和紳,也經不起這種折騰。

因此,地方官在征收實物稅的時候,通常會根據百姓所交納的實物類型加上一部分損耗。這部分損耗也會根本食物品種不同,有不同的比例。時鮮土產比例高些,容易存放的物品則低一些。

可這個比例朝廷也沒有一定之規,大多由地方官靈活掌握,可說是知縣們一言而決。一旦在實施上出現問題,就有虐民害民的嫌疑。

就因為看到這個弊端,萬歷年首輔張居正索性盡廢實物稅,全部折合成現銀,如此才將這個弊政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這就是有名的一條鞭法。

當然,一條鞭法的實施是建立在商品經濟極大發達和美洲白銀大量輸入的歷史背景之中。就洪武年而言,地方商業還不發達,而貴金屬缺乏到朝廷大量印刷寶鈔用來替代金銀在市場上流通的地步。所以,一條鞭法在洪武初年並沒有實際意義。

那麼,實物稅在如今這種歷史背景下卻是必然的選擇。

兼之明朝初年地方官的俸祿低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就陳艾所知,胡知縣年俸九十石米,也就是一千兩百斤的模樣。也就是說,一個月有一百多斤糧食。這點米,也只夠他一個人吃飯。

可光他一個人吃飯還不算,明朝政府編制都小。像現在的吳江,只他一個人是在編的公務員。其他的衙役、師爺、書吏都需要知縣自己出錢聘請,這部分開銷國家可不認。

踫到正直一點的官員,這官只會越當越窮。

所以,不少官員將主意打到夏秋兩稅的損耗上面,用這部分截流的款項維持政府的日常運轉。

這其中,淋尖踢斛是最常用的一個手段。

吳江本是一個產糧大縣,每年的截流都是一筆大數字。

那麼,什麼叫淋尖踢斛呢?

簡單來說,官府在征收糧食的時候通常會弄一個大斛做容器,讓農民將糧食倒進斛中稱重。谷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這個時候,衙門里的人就會突然一腳踢過去。

這一腳通常都勢大力沉,必然有不少糧食溢出來掉到地上。

糧食只要落到地上,就是衙門的,這部分糧食就是衙門用來彌補糧食押運途中的損耗和維持日常開銷的截流。

這也是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普通百姓也默許官府這麼干。畢竟,一斛糧食中溢到地上也不過二三兩,還能容忍。

當然,像吳江這種上縣,幾萬戶百姓,每戶克扣二兩,加一起就是好萬斤糧食,折合寶鈔至少五萬貫,用來養活衙門里十來號人沒有任何問題。

可今日的情形卻有不同,有個突發情況。

今天上午,同里那邊的農戶在里長的組織下有一千多戶百姓背著糧食來縣城完稅,衙門里的工作忙了起來,人手也是不足。于是,就連在家中養傷的付班頭也過去蹲點維持秩序。

衙役們已經好幾個月沒領薪水,都眼巴巴地指望著能從這里分些損害回家過日子,踢起大斛來也格外賣力。

一開始,秩序還很良好,到中午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事情是這樣,一戶姓嚴的農戶家中有百來畝水田,加上人丁興旺,四個兒子都沒有分家,在同里也算是中上人家,每年所交的稅款也特別多。這一日,嚴老漢趕了牛車拉著糧食帶著四個兒子來糧庫交糧,剛一進庫,那頭拉車的牯牛受了驚,一通亂跑,將車上兩千多斤糧食全部掀翻在地。白花花的大米淌了一地。

于是,嚴老漢一家手忙腳亂地開始收集地上的大米。

但問題是,一看到地上的大米,衙役們眼楮都綠了。尤其是付班頭,上前一步︰「慢著,掉到地上的糧食就是官府的,誰也不許動。」

這事若是真論起歪理來,付長貴也在理,畢竟倉庫地上也堆有不少糧食,庫房是國家的,糧食只要一落地,就算是入庫了。

可這一車糧食實在太多,平白被官府拿了去,換誰都會急眼。

嚴老漢和四個兒子也急了,上前理論,一言不合,就與付長貴等人扭打起來。可他們如何是衙役們的對手,被打得頭破血流不說,還被放倒了好幾個。

高管見勢不妙,忙跑過來找陳艾。畢竟,稅務上的具體工作都由他負責。

「糊涂啊,出這麼大事,怎麼不去通報知縣大人。」陳艾不住跺腳。

「這事……不大吧,不就是幾個刁民鬧事被班頭給打了。」高管理眨巴著眼楮。

「你卻不知道,這可是群體事件。」陳艾一邊急行一邊苦笑著搖頭︰「真弄將事情鬧大了,只怕知縣大人也要犯了干系……」他心中突然一驚,有一種奇怪的想法。

會不會是付長貴這廝故意胡鬧,想把這件事搞大,牽涉到胡知縣頭上去。以朝廷現在的苛刻和皇帝喜怒無常的性子,踫到這種事情,照例會將胡夢海奪官免職,緝拿回京問審。只要胡知縣一倒,那付班頭還不知會怎麼對付我陳艾。

這個付班頭,還真是壞得可以啊!

陳艾忙道︰「老高,事不宜遲,你立即跑去稟告胡大人,糧庫那邊我來處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公侯最新章節 | 大明公侯全文閱讀 | 大明公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