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08章 原桑飛盡

作者 ︰ 石晶藍

杜聞秀突然話鋒一轉。問道︰「卻不知萬兄為何率兵南下,攻我大理?」

「這個,」如此氣氛之中,萬臨山不料杜聞秀突然有此一問,略為一頓,才答道︰「因為大理百姓疾苦,民生低下。為了讓大理的民眾能夠過上與我們四川百姓一樣的好日子,故此率兵南下,吊民伐罪。」

「萬兄此言,乃對侵略行徑的托辭而已。」杜聞秀笑道︰「我大理雖然相對民生較差,但最近幾年,還算太平。大理皇室縱然不濟,卻也一心為民。不願勞動他國費心。」

「杜兄此言差矣。」萬臨山字正腔圓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理、天朝,不過是列強分裂土地的結果,不過是列強加在百姓頭上的鎖鏈。其實天下百姓本是一家,你之百姓便是我之百姓。而今,眼見你之百姓受苦,我四川將士又豈能坐視不管?」

「不錯,萬兄所言不錯。」不知為何,杜聞秀忽然順著萬臨山的話語。說道︰「眼見我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萬兄義憤填膺,揮師南下,勢要推翻大理皇室,讓張永的新政恩澤大理,讓大理的百姓過上與四川百姓一樣的日子。萬兄此舉,必定流芳百世。」

「杜兄既然明白,就好辦了。」

杜聞秀道︰「不過,在下有一事不明,尚要請教。」

「杜兄請講。」萬臨山道。

「萬兄口口聲聲說大理百姓受苦,四川百姓過的是好日子。卻不知究竟是否屬實?」

「這個當然。」萬臨山理直氣壯地說道︰「吃的食、穿的衣、住的房,各個方面四川都遠勝大理。」

「踏實嗎?百姓心里邊踏實嗎?」。杜聞秀問道︰「據我所知,四川百姓上頓雖然吃肉,下頓經常沒有著落。似乎遠不如我大理鄉親粗茶淡飯,卻能夠永葆終年的日子。」

「此言絕對是誤傳。」萬臨山道︰「若指個別人,則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評價一個地方的民生,應該提綱契領,從整體觀之。拿今年上半年來說,全川出產各類物貨就達到兩百萬交子;日常起居用品買賣成交總額達到七十六萬交子;四川城鎮民眾個人平均每月收入已突破一交子,扣除漲價干擾,實際收入比去年相同時期增長一百一十四文;鄉村農民平均月收入達到三百零三文,扣除漲價干擾,實際收入增長了四十一文。這些,難道你大理能夠實現嗎?哦,需要說明一下,交子乃四川官府發行的紙幣。一交子等于一千文銅錢,市值白銀八兩四錢。」

「萬兄此言外強中干。華而不實,只能炫人耳目。」杜聞秀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無米不成炊,有錢好辦事。又道本小利微,本大利厚。經濟的發展,最終必然導致貧富分化,必然導致大量的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中。按照萬兄剛才的算法,一平均,絕大多數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百姓就看不見了。」

萬臨山道︰「杜兄巧舌如簧,令人佩服。四川的民生,就擺在那里。杜兄又不是沒到過四川,難道還要睜著眼楮說瞎話麼?」

「不錯,我曾經到過四川,也知道四川的民生的確遠勝大理。」杜聞秀道︰「那時四川政局穩定,各業蓬勃向上,一派生機盎然,實在令人羨慕。這,也是我起初願意將軍隊交給四川的主要原因。」接著話鋒一轉︰「不過,現在不同了。你們的閉合堂倒行逆施,竟然玩弄權術。公然扣留軍師。這樣的閉合堂,還能夠保證始終為百姓著想麼?」

「這……」萬臨山略顯語塞︰「閉合堂之事今日不用管它。」

杜聞秀不理萬臨山的托辭,繼續發難,斥問道︰「你們川軍東征西討南侵北戰,吞吐蕃、西夏,敗回紇、龜茲,打下的版圖由誰治理,難道不是由閉合堂治理?由此可見,你們所效忠的,不過是扣留軍師的閉合堂而已。」

萬臨山想要反駁,但杜聞秀所說均屬事實,無從駁起,只能張口結舌。

杜聞秀說道︰「閉合堂陰謀暗算,卑鄙無恥。我大理將士,個個崢崢鐵骨,不屑為之效命。你萬臨山自甘墮落,甘心向閉合堂俯首貼耳,也還罷了,請不要強摁我大理將士昂揚之頭,強迫我軍健兒做那不齒之事。」

略頓,杜聞秀又道︰「依在下所見,萬兄應從速回師北上,消滅閉合堂,敦請張永復出,撥亂反正,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那時,民心所向,天下無不歸附。不待萬兄呼喚,我杜聞秀自當率軍前來投奔。」說到這里。杜聞秀猛然大喝一聲︰「萬兄還猶豫什麼?」

萬臨山羞愧難當,無地自容。當即掉轉馬頭,退了下去。一路上,戰馬都夾著尾巴。

萬臨山心情煩躁,收了陣式,回到中軍帥帳,獨自悶悶不樂。帳簾一欣,雷又招走了進來。

「軍師,我……」萬臨山不知從何說起。

雷又招道︰「你與杜聞秀的交談,大姐都告訴我了。杜聞秀之意,不是我軍接收他們,而是他們接收我軍。這是溫姑娘的帥印,交給你了。你如果決定投降大理軍,我們也會同意的。」說完,放下帥印,徑自走了。

入夜萬臨山翻來覆去也睡不著覺,總想不出化解杜聞秀言語的方法。想著想著,反而還覺得杜聞秀說得有些道理了。

「你膽子不小,竟然一個人跑來了。」

「姑娘若認為在下該死,今日對陣之時,在下早已亡故。之所以至今未死,必有不該死的道理。在下所怕何來?」

忽然,營門附近傳來雷再招和杜聞秀說話的聲音。但听雷再招喝道︰「不就是仗著從閉合堂手里救了人嘛。閑話少說。你來找萬臨山嗎?」。

听杜聞秀的聲音說道︰「非也。在下此來。確實要找萬兄,也要找姑娘和姑娘的大姐,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兩位軍師和溫姑娘。」

「你在這里等著。我去問問她們見不見你。」隔了一下,又听雷再招說道︰「你可小心一點,切莫以美男子自居。告訴你,我們誰都不會嫁給你的。」

听到這里,萬臨山起身點亮燭火,穿好衣裳,收拾好睡覺的地方。剛要出帳,又想到應等溫玉華等人先行出面才是。遲疑了片刻,這才走了出來。

「為何一定要找我們。找萬臨山不行嗎?」。萬臨山一出帥帳,就听到雷絕招的聲音。萬臨山這才知道,雷絕招在背後稱呼自己並不總是萬相公。

萬臨山走上前去。听雷又招說道︰「帥印在萬臨山手中。他如果決定投降大理,我們也一定同意。你毋須一定要找我們的。」

听杜聞秀說道︰「帥印在手,官認民不認,將認兵不認。假設萬兄遺失帥印,被在下撿到,難道就能算收編了貴軍麼?四川軍隊全體將士服的是你們三人,只有說動你們三人才能成事。故在下不得不夤夜前來。打擾三位姑娘好夢,還請見諒。哦,萬兄到了。」

萬臨山隨意寒暄了幾句,將杜聞秀、溫玉華及兩位軍師領到自己的營帳。親兵過來,多點了幾只巨燭。由于沒有準備,無法燒水,也就沒有泡茶。

「白天兩軍對陣之時,杜元帥說得萬將軍啞口無言。今夜到此,是想故伎重演嗎?」。雷絕招問道。

杜聞秀道︰「道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對真理的探尋本來就不分晝夜。或許絕軍師另有高見可以教我。」

雷絕招道︰「我的學問深似大海,我的見識廣如宇宙。要教杜元帥這類跳梁小丑,綽綽有余,只看我有沒有興趣。今日杜元帥如山雄辯,使萬兄夜不能寐。我則胸有朝陽,心懷明鏡,絲毫不受影響。如今好夢正酣,就被蟲蛙吵醒,焉有教導的心情。三姐,你和他說。」

「嘿,還是小孩子脾氣。」雷又招笑了笑,然後問溫玉華道︰「這些事情,四妹應該比我看得清。溫姑娘你看誰說好呢?」

溫玉華道︰「我不好勉強,你二人我誰都得罪不起。」

「好一招‘如封似閉’,這是太極拳的功夫吧。」雷又招道︰「我說就我說,杜元帥請听好了。今**在兩軍陣前向萬臨山雄辯之言,無非是為誰而戰的問題。為誰而戰,從總體上講。應該是為民而戰;實際上,只能為官府而戰。

「天下紛爭,諸侯割據,然後有了國家。國家相互征討,然後有了軍隊,有了戰爭,所以軍隊實際上是為官府而戰。

「軍隊乃凶器,戰事猛如虎。又雲神仙打仗,百姓遭殃。是故我軍佔領吐蕃、西夏,繼而南征大理,這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國家的數目,在局部範圍內根除戰爭。然而,要完全取消戰爭,就得消除世上所有的國家,消除列強紛爭,消除諸侯割據。這不是單純的軍事所能辦到的。

「政治和軍事,相互關聯,又各自分離,各有其發展的脈絡。張永入川以來,百姓確實得到了好處。總的來說,張永的新政要比以往死氣沉沉的舊政要好。閉合堂代替張永行政,乃張永謀劃之策。若取消閉合堂,讓張永復出,一兩年後必會出現另外的改頭換面的閉合堂,故請張永復出無用。臘月間閉合堂扣留我們,暴露出閉合堂常執會執事醉心于權力的野心,顯露出他們即將不能一心為民的端倪。然而四川官府各司分頭行政,又必需調解和制約,閉合堂只能取代而不能廢除。閉合堂之患,可說是四川政治方面前進途中的一個曲折。雖然不令人十分滿意,卻也還未到輸給大理皇室的地步。

「現在我軍為閉合堂,你軍為大理皇室,各為其主,仗總是要打的。依我看來,兩個主不如一個主,兩支軍不如一支軍。那樣總能夠保證數十年內局部沒有戰爭。由于我軍強大,你軍弱小,你軍若不歸順我軍就只能敗給我軍。

「杜元帥曾經以各民族和睦共處為口號召集民眾,聚眾起義。如何才能使各民族和睦共處,你杜元帥不知;怎樣促農耕、興太學,修文倡德,養廉治貪,你杜元帥更是不知。賓川一役,杜元帥接受席大猷單打獨斗之賭約,實際上就因為你杜元帥根本就無法面對即將到來的勝利。

「如果杜元帥能證明大理皇室強于我們的閉合堂,或者說能夠拿出比閉合堂更好的治理國家的方法,要我軍投降也未尚不可。不過,從杜元帥以往的經歷我們得知,你杜元帥無此能力。

「有崇高的目標,我們要為之奮斗。沒有崇高的目標,我們也要奮斗。軍中督郵校官奮勇殺敵,希望積功而升,當上將軍、元帥。這樣固然可取,但更多的是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將軍、元帥的士兵。這些普通士兵又該為什麼目標而努力奮戰?閉合堂固然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但在沒有更值得效忠的目標之前,我軍依然要效忠于閉合堂,奉閉合堂指令,消滅你軍,蕩平大理,佔領南隅。

「我就說這些。杜元帥,你後悔今夜此行了麼?」

輪到杜聞秀瞠目結舌了。杜聞秀心里確實有些懊悔。溫玉華見了,心中不忍,道︰「遠來都是客,又軍師過于咄咄逼人了。嗯,有一事,要告訴杜元帥。大概是在上月底吧,我在靜棲觀遇見了尊師顯德公席掌門。尊師已奉一位自稱天心的人為主公。而這位自稱天心的人,目前正在游說張永,說有更好的治國之法,想借張永之名,治理四川。」

「多謝溫姑娘。」杜聞秀起身先後行禮︰「謝又軍師指教。謝絕軍師賞光。萬兄,我們後會有期。」

萬臨山將杜聞秀一直送出中軍。沿途均相對無言。

次日,大理軍不知去向,撤了個干淨。萬臨山按照原來的辦法,令各部繼續南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