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

作者 ︰ 石晶藍

「用兵之目的在于全勝不在于美。故兵法之語言在于會意不在于文。

「我軍軍師兩人。本可相互牽制,互補不足。然而三姐與我一母同胞,骨肉情深,外人無法離間。若加害,必然同時進行。這次閉合堂扣留我們,便是一例。張永大人曾言,有了閉合堂便會有常執會這樣的派生產物,便會有算計軍師這樣的舉動。這是由閉合堂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這一次,僥天之幸,三姐和我被救了出來。但這樣的事情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就像治水一樣,這里堵住了,它又會從別的地方鑽出來。為了防止將來三姐和我再次同時離開軍隊,我們必須培養參謀。

「自領兵以來,三姐與我十分才能只出兩分,就得心應手,無敵于天下了。此後的戰爭雖將涉及到天朝及契丹、突厥、奚國、高麗、日本、鐵勒等國家,相信亦無人會成為阻礙。不過如此。戰爭竟不過如此。我們的心中已經開始厭戰,開始感到戰爭沒有意思。而惟一有意思的戰爭,即三姐與我互為敵對的戰爭,又因為我們立場一致而不可能。同時,對于互為敵對的戰爭。我與三姐都有些懼怕。那麼,我們還留在軍營干什麼?僅僅是為了建立並非我們所願的功勛麼?

「我們不歸隱,至少現在不會。我家重男輕女,回家也沒有意思。除了軍營,我們也沒處可去。但是,說不定哪天便有了恰當的去處,我們就可以歸隱了。因此,我們必須提前培養出領軍的參謀。

「三姐和我的兵法很簡單。要訣就倆字︰穩妥,上午三姐已經講過了。現在我要講的是,運籌的步驟。

「在接到戰爭的任務之後,才開始運籌。孫子兵法雲︰‘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這是指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閉合堂不讓打,也應該堅持進攻。這里,乃是一處謬誤。是否應該打,要從大局出發,要進行軍事、政治、經濟等全盤考慮。回紇和龜茲我們能勝,但沒有打,只是將其儲君強行擄為人質就收兵了。對于大局的判斷,非常復雜。個人能力有限,我不能要求你們在學習兵法的同時,還要去學習大局的判斷。我只能要求你們放棄,將對于大局的判斷,完全交給張永或者皇帝、閉合堂去辦。而你們,則必須在接到戰爭的任務之後,才能用兵。

「設計之初。要想出理想的目標。要樂觀,敢想才能敢干。但不能怪異,不能過于異想天開,不能將敵軍將士當作草包,不能設想敵人一听到我們即將出兵的消息就立即投降了。

「目標出來之後,我們就要想辦法實現它。我們的目標有相應的手段去實現,目標就能成立。否則,目標就得降低。

「目標和手段齊備,就成了完整的計劃。計劃能否實現,我們得站在敵人的角度,對計劃進行挑剔,尋找計劃的漏洞,然後修改我們的計劃。

「‘定開始,設目標,想手段,找漏洞。’這就是運籌的步驟。在常人眼中,通常將運籌用兵等同于實現目標的手段,認為手段高超,才能算計于人。手段拙劣,只能任人宰割。其實手段不過是運籌的一個環節而已。

「記得三姐曾向萬相公詢問過行軍之道,萬相公當時答道︰應該使大隊人馬的進發在敵國探子的眼中變作小股軍隊的行動。換言之。就是指突然將大軍開到對方城下。這相當于行軍的目標。當時萬相公未能想出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現在通過包圍龜茲、回紇兩國首都的戰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手段便是︰要突然包圍一點,使大軍列成一個小圈,必先在小圈的外面畫上一個大圈;調動大軍分別趕赴大圈各點,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同時向中間進發,將大圈縮為小圈。此乃手段的例子。

「在我軍遠征通麥戰役中,敵軍謹遵孫子兵法,選擇堅守。堅守必須有糧,必須安定。在切斷敵軍退路之後,我軍如果用火炮間斷轟城,或者派遣江湖高手進行騷擾,便可以敗壞敵人的軍心。然而三姐沒有這樣做,三姐選擇以黑油融化冰川,以冰川之水沖毀通麥的手段。此例說明,手段是多樣的。關鍵在于勤思。勤思,便能層出不窮。

「這張紙上,寫有今年以來大理軍隊的重要情況。王公公和尊重更知道詳情。這幾日,你們要仔細運籌下一步我軍對大理的行動。初五卯時,我向萬相公索取答案。」

初三,雷又招傳令各營,要求全體監軍于初五到中軍旁邊的點將台應卯,布置南征大理的行動。萬臨山得知這個消息,擔心在眾人面前出丑,找到雷又招,道︰「既然各營監軍初五應卯,在下是否可以現在就提前交卷。」

雷又招道︰「交卷是四妹定下的時間,我不便更改。」

萬臨山又找到雷絕招。雷絕招沉吟道︰「嗯。萬相公初次運籌大軍行動。恐有不周。為防惹人恥笑,我將請三姐改令初六點卯。」

到初四,還沒有得到變更時間的消息。萬臨山再找,雷又招、雷絕招二人都不在中軍,找了一圈未能找到。溫玉華勸道︰「萬兄這樣瞎找是沒有用的。多與王濟恩、尊重、粟玉都商量才是上策。」

初五寅時,天還未亮,萬臨山就悄悄模向雷絕招的帳外。剛走近,里面就傳來雷再招的罵聲︰「想鑽帳篷麼?小心你項上人頭!」

萬臨山無奈,只好在中軍至點將台的道上遠遠地等候。

良久,營帳先後亮起了燈火。再隔一陣,開始有人走動。至寅時三刻,一隊親兵簇擁著溫玉華及雷家四女走了過來。萬臨山當即迎上前去。

雷絕招道︰「我說的是,我向你索取答案,並不是要你將答案交給我。你且隨我同行。何時索取,我自會掌握。」

雷招弟道︰「萬少俠,我們一道走吧。」

「萬兄放心,我支持你。」雷又招道。

點將台乃泥土夯築而成。台前一畝平地,四周插滿旌旗。兩三百名士兵環列周圍,四十多位監軍齊聚中央。卯時正,擂響大鼓。雷又招開始點名。監軍們無一遲到,全部到齊。

雷又招道︰「自從成都月兌困,休整已近一月。大理一隅,不能不顧。今日點將。乃為南征。

「我是女子,必然會有不方便的一天。當我不能行令之時,必將請絕軍師代之。然而,當我和絕軍師都不方便的時候,大軍將由何人調派?是故,我們培養中軍萬臨山將軍為參謀,以備急需。現在昭示各位。請問各位是否願意听從萬將軍的指揮?」

眾監軍齊道︰「願听從萬將軍調遣。」

「好。」雷又招揮手做了個手勢,道︰「試一試,就從現在開始。有請萬臨山。」

萬臨山尚未明白。旁邊雷招弟忽出一掌,將萬臨山推至台前。萬臨山剛剛立定身形,旁邊雷又招道︰「請萬將軍點將發兵。」然後就下去了。

台上萬臨山手足無措。尷尬之極。站了片刻,未能說出一字。

雷絕招緩步走了出來。台下眾監軍一齊抱拳︰「見過絕軍師。」雷絕招微笑著將手一按︰「罷了。」然後走近萬臨山,道︰「我曾經要你設想南征的行動,現在是索取答案的時候了。請萬將軍按照自己的設想調兵遣將。」

萬臨山小聲道︰「可是,可是在下的設想很粗糙,還沒給您看過,肯定不行的。」

雷絕招道︰「南征之行,又軍師和我隨軍,為萬將軍把關。凡事都有第一次。只要不枉送將士的性命,左右略有偏移,事屬尋常。萬將軍盡管發令。」

萬臨山又躊躇了一下,吞了吞口水,道︰「好,在下就點將了。」說到這里,又惟恐有所遺漏,從懷中掏出寫好調兵答案的紙,照本宣科起來。

按照萬臨山的安排,軍隊采用前哨前鋒雙重配置。前哨由原名江湖營的神刺營擔任,全營派出三隊,一隊前探,兩隊分左右並行南下。每晚返回中間大本營,次日再輪流派人。前鋒由子支一保四甲弓騎營擔任,並配備凌向山、俞常泰等猛將,由敖聞喜監軍。糧草輜重由神機營等部隊押送。在二十余萬士兵之後才是中軍,余下六十萬大軍緊隨其後。

「這麼調兵到底行不行?」事後,萬臨山的心情依然忐忑不安。

「這是萬兄難得的機會。冥思苦想,運用一次,才能銘心刻骨,終身受用。」溫玉華道︰「我也不瞞你,其實兩位軍師早就謀劃好了南征的全過程。裝在一個錦囊里,火漆密封,由我保管。不過,她們交待了,一定要事後才能打開。」

前哨至漢源,大理杜聞秀軍隊如期出現。前鋒敖聞喜率兵逼近,俞常泰挑戰。大理杜聞秀軍嚴陣以待,高掛免戰牌。堅持要兩位軍師前往。

第三日,中軍趕到。得到消息之後,雷又招道︰「這倒不好推辭。听說這杜聞秀乃是世間少有的美男子,大姐二姐,同去看看吧。」

看見中軍旗幟,大理軍打開了營門。士兵蜂擁而出,以利箭射住陣腳,擺出了一副交戰的架式。

杜聞秀橫刀勒馬︰「大理杜聞秀在此。請川軍軍師出來答話。」

雷家四女聞言,一齊催馬,奔向中央。大理甫石良、周澤國等將領大驚,準備上前為杜聞秀掠陣。杜聞秀擺了個手勢,止住眾將。

雷家四女手中空空,兵器均掛在鞍旁。沖至杜聞秀身旁,打馬回轉,將杜聞秀圍了起來。

杜聞秀問︰「你們誰是軍師?」雷招弟道︰「杜兄不是見過一次嗎?怎麼不認識了。」杜聞秀拱了拱手,道︰「失敬。那日亂軍之中忽忽一睥,又相距遙遠,請恕在下眼拙。還望姑娘引見另一位軍師。」雷招弟道︰「我是大姐。我又沒說我是軍師。」雷再招插言道︰「別逗他了。我是二姐,也不是軍師。」雷又招道︰「我是三姐,又軍師。」雷絕招道︰「我是四姐,是你家絕軍師。」

杜聞秀被四人說得有些頭暈,但迫于形勢,只能隱忍。當下只團團拱手,道︰「杜聞秀這廂有禮。」

雷又招道︰「川軍中溫姑娘官位最高,我又軍師權位最重。但此次南下,我們都不作主。調兵遺將乃是萬臨山,你的老熟人。故此我只有閑話,沒有真章。」

杜聞秀道︰「難怪此次川軍南下破綻百出,原來調兵的乃是新人。」

雷又招道︰「只要你軍不敢進攻,我軍的破綻就算再多一倍又有何妨?」

「領教了。」杜聞秀道︰「不過,關于接收我軍之大事也要與萬臨山說嗎?」。

雷又招道︰「這是自然。杜兄在順表中寫道︰需我和四妹親自接收。現在我們已經來了,你就應該無條件馬上交出軍隊。我和你沒有什麼可談的,要談你只能找萬臨山去談。」

杜聞秀道︰「請問絕軍師也是同樣的意思嗎?」。

「嗯,」雷絕招點頭道︰「你很英俊,不愧為美男子。」說完打馬離去。三位姐姐也隨後退下。

「萬臨山,該你上了。」相距尚遠,雷再招就喊了起來︰「我們什麼也沒跟他說。」

四騎跑攏之後,雷又招道︰「萬兄去吧。無論你答應他什麼,我都認可。」

萬臨山向雷又招抱了抱拳,一聲謝謝梗在喉嚨未能出口。當下雙腿一夾,驅馬馳向陣中。

杜聞秀遠遠地朗聲問候道︰「萬兄別來無恙乎?」

「托福。」萬臨山加了一句道︰「杜兄風采依然啊。」

「萬兄今日手握百萬大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哪。」杜聞秀也回贈幾句。

戰馬馳近,萬臨山拉住韁繩,住了馬匹。道︰「杜兄取笑了。在下趕鴨上架,奉命而行,正感不堪重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