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

作者 ︰ 石晶藍

「讓各位入川,因形勢緊迫。對部分門派有強邀硬請之舉。小妹同樣請涉及此種情況的門派不要計較。

「應溫姑娘所請,我和四妹辦理各派入川之事。對于入川,相信各位大都心存疑慮︰到底要我們干什麼?

「干什麼?當然是請各位幫忙。在船上,大河幫費幫主曾經問我︰‘若叫我們幫忙,吩咐一聲就行了,現在繞這麼大一個圈子,怕不只是幫忙那麼簡單。’

「四妹當時答道︰‘確實是幫忙,也確實不簡單。需要各位幫忙之事,是很復雜的,很重要的,而且多半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辦的,這就需要各位赤誠以待,傾力相助才行。故此,若不能消除抵觸情緒,大家陽奉陰違的,是不成的。’

「費幫主當即拍胸口說道︰‘別的門派我不敢說。大河幫,我保證,絕對竭盡全力!’

「我私毫不懷疑費幫主的誠意。但是,凡事必有因果。費幫主為什麼要竭盡全力呢?費幫主憑什麼就認定四川官府值得讓自己竭盡全力呢?

「小妹認為,只有知道四川官府究竟好在何處,覺得四川官府的確值得自己為之效命。才真正能夠做到竭盡全力。

「那麼,四川官府到底好在何處,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為之效命呢?老實說,我和四妹自身也不清楚。

「溫姑娘說了,要我和四妹在一個月內讓各位歸心。怎麼辦呢?我和四妹覺得,找好處不方便,那就找壞處好了。

「現在,請在座的各位前輩心中仔細琢磨,下來後再與同門反復斟酌,然後將你們所認為的,通常官府具有的各種壞處,全部寫下來,今晚遣人交給我們。我們整理之後,明日傳閱各位。沒有異議之後,我們就一項一項的找。若是找不到,這樣的四川官府就值得我們效命了。這樣做行嗎?」。

一位萬臨山從未見過之人起身道︰「雷三姑娘這番話,說明真是叫我們幫忙來的。既如此,大家也就放心了。至于下一步,雷三姑娘咋說咱咋辦,老夫沒有意見。」

言壽風起身道︰「唉,這些天來,大家全都表示要惟我老叫化馬首是瞻。而我老叫化窮得響叮當,根本就買不起馬。因此,我說,要等一個人,她有馬,我老叫化惟她的馬首是瞻。果不出我所料。她來了。這個人,便是雷絕招姑娘。」

雷絕招起身道︰「多謝言幫主。好啦,不早了,不能讓虎牙的百姓等我們太久。大家快去吧。」

雷又招、雷絕招回驛館休息。萬臨山和群豪混在虎牙百姓中間,隨著一名身份低微的差人來到田間地頭。

胡亂走了一陣,遠遠的,看見一位老漢正在耕田。差人跑過去叫住了老漢,招呼眾人走近,然後舉起老漢的犁,說道︰「鄉親們請看,這犁與我們原來常用的不一樣。原來的犁用的是直轅,現在我們已經改作了曲轅。瞧,這轅上還刻了有級的犁評。用這種犁,耕地的時候就可根據需要前進或者後退,還可以調節耕作的深度,即節省了畜力又照顧了深耕。是不是很好啊?」

在差人的請求下,老漢當場演示了前進後退深耕淺犁諸般動作,令虎牙百姓及群豪大開眼界。幾位虎牙青年趁著興致,還當場試了一番。

又行一陣,來到一架筒車跟前。差人指點著道︰「大家請看,這是架紡車形狀的筒車。看。它的外圈斜著綁了許多竹筒。下邊的水一沖,它就開始轉動。由于竹筒是斜的,轉動的時候就把下面的水提到了上面,用處和翻車差不多。不過,翻車提水需要人踩,而筒車不要人,自己就可以吸水。」

一位虎牙的青年怪聲叫道︰「有了這種筒車,提水的時候就可以睡覺嘍──」眾人一陣大笑。

山勢回轉,眼前出現大片莊稼地。差人一一指點著道︰「這些是從淮北引來的粟。這些是麥,這些是黍,還有那邊的豆,也是從淮北引來的。你們看這里,」走過幾個田隴,又道︰「這片地種的是從海外引進的甘薯,產量驚人。前面還有棉花、桑田、茶山,還有與甘薯同時引進的煙草……」

過了一道小山崗,一大片不下三十畝的稻田映入眼中。走近之後,卻見谷草俯仰枯黃,稻子濺落滿地。顯然是過了季節該收割而未收割的。

「這麼好的谷子,怎麼讓它爛在地里?」眾人驚道。

差人高聲道︰「鄉親們,這是為了讓我們虎牙的百姓能看到稻谷的真實產量,巴東的鄉親們特意留下不收割的。」

隨即,差人讓眾人進到稻田之中,隨意扯了幾根保存完好的稻谷,道︰「看,這是從越南傳入的佔城稻。顆粒飽滿,每根有七八十顆。大家算一算,一畝地可產多少斤谷子。」

「怕有四百斤吧?」「我看能有四百五十斤!」

「這麼多谷子不收割,就是為了讓我們看一眼啊!可惜。可惜。」「這只怕損失了上萬斤的谷子。」虎牙百姓大為感動。

泰山派掌門楊昌樂拉住差人,問道︰「老夫曾听說越西以南的佔城稻產量並不高,這是怎麼回事呢?」

差人道︰「正所謂天下之事,無奇不有。這佔城稻在越西以南產量不高,移栽到四川,產量卻驚人。這其中的道理,自有魯仁壽魯大人他們去考慮。我們卻不用弄懂,我們只要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

差人引眾人經過一個小村落,指點著件件農具,介紹道︰「現在我們除草用的是彎鋤,碎土用的是鐵耙。你們看,這鏤車的車腳上也安上了鐵鏵。前面是個集市,走。」

但見市場上棉花、生絲、煙草、棉布、綢緞、紙張、瓷器、鐵器和糧食,品種繁雜,買賣興旺,一派盛世景象。

「現在四川還開采煤炭,許多人家都用煤炭煮飯了。用煤冶鐵的作坊也很多,一般出產些鐵農具、鐵兵器和日用鐵器什麼的。因為煤燒得更熱,鐵就更鋒利、更好用。如今全川每年能得鐵七百多萬斤。前面就有個冶鐵作坊,我們去看一看。」

在冶鐵作坊里,眾人見冶鐵爐高達丈二,裝礦砂二千多斤,六個人同時拉著風箱。異常壯觀。

「前面還有家織綢的機戶,走。」

在機戶里,見其老板購機四十余台,雇工數十人同時開工,儼然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手工場。

見到如此盛況,言壽風道︰「這是誰家!這恐怕是方圓百里最富的人家了吧?」

差人道︰「這算什麼,這一帶最富的還得算秭歸的雷家莊。只是雷家是做炸藥的,不可以隨意參觀。你老這輩子怕是看不到了。」

萬臨山從沒有這麼仔細地觀看過田間地頭,隨著眾人一路轉來轉去,渾然忘了中途溜號,借機逃逸。

午飯時。雷絕招道︰「萬相公,你必須狠下心腸,從速逃走。再拖下去,極有可能被四川官府所打動,最後背上賣國賊的罵名。」

萬臨山心知事實正如雷絕招所言,口上卻不肯輕易服軟,當下說道︰「在下是想,巴東出路不暢。水路太慢,容易被追上。陸路只有一條,而尊重又正在前方。況且,就算在下成功逃去,天下之大,卻不知何處才能容身?」

雷絕招道︰「這是萬相公人生氣節的大關頭,切勿再猶豫了。這樣吧,我修書一封,遣你至成都公干。飯後就立即動身,這樣就沒人會追你了。」

雷又招插言道︰「萬兄若欲回西夏,憑四妹的書信還可以通過邊關哨卡。若要覓地隱居,我心中倒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無論四川官府、別的官府還是江湖草莽,任何人都不敢輕易前去打擾。」

萬臨山道︰「有這樣的地方,不知在哪里?」

「青城山靜棲觀。」雷又招道。

船過夔門,江面豁然開朗。萬臨山在白帝城、萬縣兩處換船,繼續走水路。此乃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的策略。對于迷惑萬一可能有的追蹤者,想必有些用處。

為避免招搖,萬臨山吃喝拉撒都在船上。沿途靠岸,均不下船。

這日,行至豐都。船家上岸購買應用之物回轉以後,說是岸上有人想要推翻株連制,慫恿萬臨山上岸去看熱鬧。

萬臨山問什麼是株連制。船家道︰「也就是抄家滅門,株連九族什麼的。」

萬臨山道︰「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同謀同犯者同罪,這倒不必說。罪犯的家人,還有家里的下人,就不一定人人都參與了罪行。何況九族之內,很多親戚平素都是不來往的。這株連制,確實該破。岸上這人。想必大有見識。」

船家道︰「大有見識,倒不見得。我看他也不過是想憑著一張尖牙利嘴,混口飯吃罷了。」

萬臨山道︰「老丈何出此言?」

船家道︰「客官來自外鄉自然不知。在我們這兒,每州每縣,都供養了一幫食客。只要你有特別的想法,當街演說,能博得路人喝彩,就可以到官府充當食客。」

萬臨山道︰「晚生風聞上古時期,達官貴人供養食客,乃是為了讓其為自己出謀劃策之用。貴地官府供養食客,莫非也是作此用途?」

船家道︰「這個我可不知。我只知道當食客可以錦衣玉食,過上好日子。只可惜,我是不行的。」

萬臨山道︰「今日這人以破除株連制為突破口,想必能夠如願以償了。」

「客官說得倒是輕巧。一種法制,用了幾百年,那有這麼容易就能破得了的?一人做事一人當,那只是說說而已。老漢另外倒是听說有一句,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船家磕了磕煙灰,道︰「就算是當官的正直,或者這門親戚平素根本就沒有來往,但別人知道你是某某大人的親戚,還能不讓你佔點便宜。所以啊,一旦當官的犯了大事,所有這些佔過便宜的親朋好友都應該株連,這就叫做因果報應。這是天理啊。光是一頓說辭,是廢不了的。」

萬臨山覺得這里面有些問題,卻又不便與船家爭論,只推說自己連日來心情不暢,不想上岸去看熱鬧。

其實,萬臨山是擔心萬一踫上尊重或者溫玉華,自己就擺月兌不了當賣國賊的命運了。所以,越是熱鬧的地方,自己越是不能去。

船家轉身忙碌,萬臨山面江而坐,胡思亂想。

雷又招、雷絕招不是要找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嗎,眼下這里便有,只可惜她們不在此處。

隔了一陣,萬臨山又想,既然有人評論株連制,就一定有人評論其它的律法。眼前這事,不僅不能說是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似乎還有些可圈可點呢。

那麼,株連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萬臨山想了一陣,實在想不明白。更覺天地之宏大,自己之渺小。

巴州上岸,萬臨山買了一匹瘦馬,改取陸路。

巴州方圓數百里,為平行嶺谷地區。萬臨山自東而來,實際上在走出三峽大巴山,經過萬縣之後,便是這種地形。因萬臨山一直乘船,所以到此時才注意到這種地貌。

這一帶,由十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組成了平行的山嶺。著名的有明月山、銅鑼山、華 山等等。這些山比起三峽大巴山來說,遠要低得多。卻因為谷地淺丘平緩,萬臨山遠遠望去,老早便見一道大山橫亙天邊,便如西夏的北山、龍首山一般。行至山腳,又見山勢巍峨,萬臨山陡生怯意。鼓足勇氣爬上去,卻都不高,萬臨山心情又轉為舒暢。

世上有些事情就像這里的山一樣,看起來困難,真正去做,卻很容易。但願自己目前所處的困境也能如此。

翻過璧山,下了青木關之後,便到了川中的方山丘陵地帶。在這里,平行山嶺很遠才能見到一道。處處嶺緩谷寬,延綿起伏,林茂糧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