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

作者 ︰ 石晶藍

最後,除大河幫部分守船的幫眾之外。泰山派、雲台派、崆峒派、七星山莊及高麗國長白派、回紇國陰山派等近一百四十余人都在沙灘聚齊了。

雷絕招轉身面向躉船,揚聲喊道︰「如果再沒有人來接引,我可要生氣了。」

雷絕招話聲一落,躉船上立即升起一道煙花。

煙花過後,沙灘上下游兩個方向各馳出一小隊騎兵。每隊騎兵只有十八人,但每人都持有一面大旗。

騎兵手中大旗揮舞,三十六面大旗連起來看,便如兩條騰飛的巨龍一般。

兩隊騎兵繞了幾個圈,然後在中間交錯而過。緊接著,正中間通往鎮上的寬大石階上跑下來大隊步兵。黑壓壓一片,人數不下兩百。

但見士兵們往來穿梭,如蓓蕾初綻,似浪潮翻滾,不斷變換著隊形。最後,齊唰唰分立兩旁。

士兵剛一分開,從中間馳出一列九人。但見九騎並列,馬蹄翻飛。到得近前,九人滾鞍下馬,急奔五步,並行一列單膝點地,齊聲道︰「恭迎大駕!」

雷又招、雷絕招上前兩步。齊道︰「免禮,平身!」

三十輛幃縵低垂的四輪馬車,在步兵剛剛分開之時,亦從隱蔽處馳出。行禮的九人起身之後,馬車亦馳到跟前。九人中八人分兩排兩邊一讓,當中一人道︰「恭請雷又招姑娘上車!」

雷又招上了第一輛馬車。緊接著,雷絕招被請上第二輛馬車,萬臨山被請上第三輛馬車。

其余諸人則是數人乘坐一輛馬車。按門派分,七星山莊兩輛,崆峒派和陰山派各三輛,長白派、雲台派、泰山派各四輛。大河幫人數最多,剩下的七輛全部派給大河幫了。

馬車車隊向右一轉,上了盤旋道。幾個盤旋之後,便到了巴東鎮上。一進城中,但覺地面均鋪有石板。馬蹄聲聲脆響,悅耳非常。想必街道極寬,四輪馬車快速行進,未引起絲毫騷亂。

至一處高門闊額、深庭廣院的所在。前三輛馬車停了下來,後面的馬車依然前行如故。

萬臨山對自己依然受到四川官府的重視感到奇怪,有了雷又招、雷絕招二人之後,自己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用了。莫非是他們過意不去?絕對不會。有了,對雷家四姐妹爭嫁一事,他們可能還不知道真相。看來,自己是沾了雷又招、雷絕招二人的光了。

掀簾下車之後,見庭院大門外候著四位將領,另一人當先而立,正是尊重。

「鄙人尊重。特向兩位姑娘轉交印符。」

雷又招接過印符。翻轉一看,見印上只刻有一個「間」字,便道︰「好,我收下了。」

「這四名將領,將輔佐兩位姑娘行事。先到的江湖同道首腦人物,一會兒將前來拜訪。二位姑娘若有安排,盡可直接對他們講。眼前另有一件要事,若二位姑娘許可,鄙人將馬上辭別,立即去辦。」

雷又招道︰「什麼要事?」

尊重道︰「是這樣的︰今科武術會試狀元已被大理點滄派杜聞秀獲得。日前聞報,這杜聞秀因刺探本朝軍事機密敗露,正被大內追殺,現已逃進四川。鄙人本想助其逃回大理,但因此人涉及軍國大事,故此應該先得到二位姑娘許可。」

「杜聞秀,男的女的?」雷又招低聲嘟囔了幾句,然後道︰「請尊重兄先說說這此人的來歷。」

尊重道︰「這杜聞秀出身回族。在大理,各族之間常有爭地爭水之斗,戰斗之後,大族往往獲勝。回族本是高昌、回紇等國的大族,在大理就算是小族了。所以杜聞秀的族人常受彝族、苗族、傣族、白族、景頗族、僳僳族、藏族等族的輪番欺凌。在一場較大規模的爭斗之中。杜聞秀的父親慘死,母親舉家避禍,帶著四個孩子逃到了本朝四川和江南之間尚未治理的黔地一帶。

「這一逃,使杜聞秀學到了漢人不少的技藝。長大成人之後,杜聞秀認為大理之所以各族輒斗不止,乃大理治國方略所至。母親去世那年,杜聞秀二十四歲。葬母之後,他帶著三個弟弟,重返大理,拉起一支義軍,誓要推翻大理王朝。短短一年之中,杜聞秀大軍攻城奪地,所向披靡,很快便取得大姚、武定、馬街等地,直逼大理國都。

「就在大理岌岌可危之時,點滄派席大猷出于保境安民、剿匪平亂的古訓,帶同門師弟七人,後輩弟子三十二人,效力于大理。

「雙方在賓川一戰,點滄派後輩弟子戰死二十三人,席大猷七位師弟陣亡四人,所帶五萬兵馬折損了三萬。而杜聞秀的義軍僅損兵七千,折將兩員。

「當時,席大猷心生一計,用激將法引杜聞秀單打獨斗。而杜聞秀一方面自負武功,另一方面也過于愛惜義軍,故此答應以二人之斗代替千萬人的性命廝殺。

「若論行軍打戰,杜聞秀在大理無人能及。單打獨斗又怎是席大猷的對手。幾個回合,杜聞秀便被席大猷生擒活捉。

「言必信。行必果。杜聞秀戰敗之後愚守諾言,解散了義軍。不僅把‘各民族和睦共處’的心願拋在九霄雲外,而且還心儀席大猷武功,要拜其為師。席大猷因點滄派數十人死于杜聞秀之手,本不情願收他為徒,但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逼反了杜聞秀,故此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是故,師徒間只有名份,沒有情誼。杜聞秀沒有得到席大猷的真傳。朝庭方面,杜聞秀被招安之後,虛掛虎威元帥之職,實則無權無勢。」

雷又招听罷,道︰「照此說來,大理今後的剿匪平亂,自然不會用他……」越說越慢,然後沉吟起來。雷絕招接口道︰「依我看,若是抵御川軍,也不會用他。」雷又招點了點頭,道︰「只好讓他率軍入川了。」

尊重道︰「一月之後,他們四人將帶領二位姑娘趕赴接受張大人號令之所在。」

雷又招道︰「既如此,就請別過。」雷絕招亦道︰「後會有期。」

尊重抱拳向二位姑娘再施一禮,轉身拉了萬臨山便走。

「萬兄的武功修煉可能未得其法。」尊重拉著萬臨山之手。略為一試,便知萬臨山內功境界,邊走邊道︰「卯酉周天,必須與子午周天相配合,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萬兄剛練卯酉周天之時,內功進境迅速,那是因為激活了以往長年所練的子午周天的緣故。萬兄幼年修煉,功底純正,本門武功奇妙非常。卯酉周天固然好,但要成為武林高手,還得依靠本門武功。否則。就辜負了我傳你卯酉周天之意了。記住,再往後,須得練三遍以上子午周天,才能練一遍卯酉周天。」

萬臨山道︰「日前溫姑娘已經這麼說了,只是不如尊兄說得這樣明白。」

尊重道︰「溫姑娘學究天人,武學之道遠勝于我,當以她說的為綱。在下的武功只是初窺堂奧,所說的明白倒是明白,但沒有更深的含意。」

萬臨山道︰「我倒喜歡明白的好。若不明白,便不知道該怎樣去做了。」

「話不是這樣說的。」尊重道︰「溫姑娘以往對在下指點武功之時,所說的雖然深奧,在下一時不能完全明白,但也能照做不誤。而且,在下感到溫姑娘所言,不僅對于在下武功低微之時有用,對于在下武功高強之時也同樣有用。而在下對武學的見解,便達不到那種境界。」

萬臨山心道,也許是這樣吧。道︰「從今晚開始,在下便謹依尊兄所言,勤練冰原派內功。」

尊重道︰「依萬兄現在的武功,尚不敵一般門派掌門之類的人物。一月之內,只須勤練本門內功,定能超過他們,從而達到貴派班道宏班前輩的境界。」

萬臨山聞听此語,欣喜異常,道︰「假若真能如此,也算不枉此生了。」隨即又道︰「只是,到那時,就不知該怎樣練了。」

尊重道︰「班道宏的武功比起貴派創派之人定有不小的差距。貴派最高深的武功听說是二十八路冰原劍法,其實根本不是。冰原劍法,其實是貴派創派之人將高深武功削足適履,強行套在涼州詞上面的。萬兄你想,在沒有涼州詞的束縛之前,貴派創始人的武功會是什麼樣子?」

萬臨山關切之下不覺隨口應道︰「什麼樣子?」

尊重道︰「貴派的內功不受涼州詞制約,只有從貴派內功之中去尋找。找著了,萬兄就算達到武學宗師的境界了。到那時,若要再進一步。就只能問溫姑娘了。哦,到了。」

萬臨山一看,已到一處馬廄。萬臨山道︰「明知那杜聞秀要率兵攻打四川,尊兄為何要去救他?」

尊重道︰「攻打四川不是他的錯。杜聞秀若身遭不測,也會有別人領兵的。」

萬臨山道︰「剛才尊兄說那杜聞秀行軍打仗在大理無人能及……」

「不錯,杜聞秀很會帶兵。」尊重道︰「但是他遠遠趕不上兩位雷姑娘。」

萬臨山道︰「若是大理派不會用兵之人作統帥,豈不是更容易勝之?」

尊重道︰「勝是肯定的。關鍵是怎樣勝。若對方不會用兵,行事常常出乎意料之外,雖然最後同樣兵敗,但唯恐殃及百姓。這與強手喜歡和強手過招的道理是一樣的。」

尊重拉過一匹鞍蹬俱全的棗紅馬,翻身上馬,抱拳道︰「萬兄請轉回剛才二位雷姑娘所在之大宅,自有人招呼。」

萬臨山道︰「不如我送尊兄至碼頭吧。」

尊重道︰「我欲經恩施、利川至萬縣,走陸路。你我就此別過。」言罷,將拉緊的韁繩猛然一松,同時雙腳往馬月復一敲,棗紅馬立即潑拉拉跑開了去。

萬臨山望著尊重遠去的身影,心道,我這是怎麼了。明知尊重對自己別有用心,為何心中還感到依依不舍?

次日晨,天還未亮,士兵便叫醒了萬臨山。梳洗之後,吃了三個饅頭,然後被帶到門廳等候。

片刻之後,十幾名士兵前呼後涌,簇擁著雷又招、雷絕招走了出來。

雷絕招道︰「萬相公,還在呀?」

雷又招過來拉住萬臨山的手,低聲道︰「今兒上午有個機會。」

萬臨山不知雷又招說的是什麼,而雷又招又不再說了,牽了萬臨山的手,只顧前行。

萬臨山覺得牽手同行有些不雅,但又不敢稍有得罪,只好順從。行了十來步,雷又招又摔開了萬臨山的手。

萬臨山手上感覺雷又招似乎是生氣地摔開自己的手,立即往雷又招臉上望去。雷又招臉色一如常態,未見絲毫端倪。

走了不遠,來到一處有士兵把守的茶棚。

一推門,見里面已有好多人。丐幫幫主言壽風、泰山派掌門楊昌樂、雲台派掌門武曇華、崆峒派掌門曲憲洋、七星山莊莊主丁望狐、大河幫幫主費無極、高麗長白派掌門石固、回紇陰山派掌門王唯天等江湖首腦人物赫然在座。

雷又招、雷絕招一進門,所有在座江湖門派首腦人物全部起立,以示恭敬。雷又招、雷絕招、萬臨山被領至首席之後,雷又招道︰「諸位前輩請坐。」群雄這才坐下。雷絕招、萬臨山亦跟著坐下。

雷又招繼續說道︰「除了與小妹同來的五派一幫一莊,昨晚,我們均已見過禮了。小妹喜歡的是,快刀斬亂麻。希望各位,打開天窗說亮話。

「今日上午,將有一批虎牙的普通百姓,到此地觀看種植情況。故此,我長話短說,讓大家能與虎牙百姓一同參觀。

「我,秭歸霹靂雷霆山莊雷延勝之三女,雷又招是也。這位是我的四妹,雷絕招。

「我們姐妹四人,自認身懷奇才,欲報效祖國,又因父親平庸,掩住了鋒芒,故此毛遂自薦,投向已有女子做官先例的四川。

「因為我們要顯示手段,就有了荊州十里鋪的事情。在此,請涉及此事的四派一幫不要計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