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

作者 ︰ 石晶藍

劉備追擊袁紹,其目的並不是很明確的。劉備與袁紹相拒磐河一月有余。雙方交戰幾十次,互有勝負。但總的來說,卻是勝負未分。這時,袁紹突然放下姿態,割地後退了。袁紹這樣的舉動,非比尋常。

非同尋常必有妖。照田楷的估計,一定是袁紹後院失火。袁紹急于回師救援,因而才放下姿態。劉備本人也非常認同這種判斷。但是,田楷的判斷是,曹操于兗州崛起,突襲了袁紹的後方。如果真是這樣,劉備倒是非常樂意見到的。但劉備始終擔心田潤。田潤的厲害,劉備是見過的。有一些人,見過了,就不怕了。而另外有一種人,見過了,反而會更加害怕。田潤就屬于後者。

劉備追擊袁紹,原因很簡單,就是不讓對方好過。你要回師,我就不能讓你順利回師。你想怎麼樣,我就偏偏不讓你怎麼樣。這是非常直接的。同時也是非常簡單的。如今,劉備就追了過來,而且,北平軍的主力部隊也跟著劉備一起過來了。

磐河戰役之前,袁紹的初始兵力是五萬。戰到後來,變成四萬。劉備呢?劉備本人是沒有士兵的。當然,並不是說一個人也沒有。倒是有那麼幾百人人。不過,那幾百個人,在以萬計的軍隊里,只能是忽略不計。因而,就算是劉備沒有士兵。

北平軍又有多少人呢?北平,是一個郡。但北平這個郡與一般的郡有點不一樣。北平郡還直接管轄了遼西、樂浪、玄菟等郡。也就是說,北平,就是一個地區。有些相當于荊州的江夏那樣。因而北平的軍隊,就比一般的郡要多一些。

在江南,比如吳郡、會稽這樣的地方,由于沒有經歷黃巾之亂,所以,在漢室放權之後,普遍地說,郡城的兵力通常在一萬左右。而在北方,在飽經黃巾之亂的地區,就不同了,士兵通常在三萬左右。

現在,實際上我們已經知道,幽州所在的範陽城,士兵就只有一萬。但是。那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範陽士兵數量少,主要取決于劉虞的不重視軍事的思想。原本,在黃巾起義之前,範陽城的士兵就將近一萬。後來,曾經一度增至五萬左右。再經過劉虞的治理,士兵又降回了一萬。

幽州,相當于漢朝與北方的邊境地帶。若干個郡縣,都直接與游牧民族接壤。在與游牧民族的交往過程中,幽州逐漸分為兩派。一是以劉虞為首的主和派,一是以公孫瓚為首的主戰派。由于公孫瓚這邊本來就是主戰派,那麼北平的兵力,肯定就不會少。

實際上,北平的兵力平時都維持在五萬左右。五萬士兵,足以馳騁疆場,與異族作戰了。公孫瓚帶了一萬五入關,討伐董卓。然而在右北平這邊,經過調度,重新又聚集了超過四萬的部隊。最後,公孫瓚沒有能夠回來,所帶去的士兵,也同樣沒有回來。右北平也就維持在四萬士兵的規模上了。

劉備來了。右北平還是四萬左右的士兵。然後,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後,劉備率右北平士兵討伐袁紹。盡起北平士兵。也就是說,四萬士兵基礎上是走完了的。剩下的,維持治安的少數士兵,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被忽略掉的。

經過與袁紹的交戰,北平這邊的軍隊,遭受的最為嚴重的損失,是失去了三千白馬義從。不過,也僅此而已。白馬義從固然喪身于麴義所帶的先登死士之手,但隨後,麴義就被趙雲所殺。那樣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因而,到了後來,劉備這邊的戰斗損失,慢慢地就降低了。磐河戰役剛開始的時候,劉備只有四萬士兵,到袁紹準備退兵的時候,劉備失去了幾千士兵,還有三萬三千士兵。此次追擊袁紹,劉備所發兵力,公孫續帶一千輕騎先行,劉備帶一萬步兵隨後,嚴綱帶一萬五千步兵接應。總共,便出去了兩萬六千人。另外幾千人,仍然有磐河東岸的陣地上,扼守營盤。

……

就在這一片平原之上,袁軍前面的士兵有七千,後面的兩千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就不用計算了。總體上,袁軍還是七千。劉備這邊呢,公孫續有七百騎兵。經過包圍與突圍的交鋒之後,有所損失,七百變成六百。但是,公孫續終于還是突圍了重圍,重新獲得了馳騁的自由。後續部隊已經到達,劉備已經來到,劉備的一萬步兵跑到前面的就有好幾千。局勢頓時對袁軍不利了起來。

袁軍應該怎麼辦呢?本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整體的判斷。也就是說,需要從整體上判斷勝負。客觀的說整體的勝負已經十分明了了。從步兵人數上講,劉備一萬,袁軍七千,可算不分勝負。但劉備這邊還有六百騎兵,那就不一樣了。勝負的天平必將產生傾斜。因而,無論袁軍怎麼英勇,最後都改變不了失敗的下場。這是客觀上真實存在的情況。如果袁軍的將領能夠預見到這種情況,那麼,他們就應該提前撤離戰場,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說實話,現場的袁軍將領還真的沒有幾個人算是人物。他們都沒有能夠預見到自己必將失敗的命運。他們始終在想,另外還有一處埋伏。那里有八千人,出來了兩千。還有六千人。只要那六千要趕到戰場同,那麼,自己的人數劣勢就立即會被抹平。不可能敗,最多就是不分勝敗。

……

這樣一來,袁軍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這是因為,眼前的局勢對袁軍有利。劉備軍盡管人多,但是跑到前面的士兵人數並不多。在這一片戰場之上,七千袁軍幾乎人人都可以投入戰斗。而劉備這邊,就只有三千人左右可以投入戰斗。其他約七千士兵,都還是趕路之中。

但是,劉備這邊又多了六百騎兵。可不能小看這些騎兵。前面。七千袁軍就被這些騎兵壓著打而被迫防守。此時,袁軍要與劉備的步兵死磕,防守的陣形就沒有了,處處都變成了有利于騎兵的陣形。公孫續如魚得水,當袁軍士兵人數較少的時候,就直接揮軍殺過去,直接殺他個落花流水;當袁軍士兵人數較多的時候,公孫續還是繼續前面的戰術,僅僅從側面繞過,但是卻留下無數的箭矢。

這樣一來,袁軍就不利了。第二道埋伏的後續六千士兵遲遲沒有出現,反而是劉備這邊的後續士兵越來越多。袁軍將領堅持不住了,終于下令,全線撤退。翻譯一下,其實就是逃跑的意思。

……

劉備的軍事才能雖然說不是拔尖的,但的確也算是不錯的。這樣規模的戰爭,按劉備的天分來說,是能夠指揮的。但劉備也沒有多少經驗,以往戰黃巾的時候經歷的場面雖大,卻並不是自己在指揮。在這個時候,劉備的指令就稍微慢了那麼片刻。于是,七千袁軍在變成四千之後,最後逃月兌了。

這個時候,太陽西沉,躲進了西山。無論是怎麼激烈的戰斗,也該是結束的時候了。劉備這邊,公孫續的騎兵還餓著肚子呢。

于是,劉備沒有再追。但是,並不等于說劉備沒有派出偵騎。實際上,早在交戰之前,劉備就派出了偵騎。那些偵騎,所需要偵查的,並不僅僅是眼前袁軍的情況,而是要繼續往前,偵察所有袁軍的情況。其中的重點,便是袁紹本人的情況。

袁軍走了,劉備的士兵開始埋鍋造飯。擇地宿營了。在大郭山中,還有六千袁軍士兵。那六千袁軍士兵也需要做飯,也需要宿營。而他們所埋伏的那條山谷明顯不合適。兩旁的山坡太陡了,而谷底還有一股水流。于是,那六千袁軍就走了出來。等他們走出來的時候,劉備的一萬士兵正在吃飯,而營寨尚未扎好。在六千袁軍的後面,約三里之外,嚴綱率領的一萬五千士兵正在行軍途中。

……

公孫續的騎兵最先發覺那六千袁軍。這並不是因為公孫續的騎兵素質有多高,而是因為他們很辛苦。他們很辛苦,所以,劉備軍隊最先做出的飯菜,就讓他們先吃。他們吃飽了,然後才有精神東張西望,然後他們才看見了那六千袁軍士兵。

發現敵情之後,他們報告了公孫續。公孫續當然又報告了劉備,並立即請命,前往騷擾那六千袁軍士兵。公孫續沒有說阻止,當然是因為自己那點騎兵,六百對六千,就算是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的。

好像曾經說過,行軍的隊形是不適合打仗的。現在,劉備這邊是做飯的時候。那麼,做飯的隊形呢?真正說起來,做飯的時候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隊形。如果硬要說他們是什麼陣形,那只能是「欲加陣形,何患無辭」。

公孫續上了。而劉備這邊則立即命令士兵收拾東西。平時,士兵們收拾東西的動作還是比較快的。但這個時候不能快了。因為很多東西的溫度太高了。

公孫續沖了上去,而那六千袁軍在見到騎兵之後,並沒有避讓,反而是更加密集了一些。公孫續一見,知道無法避免了,馬頭一偏,就朝側面跑了過去。只能用騎射的方式進行騷擾了。

……

之所以叫做騷擾,也就是說,總體上無關痛癢。公孫續騎兵發出的箭矢固然能夠射死袁軍,但實際上射死袁軍的數量很少。也就相當于雷聲大,雨點小的描述。公孫續並不想雨點小,但是自己這邊的能力就只能下那種小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于是,六千袁軍在損失了幾百個人之後,與劉備的一萬士兵實現了親密接觸。劉備這邊,雖然人數更多,而且早就到達戰場,但由于他們都在做飯,心有所戀,作戰不堅決,而處于下風。

這屬于人之常情了。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局面。飯做好了,饑火自然就會冒上來。馬上就要吃飯了,卻被迫去干其它的事情。那當然是很不容易做好的。

當然,這個時候的強迫者是袁軍,袁軍正希望劉備的士兵做不好事情。因為劉備士兵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與袁軍士兵對殺。做不好,正中袁軍士兵的下懷。

當然,在現實中,在現代里,有許多企業老板也會這樣去強迫自己的員工。而那個時候,老板的願望是希望員工做好事情的。老板的願望與實際的效果是全然背離的。

劉備不是這樣的老板。劉備並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在這樣的時刻與袁軍交戰。但是劉備卻沒有辦法,主動權在袁軍。劉備這邊,就只有公孫續的騎兵不受這種強迫和干擾。但是,公孫續的騎兵人數太少,他們已經很努力,他們已經殺死了很多袁軍士兵,但他們卻無法扭轉不利的戰爭形勢。

……

戰爭十分慘烈。持續的時間偏偏還比較長,約為兩刻鐘。公孫續的騎兵,在這段時間里,大約殺死了一千名袁軍士兵。這樣的成績應該是很不錯的了。其他劉備士兵,又殺死了一千袁軍士兵。合計袁軍士兵死亡兩千,剩余四千。但是,劉備這邊的兵步卻被殺死了三千。

這樣的數據,看上去,還是可以支撐的。二比三而已。袁軍總數只有四千了,而劉備這邊還有八千。按照這樣的比例,當袁軍四千士兵死光的時候,劉備還能夠剩下兩千士兵。

不過,賬不能這樣算。二比三當中的那個二,有騎兵殺掉的一。天色已經昏暗了。天色的昏暗,首先影響到的就是騎兵。公孫續的騎兵很快就會退出戰斗。去掉騎兵的因素之後,二比三的比例就會變成了一比三。而一比三的比例,劉備是承受不起的。

這個時候,劉備沒有辦法。不是劉備太無能,而是客觀的戰況太無情。換諸葛亮試試,換郭嘉試試,還不是同樣沒有辦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