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

作者 ︰ 石晶藍

天色逐漸昏暗起來。越來越看不清東西了。在這當中,眼楮越大的,就越是看不清東西。為什麼是這樣的呢?誰知道呢?反正人們經常都說「眼大無神」罷。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科學來解釋的。

當然,這里說的眼楮大,指的是馬匹。馬匹眼楮真的很大,比人類大多了。而且還個個都是雙眼皮。只可惜眼睫毛並不是很長。本來,馬匹的視力還是不錯的,並不輸于人類。如果馬匹站住,然後再去看東西,相信也能夠看清楚的。但它們背上的騎兵卻並沒有讓它們站住。在奔跑的狀態下,高速度加上劇烈的顛簸,這就看不清了。于是,就有個別馬匹絆著了障礙物。

障礙物當然不是絆馬索。主要就是被殺士兵的尸體,當然,其中還有一些沒有斷氣的傷兵。絆著了,馬匹就倒了。馬匹一倒,馬背上的騎兵也就摔了出去。從奔馳的馬背上摔下,後果是嚴重的。那個叫啥樊能的武將,不就是被孫策一喝,摔下馬去,把腦袋摔破了的嘛。

這種情況要麼沒有。而只要一開始。接二連三,就會不斷地發生。公孫續見到這種情況,沒辦法了,只好下達了收兵的命令。將騎兵收攏,帶到遠離雙方步兵的空地去休息。

這下劉備就更慘了。今天這一仗,本來明明是處于上風的,而且也的確殲敵不少,還打敗了一股袁軍。怎知道就在即將吃飯的當口,又來了一股袁軍。戰到這個時候,劉備這邊還有士兵六千多人,而袁軍士兵還有三千多人。說起來是二打一,但是劉備軍隊卻反而被袁軍壓著打。

必須得有個什麼由頭,振奮一下軍心才行。士兵的人數是夠的,所差的就是士氣。倘若劉備手底下有關羽、張飛那樣的猛將,沖殺一下,正好。但是卻沒有。這邊,就只有劉備本人了。于是,劉備命令眾親兵準備,沖擊袁軍。

……

劉備的親兵是傳統意義上的親兵,不是警衛隊,而是近衛隊。人數較多,有兩百人。士兵的素質比一般的士兵要高一些。劉備下令之後,很快,眾親兵就準備停當了。當然,中軍擊起了戰鼓。戰鼓這玩意,劉備大軍隨身帶的。打到現在,一直沒有擊鼓。因而鼓聲一出。敵我雙方的注意力就都被吸引了過來。

然後,劉備一馬當先,兩百親兵如兩百頭猛虎一樣,劈波斬浪一般殺向了袁軍。劉備的武藝雖非絕頂,但袁軍中能夠勝過劉備武藝的武將已經沒有了。因此,劉備一沖之下,沒有人能夠攔得住。

這樣一來,果然,劉備士兵的士氣被振奮了起來,戰場上很快出現了逆轉。這樣的逆轉一旦開始,也是止不住勢頭的。本來劉備的人馬就兩倍于袁軍,作戰技能又都差不多,士氣一上來,就放開了手腳。殺得袁軍丟盔棄甲、落花流水。

劉備沖殺了一陣,就沒有再沖了。其原因,跟公孫續相同。劉備這邊的親兵,也全部是騎兵。一番沖擊,沒被袁軍殺死多少,反而自己摔下馬去的有好幾十個。不過,劉備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戰場上的頹勢已經轉換成了優勢。接下來劉備軍與袁軍交戰的傷亡,就調了個個。劉備這邊死了幾百人。而袁軍則死了將近兩千。剩下約一千名袁軍開始逃跑了。

通常,雪中送炭的事情很不容易發生。容易發生的,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人情是這樣,自然界也是這樣。有意的,是這樣;無意的,還是這樣。就在劉備軍大獲全勝之際,嚴綱率領的一萬五千大軍到了。

對于袁軍來說,本來就已經開跑了,嚴綱大軍的來到,得出的結論無非就是應該繼續逃跑。袁軍士兵們,借著夜幕的掩護,四面逃竄。千余名袁軍,只被追擊的劉備殺死約三百人。其余六七百人,都實現了成功的逃月兌。

天色確實太晚了。劉備收了兵。與嚴綱那邊交涉了一下,然後把公孫續的騎兵直接領到自己的隊伍里。接下來就命令士兵,安營扎寨了。

……

同日,在鹿角林,關羽的一萬士兵伏擊了袁紹的中軍。由于關羽設伏在先,一萬士兵全部投入戰斗。而袁紹中軍處于那一段的士兵則只有六千。關羽的軍隊先發了兩輪箭雨,將那六千袁軍射死了一半。然後伏兵殺出,以一萬對三千,以昂揚斗志對驚慌失措,又迅速殺掉一千。最後,袁紹當機立斷,率兩千殘兵,逃往渤海。

關羽的一萬伏兵隨後又殺向處于行軍狀態下的四千袁軍。那四千人眼見主帥落荒而逃,發一聲喊,沒有交戰,直接就逃跑了。

當時。田潤東線主力作戰軍隊另外還有一萬人。冀州州治所在地信都的城防,留下了兩千人。另外還給留守的田蘭多配了一千士兵,以備不時之需。那個時候的田蘭,還是個對軍事不感興趣的懵懂人士。結果田蘭整天往監獄跑,城防交給千夫長去做,那一千士兵就閑著。

剩下七千人分作三三一。一支千人隊,由一名副將率領,負責沿途游擊。郭嘉和張遼則各率三千,分別埋伏在從鹿角林通往渤海的路上。兩道埋伏,是出于郭嘉小心謹慎,務求必中的原因。結果,就在次日,在第一道埋伏那兒,郭嘉逮住了袁紹,隨行將領眭元、沮授、逢紀、許攸盡皆俘獲。

還是在次日,郭嘉通知張遼之後,率隊到鹿角林與關羽會合。晚間,張遼也趕到了鹿角林。第三天,一萬七千田潤士兵往磐河一路搜尋而去。沒有見到袁紹的其余軍隊,最後收兵回信陽。

次日,劉備這邊做了些什麼呢?

……

最直接的事情,就是打掃戰場。在這一片平坦的空曠之地,總體計算。殺死了大約一萬兩千名袁軍。當然,劉備這邊也犧牲了大約五千名將士。這樣大的戰場,不打掃肯定是不行的。

打掃戰場,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撿取有用的東西,二是處置無用的東西。本來還要涉及到傷兵的救治。不過,因為戰斗結束的時候正好是傍晚,次日再來打掃戰場,就已經耽誤了時辰。那些傷兵,救治的可能性就被降低了。因而,對于傷兵,就直接補刀算了。

嚴綱這邊。是帶著輜重馬車一塊來的。打掃戰場之後,立即就裝了個滿滿當當。戰場打掃完畢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于是,在埋鍋造飯之後,劉備就下令回轉磐河了。

為什麼不追袁紹了?公孫續沒有問。這是因為,要追,就得速度快。自己的輕騎正是。但自己昨日卻在這兒耗了大半天,速度已經完全沒有了。估計就是因為自己的緣故,追不上了,所以就不追了。

嚴綱也沒有問。那是因為嚴綱懶得動那樣的腦筋。嚴綱比起公孫續來,個人武力相當,但腦筋卻更加不會使。因而嚴綱就養成了習慣。別人願意說,自己就听著。不願意說的,自己也懶得去問。反正就算是問了,別人也解釋了,自己也不一定能夠明白的。

劉備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呢?

……

我們先不管劉備是怎麼想的,我們先來看一看客觀情況。

袁紹共四萬士兵。中軍一萬先退,後軍五千押輜重,九千士兵正面撤退,兩道埋伏各八千。如今,中軍和兩道埋伏經過了戰斗,中軍逃跑四千人,兩道埋伏總共逃跑的也是四千多人。正面撤退的九千人和押送輜重的五千人沒有經過戰斗。其中,有價值的,是押送輜重的五千人。

但是,那押送輜重的五千人處于西南方。劉備軍若要追擊這五千人,一定會先與正面撤退的九千人相遇。必須先擊潰那九千人,然後才能夠追到袁紹的輜重。

袁軍的兩頭,各有四千多人往中間逃跑,他們將帶去前方戰敗的消息。劉備這個方向逃去的四千人帶去的消息,僅僅是被劉備的追兵所敗。而劉備的追擊士兵人數,本來是兩萬一,卻因為嚴綱趕來的時候,正好是戰斗結束的時候,而不能被潰退的袁軍士兵所注意。因此,敗兵們只會說,劉備追來的士兵人數是六千。

九千正面撤退的袁軍。遇到四千敗軍之後,人數超過一萬了。知道後面有六千劉備士兵追趕,他們就怕了嗎?當然不會,他們一定會抵抗,他們要掩護前面的輜重部隊。

而與此同時,五千押送輜重的後軍士兵,遇到了潰逃而至的四千中軍士兵。中軍士兵帶來的消息卻是袁紹本人遭到了伏擊,生死未卜。伏擊的人數是關羽的一萬,而且戰斗力異常強大。

押送輜重的後軍士兵會怎麼想?眼看著袁紹本人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還打不打呢?敵方有兵一萬,而且可以輕易擊敗袁紹的中軍,戰斗力驚人,又怎麼打得過呢?于是,押送輜重的後軍士兵就會潰散掉。

這也就是說,假如劉備軍隊繼續追擊袁軍的話,將會與那支正面撤退的軍隊交戰。經過苦戰取勝之後,得同樣得不到袁紹的輜重。而只能遇上迎面而來的田潤的東線主力軍。

……

劉備是不知道鹿角林的戰況的,劉備甚至不知道袁軍的輜重在什麼地方,因而劉備不能夠預見到那樣的結果。總的來說,昨日的戰斗劉備是勝利了。先與第一支伏兵交戰,勝了;後與第二支伏兵交戰,還是勝了。不過,第二次算是險勝。第二次,若不是劉備親自上陣,親自砍殺的話,恐怕失敗的將會是自己。經此一役,劉備深深地感到人才的寶貴。

對于前方的戰況,劉備有一些擔心。田楷分析,可能是曹操抄了袁紹的後路。劉備對于曹操不熟悉,因而還不懼怕。但劉備有些懼怕田潤。劉備知道田潤的毛城就在冀州,自然知道田潤抄袁紹後路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而,劉備不想繼續往前了。劉備下令撤回磐河,想的是觀察一下。看清楚情況,再決定自己的動向。切莫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未知的戰斗。

劉備這樣的命令是理智的。當然也是膽小的。劉備骨子里流動著建功立業的血液,但如果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一切都將成為空談。

就這樣,劉備的軍隊撤了回去。就在第二天。也就是郭嘉抓住袁紹,與關羽會合的那一天。

……

第三天,田潤的東線主力部隊一直搜尋到了磐河,然後才返回了。在這里,劉備又有一個命令,就是拔營。假如劉備沒有拔營,很難說,東線主力部隊會不會跟劉備交戰。

磐河,可以算是右北平與冀州的邊界河流。在這個時代,邊界都不是很清楚。而且邊界通常是沒有士兵防守和巡邏的。相鄰的兩國,逼近屯兵拒守,相隔的距離通常都是很遠的。因而,劉備如果就此返回北平的話,在磐河這兒,是不會留守士兵的。

但實際上卻不是。劉備並沒有決定立即返回北平。劉備命令拔營,只是形式上的拔營。拔營之後,士兵卻並沒有撤走,而是就近隱藏了起來。劉備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伏擊敵軍,二是觀察敵軍。敵軍若來,並且輕率地跨過磐河的話,必將遭到劉備軍強有力的打擊。敵軍如果並不跨過磐河,那麼劉備也能夠觀察到敵軍的一些情況,並據此判定,到底是哪里的軍隊。

這里,所謂的敵軍,已經不是指袁紹的軍隊了。劉備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就算是袁紹還有一些人馬,也不可能上這兒來了。劉備感覺那支抄袁紹後路的軍隊會取勝,而取勝之後,很可能就會到磐河來逛上一圈。

當劉備下達拔營命令的時候,眾將不解,詢問了劉備。劉備也說出了自己的猜想。眾將理解了。然後田楷就提出,就算是抄袁紹後路的軍隊會取勝,那也是三五個月之後的事情了。而北平士兵,是不可能長期這麼埋伏下去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