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五十二章 商業談判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五十二章商業談判

在產經聯將重工產業向北轉移之前,北方的重工業最繁榮的地方,居然是當初被日本佔領的地區,尤其是偽滿洲國的j ng華地段,並且那里也是工人數量較多的地區。~~

還真是莫大的諷刺,要不是日軍的巧取豪奪,制造了一批「無產」階級,再加上數百萬技術基本合格的產業工人,華聯在這邊的工業化建設還真是沒有那麼順利。

這也說明了,依靠自由市場經濟的調節,是很難在短時期內建立起中國自身的工業生產體系。當初姜瑞元和革命黨居然還想著走英國的工業化老路,難怪被日本人打得落hu 流水。

實在是因為發展速度太慢,難以有效凝聚國力,最重要的是,輕工業對于軍事上的幫助,實在比不上重工業。

紡織廠無法生產鋼鐵,槍炮彈y o更是無能為力,而如果仿效蘇聯模式,則可以迅速武裝國家。化學工廠能夠生產炸y o,拖拉機廠可以轉型生產坦克,鋼鐵工業更是保證國家的戰爭消耗。

只可惜,姜瑞元作為一個權謀政客是夠格的,卻生錯了時代,這個是以技術和產能決定國家民族生存權力的時代。

在長ch n待了幾天之後,陳永綿就帶著隨行秘書直飛柳洲,這次他們要采購的規模和物件都比較大,所以找一些貿易采購公司在柳州的代理不太劃算,還是直接去總部去談比較劃算。

首先他們的第一站是銳金機械制造公司,銳金的很多機械在國內都是很受歡迎的,而且銳金公司的信譽也確實是有保障的。就是價錢相對而言不是很便宜,但是現在陳永綿兜里有的是錢,他不差錢!

他們的首站就是柳州南部的銳金總公司廠址,這里是他們要拜訪的第一家公司,作為國內久負盛名的機械制造廠,雖然在民間並不出名,可是在重工業領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而他們拜訪的這家企業,正是專m n生產矯直機,校平機,和沖壓送料線設備的一家專m n的機械制造公司。

也許銳金公司沒有天宇集團的名氣那麼大,但是在這矯直機和沖壓送料線設備方面,這家銳金公司在業界內可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擁有多項技術專利,並且與政f 的關系也是密切,就連陳澤也要給上幾分面子。

現在整個中國知名品牌的車企,說采用的沖壓送料設備,都來自于這家企業,就連在一些重工業設備的采購上,天宇集團、興華社以及青竹化工也都是依賴于向這家公司購買。

陳永綿他們的采購工作,當然要從制造汽車的第一個環節,矯直板材,開卷落料,和沖壓送料開始。

要知道制造汽車的時候,采購回來的鋼板,都是像紙一樣被卷成一大卷送過來的,要通過機械打開這個大‘卷紙’然後矯直,校平,然後在送到通過沖壓落料線送去沖壓的。

而且對方的開卷落料線的生產節拍最大可以做到40次/每

開卷擺剪線的最大生產節拍可以達到750次/每分,這樣的速率在業界內,可是相當頂尖的,這也是陳永綿為什麼要來科勒采購的主要原因。

在來之前,陳永綿就已經讓秘書和對方的負責人取得了聯系,而且最近幾個月的時間,一直通過電話或者是電郵來聯系,並且討價還價等等。

之前的準備工作早就已經做的差不多了,雙方對對方的條件基本都很滿意,這次陳永綿親自過來,就是來付錢,然後對方就要組織生產,在明年的三月份開始ji o貨了的。

陳永綿和他的隨行秘書抵達銳金總部的時候,對方早就已經派人在這里等著了,直接就接過他們,然後帶他們直奔公司,不得不說銳金公司的人辦事效率頗高,就是直接並且迅速。

現在公司的派過來的以為重要的銷售主管的帶領下,在他們的廠區里轉了一圈,然後又去生產線上看了看。

最後對方把陳永綿帶到了會議室,然後請來了廠子里的工程師,讓陳永綿提出要求,然後工程師們,直接按照陳永綿的想法,來設計一條全新的生產線。

之前的幾次接觸對方也感覺,陳永綿不像是忽悠的人,而且還是天宇集團的太子爺,最近幾年來,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銳金公司的股東們也都看在眼里,這銳金公司也正琢磨著在國內擴大業務呢,哪想到這時候陳永綿就第一個湊乎了過來。

之前銳金公司的主要業務重心還是放在南方,畢竟之前國家戰爭頻繁,北方又是初定,不適合大興土木。現在國家大力支持經濟發展,這銳金公司自然是想要在北方拓展業務,而尋求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人就非常關鍵了。

在他們眼里,陳永綿就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陳永綿也是爽利人,這時候他也不想過多的糾纏于細節,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要求,對方的工程師們,按照陳永綿提出的具體要求,很快就給出了結論,畢竟以前他們也做過這樣的設計。

看了對方拿出來的幾套原來用過的設計方案之後,陳永綿從其中挑出一套自己覺得很滿意的,然後讓對方直接報價。

銳金公司的人也不客氣,直接就報上了四百十萬華元的報價,陳永綿當然不肯就此就範,當然最終經過幾經討價還價,最後價格定在了三百八十萬華元,對方還會派工程師去長ch n負責安裝,以及技術培訓,還有維護保養培訓等等工作。

而且陳永綿也沒和對方客氣,他和對方簽訂了一份保障合同,那就以後要是他要擴大生產規模的時候,他必須繼續采購銳金的產品,但是同等規模的生產線,對方的報價不得高于目前的三百八十萬的報價。

如果有一方違反了合同,那麼就要按照合同,賠償給對方高額的違約金。

這份合同雙方都非常滿意,陳永綿得到了一條可以年產二十五萬輛車的校平線,和送料線,而對方得到了三百十萬,還有一份長期的合同。

盡管陳永綿也知道,對方的報價不算低,可是現在他手里有的是現金和權限值。況且過段時間,甚至今後的幾年里,華聯經濟大發展,國家的經濟規模和物價水平可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到時候,得來的差價也就彌補了今天的損失,而銳金公司方面自然也清楚這一點,都是搞經濟的,誰又是傻子呢?

反正現在賺的,就夠補貼以後的那點點損失了,而以此來獲得一個像陳永綿這樣有前途的合伙人,難道還會吃虧不成?

那麼有了現在這份合同的保障,對方今後的幾年,幾乎不可能再給他們的產品報上高價,要知道這份合同的違約賠償金額,足足可以讓這家公司破產。

所以目前看來,雙方都對這份合作協議較為滿意,同時也是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抱著樂觀的態度。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從戰爭的勝利中逐步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對未來的希望,並且對實業的發展,相當積極。

與銳金公司談完了生意,陳永綿還要接著拜會另一家電子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那就是龍淵科技有限公司。

與華聯的三大集團不同,龍淵和銳金這類並不出名的公司企業,他們並不是跨領域經營,資本也不比天宇集團這樣的企業雄厚,民企自然也是被三大集團蓋過。

但也因為如此,這些中上游企業專心經營自己的領域,對產品和技術發展j ng益求j ng,反而在有限的幾個領域里,攀登到了巔峰的位置。

而且這家龍淵科技有限公司,其在中國國內的地位,在如今又與銳金公司不一樣。龍淵無論是規模還是地位,都比銳金高出一籌,實力緊追三大集團的後面。

早期由經營電子類產品起家,並且專j ng于此,後來由于戰爭需求,專m n生產導彈原件的龍淵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涉足其他領域。

不過大多是以電子產品有關的領域,還有一些j ng密設備儀器的生產,屬于名氣不大,卻頗具影響力的綜合x ng超大型企業。

龍淵公司可是華聯目前j ng密機械和電氣工程的超級工廠,他們光是在柳州的員工就有21萬人,在全國範圍內更是有28萬8千人在這家公司效力。

龍淵的產品涉及到重工行業的各個領域,但是最大的產出還是汽車,他們是世界第一大的汽車技術產品的供應商。

現在華聯軍方很多在路上行駛的戰車的車載電腦就是龍淵做出來的,還有在使用的安全防抱死系統,以及車身穩定系統,等等這些都是出自龍淵的旗下。

最這戰爭的介紹,以及國防部對軍用設備的放寬限制,一些處于保密狀態電子產品也獲準進入民間商業領域。正是看到這個機會,陳永綿才會跑來與龍淵合作,一起生產中高檔的商務車。

陳永綿這次來龍淵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龍淵原本為軍方開發的「行車電腦」,還有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以及一套非常大的高j ng密沖壓設備生產線。

龍淵公司在蘇州地區有工廠,在武漢也有華中地區的總部,可是這次因為陳永綿想要得到的東西有點特殊,所以他打算還是來總部這邊洽談比較劃算,畢竟他的一些條件,在武漢的分部那邊,那里的高管還是很難決定的。

在前段時候,陳永綿的秘書打電話最多,發電郵聯系的最勤的就是這家龍淵公司了,之前雙方甚至還開過好幾次的視頻見面會,對于此次談判的目的,都有了充分的明確x ng,認識和準備。

抵達柳州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的晚上了,龍淵公司方面倒是很大方,直接派專人專車,將陳永綿一行人送去了訂好的酒店休息,第二天再舉行談判。

第二天一早陳永綿就帶著秘書抵達了龍淵的總部,同樣先是在一名業務經理的帶領下,參觀了龍淵的生產線,了解了一下他們所需要的機械設備。

然後在轉回到了會議室,雙方開始談判,同樣是有十幾名沖壓設備的工程師在場,開始由陳永綿闡述自己的要求,然後龍淵方面再根據陳永綿這位大主顧的要求,來設計定奪。

同樣是很快對方就拿出了以前曾經裝備過的一些設計方案,給陳永綿看,他很快就選定了一套帶有新技術的高j ng密度自動沖壓生產線。

兩條線分別適合大型外板件和內板件的生產,平均生產節拍為8.5次/每分鐘,其中的2號線的技術含量非常高,由+++的沖壓生產線串聯構成,首能壓機為4點8連桿的配置。

用的是最頂級的液壓墊,還有最新型號的機械手臂,以及配套的在線清洗,在線涂油機,來保證板料的清潔。

這樣的生產線,別說生產小轎車,以後就是生產越野車,生產貨車,卡車都是足夠的。

選定了這條生產線之後,陳永綿又和對方提出了行車電腦供貨的要求,雖然之前他和工廠的技術員也曾經測算出一些和的發動機控制數據,可是在其他方面還是有些殘缺的,這就需要龍淵的行車電腦來配合工作了,畢竟對方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行車電腦生產廠家。

也是唯一一家,中國國內都沒有第二家能夠生產同類產品,國外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他設計的那款民用轎車的1.6發動機,就是打算采用龍淵生產的行車電腦,他們需要在這些行車電腦上進行微調。

還有就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采購等等,因為采購的項目比較多,而且項目比較繁雜,所以商討起來就hu 了非常的時間。

雙方都在自己需求的利益點上,據理力爭,陳永綿是非常需要龍淵的產品,因為他現在還無法擁有自己全部獨立的核心技術,可以不依賴龍淵。

據說很快天宇集團也要進軍電子元件的產品領域,與龍淵公司展開競爭,可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陳永綿現在只能來采購對方的產品。

他的汽車工廠只是剛剛起步階段,所以還離不開龍淵的技術支持,所以他也不敢殺價太狠,以免j 怒了對方。

最後一連談了三天才搞定了合同,大型的沖壓設備雙方將價格定在了三百萬華元上,而最後行車電腦價格定在了75華元一塊,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則定價在240華元一套。

當然雙方簽訂的也是長期的供貨合同,合同內規定,陳永綿每年將要按照這個價格采購,至少二十萬套這樣的產品,合同有效期為十年。

如果少于這個數字陳永綿將付出高額的違約金,如果超過這個數額,將全部按照合同上的價格來執行。

說實話著行車電腦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價格,龍淵給出的報價,絕對不低,就目前的行情價而言他們簡直就是把陳永綿當做冤大頭來宰。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今後十年之內的經濟形勢,龍淵長期在技術上的壟斷,養成了心高氣傲的心態,估計連基本的經濟發展前景預測工作都沒做好。

十年時間太長了,中國的經濟一旦騰飛,那麼以後龍淵將面臨巨大的虧損。

而且在今後的幾年天,中國過內很可能會發生較嚴重的通貨膨脹,等到了那時候,誰要是能拿75華元的價格來買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行車電腦,還有240華元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那他就絕對是龍淵的親兒子了。

據陳永綿估計所知,在幾年之後,這龍淵生產的行車電腦其價格在國內的行情是不會低于120華元的,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更是不會低于430華元的報價。

所以現在他簽下這樣的合同,可以說絕對劃算,到時候付給龍淵的錢就意味著,他買的越多,他就賺的越多。

龍淵方面也是喜不自勝,目前他們是得到了300萬華元的訂單,還有一份每年都能給他們帶去將近一千萬華元的合同,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幾年之後,他們會被這個合同b 到巨額虧損的窘境。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當初那個冤大頭,能夠把他的汽車產業做得那麼大,那麼成功!

同樣這次龍淵要派專m n的工程師去長ch n幫忙布置設備,並且傳授經驗,負責培訓c o作人員等等,和對方搞定了細節的談判之後,陳永綿就給自己放了幾天的假。

這些談判一談就是兩個多禮拜,每天都是奮斗在酒店和龍淵的總部之間,來了柳州一趟,根本就沒什麼時間去逛街。

陳永綿他自己也確實需要休息一下,而且這段時間,他還要和公司里的幾位新車研發人員他們溝通一下子。

也不知道這些人把他設計的車型做的怎麼樣了,一想起自己設計的車,陳永綿也是蠻惦記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