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並購長河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與研發小組他們通了電話,陳永綿才得知這些人也是神,早就已經做好了一比一比例的油泥模型,已經輸入電腦建了三維立體模型,並且已經在電腦上進行了多次的設計演示,和演練

多虧了老爸陳澤的幫忙,陳永綿才能弄到兩台高性能的中型電腦,建立起數據庫和進行模擬測試,大大的加快了汽車的研發度

現在正在通過手里僅有的設備,在做簡單的生產工作

說實話目前陳永綿所擁有的設備,要是說做這樣的汽車出來,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他已經建好的齒輪廠里面,就有校平機,和沖壓機

只不過功率都比較小,而且不能形成流水化的生產,不能大量的生產而已,但是要是說生產個十幾輛出來,倒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比較費時間而已

而且他還有從產經聯內部搞來的那些高精密的機床,這些機床雖然他只弄了兩套給工廠里的技師他們折騰,可是光是這兩套,對于完成幾十台發動機,和變箱的生產就已經足夠了

還好陳永綿在這方面,倒是比較舍得投入,也就由得他們去折騰,他不但鼓勵他們去折騰,還恨不得他們多折騰出幾台來才好,最好等自己回去,就能開上自己設計的車子才好呢

畢竟他自己可是大老板,他可不想,什麼事都事必躬親,讓這些人早日的親手操作也可以提高這些人的能力,為了讓他們今後有好的發展會有好處

搞定了與龍淵集團的談判,陳永綿的下一家要去的公司,還是在柳州城里這家公司,就是在汽車涂裝方面的邵氏公司

有了和龍淵以及銳金公司談判的經驗,和邵氏公司談判進行的也很順利,很快雙方就敲定了一份一百八十萬華元的供貨合同,同樣還有為了以後擴張所準備的遠期合同

在南方一圈這麼轉下來,陳永綿的采購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不過這一圈下來,他大概花了一千四百萬華元左右

而他采購的那些機械設備如果要是到位的話那麼基本一個年產25萬輛汽車的工廠就成型了

在剛開始的時候,陳永綿不敢將目標定得太高,他預計國內這幾年的汽車行業發展形勢,將會是井噴式的發展他一個初出茅廬小伙子,能夠帶領一個企業殺入這個市場就不錯了,他可沒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哪怕他老爸是陳澤也不行,企業家還是腳踏實地為好,這可不是金融炒股投資

就目前而言國內的任何一家車企,無論是私營的還是國營的,可都沒有敢像他這麼大手筆的投入,瘋狂的購買生產線的

畢竟雖說國家大力支持經濟發展可是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

美國和西歐那邊現在也不消停,萬一那天又要開戰那這投資可就打水漂了所以就算要投資建設,大家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先試下水

搞定了采購之後,已經進入了一月份,整個中國大部分地區也進入了深冬季節,長春那邊自不用說,冰天雪地的

可是陳永綿也不敢在柳州多呆,這里雖說較北方為暖和,而且陳永綿也習慣了南方的氣候然而他這時候心里卻始終惦記著自己設計的那款車呢,哪里還能在柳州流連下去?

于是陳永綿下定決心,要求秘書訂機票然返回長春的飛馬動力集團總部他這次回去,可不光是為了看他自己參與設計的車,而是因為他還要繼續帶領研究團隊開發幾款車出來

就目前的汽車市場來看,明年他的公司,只推出一款車,那是非常不夠的,他還要再接再厲,趕緊把一些坑給佔了,讓那些後來者們只能跟在自己的後面吃灰

要不然的話,那些大型汽車企業可是相當有效率的,一旦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一匹殺入汽車市場的黑馬,他們很快就會加快原本的研發計劃,拿出車型來對抗自己的汽車,到時候很多可以開發的好題材,可就要化作流水了

目前的中國,也有著幾家技術實力雄厚的汽車企業,他們的規模固然比不上陳永綿背後的天宇集團但是至少在汽車領域,他們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巨無霸,甚至還有幾家原本是研發軍車出身

陳永綿可不想花上長達幾年的時間,去和對方打什麼專利方面的官司

飛機抵達長春市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陳永綿並沒有回他長期包住的酒店,而是直接去了飛馬動力集團下屬的齒輪廠

對于自己這個工作狂的老板,隨行的秘書和文員早就已經習慣了,只好苦笑著跟在陳永綿後面他們這些所謂的陳永綿親信,在享受良好待遇的同時,也要時時緊跟著老板的腳步,不然飯碗可就危險了

一行人人乘坐專車到了齒輪廠,沒想到齒輪廠里面同樣有一群人沒有下班,陳永綿帶著秘書走到了汽車試驗室的門口的時候,大家都不由得驚呆住了

一款黑色的優雅而又充滿霸氣,柔媚但是卻不缺乏陽剛之美的流線型黑色轎車,正靜靜的趴在實驗室的門口

這就是咱們生產的汽車嗎?

在這個時代,汽車的外形還相對粗曠和簡單,就像是一個個四四方方的鐵盒子要麼就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那種甲殼蟲,實在談不上什麼美觀

而陳永綿卻並不滿足于時代的現狀,尤其是當他從天宇集團的數據庫中看到了那些未來汽車的模型圖樣之後,他腦海中就仿佛有什麼東西爆炸了一樣一種全的設計理念在他的思想中逐漸成形

那種流線型的典雅和華美,他要創造出汽車中的貴族

當陳永綿帶著商務團隊走進了實驗室里面,這時候實驗室里依舊是燈火通明,雖然已經很晚了可是曾應宏還有劉劍鋒,還有一些其他狂熱的技術眾們,卻都聚在這里,依舊在研究打磨,裝配另外一輛車

劉劍鋒眼楮尖,一眼就看到了走進來的陳永綿,于是連忙笑呵呵的迎了上來,「永綿什麼時候回來的?」

「這不剛下飛機就趕過來了,你們的度夠快的哈,這麼快就已經生產好了一輛出來啦」

「一輛?你也太小看我們這個技術團隊啦,我們已經生產了十幾輛出來啦不過都被那些老資格的家伙們給分走啦…」

劉劍鋒一听陳永綿這樣說,不由得有點不樂意,生產出一輛?你這不是看不起我們嗎?要知道咱們廠現在可是有著三百多人的技術團隊呢,現在就連興華社建的汽車工廠也不過只有一百多人的技術團隊而已

「呵呵,好給我說說怎麼生產的?」

陳永綿看著外面的那輛車還有目前在台架夾具上面的另外三台正在等待裝配的車型,心頭也是一陣陣的火熱

「嘿嘿,這你得多謝範師傅,他老人家面子大你也知道咱們沖壓什麼的工具都有,而且你還搞來了很多的精密機床不過這沖壓之前先要開模咱們廠做模具的水平你也知道,最後還是範師傅他老人家一手一腳在用你從廣州搞來的那些模具機器帶著他的徒弟,連續干了二十幾天,這才搞出幾套高精密度的模具出來,然後剩下的就簡單了,沖壓,打洞焊接,在之後就裝配成型了」

劉劍鋒不無自得的對陳永綿說道

「那上漆呢?咱們可沒有噴涂設備,你們怎麼解決的噴涂?」

「嘿嘿,這你就得感謝我了,我以前好歹也在軍車廠混過,雖然不太成功,但是還是認識不少人的,前不久車子裝配出來之前,我就聯系了一個在長春軍車廠噴涂車間的朋友,給他塞了點錢,正好趁著一天晚上,他們哪里沒有涂裝任務的時候,帶著咱們的車子過去噴涂了」

一提到這個話題,劉劍鋒是滿臉的驕傲,瞅著他現在的模樣,現在尾巴好像都快要翹上天了

「呵呵,好,肯定忘不了你的,等這個月底,我給你加獎金」

陳永綿一听原來是這麼解決的,心里也是特別的高興

「唉我說永綿,獎金就不必了,你也知道,我來你這不是沖著錢來的,嘿嘿,不過這試驗車,如果結束了實驗之後,你看能不能給我一輛…」

當陳永綿听到劉劍鋒說道不過的時候,就知道對方肯定有下文,沒想到是這麼個要求劉劍鋒天生就是個技術狂人,還是個愛車如命的家伙,所以他提出這麼個要求並不過分

「哈哈,好,沒問題,到時候等試驗路試,結束了,就給你一輛」這樣的要求陳永綿要是不答應,那他可就太不夠意思了

「哈哈,其實這也怪你…」

「怪我?怪我什麼啊?」听劉劍鋒這樣一說,陳永綿就加的感覺奇怪了

「誰讓你把這車子設計的這麼漂亮,你可不知道這車子剛做出來的時候呢,那王工還有李工,甚至就連那搞柴油機的陳老爺子,都搶破了頭死似地在爭搶著要呢,王憲早就說了這是試驗用車,可是這些老人家,為了開上這輛車,居然爭著搶著要做試車員,你說說,一幫子的高級工程師搶著做試車員,你說賴不賴你?」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還真是有趣呢」陳永綿一听這話,不由得是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一早,陳永綿早早的來到了工廠,剛一到工廠,就看到廠子的後面聚集了好多的工人,好多現在在廠子里沒任務的工人,都跑到後面去看試車

廠子後面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清理出來一塊空地,盡管場地不大可是卻也足夠那些家伙們折騰了

造出來的車,現在正處于路試階段,說白了就是使勁的操,哪里的路面不好就去哪里走,哪里顛簸坡路多就去哪里走還要去一些極度的環境下實驗,比如去內蒙的沙塵暴多的沙漠地帶,還要去西藏那邊的高海拔,還要去那些夏天都不化雪的極度寒冷的環境里面試車

總之就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把車子遇到的各種情況搞明白,匯總,然後在統一解決

這是每款車設計成型,上市的必經之路,這要是別的設計的車子,肯定會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

但是陳永綿卻相信自己設計的車子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他設計出來的動力總成也好,底盤也好,還有車身外形也好,可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考驗的

讓秘書把王憲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然後陳永綿就開始詢問他最近廠子里的情況,還有他在離開工廠之前所交代下去的任務

在他離開工廠去歐洲大采購之前,他已經分股王憲留意市里面那幾家要倒閉的汽車工廠的情況,一旦有合適的對象就馬上出手

他離開了一個多月,也不知道這件事進行的怎麼樣了

「陳總我們已經聯系了市里面,還有已經對長河汽車制造公司提出了收購議案,目前市里面正在進行審核」見陳永綿問起這個問題,王憲馬上就開始和陳永綿交代了起來

這長河汽車制造公司,早在華聯剛剛統一南方的時候,就是在柳州給當地軍車廠這樣的國營大企業做零配件的後來柳州那邊產業飽和,北方初定,長河公司就拿著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將廠子遷到了長春

後來由于反攻遠東,中國與蘇俄大打出手,大量的軍工訂單捧紅了這家私營企業最近幾年他們是獨立成軍,開始自己研發貨車,還有小轎車

小轎車開發的不盡如人意,不過曾經一度,他們的大型貨車,還有公交車,還有柴油系列的農用機械買的很火爆

可惜傳統家族私營式企業的弊病很快就埋葬了這個曾經非常成功的企業,長河汽車廠的老板又是一個不太相信外姓人的死腦筋,重用自己的親戚結果是一旦工廠的經營出現了一絲起色,家族里面的長輩開始往里面安插自己的人馬

結果很快就成了外行領導內行,管理混亂,領導無能,只顧著往自己兜里裝錢的情況,結果就這麼折騰了一年多,就已經把曾經一度人員過萬,年產量能夠達到十萬輛的一個中型汽車廠,給折騰的病入膏肓

早在1946年夏,長河汽車廠就已經停產,並且遣散了大部分的工人,現在就等著靠出賣他們的工廠和機器,來賺上最後的一筆呢

「嗯,那市里面是什麼意見?你給他們的報價是多少?」

「我們給出的報價是八百萬,將整體拿下長河汽車廠,並且接收剩下的六百多名工人,但是具體柳河汽車廠的債務,我們就不打算接手了市里面目前你也知道,畢竟吉林是工業大省,听說要好好的整改,而且政府那邊也傳出了要振興北方工業基地的口號,所以市領導那邊是遲遲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

王憲作為一個懂技術的管理人才,他辦事讓陳永綿很放心,但是目前他並不需要王憲在技術上多操心,他需要他在管理上多幫自己出謀劃策

剛剛王憲這番話調理很清晰,回答的很讓陳永綿滿意

隨後的問答中,王憲又極力推薦陳永綿收購這家長和汽車公司陳永綿還沒來得及做市場調查,所以對于王憲的堅持,他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

「好,我來說說,這長河汽車廠的位置呢,就在長春市的東南角,和我們的廠區離得比較遠,但是他們那一塊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我是這樣想的,前不久陳總你也和我提起過,這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後,商業性質的房地產會成為今後的發展焦點,這個觀點我很贊同」

先是拍了陳永綿的馬屁,然後才是說起了自己的見解,作為一個下屬,老是「死諫」這可不行,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不能只說對的,還要說些好听的,這樣才能讓領導容易听得進去

「長河汽車廠的位置,其實在我看來,要是作為村工業用地的話,對于咱們來說並不是很合適,哪里太靠近市區,和人口繁密的地區了,今後據我估計,如果房地產行業發展起來的話,哪里很有可能會成為興的商業熱點地帶」

王憲倒是一點都不怯場,面對陳永綿侃侃而談,開始顯示出他作為一個管理者的獨到之處

「長河汽車制造廠的佔地總面積差不多有三萬多畝,是個不小的汽車廠,而對咱們來講,咱們收購長河,其實只不過是為了那里的現成的機器和廠房,還有幫著市政府解決就業問題關鍵是這個價格非常劃算,不是每個有軍方背景的汽車廠都會經營不善的」

說了這麼多,陳永綿也听明白了,就按照王憲的主意,立即拍板決定,開始準備具體的收購事宜(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