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五十章 公開招聘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五十章公開招聘

孫耀一把就搶了過去,然後胡翠芬和另外的那個軍官也圍了上來,三個人圍在一起,仔細的查看著陳永綿畫出來的圖紙,甚至就連劉劍鋒老爺子,也走過來開始往里面瞄著……

「太漂亮了……」

一陣沉寂之後,竟然是胡翠芬禁不住的先對這幾幅草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其他的幾個男人,更是看的如痴如醉。

確實比裝甲吉普更加高大的車身,並且有著更加凶悍的外形,從那厚厚的車門可以看得出,這款車有著比前輩車型更加強大的防護能力,後排還可以加裝一個機槍塔,甚至是小炮塔……

「陳總,你給我好好的介紹一下你這款車的設計理念,我好回去,和上級商量一下!」

「好,這款車因為需要更好的防護,所以我舍棄了裝甲吉普那種寬癟的外形,車身看起來會有些高,但是防護能力卻會大大的提升,而且車身也會比前作長,能夠達到六米,這樣就可以更加靈活的選擇車上的戰斗人員的數量……」

兩個人就這新戰車的設計討論了許久,一直都在爭論著細節上的問題,彼此都是技術出身,倒也談的有聲有色。

陳永綿雖然年紀輕輕,不過因為從小就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有著天資,在汽車制造領域確實有了一定程度的造詣,哪怕暫時還稱不上大師,可是前途無量。

況且有著天宇集團內部那豐富無比的數據庫,一些來自古文會機密圖紙,在陳永綿面前也不是什麼秘密。

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所謂天才,這是自然而然的。

談話結束之後,孫耀帶著胡翠芬還有陳永綿所提供的設計圖紙走了,他們要回去和部隊的上層討論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有需要對他們的采購計劃做出一定的改動,畢竟飛馬動力集團所畫的大餅很誘惑人。

一輛混血跨界車,既能夠保證運輸兵力的機動靈活的同時,又有著小型化的輕型裝甲車的威力。

而且還是模塊化的裝備,平時可以將防護裝甲卸下來,完全當成部隊的運輸車,或者是其他用途,一旦有需要裝上裝甲,就可以成為一輛移動堡壘。同時為車上的戰斗小組提供戰斗支援,細想起來,確實是要比原本的裝甲吉普車的功能多一些,也正好彌補了現役以前的不足之處。

孫耀還有胡翠芬等對陳永綿的設計理念是很感興趣,但是畢竟拿主意要等軍方的大佬來拍板,所以兩人還是決定先回去和上級領導溝通一下再說。

而陳永綿這邊,也沒閑著,在送走了軍方的采購人員之後,他就開始整合工廠的資源。飛馬動力集團可是他經營的第一家企業,也是他接掌天宇集團的試金石,實在是不容有失。

至于汽車生產另外的三條生產線,目前已經基本安裝調試完畢,而另外三批的工作人員,也已經基本培訓的差不多了,但是要想這些人能夠完全的變成熟手,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所以陳永綿和曾應宏商量了一番之後,打算從原來的第一批的老員工里抽調一部分的骨干,加入到新員工中,成為公司管理層,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

畢竟現在的飛馬動力集團的生意是已經上了軌道,現在每個月幾乎都能夠接到差不多兩萬多的訂單,目前的產能已經是有了嚴重不足的階段。

而且他還一批固定的任務,要接下來,那就是一方面是軍方的這些甲士越野車的訂單,還有就是長春城內的那幾千兩出租車的訂單。

這些他們可不敢馬虎,畢竟這些車輛可都是代表著飛馬動力集團的臉面,也算是一種廣告效應。

所以他專門組織了一個精干的工人隊伍,然後又從新培訓的員工里面,抽調了一批出來,打算用這些人作為骨干。

而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訂單,最好是在元旦之前來完成。

其實這樣的任務,並不算很重,現在離新年還有兩個月的功夫,他們的生產線可是以年常量25萬量為單位的四條線,現在劃出一條來,專門做這些特定的訂單,還有老手帶新手,所以這個任務並不算繁重,但是在質量上那是絕對不允許出錯的。

安排好了這部分的生產計劃之後,陳永綿就開始繼續自己的經營之旅了。

整個飛馬動力集團由于母公司天宇集團的雄厚資本,從一開始在規模上就下了大力氣,花了大價錢,直接圈佔了十五萬畝的土地。

可是現在真正算是搭建起來的區域,也不過才區區五千畝而已,其他的地方不是圍牆剛剛搭起來,就是生產線還在裝配調試,真正可以開工的地方,也就其中的一個生產車間。

當然,員工宿舍區和食堂不算在那五千畝地里面。

陳永綿作為陳澤的獨子,因為家世的緣故,從小也是眼光很高,野心不小,想要憑著自己的實力在這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中闖出一番名堂來。

這不,在規劃飛馬動力集團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好,要將這里建成未來整個北方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制造中心,甚至意圖打造一個綜合性的機械制造工業園區,與南方的超時代科技園區分庭抗禮。

與孫耀這些軍方技術代表談完了戰車設計的問題,陳永綿也顧不上休息,連忙組織起一批大型工程規劃人員,成立一個專項小組,以敲定落實關于飛馬動力集團其他區域建設的方向。

陳永綿之所以帶了幾個規劃人員過來,就是要他們給自己設計一副圖紙,這里今後將會成為他的汽車帝國的心髒,所以先期的布局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一個汽車的動力總成部門光是實驗室,就會涉及到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實驗室,更何況還有汽車所需的特殊鋼的煉化車間。

幾個負責設計規劃的人員,也都是很在行,很快就丈量完成了廠區的面積,然後根據陳永綿的要求,將廠區分為幾大關鍵部分。

廠子的西南方向,將會作為特殊鋼的煉化車間,而東部則是汽車的動力總成設計部分,一共分為發動機的電控和排放實驗室,發動機技術實驗室,柴油機實驗室,變速器以及動力系統匹配實驗室,車身工程實驗室,車內裝飾實驗室,底盤設計技術實驗室,車內電氣儀表實驗室,汽車噪聲振動實驗室,最後是汽車裝配實驗室。

林林總總下來,規模還真不算小了,不過幸好陳永綿也不心急。他知道經營事業,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為好,先穩住跟腳,再去考慮擴張的問題。別看他年紀不大,卻頗有城府,行事鎮定老練,有著其父陳澤的風範。

那些設計人員們,听明白了陳永綿的吩咐之後,就各自領了命令回去了。

這些都是一個汽車公司的核心部分,作為一個曾經的汽車設計工程師,陳永綿當然對這些是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

不過按照目前這樣的布局來看,他這十五萬畝地的面積,顯然好像還不太夠,他還需要更多的面積。

還好這附近都是原來長春機械一廠的地盤,在偽滿倒台之後,貌似這家日資背景的機械廠也隨之倒閉。這附近的工廠區,基本就屬于拋荒的狀態,周圍原來機械廠的分廠和車間,都是跟荒野鬼地一般,根本就沒什麼人影。

地的產權是屬于長春市里面的,不過因為這里以前是工業用地,再加上這里又遠離市區,所以就算是一些房地產商,都不願意接手這里的土地。

現在市里面也正為這些土地而撓頭呢,據說因為長春市長卷入貪污丑聞風波,目前正是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態。市里面也是人心惶惶,所以現在想拿下這塊土地也是很麻煩的事情,看來想拿地只能在等一段時間了。

作為一個有著戰略眼光的人,陳永綿當然明白這個廠區今後對于他的汽車帝國的重要性,于是當天晚上就給還在廣州的金屬專家打了個電話,讓他第二天直接打飛的來到南陽市。

這位金屬專家可是天宇集團培養的御用技術研究員,名字叫做謝範文,他在特種金屬冶煉作為一個曾經在天宇集團里工作了十年的老工程師,對于廠區的布局,還是非常的有自己的見解的。

一個廠區怎樣的合理布局,也是到時候能否節省費用的關鍵。

謝範文果然是夠賣力氣,在和幾位規劃院的設計人員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和考察之後,給這些設計人員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設計意見,而他的意見對那些設計人員的影響也很大,很關鍵。

設計圖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拿得出來的,那些設計人員和陳永綿說了,怎麼也得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夠拿得出成熟的設計方案,畢竟這可是關乎到一個未來可能要有上十萬人工作的地方。

而陳永綿倒也沒催促他們,他這段時間,不斷的拉著謝範文,對這個廠區進行考察,然後跟他商量今後這特殊鋼的煉化設備,到底還需要一些什麼設備。

謝範文倒是很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意思,毫無隱瞞和保留,直接將他所知道需要用到的設備,全部告訴的太子爺。畢竟現在天宇集團攤子鋪的很開,像他這種無依無靠的技術員,只有綁上了太子爺的戰車,以後才有大富貴可言。

陳永綿見謝範文這麼上道,直接發了十萬元獎金,然後讓他盡快從產經聯內部聯系購買設備,在通過鐵路把這些東西運過來。

謝範文倒也沒客氣,以前他就是搞這個的,對這些也是輕車熟路。金屬冶煉和研發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設備,沒有他出主意還真是不行,畢竟他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謝範文在南陽待了十幾天之後,就回去了,他要回去幫陳永綿采購設備,而陳永綿則是已經開始讓廠子里的門衛大爺,把廠子里還在編的人員全部召集齊了。

這個鋼鐵配料車間,原本有不下兩千的工人,可惜後來幾經動蕩,折騰來折騰去,有能耐的都出去自謀生路了,有些看不到希望的也都早就辦理了離職手續,出去折騰小買賣什麼的了。

本來長春市就是華聯後來才接手的城市,在戰爭時期,政府和產經聯都拿不出多少人力物力,來這里進行投資建設。

所以就只能讓當地人立足當地條件,基本上就是沿用當年偽滿洲國留下來的產業和工藝。並且由于是戰爭時期,這里實行著準軍事化管理,最近才解除禁令,允許其成立民選的地方政府。

在此之前,一些官員趁著時局混亂上下其手,這是免不了的。華聯剛剛開國,風氣尚可,不過說要禁絕**,那是自欺欺人。只要別太過分,鬧得天怒人怨就好了。

結果這家廠,一直就是半死不活的這麼運營著,當初靠著一些軍方的訂單還是能活。可是現在戰爭結束,由于經營上的問題,只能讓人收購了事。

等到陳永綿接手的時候,這家機械廠只剩下大概四五百的四十左右歲的工人,還在堅守,陳永綿把這些人著急齊了之後,直接就在廠子原來的食堂里開了個介紹會。

公布了廠子未來的發展計劃,這些老工人們對于陳永綿的講話,大多是不太感冒,畢竟一個嘴上沒毛的半大小子,說的話可信度不高。

陳永綿也每當回事,第二天就要求工人們上班,而上班之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開始扒廠房。

很多老工人對陳永綿的決議都很有意見,可是胳膊哪能擰得過大腿,人家畢竟是這里的主人,也是他們的老板。于是只能按照陳永綿的指示,開始拆遷廠房了。

原來的一些日本的機械設備,保養的好的,還能用的,就封存起來。至于不能用的,老化的厲害,就直接拆毀保留起來,等以後重新回爐煉廢鐵。

過了差不多二十幾天的功夫,規劃院這邊終于是拿出了厚厚一沓子的設計圖紙,陳永綿仔細的听了報告,然後有研究了三天之後,經過幾次小改動,然後就通過了這次設計。

之後就直接把早就已經聯系好的施工隊,請進場開始施工,這時候以前的設施該拆的早就已經拆的差不多了,所以施工起來也很是方便。

現在已經是十二月底了,千頭萬緒都需要陳永綿來忙,本來這段時間,他想把那款1.8l的發動機設計出來的,可是這段時間,他委托人力資源部招人的計劃,有需要他來坐鎮,所以也就一直沒有能夠月兌開身。

而最近一段時間,飛馬動力集團的發動機工程師們已經完成了1.6

2.0l,2.4l這幾款發動機的,和的動力匹配,目前已經開始設計渦輪增壓系統,和這幾款發動機的匹配了。

有了精密的電子儀器配套設備,進行這樣的技術研發還真不怎麼困難,關鍵是看企業肯不肯花心思去搞。

而這時代的歐洲就別提了,德國和英法還在因為戰爭遺留問題爭吵不休。至于美國,他們還在玩十八年前的六缸發動機。

當然這些領先的優勢可是依靠背後鐘泱秘密幫忙的情況下才能夠完成,要不然光是那些需要設計,以及實驗的參數,就要進行數以年記的時間,還有數以億記的資金投入的。

鐘泱利用智能工廠的虛擬系統的模擬能力,建立了一個無限接近真實地球的虛擬空間,並且在里面進行大量的研究實驗工作。

這不僅大大節約了資源消耗的問題,同樣也極大的縮短了科研所需花費的時間,許多技術出現井噴式的發展。

現在的陳永綿可謂是財大氣粗,他不吝本金的在全國的各大新聞媒體上打廣告,招收各種汽車設計方面的工程師。自然也從產經聯那里購買到了許多高精尖的技術,反正鐘泱自己也用不完這些技術,許多都拿出來賣了。

並且這些東西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你得有足夠的高級權限值才行,要不然產經聯里這麼多企業也不會對這個東西趨之若鶩了。

可惜有時候在這個方面,有錢並不一定好使,要知道目前中國國內,民間剩下的真正能夠搞設計和研發的人員,可謂是屈指可數。真正有本事的,不是被軍方拉了去,就是名花有主。

如果當初不是陳澤的援助,陳永綿恐怕連現在的班底都湊不起來。現在的中國,技術工人和科研工作者可都是香餑餑,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且就算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也一般都在廣州或者是上海,再不就是在哈爾濱的幾大國營汽車企業里面。

他一個區區飛馬動力集團,只不過是業界內部的新人,哪能挖得動那些大神的腳?就算他的老爹是陳澤,也不是什麼人都買賬的。

尤其是這種挖人牆角的事情,最讓人記恨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