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四十九章 設計出爐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哈哈哈,真是不如你們部隊的人,我甘拜下風啊好了,咱們也別浪費時間了,來談一下細節方面的東西」

陳永綿不想在這些方面過多的糾纏,連忙轉換了話題,他真的怕這幾個人想歪了泡-書_)

「嗯,那好,我們來談一下細節方面的東西,昨天我給你的那份規格報告你都看過了?」孫主任向陳永綿問到

「是的,我都看過了,對于你們軍方的要求,我已經是有了相當的了解了,但是我還是有著我的幾點相關疑問,想問問你們」陳永綿開門見山的說道

「哦?有什麼問題,你盡管問?」孫主任一看陳永綿提問,心里挺高興,這說明人家真的很認真的看了他們的規格認定書,這就說明人家的態度絕對是端正的,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

「孫主任,我想問的是,你們軍方給我的命題是一款型的戰斗車,可是戰斗車的概念,可就和裝甲吉普車不一樣了,現在的裝甲吉普車在東征軍前線,其實也只不過是被當做運輸車輛來使用就基本概念上而言,它並不是純粹的戰斗車輛」

「而且最近我軍在日本前線的戰斗情況,我想你們軍方比我加的了解,我軍步兵的主要傷亡,一般都是來自路邊炸彈的襲擊而且被襲擊的車輛一般都是裝甲吉普,這段時間光是死在吉普車內的我軍士兵,恐怕就有不下大幾百的人了?那我就想問問你們北方軍區現在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想要的還是與前作類似的運輸車輛嗎?」

陳永綿的問題真的很刁專,這個也真的是很有想法的問題

要知道目前華聯國內由于統一時間還不長,各地的軍區也都參雜了不少原來的各地方軍閥的隊伍甚至包括了革命黨和紅門的降兵降將

這些人哪怕是經過了一定的「回爐重塑」,他們在軍事尤其是武器開發的思想上,可以說是比較僵化的尤其是北方的幾個軍區,因為降將比例較大,受這方面的影響大

對世界上產生的的戰爭模式,一直是亦步亦趨的跟在南方幾個主力部隊的後面在學

所以對這個方面錢主任他們好真就是沒想過,大家想的只不過是跟在南方幾個精銳集團軍的後面,想讓部隊實行機械化了之後再說

「哦?為什麼這麼問?」

孫主任沒想到陳永綿居然想到了這些的問題說實話最近軍隊內部,關于主張造類似裝甲吉普車的反對聲也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華南集團軍這次在日本東征戰場上因為戰車遇襲,所受到的傷亡頗大

「這個怎麼說呢?我昨天看了軍方的資料然後又再度了解了一下南方軍區出品的裝甲吉普車,不過我發現,最近國防部方面好像對這些戰斗車輛並不是特別的滿意就是因為這款車的防護能力差,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其實輕型裝甲車的概念目前階段在我軍的內部,也並沒流行起來」

「因為軍界認為輕型裝甲車所能夠提供的戰場運輸能力,他們完全可以靠其他的車輛做得到但是有時候在戰場上,尤其是面對復雜的地形和巷戰的時候就算是在輕型的裝甲車,也很難施展的開」

「所以大家其實需要的是一種加小型化的輕型化的裝甲力量,比如五個人或者六個人為單位的一只輕型靈活的裝甲力量,這樣的武裝力量不但可以在正面戰場上完成穿插,還能夠在巷戰當中去的迅猛移動,和火力強大的優勢,而且還能夠提供強猛的火力支援」

「所以華聯戰術科技部最提出的概念,就是一款防護力強,功能加多元化的戰斗車輛{///書友上傳}雖然目前我們目前做不到那樣的程度,可我們為什麼不能選擇將情形裝甲車,和運輸車組合在一起,做成一種跨界風格的武裝運輸兼戰斗平台呢?」

陳永綿這就開始想孫主任兜售他的那款裝甲戰獸的設計理念了,畢竟那款車本身就是一款輕型裝甲車和級硬派是混血,這樣的概念,目前根本就不曾在北方軍區的軍方人士腦子里出現過

幾個軍區在財政上也是各自獨立的,雖說武器裝備按需分配,並且在技術上實行共享制度可實際上呢?哪個軍區不是擰足了勁,要在武器研發上爭出一個高低?

這可是涉及來年軍費分配的大事啊並且作為武器的研發單位,其所屬軍區將獲得優先配屬該武器的權力,單是這個,就夠幾個軍區大佬急紅眼了

裝甲吉普車長4.7米左右,作為一個純粹的運輸車輛他是足夠了,可是他後期在日本戰場上所表現出來的防護能力不足,就足夠決定這款車並不適合做為一款戰斗平台來使用

那麼如果想要做出防護能力強的戰斗車,那就必須要放大車子的尺寸,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把他的這款混血怪物的設計理念給拿出來了

「哦?你好好的把你的想法說說?」孫主任是個懂行的人,陳永綿這麼一說,他就知道金小強想表達的意思了,看來人家是根本就沒看上裝甲吉普車,在他的腦子里,應該是有加先進的概念和東西的

這小子,難怪高技術出身的老劉會和自己那樣的吹捧他,如果他等會兒真的能夠拿得出趁手的料的話,那就說明這小子還是有著真本事,並非單靠家世背景當上集團總裁的

「我不是軍人,但是我也喜歡研究軍事嘿嘿,這可能就是每個男孩從小都有的嗜好所以平時我也算是比較關心國際軍事方面的動向這次你們來找我為軍方研發一款型的戰斗車輛說實話我很開心」

然後陳永綿話鋒一轉︰「但是我看了你們給出的條件和規格,我就有了些疑惑根據你們提出的要求,這款車可以說是完全以裝甲吉普車為藍本打造的我們也同時應該注意到,在世界軍事格局發展到今天尤其是在經過了世界第二次戰爭的檢驗後,我軍作為世界軍事最強國,對軍車的要求已經有所改變了」

「特別是遠征澳大利亞以及南太平洋地區的南方諸軍,其戰術理念加符合未來的發展需要裝甲吉普已經不能夠滿足我軍的需求了,就連南方的幾個軍區也正在謀求一種二代車根據我所獲知的情報,華南軍區最的需求,他們對行戰斗車輛的要求是,不但能夠便捷的為軍隊滿足運輸轉移的工作還要能夠提供強大的火力,和掩護的任務,所以我認為華軍的型戰斗車輛應該兵定義為,型的輕型裝甲戰斗車而不光是僅僅局限在運輸方面了」

陳永綿開始和錢龍江侃侃而談而他的一番說法,也讓陳永綿跟著頻頻點頭,顯然陳永綿的想法他也很認同

其實南方軍區那邊的舉動,北方軍區這邊還是相當敏感的,不過在一些消息上反而不如陳永綿這類「民間人士」靈通

當然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陳澤這樣的老爹,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天宇集團這樣的後台天宇集團的產業自然也涉及軍工領域,並且與南方幾大軍區在科研領域上有著很深的合作,知道些內情也是不足為奇的

「北方軍區因為地勢開闊並且主要的戰爭經驗就是與全盛時期的日本和蘇俄,所以現在秉承的是前蘇聯時代的軍事理念主流觀點還是大兵團作戰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現代戰爭的模式已經改變了視距戰爭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主流」

「而對于陸軍的要求,則是加直接和加近距離的戰斗這樣一來在曠野里發生大規模戰斗的機會好像就不多了,可一旦發生近距離的接觸,也就意味著要發生多的巷戰那麼在這樣的巷戰模式中,東征軍已經給我們展現了一種型的戰斗模式,那就是空地一體,由直升機和軍車構成的空地結合的一種式武裝打擊力量」

「如此這樣一來,我們原先為了老式戰爭而研發的那些裝甲運輸車,我覺得發揮作用的機會就不大了,畢竟在巷戰那樣的環境里,輕型裝甲運兵車的塊頭還是顯得有些笨拙,而且單車十人到十二人的裝載方式也很容易,給隊伍造成很大的傷亡」

「目前戰爭的主流方式,就是戰斗單位越發的小型化我們既然暫時沒有那麼多的經費,能夠給沒四個人或者五個人配上一輛輕型裝甲戰斗車,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給六個人或者七個人配上一輛嘛」

陳永綿根據他對未來軍事發展的預判,開始對孫耀他們兜售起了自己對軍事理念的了解雖然他不能保證著一定對,但是讓軍方建立起一只實驗意義的隊伍,這也是很有意義的

其實今年入秋以來,軍方也一直在做,大伙都已經意識到國家武裝的換代問題,以及由于經濟發展為重導致的部隊的經費不足,軍方就開始尋求加廉價而高效的武器裝備

其實這次軍方來找他謀求一種型的戰斗車輛,他們的意思,有何嘗不是如此?就是為了嘗試和實驗

總不能繼續將大量的金錢砸在重型坦克和履帶式裝甲運兵車上面,那簡直是個無底洞

與其這樣,還不如開發加廉價也符合小規模軍事行動的復雜地形戰斗車,快的機動性和較好的防護能力相結合

至少,日本這種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以及裝甲部隊集團化展開的區域,就讓北方軍區懊惱不已就因為這個,加適合崎嶇地形作戰的南方軍區奪得了東征日本的資格,這些可都是戰功啊

陳永綿自然也清楚這些,他只不過是把這種型加靈活的未來主流的步兵戰斗方式,先提前介紹給北方軍區的孫耀而已,而且避免他們再走彎路,直接上裝甲防護好火力強的裝甲戰獸

陳永綿說的很長,說的有點口干舌燥,于是拿起水杯喝了口水,而這時候對面的孫耀,也是低頭沉思的模樣,他並沒有看陳永綿,顯然陳永綿剛剛所說的話,他是听進去了

「而在這次的對日東征戰爭當中我們也看到了,對我軍傷害最大的就是路邊炸彈或者是地雷這些武器,而我軍之所以遭受到現在這樣的損失,就是因為華南集團軍的戰車防護力不足那麼我們何必有要再走一遍這種設計的彎路呢?我們這次既然要開發型戰斗車輛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前輩的經驗,在注重運輸力量的同時,在加強對我們的運輸車輛的防護體系」

陳永綿有接著說道,可是他話音剛落,對面的孫耀就出聲說道︰「可是這樣一來咱們設計的車身就要加重而加重車身,就意味著車輛的靈活性,和耐用性,都要受到很大的考驗不僅動力方面會是個很大的問題還有就是燃油,你要考慮到我們軍方可是個用油大戶,可是我們的經費卻一直不是很足」

孫耀這幾個問題都很關鍵顯然他也真的覺得陳永綿所說的可行,但是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研發,確實是要面對很多問題的

北方幾個軍區,原本就因為地形開闊平坦,並且主要對手是擁有大量機械化部隊的蘇俄,所以在軍用車輛上面配備比例高于南方軍區這車子多了,耗油自然就上去了,就為這事,沒少被財政部找麻煩

「嗯,車身自重這一塊,確實是個大問題,所以我考慮的將會是模塊化設計,這樣一來,這款車型,將會有很多的衍生品種,而且我們還可以設計出可裝卸的裝甲,就和古代的重騎兵一樣,只有需要重裝上陣的時候,才會裝上裝甲」

「在不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把裝甲板拆卸下來動力方面您盡可以放心,相信從剛剛結束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我們公布的款發動機上面,你們也應該了解過了,我們是有高壓共軌,缸內直噴,還有渦輪增壓這樣的技術的只要把這些技術移植到柴油機上面,那麼動力的問題,您完全可以不必擔心」

低頭想了一會兒,陳永綿又補充說道︰「至于靈活性方面,這就要考驗到我們工程師的底盤設計功力了,呵呵,不過請你們放心,只要你們軍方這邊立項,那麼我們這邊馬上就可以上馬項目,放手研究了」

陳永綿笑呵呵的給孫耀吃了顆定心丸

也確實是如此,目前國內柴油發動機的主流技術,其實也不過就是帶有高壓共軌的缸內直噴技術,還有一個就是渦輪增壓技術

有了這兩項技術的輔佐,柴油發動機才能夠達到節油的同時,但是卻可以爆發出加強大的動力的可能

這些技術,本來都是被天宇集團緊緊的抓在手里的,他老爹手下的研究員最先搞出了柴油的缸內直噴技術,這個就解決了化油器時代柴油機燃燒效率低的問題

而青竹化工後來是搞出了高壓共軌,和多種不同的噴射狀態技術,就加的是柴油機的柴油燃燒方式多樣化,從而就能夠達到加省油的目的

要知道當初裝甲吉普車研發的時候,可並沒有這些的技術,但是卻依舊可以做到每百公里的柴油消耗只有0.16升而已

陳永綿深信,如果自己這邊也跟進抓緊研究的話,那麼他們肯定可以做到,絕對不會比裝甲吉普高的燃油消耗

不過考慮到他們的所要研發的車輛,將來體型可能會比裝甲吉普大,車身重,那麼陳永綿覺得自己研發的車型,如果能夠達到悍馬的油耗,那就不錯了

其實目前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難題是底盤

「嗯,你的想法確實很穎,很有意思,當然你們飛馬動力集團的技術能力,我們軍方肯定是信得過的」

對于陳永綿的要求,孫耀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不過看得出他對陳永綿提出的建議,很是感興趣

陳永綿也看出了孫耀的心思,于是趕忙車熱打鐵的對對方勸說著︰「其實,昨天晚上,我在結合了東征軍在前線對裝甲吉普車的總結,以及他們對車型的需求之後,我就已經有了一些想法,然後還花了一些概念圖出來」

「什麼?圖在哪?拿出來看看?」

孫耀一听這話,頓時就驚了,難怪老劉經常跟自己說這家伙是個天才,甚至可以說是個鬼才

這一晚上的功夫,就琢磨出了車的設計圖,這家伙確實是相當的牛逼啊,可惜這孩子是個汽車設計師,沒有去搞物理化學什麼的,要不然這家伙真的有可能能夠拿到華聯頒布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呢

陳永綿把自己昨天晚上臨摹出來的關于那款裝甲戰獸的車型圖,拿了出來,當然還有一些是改裝版,比如軍用皮卡等等的改裝效果圖(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