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封電報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一十六章一封電報

而「劍魚」的最遠射程實際已經超過了七十公里,最高飛行速度為每小時九百五十公里,這是一種亞音速反艦導彈,也是美國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反艦導彈。

別小看這七八十公里的射程,美國海軍的艦炮射程也就四十公里左右,即使在二十公里內,有效命中率也不會超過15%。

用戰列艦對導彈艦,只有死路一條,美國海軍可是向中國海軍交了不少學費的!

也正由于是美國當前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反艦導彈,是戰術的巨大突破,在遭遇中國海軍之前,美軍甚至從來沒有想過世界會出現過類似的武器。

不過有了可以借鑒的參照物,美國自然需一切從零開始設計。再配合美國國內龐大的軍工生產科研體系,以及唐納德實業的技術援助,美軍還是掌握這種武器。

可惜因為時日尚短,「劍魚」的缺點也是客觀存在的,而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體積過大,重量也過大,由于彈翼沒有折疊,再加燃料箱佔用了較多彈體空間,因此要想達到軍艦的最大火力密度,並且降低軍艦重心,那麼就必須將導彈的儲存發射筒斜置布置。

交叉排列為前後兩組,這樣一來,軍艦的後甲板就出現了兩個巨大的近似「x」的物體。而且為了避免前方導彈發射時的高熱尾氣影響後方導彈的安全,在後部發射筒的支撐桿旁還設計了專用的尾氣導流槽,結果就使這級巡洋艦看去格外的怪異。

不過怪異歸怪異,誰也不能藐視「阿斯托利亞」的戰斗力,在正式出現在公眾眼前之前,美國海軍就曾用即將退役的老舊巡洋艦做過四次模擬度極高的實戰打靶試驗。

靶船分別為即將退役的或已經退役的戰列艦、驅逐艦、炮艦、訓練艦,四次實彈射擊,均采用雙彈齊射方式,一共發射了八枚「旗魚」。

而直接命中靶艦的就有四枚,另外四枚雖然失的,但是也落在了距離靶艦很近的海面並爆炸,彈片也足以橫掃靶艦艙面,爆炸的沖擊波也可以對軍艦水下部分造成直接沖擊。

在這樣凶猛的打擊力面前,傳統的火炮戰艦實際已經被宣布了被淘汰的命運,戰列艦的時代徹底終結了。

在未來的戰艦對抗中,雷達將取代測距儀,而導彈將取代大口徑火炮,在這種戰艦對抗模式下,哪一方的雷達和導彈性能更好,哪一方就能奪取制海權,哪一方能夠更好的干擾敵方戰艦的雷達和導彈,哪一方就能更好的生存下來。

決定戰斗勝負的就是那肉眼看不見的電磁波,這是電磁波的戰爭。

幸運的是,美國海軍在這方面再次領先世界各強國海軍,假如沒有中國人的話,「阿斯托利亞」級的雷達和反艦導彈很可能將是世界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

不管其它各國元首是否願意承認,戰爭的導彈時代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而拉開這一帷幕的正是中國。美德兩國緊隨其後,英國和法國的軍官見了,也低頭沉思,臉色陰晴不定,不知有著什麼心思。

坐在觀禮台的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神情愉悅,但是法國流亡政府的戴高樂將軍和英國首相的表情卻非常的不自然,他們也發現了那兩艘美國新式軍艦的與眾不同之處。

兩人迅速交換了一下意見,一致認為,那種新式軍艦肯定也是一種攻擊型武器,他們沒有必要像軍事家那樣從微觀層面進行分析,他們只要看一看那兩艘軍艦的個頭就已了然了。

如果是防御型軍艦,根本就用不著造那麼大,或許,那就是傳說中的「未來型戰列艦」也說不定呢,兩位元首當即決定,結束閱艦式之後,立刻召集幕僚商議此事,並向軍方咨詢這種未知武器的威脅性到底有多大,進行必要的戰略評估。非常

隨著戰爭的進行,原本的世界版圖也在不停演化,英國從世界第一的王座跌落下來,卻也未必甘心。

別看現在歐洲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其實心底里大多數人都瞧不起美國這個西方世界的暴發戶。他們希望美國足夠強大,以便于幫助自己戰勝德國,重新恢復昔日的歐洲局勢。

但同時又不希望美國過于強大,以至于歐洲變成北美的附庸,這就主客易位了。所以在看到美國掌握了導彈這種尖端武器之後,丘吉爾與戴高樂都是暗中眼神交流了幾次,顯然有些想法。

沒等法國將軍和英國首相從「阿斯托利亞」級導彈巡洋艦的震撼中清醒過來,兩人突然又听到了天空中傳來的呼嘯聲。

雖然頭頂是遮陽棚,遮擋了正方的視線,不過,當呼嘯聲凌空而來並掠過頭頂之後,法國將軍和英國首相還是回頭瞄了一眼。

因為飛機的飛行高度不高,而且飛行速度也有所控制,所以,基本還是可以利用飛機飛過遮陽棚之前的那轉瞬之間的工夫分辨出飛機的大小的。

讓法國將軍和英國首相吃驚的是,那兩架剛剛掠過各國首腦頭頂的噴氣式飛機飛得如此之低,幾乎快把遮陽棚掀掉了。

「總統閣下,剛才那兩架飛機是貴國的空軍飛機麼?」

英國首相扭過頭去,詢問那位面帶笑容的美國總統。

「應該是的。」

杜魯門也剛剛把頭從西邊扭回來,點了點頭。

「飛這麼低,不怕出危險麼?而且,現在這里不是應該已經處于空中管制狀態了麼?為什麼它們會出現在這里呢?」丘吉爾面色如常,緊接著又問起。

「或許是迷失航向了,飛行員確實存在過錯,回頭我讓空軍查查,如果是飛行員的失職,一定有所懲戒。」杜魯門此時甚是得意,面對丘吉爾的提問也只是點了點頭。

美國現在不僅掌握了導彈技術,更是開發出了性能不錯的噴氣式戰斗機,這才能夠在西線從德國人手中奪取到制空權。

「那是轟炸機麼?」法國將軍戴高樂探過頭來,用帶有些許法語口音的英語問道,看其神色,顯然是有些急迫。

這也難怪,作為法國流亡政府的首腦,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從納粹德國手中奪回失地,重建法蘭西共和國的輝煌。

「不。那是戰斗機。」杜魯門笑得更開心了。

「戰斗機?那麼大的戰斗機?」

戴高樂和英國首相丘吉爾都非常吃驚,雖然他們不是軍事專家,不過現在既然是戰爭時期,那麼也就不要指望政府首腦不會完全不過問軍事。

他們都很清楚,戰斗機從體積而言應該是不如轟炸機的,但是,就在剛才,那兩架呼嘯而過並且「迷失航向」的用飛機顯然不是他們以前見過的任何一種噴氣式飛機。

根據兩位政府首腦推測,剛才飛過去的那兩架噴氣式飛機,其機身長度至少是德國噴氣式戰斗機的三倍,甚至更長。

很難相信,那麼長的飛機居然會是戰斗機,機身里裝著什麼?難道是偽裝成戰斗機的轟炸機?機身里可以掛載小型化之後的原子彈?

這個推測很有道理,隨著雷達的應用,轟炸機的高空突防變得越來越不可能了,現在,英國空軍正在與法國聯手研究轟炸機的低空突防戰術和技術,難道說,美國人又一次走在了歐洲軍事強國的前頭?

法國將軍和英國首相立刻顯得不安起來。

杜魯門察言觀色,知道這身邊兩位盟國元首心中惴惴,于是解釋了一下,以便加強盟國之間的信任。

「是這樣的。那確實是一種新式的重型戰斗機,不過並不是你們所想那樣的通用性戰斗機,而是一種截擊機,準確的講,是一種遠程高速截擊機,它的航程很遠,比德國的同類型戰機遠得多,而且由于安裝了兩台大推力噴氣式發動機,它的飛行速度尤其是高空飛行速度很快,任何一種轟炸機包括噴氣式轟炸機在內都無法跑過它,所以,用來攔截遠距離飛過來的敵方轟炸機非常有效。」

「現在,根據我們得到的可靠情報,納粹德國正在研制一種全新的遠程高速轟炸機,對此,我們不得不有針對性的研發出這種遠程高速截擊機。這種截擊機功能比較單只能用來空戰,不能用來對地攻擊,所以是一種純粹的防御型武器,就靈活性而言,它遠不如輕型戰斗機。」

美國總統先生的這番話立刻使法國將軍安下心來,無論如何,復興法國式第一要務,即便勾心斗角,也不是這時候!

不過那位英國首相丘吉爾先生卻依舊在心里打鼓,英國不比法國那麼沒有追求,英國人和美國人的關系說不多麼和善,幾乎相當于東方的日本與中國的關系。

而美國在北極圈一帶的阿拉斯加地區建有空軍基地,雖然目前,那幾座空軍基地的規模很小,無法起降轟炸機。

但是自從得知中方的戰略導彈試驗結束之後,美國軍方就向美國政府提出了一個正式建議,根據這個建議,美國將在阿拉斯加地區擴建幾座大型的空軍基地,用于駐扎遠程轟炸機。

這麼做是為了保證美國空軍的轟炸機可以從北極圈的基地起飛,對北極圈另一側的西伯利亞進行原子彈轟炸。

雖然西伯利亞目前仍然不是中國領土,但是此舉卻可以間接的威脅中國,迫使中國謹慎的「看待」戰略導彈為其帶來的戰略優勢。

在威脅中國的同時,同樣也是讓歐洲明白,現在的西方世界,是該輪到美國做主的時候了。

換句話說,美國軍方的如意算盤是,當轟炸機技術更加成熟並發展出更加先進的遠程轟炸機之後,美國空軍可以從阿拉斯加的基地起飛戰略轟炸機,飛越廣袤的、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地區,對中國的北方地區進行戰略威懾。

在美國研究出自己的戰略導彈之前,這個「北極航線轟炸方案」就是美國唯一可以用來對中國實施「核威懾」的有效戰術,而且,美國軍方同時認為,以目前的戰斗機的飛行距離,西伯利亞航線是「非常安全」的。

可在丘吉爾眼中,這種截擊機的投入實用將大大遏制別國的空軍力量,威脅中國是一方面,美國同樣可以將這種武器的槍口對準英國,假如有需要的話。

英國海軍的大艦巨炮主義已經過時,在反艦導彈面前幾乎抬不起頭來,如果連皇家空軍都要輸給美國人,那麼英國的榮光可就徹底完了。

無論戰爭勝負如何,大不列顛帝國再難左右世界格局,驕傲如丘吉爾,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可除了無可奈何,又能怎麼辦呢?

目前,這款同樣由唐納德實業公司開發的超音速截擊機康維爾f102已經正式進入美國空軍現役,並且已經實戰部署到了位于阿拉斯加北極圈里的那一系列空軍基地,配合那道正在建立中的遠程警戒雷達網,任何試圖飛越北極航線的飛機都將遭到康維爾f102的攔截。

更為驚人的是,康維爾f102雖然裝備了兩門機關炮,但是同時,似乎是為了配合「導彈時代」的來臨,這種遠程高速截擊機同時也裝備了空對空導彈,不帶副油箱時,這種截擊機可以掛載四枚射程為三十公里的「尖風蛇」式空空導彈。

這種導彈依靠機載雷達引導攻擊,在雙彈齊射的情況下,對于大型目標的毀傷率高于百分之七十,而且由于這種「尖風蛇」導彈戰斗部很重,威力非常強,任何轟炸機,只要被這種空空導彈命中一枚,即可重創。

「尖風蛇」導彈是另一種防空導彈的空基縮小型號,其原型導彈方在1946年夏天正式列入現役的「飛蛇」式地對空導彈,這種導彈已經在土耳其戰役後期運用于實戰,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戰績。

實戰結果表明,這種地空導彈不僅可以用來攔截德軍的噴氣式戰斗機,而且還可以用來攔截德軍發射的v1式飛航導彈,命中率極高。

「飛蛇」式地空導彈的有效射高已可達到兩萬五千公尺,在這個高度,沒有任何飛機能夠躲過它的致命攻擊。這是制造商唐納德實業胯下的海口,美國空軍卻是笑笑,所謂的「沒有任何飛機」,其實指的是不包含中國新型噴氣式戰斗機在內的情況。

而且,這種導彈在研發的時候就已經同時在開發空基型和海基型,目前,海基型的「海蛇」正在接受最後階段的測試,而空基型的「尖風蛇」已經裝備了康維爾f102。

關于「尖風蛇」系列導彈的情況,目前盟國方面還基本一無所知,就連蘭芳空軍雷達部隊也不知道以下事實。

他們曾經在雷達屏幕發現的那種飛行速度快得驚人的「不明飛行物」其實就是美國地空導彈部隊在土耳其前線向德軍飛機發射的「尖風蛇」。

目前,進駐土耳其前線的美國地空導彈部隊只有兩個營,而且還是新組建的軍事單位,分別駐扎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和達達尼爾海峽沿岸。

許多越境的德國飛機剛剛飛越海峽,就在海峽另一側遭到「尖風蛇」的攔截,即使在跳傘之後,德國飛行員也完全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擊落了他們的飛機。

當然,英國等盟國更不知道「尖風蛇」的存在,不過這個秘密恐怕也不會保守太久,因為美國駐埃及防空部隊也即將裝備「尖風蛇」。

畢竟,武器就是用來打仗的,不能總是藏著掖著,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新式武器的展示,讓中國國政府意識到,美國也是有著足夠實力與你進行軍事對抗的!

美國一口氣拿出了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新式武器,就是為了重振軍心士氣,以挽回在對華作戰中的頹勢。

這也正是杜魯門想要達到的戰略目的,那就是嚇唬中國,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專門從國內調來兩架康維爾f102。

這一路從阿拉斯加基地飛來,沿途補給機場的美國空軍指揮官那也是大飽了眼福的,而且經過長途飛行,康維爾f102那優異的遠程奔襲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檢驗。

事實證明,這種遠程高速截擊機可以適應各種氣候和緯度條件,等將來空中加油機研制成功之後,這種康維爾f102的改進型號肯定可以飛得更遠。

除了嚇唬中國,康維爾f102也是打算在歐洲戰場亮亮相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的武器肯定不是完美的武器。

對于美國總統先生的良苦用心,在場的諸國領袖也是能體會一二,不過,現在他已經顧不得再去琢磨康維爾f102出現在埃及的戰略意義了。

因為就在那兩架重型戰斗機消失在遠方之後,一名總統秘匆匆走到總統先生跟前,將一張電報遞給了臉色紅潤的杜魯門總統。

杜魯門看了電報一眼,臉色立刻好看起來,甚至帶了一點笑容,他將電報先交給英國首相,英國首相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然後,這張電報就遞到了戴高樂眼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