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三百章 新的社會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三百章新的社會

1929年五月,溫熱的陽光盡情揮灑在南方的土地上,戰爭帶來的創傷正在愈合,平靜和忙碌又再次成為了人民的生活主軸。

這個時代的中國民眾,總有著讓人驚訝的心理素質,或者說這種讓人嘆息不已的滿目和忍耐。

盛夏的天氣,烈火般的陽光,掃盡清晨明亮的露珠,統御著粵桂兩省不斷到黃昏後,這樣的沉重悶人,的確是讓人非常不適。兩廣的氣候,就是如此,既讓人羨慕,也叫人無奈。

人們在這種的壓迫下,懶洋洋的像是得到了活躍的生命力,尤其午後那更是可怕的蒸悶;馬路上躺著的小石塊出孜孜的響聲,和炙人腳心的灼熱。

在這個時候,郊外的一所小園子里,垂了頭的蝴蝶蘭和帶著醺醉的紅色的小玫瑰,都為了那嚇人的光和熱顯露疲倦的姿勢來,只有那些深藏葉蔓中的金銀藤,卻開得十分茂盛。

一位容姿艷麗的美婦人,穿越于夏天的悶風,從花叢中慢慢而時,便把那些濃厚的藥香,吹進對著院子開著的門里來。

「夫人,家主已經回來了,正在來這里的路上。」一個年輕秀麗的女僕,穿著精巧的褶裙,在張茵茵跟前款身行李,細聲說著。

「是嗎?」原本淡然恬靜的星眸之中,秋波流轉,浮起了滿是期盼和愉悅的微光。得知鐘泱要來,她也急忙起身整理梳妝,並且讓僕人準備好驅逐的事宜。

女為悅己者容,聰明的女子,總知道該如何小心翼翼的運營自己的情感,並且為之付出。如果一味索取,遲早會讓人厭煩,但若不知爭取,其實也是無趣。

「茵茵。」

不一會兒,鐘泱便來到了院子里,摟著妻子縴細的腰肢,態度親昵。見及如此,下人們也都是識趣,不敢打攪,全都起身告退,遠遠站著,等候傳喚。

花園並不寬敞,反倒是以小巧精致的風格為主旨,在田莊的後面,開闢的一處空地。有噴泉,花圃,長木椅和秋千。每逢夏春之際,院子里盛開百花,爭相競艷,使人滿喜歡喜。

「泱,外面現在到底怎麼回事?關于物價管制和配額消費的事情,穿的沸沸揚揚的,是不是真的因為戰爭而在財政上出了大問題?」

鐘泱的外衣早已換下,現在身上穿著干爽的絲質青袍,目光含笑,看著妻子一臉擔心的容貌,輕笑道︰「怎麼,是岳父大人找你來問的?」

鐘泱不是政府腦,手里的產業也是私人所有,所以對于妻子的提問並不避諱。家里也沒有女人不得干政的規矩,很多時候,一些事情鐘泱還是經常與妻子商量的。

「也不全是,我哥的確來找過我,而且估計父親也是有著這個意思。但我作為妻子,自然也是擔心的,華聯的財政是不是真的出了什麼問題?」出嫁隨夫,張茵茵自然知道該站在丈夫這邊,口里雖然問著,但未必什麼事情都回說給娘家知道,這點分寸她還是有的。

「上個月的產經聯大會,岳父應該也出席了,其實物價管制和配額消費都是勢在必行的。如今透顯露去,也不過是先讓民眾知道,好有個心理準備。」

夫妻倆依偎在一起,就在長木椅上坐著,輕聲說著這些話。下人都遠遠侯著,除非是大聲呼喊,否則是听不到這里的話語的。

「整件事情,和政府的財政沒有太大關系,巨額赤字的確存在,但主要問題還是計劃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們初步的構想,就是扭轉以市場供求為主導的經濟運行模式,將之變成有計劃的生產配額銷售。」

經濟學上的學問,張茵茵並不是太懂,不過道理多少也明白一些︰「那是不是真的像電台通告里面說的,以後購買商品都要憑著票據才能夠啊?」

這種事情,在華聯的歷史上,還真沒出現過。而且與西方主流經濟模式,也是大相徑庭。要不是知道鐘泱不斷極力反對,張茵茵還以為鐘泱正在建設紅門的崇高不朽之社會呢。

「對,自由市場的買賣,必然會被逐步取消,整個社會實行相對嚴格的產品配給。不過這並不是物資短缺,正好相反,我們的物資和財富,都相對充裕。」

「那為何還要限制物資的供應呢?前陣子的報紙上,不是也有報社提出了自由市場的重要性嘛,里面提到了違反市場的生存法則必然會導致生產體系的僵化的觀點。」

在學術領域,華聯保持的是一種開放性的政策,無論對于政府聲譽是好是壞,很多論點都能夠報道。在憲法上,這種言論自由也是遭到保護的,明文寫于文本之中。

面對妻子的疑惑,鐘泱也只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其核心宗旨是讓市場來決定哪些企業能夠生存壯大,哪些只能衰落消亡。但這有一個過程,那就是資本在早期,市場供小于求,那就意味著產品必然能帶來利潤。」

見妻子一副認真傾听的容貌,鐘泱也是說得興起︰「過去的五年里,華聯的幾個大型集團,帶動了一大批企業,生產出了產品,投放到市場之中,賺取了讓人欣喜的利潤。但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擴大生產和市場飽和的問題,時至今日,早期的供不應求所帶來的利潤,已經到了盡頭。」

「而且主要的問題在于,我們開的許多產品,並不適合投放到市場當中。比如說性能優越的電子元件,以至是初代的成品計算機,我們花費了大量的資源研究出了這樣的產品,卻不得不因為政治上的考慮封鎖了這種產品進入市場的渠道。」

「你是說,我們家里用的電腦,也是屬于不得投放市場的限制性商品嗎?」雖然沒怎麼使用過,但對于家里一些奇奇怪怪的家電,張茵茵這個女主人還是很熟悉的。

「對,早期用于創造財富的幾個主要產品,其實已經足以維持接下來的研究所需。如果繼續推行市場經濟,唯一的結果就是導致在技術研領域的力量分散,對于華聯而言,這是得不償失。」

「好了,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的吃午飯。」

「是的,我王陛下」摟著鐘泱的臂膀,張茵茵調笑著說道,臉上滿是幸福的甜膩滋味。

有很多事情,鐘泱都沒有和別人細說,並不是怕泄密,而是知道說了他們也無法理解。這些都是涉及人類文明整體觀念的大局,並非一個簡單的說明就能注釋清楚的,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說了反而更容易導致迷惑和猶豫。

其實後世的歷史,以及學術界,都對人類的文明作出了相當多的闡述,在細節上更是繁花似錦,無所不包。

但在鐘泱看來,很多其實都是煙霧彈,或者說考慮到當權者的態度,在一些關鍵的節點上,都沒有過多的深究,也不敢深究。

比如來自西方學術界的資本主義和計劃主義兩種經濟理念,就長時間存在著各種爭論,並且成為了治國思想的必然選擇,非此即彼,別無他途。

真正要涉及本質,無非就是個資源分配比例和分配方式的差異。資源分配比例,就是你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你又能在這些價值中得到多少收益。

分配方式則指的是在整個社會的分配領域內,以什麼作為基準。這個基準,在西方主流的經濟體制內通常表現為貨幣,也就是說金錢成為了分配資源的最終標準,價高者得。

而蘇俄則在嘛克死的指導下,在咧擰的帶領下,用特權代替了貨幣,成為社會資源分配的根本法則。哪怕你有錢,也不一定能在市場上購買到想要的產品,這種方式與財閥佔據主導權的西歐和北美,完全不一樣。

所謂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主要有兩個主體,那就是老板和員工。一切的生產和消費活動,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轉模式,都是圍繞著這兩個群體在進行著。

老板運營企業,招聘員工,將收益所得分別用于擴大生產和進行技術研。當然,這里的收益所得,是扣除了所需支付的工資。

而員工,則按照老板的要求,進行生產工作,創造價值,並且領取薪水。嘛克死將這種行為,稱之為被剝削,站在員工的角度,這麼說自然沒錯。

但站在老板的角度,這麼說就很不現實了,如果真要用不帶感彩的詞語,那就必須使用「分配」這個字眼。

員工創造了價值,但被分配到手中的報酬,永遠不可能和他所創造的價值持平。這種看似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其實是非常符合現實需要的。

站在社會整體角度來談,員工和老板都是市場的消費群體,每個人同時也是市場的供應者。至于少數例外,則不在考慮範疇之內,無論是那個時代,總有人不需要創造價值就可生存。

鐘泱所居住的原來那個時代,曾有人認為大額度增加員工工資,就能夠盤活一個地區市場,並且將經濟循環激活,創造一個充滿生機的自由市場。

但這種方法,先不說老板們願不願意,就說其可行性。

創造的價值是有限的,作為自由市場中的老板,肯定是最大化的追求利潤,在分配行為中,最大限度的壓縮員工的所得。

因為資本需要積累,才能將更多的收入用于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工藝技術的研。如果員工所得到的收益比例增加了,那麼就意味著老板的收益減少了,同樣也意味著工廠有可能獲得的資金投入,減少了。

如此往復,高工資就會導致市場活躍,但是工廠卻力量疲乏,新技術的開也越來越慢,其結果是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得到優勢。

至于說分配比例的提升,增加了員工的收入,活躍了市場消費能力。或者說激了員工的創造激情,大大提升了積極性,這些都是假設,而且也要看實際效果。

從文明的整體角度出,員工是不會自願將手里的錢拿出來,投入到技術領域的開之中。哪怕有這樣的特例,但在整個大勢面前,沒有太大意義。

而老板肯定會願意追加投資,擴大生產和研新技術,因為這個涉及到他的根本利益。哪怕有腦殘的運營著將收益所得全部用于享受性消費,市場也會自動淘汰掉這樣的無能者,剩下來的人,會不斷推動科技向前進步,文明也在爆炸性的增長。

這是資本主義的展道路,很有效,但問題也很大

先一點,老板壓低員工的分配額度,必然導致消費疲乏,盲目的擴大生產,也必然導致產能過剩。在自由經濟體制里,經濟危機就是這麼誕生的,並且屬于無解的死結。無論什麼經濟學家,無論花費幾個人類紀元,在面對經濟危機上,都是無能為力的。

因為老板的心態和經濟所遵從的法則,決定了這種事情必然生,不改變這樣的結構,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最多也只能起著拖延和緩和的作用,該來的一直會來。

其次一點,那就是市場的選擇,所謂市場的選擇,其實就是人的消費趨向。這種趨向決定了產品的供求關系,也決定了在經濟領域內企業的生死存亡。

產品符合需要,自然好賣,因而而擁有利潤,然後是分配,追加投資,擴大生產,新產品的出現。可問題在于,這真的是對的嗎?市場需求,人的需求,對于文明的繼續展,是正確的嗎?

有時候,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對的,但大多數時候,只有很少的人,他們的選擇才是對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重工業的收益性價比,就低于輕工業和民用商品。比如說軍火產業,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軍火產業的展,其實是虧錢的。

別看軍火商人各個賺得盆滿缽滿,實際上卻是整個社會為之買單,並且還會導致一系列的產業屏障,阻擋著後來者的步伐。

就好像這個時間段的美國,或者說一百年之後也是一樣,免費能源的研究為何遲遲沒有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因為財閥需要用石油等礦物燃料控制世界,掠奪財富,撐起自己的事業。

在市場經濟領域,決定技術研方向的並非是對人類展有沒有用,而是這個技術能否能為老板帶來財富。

鐘泱想要建立的社會體制,可不是西方那種毫無道德約束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如果一切都從經濟利益出,肯定會帶來一些列嚴峻的社會問題,對自然生態的開,也將是一個可怕的災難。

資本商人的眼中,可不會顧忌生態破壞會導致什麼災難,他們只會關注自己的錢袋子里面到底有多少存款。無限貪婪的本質,決定了他們的行動準則,只需有著讓人心動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智能工廠里面的關于權限值這個設定,啟了鐘泱,讓他看到了一條向前的道路。沒錯,就是權限值,其實和計劃主義經濟中的供應票類似,有錢只是說你有能力購買,而不代表你有資格購買。

在產經聯對華聯的企業組織完成產業整合之後,權限值的市場導入也必將開始,到時候人們的工作,獲得的將不僅僅是薪水,還有權限值。根據各自的工作對整個社會的貢獻程度不同,設定出相應的權限獲得標準。

為了建立起這個比貨幣體系復雜得多的消費機制,鐘泱已經成立了一個特地的機構「人殿」,並且由多方聯合參與,進行規則的制定和完善。古文會中,負責這件事的是解明宏,由他擔任「人殿」的最高負責人「星主」。

不僅僅有輿論監督的職能,還有權限值的設定與完善,產經聯和政府部門肯定也會派出相應的成員,加入人殿,對整個體系的設立和運作出自己的聲音。

權限值的設定非常復雜,但宗旨去很簡單,凡是對文明的整體展有利的,權限值就是正數,反之則為負數。一旦權限值清零,並且在規定時間內無法恢復到正數狀態,那麼就意味著被取消華聯的公民資格。

這種懲罰是相當嚴峻的,被取消資格的人,將會被整個華聯的主體社會邊緣化。許多公民權益也無法得到保護,只能活在整個社會的底層,直到你重新將權限值恢復到正數。不過在邊緣化之後,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權限值的設定,是為了平衡老板和員工的分配關系,同時也是規劃整個市場內部的企業競爭。如果任由市場本身的自由淘汰機制,正不正確姑且不論,資源的浪費肯定是必然的。並且對于社會的整體風氣而言,也不是好事。

直到現在,才是鐘泱真正按照心明的未來之路。處理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矛盾,才能更好的為華夏的陳舊傳承,留下一塊合適的精神土壤。

這也將是一個全新的人類社會形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