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十章 小漁村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轉眼間,鐘泱帶著其余三人來到廣州就已經過去三天了。

因為城內局勢貌似有些緊張,所以鐘泱他們沒敢在廣州城里呆,而是在城外周邊找了個小漁村安頓了下來。戶主叫李阿東,是一個漁民,帶著老婆和5個孩子,靠出海捕魚維生。家庭並不富裕的他們,還要養五個孩子,整日要為生計奔波也因此夫妻倆都顯得很黑瘦。

李阿東長得鬼頭鬼腦的,眼楮整天咕嚕咕嚕轉,是個精明的家伙,雖然他沒什麼學問。因為這個漁村人比較少,離廣州城也不算太遠,所以鐘泱決定在這里住下。但是生活設施的確是簡陋了一些。

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說的就是這個名叫塘尾的小漁村,人口不過百,窮的遠近聞名,是一個連盜賊遇上了都要淚流滿面的地方。

全村也只有李阿東的木頭房子稍微大點,能空出兩個放雜物的房間給鐘泱他們。其實李阿東和他妻子也沒明白眼前這幾個衣著光鮮的有錢人來他們家干什麼,不過對于能有額外的收入,李阿東也懶得問那麼多。

「鐘泱,為什麼要挑這麼個地方住下來啊?」伊忠明有些郁悶,他本就是個直性子的家伙,和鐘泱他們熟絡之後也變得無話不談起來。

「因為這里偏僻啊,城里我暫時還不想去。」鐘泱笑著回答了伊忠明的問話,見他還是有些郁悶,鐘泱就走過去拍著他的肩膀笑了笑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嫌這里生活環境不好,不過很快你就不會在意這些事情了。」

听到鐘泱的這番說辭,伊忠明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也沒說什麼了,這里畢竟是以鐘泱的想法為主。其實鐘泱選擇這里,是想著嘗試一下改造這個小漁村,讓這里成為一個合適的基地。

經過了這麼多天的交流,對于伊忠明,雖然還不是太了解對方的具體身世,但鐘泱已經決定了告訴他關于智能工廠的存在。鐘泱覺得伊忠明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並且鐘泱也相信他自己可以鎮得住場子。現在必須要在這里站穩腳跟,然後才能全力發展去支持孫大炮的北伐。

和革命黨的聯絡已經讓劉進洋去辦了,而鐘泱現在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招收更多的人才。還可以在這個小漁村里先辦一個教育試點,然後再觀察一下實際效果如何。

「忠明,我知道你怎麼想。你認為這個漁村條件太差了,我們想要做一番事業的話是根本搞不起來的對吧?如果在一般情況下,你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但對于我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你很快就會明白的。」

鐘泱說完,就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顯得有些疑惑不解的伊忠明。只要讓對方看到智能工廠的存在,就能讓他對未來再無懷疑。

正在鐘泱和伊忠明說這些話的時候,李阿東就來找他們了。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從他那滿是黃牙的嘴里吐了出來︰「幾位客人,你們要的房間都收拾好了,可以去看看了。」

原來那兩間鐘泱訂下的雜物房已經收好了,而所需要的床單蚊帳被褥等,李阿東的妻子也拿著鐘泱預付的銀元去市集上采購了,還請了兩個村里比較健壯的大齡孩子去幫忙。這件事傳得很快,村里面的人都知道李阿東家里住下了幾個出手大方的年輕人,許多人都隱隱羨慕著。

傍晚,完成了采購任務的李嫂和那兩個孩子推著獨輪車回來了。按照鐘泱的要求,買了四床比較薄的被褥和四張涼席,蚊帳也是四份。沿海地區,蚊蟲也是挺多的,你不下蚊帳就肯定是個悲劇。

拿著鐘泱給的賞錢,兩個孩子歡天喜地的走了。看著他們高興地樣子,李嫂也在一旁開懷的笑著。雖然沒上過學,也不識字,但李嫂卻是一個很會持家也很勤快的典型中國女性。購買這些生活用品所需的花費比鐘泱自己去買節省了不少,不過對于這個鐘泱也拿出一部分錢來感謝了對方。稍微推辭了一下,李嫂還是笑著收下了。

拿了鐘泱的錢,李嫂也勤快的幫他們整理好房間的布置。因為在這里吃住的原因,鐘泱還提前交了伙食費,並且也讓李阿東去買一些熟食回來加菜。看天色,也該回來了。

因為李阿東回來的比較晚,所以晚飯的時間被推遲到了8點。幸好季節已經開始回暖,天黑的時間也變晚了一些。天色雖然還是比較昏暗,但在點了油燈之後倒也不影響吃飯的氛圍。

「來來,我們坐著一起吃就可以了。」見倆東一家都站在一邊,顯得有些拘謹,鐘泱就和顏悅色地笑著招呼他們過來一起吃。

「不合適吧,我們還是等等吧。」李阿東雖然有些精明,但是畢竟生活和身份局限住了他的認知,遇到鐘泱的熱情招呼,還是顯得有些靦腆。

「有什麼不合適的,都過來坐吧,一起吃才熱鬧嘛。別讓孩子餓著了,快點過來吧。這餐可不是白吃的啊,以後我們這些人的一日三餐可都要拜托李嫂負責呢。」

實在拗不過鐘泱他們的熱情,李阿東他們一家七口也都坐了過來。因為桌子太小,所以又搬來了幾張桌子拼湊在一起,是一個人才圍著滿滿一桌菜坐了下來。

在一陣寒暄之後,眾人也就開始吃了起來。三男兩女五個孩子,看著滿滿一桌的肉食,都拼命地夾著菜往嘴里塞。看他們的樣子應該不是經常能吃到肉的樣子,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底層百姓一年半載能吃兩三頓帶點葷腥的飯菜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見到孩子們的狼吞虎咽,李阿東和李嫂都有些不好意思,忙著和鐘泱抱歉。尤其是李嫂,她直接斥責了幾個孩子。

「呵呵,沒事的沒事的,又吃不了多少,孩子們喜歡吃就讓他們多吃些,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鐘泱笑著制止了李嫂對孩子的斥責,他和藹的看著這幾個稚氣未月兌的孩子,看著他們還很明亮的眼楮,就感覺到了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雖然對于很多人的囚徒理論感到不屑一顧,但是對于為老百姓提供一個物資相對富足的生活條件,的確是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做到這一點政府,什麼理由都是狗•屎。鐘泱就正致力于做這樣一個大商人,中國背後的財閥,去為數億人的基本生存而努力奮斗著。而不是當什麼政治家,軍事家,這些人拯救不了中國。

而鐘泱也並不能確定他自己就能肩負起這個重任,但有些事情總有人要去做的。別人做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鐘泱他管不了,但是他可以管好他自己,這就足夠了。

在一片愉悅的歡笑聲之中,他們吃完了這餐豐盛的晚飯。幾個半大的孩子更是滿嘴葷腥和油膩,肚子也吃得圓鼓鼓的。見到他們高興的樣子,鐘泱的心中也感到了一片溫暖,在這個到處都是冰冷的時空里,第一次對未來還有了新的期望。成年的人已經被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但是這些還留存著童真的稚子,還有著不一樣的希望。

「阿東,平常孩子們都做些什麼啊?」鐘泱帶著試探性的語氣問了問,雖然鐘泱也很想開幾個幼兒教育版,但畢竟他也不想顯得太突兀。

听到了鐘泱的問話,李阿東也趕緊放下了手里盛著熱水的缺邊瓷碗,略帶緊張的回答道︰「也沒做什麼,阿珍和阿玉兩個年紀還大點,可以幫家里做點家務什麼的。其他三個孩子都還小,每天沒事就在村里野,我們也沒時間去管。」

「就沒想過送他們去上學嗎?」

「唉,以前年景好的時候,村里也有好幾百人的。那時候村里還湊了一筆錢特地從縣里請來了一位私塾先生,教孩子們讀點書,識個字什麼的。但這幾年兵荒馬亂的,課稅又一年比一年重,村里面的大多數有本事的人都逃荒去了。有閑錢的話,誰不想家里面的孩子能有出息啊?這不是沒辦法嗎。」

在鐘泱的耐心詢問下,李阿東則是嘆息著說出了心中的苦悶。原本還有些靦腆的他,此時卻是完全打開了話匣子,嘴里嘮嘮叨叨地說著這些陳年往事。從村子的過去說到了村子的現在。

零零碎碎的記憶,加上李阿東那沒什麼專業技巧的描述方式。如果是一般的人,早就一頭霧水了,不願再搭理這個哩八唆的落魄小漁民了。

可是鐘泱並不這麼看。在他看來,李阿東所述說的事情或許有些凌亂,很多地方前後重復疊加,有些甚至並不真實。但是無論如何,村子里的情況的確是一年比一年差。塘尾這個小漁村的狀態變化,不是個案,而是這個時空里正發生在中國全境內各個村莊發展情形中的一個縮影。軍閥割據帶來的大混戰,而這又導致了居高不下的巨額軍費支出,沒什麼經濟經營理念的軍閥,唯一擅長的就是增加賦稅了。

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國內軍閥勢力的雙重壓迫之下,佔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被無情的剝削著。這種仇恨的積累,必將會在未來的某一日被徹底激發。很可惜,注意到這一點的只有那個自蘇俄取經歸來的社民黨,革命黨的目光始終只是知識分子和那一小撮社會名流。

而就算是社民黨,也只不過是存了利用的心思,根本就沒真心的為農民的利益而考慮過。而鐘泱,則是想著要改變中國的這種常態,塘尾村,就是鐘泱的一個試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