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十一章 新財源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我想在村里開個私塾,教孩子們讀書識字。」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鐘泱還是對著李阿東他們一家說出了他自己的這個主意。

「可是我們村里的樣子你也看見了,實在是負擔不起啊。」

雖然得知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李阿東也覺得很高興,但是他還是沒有一口答應。畢竟這個時代的百姓,其實對于外來者是很排斥的。而現在的李阿東,根本不會僅憑一餐飯就徹底的相信鐘泱他們。只不過看在銀元的份上,李阿東才不敢給鐘泱他們臉色看,但心底里一直都並沒有接受他們這四人。

見到李阿東一副猶猶豫豫的樣子,鐘泱也只是開懷一笑,和氣地說著︰「沒事的,我是海外歸來的僑商,想在村子里開辦一所技術學校,所以就先招收一些學生。」

「技術學校?不收費嗎?」李阿東可不知道什麼技術學校,一輩子都在這里生活的他,也只是听說過私塾罷了。而且貧困的生活,使得他對于金錢異常的敏感。

看著李阿東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鐘泱就和顏悅色地對他說道︰「當然是免費的,孩子來讀書我是不收費的,而且還可以包吃住,一年四套歡喜的衣服。」

鐘泱現在雖然說不上很有錢,但是在這種規模的小漁村里開辦一所幼兒培訓班卻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有在這些城外周邊的這些村莊里站穩了腳跟,鐘泱才有可能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成立發展實在是太危險了,鐘泱不願意去冒那個險。

而如果想要在村子里站住腳,先從村民們孩子的教育開始入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中國人的傳統對于家庭里的長輩和孩子都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期望更是如此。和許多人描述的不同,中國的農民對于讀書識字是有著迫切需求的,但卻苦于物資的匱乏不得不放棄,但不代表他們不喜歡學習!

很少有父母不重視子女的教育,甚至是有很多家庭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上學,中國一直以來百姓對于讀書人的尊敬,在1966年的五月份之前都是不曾改變過的。

听到不用收費,李阿東也面帶喜色,畢竟有機會的話,誰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識幾個字?李阿東面色激動地握著鐘泱的手,帶著點哭腔說道︰「真的不收費嗎?還包吃包住送衣服?」

輕輕地拍了拍李阿東的手背,鐘泱笑著回答︰「是的,我不缺錢,從國外回來之後就一直想搞教育。來到村子里看到孩子們的情況如此困難,我也很痛心啊。」

鐘泱倒也不是說假話,至少想搞教育倒是真心實意的。不過原因卻也不完全是因為痛心于現在中國的教育事業基礎,而是為了工廠的建設培養一些合格的人才。不一定要出個愛因斯坦,就算全是最基礎的技術工人,也比純粹的農民要好得多。而且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他可以沒有專業知識,但他絕對不能不認識字。

在這個時空的中國,95%的文盲率杜絕了一切經濟發展可能性。鐘泱還沒有本事在全國搞義務教育,但是在塘尾村可以。鐘泱也不急著要在短時間內出效果,教育是百年大計。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並且現在就必須開展。

帶著激動的心情,李阿東一夜沒睡,他還沉浸在鐘泱所說的承諾之中。這種事情鐘泱沒法騙人,而且塘尾村的情況李阿東也清楚,沒什麼值得別人騙的。李阿東當即明天就把這件事和宗老說一下,畢竟事關全村孩子的教育問題,他不得不慎重。

不過難以入眠的又豈止李阿東一個人,伊忠明也迎來了他二十多年普通生活的結束。李阿東剛離開,分配給中央他們住的木屋里就只剩下他們一行四人了。鐘泱和陳澤還有劉進洋他們三個互相看了看,遞了個眼色之後才把目光投向了伊忠明。

「你們幾個怎麼啦?我怎麼覺得怪怪的啊?」有點不適應鐘泱他們那帶著怪笑的眸光,伊忠明明顯感到了尷尬和惴惴不安。

最先開口的是鐘泱︰「忠明,等下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很多事情你就會明白了。」說完,鐘泱還回過頭和陳澤還有劉進洋示意,見他們點了點頭,這才領著伊忠明走到屋子靠里的地方。

陳澤和劉進洋則負責查看窗外有沒有人在偷看。

「主官,開啟大門連接現實世界與亞空間。」

在鐘泱的命令下,智能工廠的時空設備運轉了起來,一道能量光束組成的門把現實世界和智能工廠所在的亞空間給聯通了起來。而伊忠明也對眼前出現的空間大門感到無比吃驚,這顛覆了他以前所學的許多專業知識。

震驚于眼前的神奇事物,伊忠明顯得有些結巴︰「你是怎麼做到的?」

鐘泱笑而不語,對著伊忠明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把對方帶進了智能工廠的內部。一塊周圍滿是迷霧的空地上,聳立著一座高大的廠房。轟鳴的機器聲從里面傳來,各種能量來回運轉所發出的噗呲聲讓伊忠明驚嘆于眼中出現的這些如夢幻一般的科幻場景。

「歡迎來到智能工廠,我的世界。」張開著雙臂,在這里鐘泱可以毫無顧忌的彰顯他自己的意志。

在鐘泱的帶領下,伊忠明參觀者智能工廠的內部。倉庫、生產車間、科技研發室,還有那一個個銅皮鐵骨的機械僕役,這一切都讓毫無準備的伊忠明嘆為觀止。如此神奇的事物,听著鐘泱那匪夷所思的詳情介紹,伊忠明都有一種不真實的虛幻感。

各種各樣超越時代的科技,都在這里閃爍著光芒,深深地吸引住了伊忠明的眸光,他不由地問道︰「這里的一切,都是你的?」

鐘泱笑著搖了搖頭,對著伊忠明伸出了右手︰「是我們的,歡迎你加入地宮,讓我們一起為華夏的未來而努力吧。」

「好,一定。」先是遲疑了一會兒,但很快伊忠明就握住了鐘泱的手,表示願意加入。而且也經過這件事,伊忠明對于他們的理想總算是有了無比的信心。有著智能工廠的他們,還有什麼是無法完成的!

鐘泱在帶著伊忠明參觀的時候,也和他介紹了一下關于私人武裝組織「地宮」的一些信念很追求,而伊忠明也表示了認可和支持。隨後,伊忠明便深深地陶醉于智能工廠所展現出來的科技力量之中,尤其是那條擺放在那里的基礎化學工業生產線。

「鐘泱,這就是你說的工業化學制品生產線。」

望著眼前的這個明顯是新建起來的廠區,伊忠明滿臉興奮地對著鐘泱說道。畢竟這里有著許多伊忠明根本不認識的機器和設備,而且因為還沒有原料,所以生產線並沒有開動起來。

「沒錯,而且我們的新財源就全靠這些機器了。」撫模著這些帶有強烈金屬質感的大型工業生產機器,鐘泱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這里的一切都是屬于他的!

伊忠明帶著懇切的語氣盯著鐘泱︰「能生產純堿嗎?」

讀書時沒有好好學習,早把化學知識忘得差不多的鐘泱面帶疑惑︰「什麼是純堿?」

「就是碳酸鈉,一種有著廣泛市場需求的工業原料,很搶手的。」見鐘泱果然擺出一副不知道的模樣,伊忠明趕忙解釋道。

鐘泱人就是不明就里︰「很搶手的產品?」

「那是當然,現在也只有西方的幾個列強有相關的生產工藝,其他人根本插不上手。」對于鐘泱在工業產品知識上的匱乏,伊忠明總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其實如果不是鐘泱在這方面實在沒什麼高深的學問,要不然也不會眼巴巴的去搞什麼香煙生產廠了。這個年代,搞工業原料的壟斷和生產機器的販賣才是真正的暴利行業。而香煙只不過是小產業罷了,還要冒著得罪地頭蛇的風險。

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發明了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取碳酸鈉的「索爾維制堿法」。此後,英、法、德、美等國相繼建立了大規模生產純堿的工廠,並組織了索爾維公會,對會員以外的國家實行技術封鎖。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亞交通梗塞。由于我國所需純堿都是從英國進口的,一時間,純堿非常缺乏,一些以純堿為原料的民族工業難以生存。直到1917年,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在天津塘沽創辦了永利堿業公司,決心打破洋人的壟斷,生產出中國的純堿。他聘請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先生出任總工程師。

但期間幾經波折,在原本的時空里,也是到了1924年8月,塘沽堿廠才正式投產。至于現在,侯德榜先生還在美國寫論文呢。而伊忠明則是想要抓住這個機遇,畢竟他自己就是化學方面的人才,雖然不是頂尖的,但是純堿在工業生產方面的基礎認知卻也是很扎實的。

對于伊忠明的提議,鐘泱也很意動︰「那我們生產純堿拿去賣?」

「首先必須先建工廠,這些機器可以拿出去嗎?」

「可以,只要你需要就好。生產純堿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有什麼需要就回來和我們說。」對于伊忠明,鐘泱還是願意相信的,跟關鍵的是鐘泱根本不怕對方耍花樣。

純堿的工業制取,這個新財源將成為鐘泱前進路圖上又一支新的經濟支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