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 第七十二章

作者 : 吴付标

可靠的信息

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第二部讲述了抗战时期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一批我党优秀红色特工为国共合作、共同御敌而斗智斗勇、舍生忘死的传奇故事。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我党上级派老k到上海任特派员领导上海地下组织。这个新领导人的表现与众不同。他自称要当中国的奇卡,但对地下工作的规律全然不顾,无端怀疑江波的身份。他的这些思维、行为方式常常令下属康瑛等人不解。

老k:“一大早来找我,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事要说吧。”

康瑛:“是的,老k。我得到一个重要情报。敌人可能对我们的秘密电台有所察觉。我们应该采取应对措施了。”

老k:“可能,敌人可能?可能是什么意思啊。”

康瑛:“情报的本身,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报告了敌人的发现,却没有说明敌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它预警敌人会采取行动,却没有说明敌人采取行动的具体时间表。”

老k:“这个情报是谁提供的?”

康瑛:“是大表哥。”

老k:“不是对他已经封闭了吗?”

老k一再追问大表哥消息何来,并在一所破庙里用武力威胁大表哥说明情报来源。只是后来有一个隐藏的同志挺身而出,才幸免于更残酷的考验。

信息的可靠性是所有标准中的基础。只有可靠的信息才能正确的反映我们所关注的市场环境。而只有基于对市场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决策者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可以说,信息的可靠性是对信息的最低要求。我们提供的信息,即使不符合其他八项标准,只要它们是可靠的,那么即使不能给企业带来帮助,至少也不会带来伤害。相反地,不可靠的信息,非但不能为企业带来好处,还会严重的干扰和误导企业决策者对形势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

为了使市场信息真正地为企业决策者带来帮助,我们一定要确保所采集的信息是可靠的。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信息源。正如老k一再追问情报的出处一样,我们应该首先关注信息源。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可靠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可靠的信息来源指的是那些合法的、权威的、有公信力的信息渠道。和那些只为吸引眼球的不负责任的信息来源不同,这些可靠信息来源时刻处于法律、相关部门或者公众的监督之下,因此我们从中得到可靠信息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可以说,只接受从可靠信息源获取的信息是确保信息可靠性的最直接易行的方法。然而,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面对如今的海量信息,即使是可靠的信息来源,也不能保证其信息的绝对可靠性。所以,一个严谨的信息采集者还必须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确保采集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为接下来的其它信息处理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干净的信息

电视连续剧《内线》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特务与**地下党的生死交锋。国民党保密局特派员张组长决定派人去城防司令部监视准备起义的城防司令陈怀远和“双料间谍”参谋长林牧云。他考虑了两个人选,一个叫李文,另外一个叫陈胜。李文愚钝,凡事不经过脑子,所以从他转达的信息不经过滤也不经思维修改;而陈胜喜欢对事情进行猜测和判断,通过他得到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后来,张组长选择了李文,因为他觉得李文获取的信息会比较真实。

无论通过什么办法,我们需要获得的是真实的信息,即所谓干净的信息,也就是不时可以在外企管理者口中听到的cleanfacts。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扮演的是李文,而不是陈胜。陈胜的作用只有在信息整理的阶段才能发挥。

全局的信息

2010年夏秋之际,国美创始人、大股东黄光裕和公司董事长、小股东陈晓进行了一场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并定于9月28日进行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进行股东投票,对黄光裕提出的五条建议和董事会提出的三条建议投票支持或者否决,其中的关键两条就是把陈晓请出董事会和收回董事会的股票增发权。在股东大会前,新浪、搜狐等网站进行了网络民意调查以了解谁将是胜利者,网民绝大多数都认为黄光裕会全面获胜;媒体的分析大多也支持这一见解。仿佛网络民调的真实再现,在股东大会前后4个小时中,一位记者在酒店接触到的30多位参与投票小股东中,80(百分号)以上支持把陈晓请出董事会。然而投票结果却令各方大跌眼镜:国美电器香港公司人士表示,对于黄光裕提出的四条撤销、委任董事会成员的建议(包括撤销陈晓),反对率超过支持率。网络民调的这一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忽视了机构投资者的意向,而多数机构投向了陈晓。

片面的信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了解全局的信息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市场认知非常重要。

平衡的信息

一家市场顾问公司为一家厂商提供汽车行业市场信息,以帮助该厂商发现行业机会。这家市场顾问公司不遗余力地把许多企业不断开办新厂的信息发给这家厂商,却忽略了汽车产业过剩的信息,让厂商只看到汽车行业欣欣向荣的局面,而没有看到汽车市场所面临的负面局势。最后的结局注定了只是空欢喜一场。

市场顾问公司只调查了有利的信息,而忽略了不利的信息,从而使信息的天平严重失衡。这家厂商根据这种不平衡的信息作决策,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只有平衡的信息才有利用价值。平衡的信息往往涉及多个对象、多个区域、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它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市场的全貌,这就避免了由于掌握的信息的局限性造成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的局面了。

为了采集到平衡的信息,采集者一定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平衡度。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的多样性。因此,在保障可靠性的基础上,信息采集者一定要同时关注涉及不同对象、不同区域、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来源,以便采集到高平衡度的信息。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最新章节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文阅读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