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秘境 第二十章

作者 : 珍妮

(三)

由于宋朝特定的社会环境,关于“香”的文化是最为丰富的,流传下来的典籍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是两部关于美容香妆与香药(料)的典籍,为宋代汇辑的医方重要著作,在美容理论和药学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影响。配方中离不开香药(料),甚至有的配方全部都是香料。

《太平圣惠方》为宋初王怀隐等奉宋太宗之命修辑的医方巨著,各种方剂搜集广博,全书100卷,分为1670门,收入16834首配方。其中卷四十以美容为主,收入187首例方;卷四十一须发专门收入120首配方,此外还有多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书中收集包括五代至宋初宫廷的美容及日用化妆品方面的方药,唐德宗年间的宫廷方药如永和公主澡豆方等都收入书中。

宋徽宗于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诏集全国名医程林等撰写《圣济总录》,全书共200卷,68门,录方20000多首。如:粉刺、面体疣、狐臭、须发门、乌须发、白秃、赤秃、面上瘢痕。治七孔臭等等,范围很广。

《太平御览》为钦命李昉等辑,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成书,前后七年有1000卷、分55门,引书浩博多至1690种,收入的香与香料有关内容归入981-983卷,香部一列出麝香、鸡舌、鬰金等七条,描述解析35条;香部二列入苏合、枫香、藿香、迷迭香、芸香等19种香料介绍,香部三对兰香、槐香、白芷、藁本香等16种以及今灵猫也作了介绍。

《永嘉橘录》为韩彦直撰(公元1178年),为世界第一部柑、桔、橙的专著,对世界柑桔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三卷收入27个品种(8种柑、14种桔、5种橙),分别对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等9个部分作了叙述。芸香料的柑桔属分为柑桔、甜橙、酸橙和香橙,均原产我国,书中之分类与今之科学分类一致。

《香谱》是宋代香文化的一个总结。宋代香谱有洪驹父撰《香谱》、陈敬撰《香谱》、陈敬《新纂香谱》(新香谱二卷)。

《洪氏香谱》宋史文志著录周紫芝太仓稊米集有题洪驹父香谱后曰:“历阳沈谏议家,昔号藏书最多者,今世所传香谱盖谏议公所自集也,以为尽得诸家载香事矣,以今洪驹父所集观之,十分未得其一二也……。”该书分成二卷,上卷香之品、香之异,下卷香之事、香之法等内容。♀

《陈氏香谱》集《洪驹父香谱拾遗》、《沈立(之)香谱》、《是斋售用录》、《温氏杂记》、《事林广记》、《局方第十卷》等诸家之长,而内容比《洪氏香谱》广博。卷一列出飞樟脑、**、藿香、茅香、檀香、龙脑等10多种香料的修制方法。卷二三凝和诸香中列出了200多首配方。佩熏诸香中也列出了40多首配方。卷四中载有100多条香事,并附解释内容。最后在人文与香文化的“传”、“序”、“说”、“铭”、“颂”、“赋”、“诗”、“乐府”的精萃名言也列举涵盖香之文化的人文情调,广搜古代遗编,嘉惠后人拜读。

《香谱》内容中曾提及四和香、九和香、百和香、千和香等的名词,相应的就出现凝和诸香,甚至出现“合香”,凝合花香等的新内容。我们看字义以及香谱对诸多名词的大意解释,和与合从发音论完全相同;从其义和有相安混和之意、此外还有和谐协调之义。合为汇聚、聚集、合拢并带有融洽之意。由此引申的“凝和”,“凝合”的意思也有同意之感。“合香”的解释,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成为一体,麝滋而散挠之使匀,沉实而腴碎之使和,檀坚而燥揉之使腻,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之,如医者之用药使气味各不相掩(香史)。我们又可从窨和的解释看出与新和香的关系。

窨香、香非一体,湿者易和,燥者难调、轻软者然速,重实化迟,火炼结之则走,泄其气故必用净器拭极干贮窨,令密并掘地藏之则香性相入不复离群,新和香必须入窨且其燥湿得宜也,每约香多少贮以不津磁器蜡纸密封于净室了中,掘地窨深三五寸瘗月余逐旋取出其香尤旖旎。

又有范晔的和香序、麝本多忌过分即害,沉实易和过斤无伤,零藿澡虚薝粘湿、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之属,并被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又枣膏昏蒙甲馢浅俗非惟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九疾也。

从上解释若配搭得当,合之适可,和之有利。若要得到新的和香,应进行窨香,香性相入,不复离群。如不经过窨香,实际上面所说的合香与和香都是一样。

可以说,宋代的香文化是在继承了中国历代香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香药(料)应用的扩大,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传播,“香史”、“香录”、“香谱”等的出现,让宋代的香文化在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修养的社会背景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明清大众之香

关于香,明朝屠龙的一段话可算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闲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矣。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以醉笈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一)

明朝处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已经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开始大发展并出现革新倾向的历史时期。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舰队通使西洋两年而返,以后又屡次出使,至宣德八年(1433年)总计28年间,七次出国经过30余国,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他秉承朝廷命令与亚非各国加强联系,各国大多因此与明朝通好。郑和经过的一些地方以瓷器、丝绸、铜、铁器、金银、大黄、茯苓、生姜、肉桂、人参、麝香等换回来各国的香料和药物。如:降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苏木、胡椒、肉豆蔻、白豆蔻、、**、没药、龙脑、片脑、米脑、糠脑、脑油、脑紫、安息香、阿魏、藤黄、蔷薇水、乌泥爹、荜拨、大枫子、奇南香、金银香、土降香、血竭、芦荟、荜澄茄、番油子、梅花、苏合油、栀子花、龙涎香、粗黄、闷虫黄等40多种当地的特产。为大明《香瓷之路》这一经济文化友好往来之纽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其功绩永载于世。郑和的随行人员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辑有《西洋番国志》等。后来黄省著《西洋朝贡典録》(1520年),共三卷23篇,分别记载郑和下西洋的23个国家的有关“道里、山川、风俗、物产、器用、语言、衣服、糜不祥之”。所收资料中的小地名与针经则偶有唯见此书的,故亦为研究明代香料交流、输入与南海交通的参考书之一。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芳香秘境最新章节 | 芳香秘境全文阅读 | 芳香秘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