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九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随后的几天里,凯凯总会找机会和语文老师探讨天文知识,也会引来很多同学一起看图画书。♀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渐渐地,凯凯和同学们接触多了,也变得开朗起来,不仅如此,一段时间里,班级气氛被天文、地理、自然知识包围着,孩子们似乎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敏感期分析

进入文化知识敏感期的孩子,一旦有机会接触文化科学常识,就像准备吸水的海绵一样,一下子沉浸其中。由于科学知识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孩子从中不断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好奇心又会不断被激发出来。于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像小科学家一样一边埋头研究,一边在父母那里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孩子时而有很多问题向父母讨教,时而像什么都知道了一样,喋喋不休地给父母讲个不停。

而每个孩子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关注点不同,敏感期的持续时间也不同。父母不要嫌孩子没完没了,而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让孩子在其中自由成长。当然,孩子在这个敏感期中更需要父母的引导,父母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获得更充沛的营养。♀

引导小妙招

1.让孩子了解正确的知识

当6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向父母讨教关于天文、地理、自然等知识时,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开始进入文化知识的敏感期了。此时,父母自身如果有大量而准备的知识储备的话,不妨给孩子讲讲,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但是,孩子不会就一个问题罢休,所以,父母还是给孩子买一些相关的光碟、图书等资料,以便让孩子更好更准确的了解自然知识。

如果父母自身对这些常识也是处于“待补”阶段的话,最好不要用自己模糊的记忆来教导孩子,一旦父母说错就会对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误导。因为,孩子此时对自然科学知识很感兴趣,记忆力会变得很好,再加上对父母的崇拜,很容易记住父母错误的灌输。

因此,无论父母是否有能力教导孩子,还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把科学的资料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在其中成长。

2.耐心倾听并参与讨论

大部分孩子会把自己逐渐了解的知识用语言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们会很兴奋地和父母讨论,给父母讲述,此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倾听,最好表现出和孩子同样的兴趣参与其中,必要时,还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请孩子来给父母“补课”。父母的这种态度会大大激发孩子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并且在多次的讨论中,会逐渐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并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会在这个探求自然奥秘的阶段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所以,父母耐心的倾听和参与,不但使孩子巩固了科学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3.防止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傲慢

当孩子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自然知识,并有机会向父母、老师和同伴展现自己所谓的“博学”时,孩子会不自觉的傲慢起来,甚至会笑话父母“连这么点知识都不知道”。比如,有的孩子会说:“爷爷女乃女乃居然说‘天狗吃月亮’,太可笑了!”此时,父母要有所警觉,适当时还要杀一杀孩子的威风,父母可以反问孩子:“你知道‘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吗?”当孩子被难住后,父母要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才刚刚接触这个世界,不懂的东西会很多,不可以笑话同学,更不能笑话父母和长辈。父母要引导孩子以谦虚的心态和同伴互通有无,教导孩子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同时其他伙伴也会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这样大家就会在共同进步中健康成长了。

3.中国文化:孩子喜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定会让他受益终生(6岁以上)

——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当然,父母应该先了解中国文化

孩子在6岁多时,正处于各方面的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这个时候,孩子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融汇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等众多内容,而且它蕴含的精髓可以熏陶出一个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孩子。父母如果尽早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孩子就会在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从而让孩子受益一生。

身边小故事

冉冉平时在家倍受宠爱,特别喜欢在爷爷的房间看爷爷收集的古钱币。冉冉想看古钱币时,都是很自由地进出爷爷的房间,无论爷爷在不在房间里,他都会踩着小凳子,拿到装古币的盒子,自己摆弄一番。

后来,冉冉的妈妈接触了中国文化经典《弟子规》,并知道这是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事的读物。于是妈妈就和冉冉一起学习起来,一段时间后,冉冉的行为的确有所变化。

一次,他走到爷爷房间门口,敲了敲门,问道:“爷爷,我是冉冉,我可以近来吗?”爷爷打开门,很惊讶地看着孙子说:“可以啊!你怎么想起敲门了?”冉冉说:“《弟子规》上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爷爷还没反应过来,冉冉接着说:“妈妈告诉我,以后进爷爷的房间要敲门。”

爷爷正高兴呢,冉冉又说:“爷爷,我可不可以看看你的‘宝盒’?”

“可以啊!不用这么客气!”爷爷有点不适应,接着问:“这又是《弟子规》上的哪一句?”

冉冉振振有词地说:“‘用人物,须明求’。妈妈说以后想用别人的东西就要经过人家允许,不能随便乱动的。”

爷爷在孙子身上感受到,《弟子规》的确是素质教育的落实。于是,对孙子说:“你的《弟子规》让爷爷看看好不好?”

“好啊!”冉冉一蹦一跳地走出了爷爷的房间,给爷爷取《弟子规》去了……

敏感期分析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