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九十章

作者 : 张振鹏

1.诚实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提出“为什么”时,父母之所以会不耐心和急躁,主要原因是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大部分问题在父母眼里是很幼稚和没有意义的。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比如,当孩子提出“鸟儿为什么会飞,而不是在水里游?”“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为什么称呼母亲为‘妈妈’而不是‘爸爸’”等类似的问题时,父母可能会认为:“这些本来就是这样的,还用得着问吗?”如果父母有这种想法,难免会敷衍和搪塞孩子,甚至当孩子一连串的问题问过来的时候,父母会说:“去去去,不要问个没完没了,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其实,父母的态度说明父母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如果父母可以很轻松而且很自信地告诉孩子鸟儿不能在水里游的原因,树叶是绿色的理由,‘爸爸妈妈’称呼的起源的话,就会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因此,当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不知道时,就大大方方对孩子说:“这个我也不清楚,等我查一下相关资料后再告诉你。”要是父母知道,就认认真真地告诉孩子。所以,父母不要以自己不知道而搪塞孩子,也不因自己知道而贬低孩子,父母平静而诚实的态度,会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耐心并简短回答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父母应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因为,即使父母给孩子讲很深的理论,孩子也接受不了,所以,父母就用孩子能接受的程度作回复。比如,当孩子问及“鸟儿为什么会飞,而不能在水里游”时,可以简单地告诉孩子,“因为鸟儿的翅膀就是用来飞翔的,就像眼睛用来看东西,而不是用来吃饭一样。”当然,孩子还会根据父母的回答,继续问下去,可能会说:“为什么鸟儿有翅膀,人没有?”“鱼为什么不长翅膀?”……孩子总会问到父母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此时,父母可以说:“这个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留一个小小的余地,无论对孩子还是父母而言都是明知之举。

所以,父母耐心而简短的回答,不仅使孩子对世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还使孩子的好奇心得以持续。而孩子有好奇心是日后求知的基本元素,会促使他成为博学多闻的人。

3.鼓励孩子自己思考

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孩子愿意思考的表现,因此,父母可以先对孩子善于思考表示认同,同时,既然孩子喜欢思考,就可以鼓励孩子继续思考。父母可以反问孩子:“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说说你的想法。”可能孩子给出的答案是不合逻辑的,或者是荒谬的,但父母也不要嘲笑,可以认同孩子的想象力,但同时希望他能够找到正确答案。这样,父母既不用被孩子拽入回答问题的循环中,又鼓励了孩子进一步去思考。当然,孩子寻找答案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父母帮助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可能会更加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2.文化知识:孩子喜欢各种文化知识,如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等(6岁以上)

——给孩子接触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大自然等知识的机会

当孩子6岁左右时,他就已经开始对各种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了,当他有机会通过图画、书籍、光碟等媒介了解一些历史、地理、天文、自然等知识时,会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不断从其中探求奥秘。此时,孩子不仅是在积累科学常识,也会因有了和父母或同伴聊天的话题,而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其实这时候,孩子就进入了文化知识的敏感期,父母要用心保护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帮助孩子在这个阶段更好地成长。

身边小故事

凯凯刚上小学1年级,性格内向,下课总是一个人呆着。有几天时间,凯凯下课后就走近语文老师身边说:“老师,是不是天上有很多行星?”

“是的。”老师微笑着回答。

凯凯继续说:“好像有八大行星。”

老师一听6岁的孩子能说出“八大行星”的词汇,不禁大吃一惊,说:“是啊,你知道的不少嘛!”

凯凯像受到鼓舞一样,继续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凯凯一口气说出了8个行星的名称,老师更是吃惊地说:“哇,你一次性都说出来了,真不错啊!”

凯凯微微一笑,周围听到的同学也向凯凯投来羡慕的目光,并围过来和凯凯一起讨论起来。

第二天,凯凯又来到语文老师跟前,说:“老师,所有行星里面是不是木星个头最大?”

“应该是吧!”老师用犹豫的口气回答。

“是的,老师”,随后,凯凯拿出一本图画书,里面有很精美的图片,还有大量关于天文的常识。“我爸爸昨天给我讲过,老师您看!”凯凯一边指着图片一边说:“木星最大,还是有土星周围有光环,像带了项链一样。”

老师也赶快看着图片说:“是啊,土星真漂亮!”

……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