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六十二章

作者 : 张振鹏

1.不要强迫孩子做事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故意向父母展示他的自我。+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所以,父母越是强迫他去做什么,孩子越不愿意去,就像故事1和故事2中的孩子一样,父母越是想让他做什么,他就越不去做,如果父母再强迫的话,孩子就会更“反常”。相反,如果父母不去强迫,而是随他来,孩子可能就会自动地改变自己,就像故事3中的妈妈,她就比较有智慧。

2.学着理解孩子

孩子在自我意识敏感期,做出什么样的抗拒和拒绝行为都是没有理由的。所以,像故事1和故事3中,妈妈问孩子“为什么”时,他是答不出理由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还不是理性的存在者。这样做,只是表明孩子的意志开始形成。所以,父母要学着理解孩子,只有理解孩子,孩子才会顺利地度过这个敏感期。否则,父母越是不理解孩子,就会越来越迷茫,甚至会与孩子针锋相对,而孩子也会越来越不合作。这样长期下去,整体家庭的生活就会乱成一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3.尊重孩子的意愿

面对不来吃饭的孩子,一位父亲悄悄地对他的妻子说:“我们不要再叫他了,他一会儿自己就会过来吃了!”果然,当他们不再频繁地去“请”儿子来吃饭时,儿子真是很快就自己洗了手,坐在餐桌旁吃饭了。而且,这对父母也学聪明了,不是要求孩子去吃什么,或是“请”孩子去吃什么,而是等孩子自己提出要求时再拿给他,这样,儿子的饭吃得就比较顺利。♀可见,不与孩子“较劲”,孩子反而会变得“配合”。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时,对待任何事他都有自己的意愿,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呵斥与打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父母只有尊重的孩子的意愿,孩子才会与愿意合作。

2.“我的”:孩子会明确指明,“这是我的。”(2—3岁)

——不要误解孩子的行为,不与孩子“较劲”,要善待孩子的“自私”,不强迫孩子去“分享”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他除了会发现自己与他人是分离的之外,还会发现每个人拥有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吃饭时,爸爸妈妈用大碗,而自己却用小碗;刷牙时,爸爸妈妈用大牙刷,而自己却用小牙刷……于是,他就把自己所拥有的小凳子、小碗、玩具等都称为“我的”,而且他还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东西,一旦有人强迫他去“分享”,他就会不同意,甚至会大闹不止。所以,在很多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是“自私”的。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甜甜2岁了,妈妈发现她最近长了一个毛病,就是不允许别人碰她的东西。昨天,甜甜的小表姐来家里玩,小表姐看到她的洋女圭女圭了,就想拿过来玩一下。可是,小表姐刚把洋女圭女圭拿到手里,甜甜就把它从她的手里夺过来,嘴里还念叨了一句话:“这是我的!”小表姐没有跟她争。

要吃午饭了,小表姐去洗手池洗手,洗完手,她就拿毛巾擦手,可刚拿到毛巾,甜甜就在她后面大声说:“我的!”原来,甜甜一直在旁边看着小表姐呢!没办法,小表姐只能换条毛巾擦手,还对她说:“好的,我不用你的毛巾!”

到了饭桌了,小表姐刚想坐一个凳子,可甜甜又说:“这是我的!”小表姐笑了笑,只好换了一个凳子坐……

故事2:

曾经有一家电视台播放过这样一个少儿节目: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围着主持人坐了一圈。主持人问这些孩子:“你愿意把衣服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穿吗?”问第一个孩子时,孩子回答:“不愿意!”问第二个孩子,得到的回答仍是“不愿意!”

这位主持人连续问了几个孩子,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说“愿意”。主持人好像并不想结束这个问题,于是就问下一个,结果这个孩子竟然双手抱紧了自己身上的衣服,而且还哭着说:“我不给,这是慢慢给我买的!”看到这个孩子哭了,其他的孩子也都哭了起来,节目无法继续下去了。

这时,镜头转向主持人。主持人这样总结说:“看看我们的这些独生子女,是多么的自私!”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