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二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1.给孩子有声的玩具玩

父母可以把有声的玩具,比如小铃铛、拨浪鼓、音乐盒等玩具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当然,在给孩子之前,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让那个玩具发出声音来,一方面是告知孩子这个玩具可以发出声音,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做个示范。当孩子拿到能响的玩具后,他自己就会玩耍,从而刺激听觉。

2.父母摇动有声的玩具

父母手里拿着有声的玩具,将玩具放在离孩子25—30厘米的位置,一边摇晃,一边缓慢地移动,当孩子听到声音后,视线就会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注意,在移动玩具时,一定要慢一点,如果孩子的视线跟不上的话,孩子也会听不好。♀当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带声响的玩具试试,或者过一会儿再玩。其实,这样的游戏既能培养孩子的听力,也能促进孩子的视觉发展。

3.在孩子的耳边发声

父母可以与孩子面对面,就是让孩子先看到你,然后,就在他的耳边喊他的名字,一边喊,一边摇头或远离孩子。这时,孩子也会随着父母的脸和声音移动。当然,父母也可以轻轻拍手、学一些动物的叫声,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寻找声音的来源,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4.让孩子听听舒缓的音乐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音乐,孩子也会被美妙动听、舒缓流畅的音乐吸引。♀所以,父母在家可以放一些好听的音乐给孩子听,但要注意,音乐的声音一定不要太大,最好有背景音乐的那种轻柔感觉。

5.注意声音一定要柔和

不管是给孩子带响声的玩具让他自己玩,还是父母给孩子做出响声来,都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声音一定要柔和,要动听,要悦耳。如果是那种比较恐怖、吓人的声音,成人听了都厌恶,何况是孩子,也一定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另外,就是不要太长时间地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声音,否则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

5.噪音:孩子的“声音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也会对噪音敏感(3—6岁)

——给孩子故意制造点“噪音”,在“噪音”中提升孩子的听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听力也会明显提高,而且,他开始对噪音非常敏感,能听到非常小的噪音,而如果不仔细听,成人是听不到的;也有的孩子会对大的噪音比较敏感,表现就是很恐惧,听到那种大的噪音就哭泣,就会喊妈妈,喊爸爸……这都是孩子在听觉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其实,父母应该故意给孩子制造一点“噪音”,在“噪音”中锻炼并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半夜,4岁的儿子突然从他自己的房间来到妈妈的房间,对妈妈说:“妈妈,外面有声音!”妈妈仔细听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听见。于是就哄儿子说:“快睡觉吧!哪有什么声音呀!”

儿子走了,妈妈刚躺下,儿子又来了,而且非常急切地说:“妈妈,外面真的有声音!”说完,还走到窗台,撩起窗帘往外面看。可他个子太矮,根本就看不到窗户外面是什么样的。

妈妈见儿子如此认真,就爬起来,把儿子抱起来,让他看看窗外有什么。透过窗户,只能看到大街上偶尔经过的汽车,汽车经过之后,四周就会静悄悄的。

于是,妈妈把儿子送回他的房间,刚给儿子盖上被子正要离开。突然,一阵怪声传来,这下妈妈听到了,儿子也坐了起来:“妈妈,有声音!”这种怪声反复了好几次。妈妈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底楼的住户在装修。传来的那阵怪声就是锯木头的声音。因为是冬天,大家的门窗都关得很严实,所以也不会听见什么装修的声音。

不过,妈妈还是有点奇怪,一开始自己怎么就没有听到锯木头的声音呢?儿子为什么能听到呢?妈妈有点想不明白。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