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二十四章

作者 : 张振鹏

第三,填色游戏。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准备一些填色图片和颜料或彩笔,让孩子去填色。开始时,填色图片可以是花朵、蝴蝶、熟悉的动物等,接下来就可以是一些简单的风景,如天空、草地、房屋等等。当然,孩子可能填的颜色并不“正确”,父母也不要急于去纠正,只是默默欣赏,鼓励孩子就好。因为孩子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2.是诱导而不是勉强

在前面已经提到,如果父母或老师不诱导孩子使用颜色涂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使用色彩。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诱导。但是,父母也应该明白,是诱导,而不是勉强。如果你发现孩子画画基本只使用一种颜色,但你诱导他,他也愿意用多种颜色涂,这时就不要勉强孩子。一旦父母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志来做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还可以买一些彩色的笔或颜料,让孩子自己去涂抹。当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投入涂色游戏当中,与孩子一起感受其中的乐趣,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热情的感染,喜欢涂色。

4.耳朵:不喜欢静悄悄,喜欢在有声音的环境中(0—2岁)

——给孩子能发声的玩具,在孩子耳边摇晃小铃铛,训练孩子的听觉

孩子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就能发现,他特别喜欢待在有声音的环境中。他会对悦耳动听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一旦他哭闹时,如果父母能摇动悦耳的铃声或放动听的音乐,孩子可能就会立即停止哭闹。这说明,孩子对声音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良性刺激,以促进孩子听觉的发展。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爱哭。后来,妈妈就找原因,听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哭。经过几次耐心地寻找,妈妈终于发现,一旦整个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时,孩子就会哭。

当孩子听到有声音时,他就会停止哭声。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当孩子妈妈在家里做事的时候,就故意轻轻地弄出一点声响来,或者是自己轻轻哼唱。结果,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孩子真的不怎么无缘无故地哭了。

故事2:

4个月大的宝宝又哭了,这时,妈妈赶紧拿出刚买的拨浪鼓来,在宝宝面前摇了几下,清脆的鼓声传了出来,宝宝立即停止哭泣,眼睛开始盯着拨浪鼓看。

妈妈继续轻轻地摇,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然后妈妈说:“宝宝,看,这就是拨浪鼓,一致能发声的拨浪鼓!”说完,又摇了几下,宝宝的小手和小脚开始动了,看样子,宝宝是非常喜欢听这种声音的。

这位妈妈也有妙招,一会儿在宝宝的左边摇几下,一会儿在宝宝的右边摇几下,每次宝宝都会转头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敏感期分析

从故事1中就能清楚地看出,孩子确实是非常喜欢待在有声的环境中,一旦没有了任何声音,孩子就开始自己制造声音——哭。当有了声响时,孩子就会停止哭泣,这一点在故事2中也能够表现出来。而且故事2中的妈妈还左右摇晃拨浪鼓,促使孩子转头,从而锻炼了孩子颈部的骨骼和肌肉,真是一举多得呀!

研究表明,孩子在刚出生时,他的听觉和视觉是分开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一致的反应。但实际上,在0—2岁这个年龄阶段,既是孩子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听觉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在这个期间,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提供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既能训练孩子的视觉,也能训练孩子的听觉,当然也能训练孩子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孩子反应的灵敏度。

引导小妙招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