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二十章

作者 : 张振鹏

第三章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婴儿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事物,熟悉环境。♀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3岁前,幼儿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3—6岁时就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在感官敏感期内,孩子会用口来实现对味觉和触觉的认知,会把他能拿到的一切东西都往嘴里放,还会吃手;他还会冷不丁地咬人,打人,当然,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学坏,并非是恶意的表现;他还会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特别喜欢玩水、玩沙,这些都是孩子用手感知和探索事物的具体表现。

1.眼睛:孩子刚出生时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盯着看(0—0.5岁)

——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更有吸引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刚出生的孩子应该对彩色的东西更感兴趣,比如彩色气球,彩色的花朵、图片什么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恰恰对这些彩色的东西不感兴趣,反而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特别感兴趣,他们会盯着某个影子看半天,也会对透过树叶缝隙的斑驳的光点产生极大的热情……这一切都表明,孩子对明暗相间、明暗反差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敏感。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琳琳刚出生的时候非常安静,几乎不怎么哭。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有时候会在梦中惊跳。♀为此,妈妈有些担心,甚至是恐慌,妈妈想:“女儿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很恐惧!”

但是,很快,这位妈妈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老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地方看,要不就是睁大眼睛看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要么就仰起脸来看投在天花板上的某个影子,而且看得很专心,几乎是一动不动。有时候,妈妈就抱着女儿改换一下位置,但是,紧接着女儿就到处寻找,直到她找到那个影子为止。

一个月后,琳琳对黑白相间的地方就不再感兴趣了。

故事2:

一位妈妈抱着自己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在阳台上晒太阳,她发现儿子在她怀里老是瞅着阳台上那一大株绿色植物,且看得特别专心,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点也不哭闹。妈妈感到有点奇怪,心想:“儿子看个绿色植物也这么入迷,这么沉稳,以后可能会成大事哦!”

第二天,妈妈又抱儿子在阳台上玩,儿子还是盯着那株绿色植物。这时,妈妈也好奇地在孩子的角度顺着孩子看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原来,透过绿色植物的缝隙,可以看到阳光投下的斑驳的光点。那些光点和绿色植物的叶子正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明暗的对比。儿子就是被它们吸引住了,妈妈这才恍然大悟。

故事3:

宝宝已经3个月了,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这不,妈妈下班回来,在路上给孩子买了几个彩色气球,心想:“彩色的气球一定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锻炼他的视力!”可是,当把彩色气球拿到孩子的面前时,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来,甚至没看两眼就把视线移开了。这让妈妈感到很纳闷。

巧的是,那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手里也拿了两只气球。不过,这两只气球可不是彩色的,而是白色的,上面还有一些黑点,就像斑点狗一样。当爸爸把气球拿到孩子面前时,孩子竟然非常兴奋,伸手就去抓,抓到后,自己躺在小床上独自乐呵呵地玩了起来……

敏感期分析

不可否认,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对光很敏感,很痴迷。虽然他们的视力不是很好,但却可以看到一个明暗相间的、模糊的世界。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对此,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就好像经过一个长长的黑暗的隧道,在隧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光点。因为是在黑暗中,这样的一个光点显得分外明亮、奇妙,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当光点逐渐变大,直到变成光明,把孩子包围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对光的敏感期就过去了。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了愉悦感和持续的满足感,孩子也会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再回到对光的敏感期上来。最开始,孩子的眼睛是对黑白相间、反差较大的地方感兴趣,而不是成人想当然地认为的彩色气球等。这就是故事3中为什么孩子对彩色气球无动于衷而对黑白气球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