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二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如果仔细观察,孩子还会对从门缝中透过来的光线感兴趣,他会凝视那束光线,甚至是想爬过去抓光线。+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在孩子的眼里,那束光线就代表快乐。就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描写的那样:“从黑暗墙壁上高高的窗户射进来的光线,给婴儿带来第一个惊喜和欢乐。”

当然,孩子还会对放大的黑白照片、一件黑白条的衣服、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或纸张等感兴趣。这些也都比较容易吸引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

引导小妙招

1.重视对孩子视力的开发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视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发展起来,根本没必要去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视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生命的初期,大脑和脑功能都还处于构建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各种感觉,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都与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联系在一起。只有建立了联系,各种功能才会正常发挥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就被蒙上眼睛,那他的眼睛就没有机会跟大脑中特定的神经中枢建立联系,大脑中主管视觉的结构就不会被激活,就收不到眼睛传递过来的信号。所以,当孩子的视觉敏感期消失以后,即使把他眼睛上蒙的布拿下来,他的眼睛也会失明,复明的可能几乎没有。

可见,孩子的敏感期和他的大脑的发育以及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既然这样,父母就一定要抓住孩子从出生到半岁这段视觉敏感期,积极开发孩子视力。

2.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力

在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实现。这里给父母介绍两个简单易行的小游戏。

第一,准备一个手电筒和一块纱布。晚上用纱布把手电筒蒙上,这样光线就不会太强烈,打开手电筒的同时把房间里的灯关掉,让手电筒慢慢移动,从而训练孩子用眼追逐光线。这时,父母会发现,孩子的目光能专心地停留在光束上。当然,这个游戏不要玩太长时间,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看光束的话,就应该停止。

第二,准备一些黑白照片或图片,拿到孩子面前,让孩子看,然后一张一张地向孩子介绍,这是某某的照片,这是某某图片等。当把照片或图片都介绍完后,再让孩子重新看一遍,每三四秒钟换一张。

当然,上面的游戏都是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父母切不可为了训练孩子而强迫孩子去看,否则就违背的训练的初衷。另外,类似的游戏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可以多多发现,多多尝试。

3.用语言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慢慢看清楚周围的物体。比如,孩子会在某一个时期认出妈妈、爸爸或照顾他的人来,而且会比较有意识地选择观看周围的人。在这个时期,孩子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看到熟人如妈妈爸爸,他就会笑;而看到陌生人,他就会哭。

很快,孩子的视线范围不断扩大,除了能看到近处的物体,他还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会主动去看。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用语言来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了。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6个月大儿子每次睡醒后,都会把手放在嘴里吮吸半天,然后再放在眼前看一会儿。趁着这个机会,妈妈就拿着儿子的小手在他的眼前晃,并说:“这是你的小手,手是用来抓东西的,来,抓妈妈的手。”在她的帮助下,儿子总能抓住她的手,每当这时,儿子就会咯咯地笑起来。

虽然这么大的孩子听不懂父母的话,但这没关系。当父母不停地晃动孩子的小手并帮他抓住某种东西时,孩子就能更清楚地观察到自己的手,并会了解手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

光盘、大头女圭女圭、镜子、各种形状等:孩子非常喜欢这些视觉道具(0—2.5岁)

——这些东西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应用这些视觉道具组成孩子的视觉环境

孩子出生几个月后,会对一些视觉道具感兴趣。所谓视觉道具,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孩子视觉兴趣的一些物品,比如cd光盘、大头女圭女圭、镜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形状等等。因为孩子正处于视觉敏感期,他就会对明暗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对各种各样的玩具感兴趣,甚至会对镜子感兴趣,因为他会“欣赏”镜子中的自己。当然,孩子还会其他很多的物品感兴趣,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了。

身边小故事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