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十九章

作者 : 张振鹏

7.暴力:打小朋友、布女圭女圭,故意摔坏自己的玩具等(3—4岁)

——孩子的心理已经受到伤害,父母反省自己的行为,对执拗敏感期的孩子进行“暴力教育”,孩子也就学会了暴力

在执拗敏感期的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出一种暴力行为。♀+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比如,他会对自己的洋女圭女圭发火,会在洋女圭女圭的上使劲拍打;会故意把玩具摔到地上,甚至还跳到上面使劲跺两脚;当然,有时候他还会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当孩子有这些行为时,很明显,他是在发泄心中的情绪,释放心中的不满。小小孩子,怎么会以这种暴力的方式来发泄呢?其实,他的内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来自父母。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早上起床,3岁半的女儿吵着要穿那双带流氓兔图案的鞋子。♀可是很不巧,那双鞋太脏了,妈妈前一天晚上刚把它给刷了,还湿漉漉的呢!

于是,妈妈就跟女儿说:“那双鞋子脏了,妈妈已经刷了,还湿着呢,不能穿!”可女儿根本就不停,大声说:“我要穿流氓兔鞋!我要穿流氓兔鞋!”但妈妈还是给她拿来另外一双鞋子,可她死活不穿,还哭着把鞋子给扔到地上。

这下,妈妈有点火了,抬起手来就对着女儿的拍打了两下。虽然女儿还是很委屈地哭着,但妈妈再给她穿鞋时,她已经不再反抗了。

谁知,当妈妈中午到幼儿园接女儿时,老师竟然向妈妈“告状”说:“今天这孩子不是怎么了,趁着别的小朋友不注意,就用手使劲拍小朋友的,拍完就跑,好几个小朋友都被她拍哭了!”

故事2:

最近,一位父亲发现自己3岁多的儿子经常跟他对着干,他说什么儿子都不听。因为这位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加上最近工作特别难做,所以是火上加火。结果,孩子一不听话,父亲就会对孩子使用武力。结果孩子当然会屈服了,这位父亲感觉自己还行,能管得了孩子。

有一天晚饭后,儿子又不听话了,结果又被父亲用巴掌给修理了一下。儿子被修理完,就跑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不一会儿,父亲就听到儿子房间里传来了“叮叮咣咣”的声音。

父亲赶紧进去看,发现儿子正抓着洋女圭女圭的脚使劲往床头上磕呢!而且,地上已经有几个洋女圭女圭乱七八糟地躺着呢!

看到眼前的情景,这位父亲陷入了沉思……

敏感期分析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暴力行为,一定是因为他受到了自认为的“不公平”的待遇。不可否认,孩子就是环境的一面镜子,当他怎样被对待时,他也会怎样对待别人。就像上面那个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她之所以会打小朋友的,就是因为她被母亲以同样的方式打了。由此可见,父母的暴力行为是会在孩子身上延续的。可能父母从表面上看,自己对孩子使用暴力行为,孩子是屈服了,但实际上,孩子会寻找机会把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

引导小妙招

1.不对孩子施以暴力

从上面的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施以暴力,就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巨大的伤害,他会想办法把心中的怨恨和委屈发泄出来。因为他受到了暴力对待,他首先也会想到以暴力来发泄自己。

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这很可能就是孩子以后“暴力倾向”的前兆。如果父母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孩子施以暴力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孩子形成暴力性格和思维等。

2.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还是处于执拗敏感期,所以他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父母就不一样了,父母是成年人,完全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当面对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时,父母就要理智一点,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把受到的孩子的“伤害”化解掉。父母的宽容与忍耐一定会早日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

3.父母双方意见要一致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喜欢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一般来说,扮“黑脸”的是父亲,爱板着脸,甚至会动拳头;扮“白脸”的是母亲,懂得安慰孩子,甚至会跟“黑脸”父亲为孩子争吵。其实,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父母的教育意见在孩子看来是不一致的。别看孩子小,但人小鬼大,机灵得很。这时,他就会向“白脸”靠近。他认为,“白脸”对他好,是他的“靠山”,即使我再不听话也没关系。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他就会加剧自己“不听话”的行为,那么,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就会延长。其实,无论孩子是否处于执拗敏感期,父母双方都应该齐心协力,教育观点一致,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