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三十四章

作者 : 田科钦

5.《挫折教育,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妈妈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妈妈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

豆豆是我的远房亲戚家的孩子,7岁的她活泼可爱,由于她的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一点点挫折。可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小学以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特殊照顾”,她便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这天,因为她在课堂上和别人说话,老师就批评了她几句,谁知她竟当场大哭了起来,竟闹着不再上学了……

孩子心理分析:

生活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妈妈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妈妈们就不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绕开,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

其实,孩子这种脆弱的心理,与妈妈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做,孩子能参加的活动不让参加,长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于冒险的天性慢慢被泯灭,养成了胆小和懦弱的个性。

同时,妈妈的纵容娇惯磨灭了孩子的坚强意志。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味地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妈妈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妈妈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斗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作为妈妈,不应该只是竭力帮孩子逃避困难和挫折,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挫折。帮助孩子战胜脆弱,培养坚韧的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是当今家庭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所以,妈妈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著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妈妈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名人示范榜样

李嘉诚是香港巨富,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他希望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学习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而不能依靠妈妈来生活。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一方面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另一方面让他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参加董事会,两个孩子不但学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段生活为他们今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这两个孩子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给妈妈的小建议

妈妈要让孩子体会到挫折,可以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妈妈在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妈妈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但是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妈妈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

因此,妈妈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第十章

《是妈妈,所以永远都爱他/她——家庭温暖胜过学校教育》

家庭环境在孩子性格形成中有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面对如情感变化、成长烦恼等诸多困惑时,孩子们是多么迫切的需要一个倾诉的渠道啊,需要爸爸妈妈来指导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或父母常年在外奔波都会给孩子带来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没有人顾及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就会让孩子感到孤单、无助,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觉得“有人歧视自己”,甚至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想离家出走”。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年后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完整家庭的孩子在适应能力、走出情绪困扰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上明显优于其他家庭状况的学生。

因此,父母要永远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家庭的温暖,无论父母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尽到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只有让孩子从小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孩子才更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优秀思想意识、高尚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与他人积极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

1.《孩子需要完整的爱》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孩子不能没有大地慈爱的抚育,也不能没有天空坚强的支撑。

——美国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

世界上什么爱是最无私,最无价的呢?那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教育孩子是爸爸妈妈两个人的责任,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养育孩子需要爸爸妈妈共同的努力才可以完成。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家庭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尤为重要。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恶化孩子的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我国离婚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单亲家庭的数目愈来愈多。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注重加强婚姻生活的和谐和稳固,慎重做出结束婚姻关系的抉择;如果必须离婚,父母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

拥有完整母爱和父爱的孩子,个性会完善一些。缺少关爱的孩子会产生很多问题,如自闭、叛逆、无法和别人相处,没有爱心,对人防备心重等等,归根到底是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此,请爸爸妈妈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高浦浦,他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说话时总喜欢扑闪着那双黑亮亮的大眼睛,充满了欣喜和欢乐。可是有一天,那双大眼睛突然变得暗淡了,眼神中夹杂着丝丝忧伤,那是他那般年龄不该拥有的呀,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惑,我渐渐走近他。

原来,前不久浦浦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已正式离婚了。法院将他判给了父亲,跟着当司机的父亲虽然生活上不愁吃穿,无忧无虑,但这一切丝毫不能减轻孩子想念母亲的情感,只要两三天看不见母亲浦浦就会失魂落魄,浦浦的学习成绩在下降,整天无精打采,甚至连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也心不在焉,原来活泼开朗的他至今变得脆弱、胆祛。

父母离婚对孩子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远远超过了离婚者本人,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生理调节能力差,所以对母亲的依恋感特强,情绪反映也特别强烈,他们常常会为见不到父母而寝食难安,坐立不安,使身心受到严重的创伤。

我也曾试图让这对离婚的父母能看在孩子的份上破镜重圆,重归于好,让孩子得到一个完整的爱,但一切的努力都无济于事。

该如何来抚平这颗受伤的心灵呢?让他也跟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为此我平时主动、细心、热情地关心他,指甲长了帮他剪;裤子破了帮他缝。老师的爱只能暂时驱散思母之情,但始终无法替代母亲的爱。往年的生日是浦浦最快乐的日子,如今,父母各奔前程,无法相聚。临近生日时,父亲又因公出差,浦浦变得垂头丧气,情绪极其低落,刚刚恢复起来的一点笑容又消失了,上课时总是发愣。

我觉察到了这一情况后,决定为他安排一次集体生日活动。生日那天,浦浦头戴金灿灿的皇冠,脖子上挂着美丽的花环,最使他兴奋的是母亲也来到了生日现场,并为他送上了祝福的话,他的眼中滚出了幸福的泪花。

孩子心理分析:

不幸的婚姻对夫妻双方可能都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痛苦,但离异家庭的孩子所受到的身心创伤,比离婚父母本身更为严重,而且无法弥补。无论孩子是跟父亲或是跟母亲一起生活,都将或多或少地失去另一个亲人对他的呵护和抚养。缺少父爱或母爱,都是一种先天性的心理残缺,这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爱。不管已有的这一半爱有多么的深厚,都难以替代和弥补失去另一半的爱。

浦浦在父母离异以后,变得内向、忧郁,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很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因此家长无论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给妈妈的小建议

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现在有不少离异的父母,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对付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

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自信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求得他们的理解,并教会孩子应付各种有关的询问,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