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三十五章

作者 : 田科钦

2.《家庭战争,不应该祸及孩子》

孩子们最希望妈妈做的三件事中,第一件就是“妈妈不要再吵架”。♀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而孩子最害怕的事情,85%的学生认为妈妈吵架是自己最害怕的事。

——来自德国教育机构的权威调查报告

在漫长的婚姻中,我们无法避免夫妻间的争吵,但至少我们可以减少和弥补家庭战争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争吵,在大人眼里觉得是家庭生活中的平常事,但它对孩子的成长却会起到不小的负面影响,妈妈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文文是我们小区的一个女孩,今年7岁,外表非常文静乖巧。有一天,我看见她独自坐在石凳上发呆,有点黯然伤心的样子。

我问她:“文文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文文转头看看我,忽然眼泪啪嗒啪嗒流下来:“阿姨,你说我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上?”我懵了,一个年仅7岁正值阳光童年的女孩,怎么冒出如此消极的疑问?

我伸手紧紧搂着她:“文文,怎么这么说呢?发生了什么事?”

文文用手擦了一下眼泪:“要不是因为我,爸爸妈妈就不会总是吵架!”

一听此言,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夫妻吵架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她可能不理解爸妈吵架的真正原因,误认为自己是引起吵架的根源,所以产生了内疚感,觉得自己像个“罪人”。

我赶紧抚慰孩子:“文文,爸爸妈妈吵架呢,是因为他们的某些观点不一致,发生了一点矛盾,这个很正常,没有关系的,你不要害怕!”

文文说:“可是他们每次都是为了我!学校要交好多钱,妈妈骂爸爸没用,不会赚钱,爸爸说干嘛非要去那么贵的地方,女乃女乃附近的小学就很好,爸爸想送我去女乃女乃家,妈妈又不同意……”

我说:“文文,爸爸和妈妈都很爱你,希望你去一个环境好的学校,虽然他们的意见不太一样,不过他们会商量着解决的。♀可能他们当时有点激动,就吵了起来,让你害怕了吧?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情绪,你看,你刚才哭了,这是因为你悲伤,你有时候也会生气、会着急、会发怒,对不对?这就是人的情绪。

所以啊,你不要担心,吵架只是爸爸妈妈偶尔发泄一下情绪哦。”

文文点点头,说:“阿姨,我懂,可是我还是很害怕……我真是希望老天保佑,爸爸妈妈别再吵架了……”

我不知道再跟孩子说什么了,文文真的很懂事,也很让人心疼。

孩子心理分析:

争吵,在大人眼里觉得是家庭生活中的平常事,但它对孩子的成长却会起到不小的负面影响。经常目睹父母互相攻击、谩骂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心理引导,容易养成孤僻、自卑、冲动、暴躁的性格;变得焦虑、多疑、不合群,不懂得关爱别人,甚至无法跟同伴正常交往……

夫妻吵架之后,怎样做才能安抚孩子的心灵?

如果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爆发了“战争”,我觉得,需要从两方面“善后”。其一,从夫妻内部来说,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或者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其二,从孩子角度来说,既然吵架是“当面”,那么和好也必须是“当面”。可以跟孩子说这样一些类似的话:

“爸爸妈妈是在商量问题,产生了一点点矛盾,现在解决好了。”

“爸爸妈妈有点冲动,没有控制情绪,刚才做的不对!”

“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只是意见不一致,你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吵架都是坏事,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晴有雨!俗话说得好,“舌头不可能不碰牙齿”,幸福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的有技巧、吵的有水平,懂得用温柔的手段化解矛盾,用智慧的方式调和感情,越吵越爱。♀夫妻一不小心当着孩子的面吵了架,没有关系,再当着孩子的面和好,主动道歉、承认错误、友善地交流。孩子会明白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所不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孩子会领悟每个人都应该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孩子会理解生活并不总是晴空丽日,即便是亲密的家人也会电闪雷鸣。

给妈妈的小建议

对于某些夫妻来说,有些架是非吵不可的,而关起门来吵的做法也未必好。因为无论你如何小心翼翼,孩子也总能从中感觉到。想要减少妈妈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关键还是建立一个好的吵架模式,比如,不动手、不动粗、不贬低对方、不翻旧账、就事论事的吵架,即使孩子在场也无所谓,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而那种激烈、非理性的争吵,或者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引发的争吵,最好还是让孩子回避。

在家庭战争上升到冷战甚至必须离婚的时候,作为妈妈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在处理大人的感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不要让孩子成为妈妈感情破裂的牺牲品。

3.《不可让孩子太早开始寄宿》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爱尔兰伟大的剧作家,萧伯纳

有些妈妈总是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还有的妈妈为了省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去了寄宿,这些做法都是欠妥当的。作为妈妈,没有任何理由推月兑自己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责任。因为有钱可以买到别人的劳动,但是不能给孩子买到妈妈的爱,无论物质条件多忙充盈,对孩子来说妈妈的爱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我的学生妈妈里有一位李女士,她们夫妻都在经商,抽不出时间照顾女儿的生活就把她送到了寄宿学校。

她的女儿萌萌快8岁了,上二年级。老师说她女儿个性太强了,吃不得半点亏,跟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不但动口,还会动手。

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但她反应太过了,太计较,从不谦让,决不委婉,太直了。批评她时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可之后又故态复萌,不改正。因为她是住校生,所以回到家也没发现她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任由这种性格发展下去,以后在社会上肯定会碰壁的。

孩子心理分析:

萌萌的问题,恐怕是寄宿引起的。她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所以表现得不会人际交往。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离开妈妈生活呢?我坚决反对未成年孩子离开妈妈,无论是让别人代养还是寄宿学校,都会将孩子变成一名妈妈健在的孤儿。

萌萌身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出寄宿对她造成的伤害。

首先,她积蓄了很多愤怒,无论哪里有一个出口,就爆发出来。和同学产生矛盾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她内心的一腔怨愤一泻千里,她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这些愤怒的来源就是她潜意识里感到自己被妈妈抛弃了,她不敢对妈妈公开表示怨愤,她可能都无法意识到这些怒气的对象其实是妈妈,因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妈妈的一切作为都是无比正确的。但是她的确很气愤,一有机会这些怒火就会熊熊燃烧,连她自己可能都莫名其妙。

其次,她容忍不了别人和她产生矛盾,因为缺乏妈妈的爱和接纳,她不能爱自己、接纳自己,也就无法接纳他人。她像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小刺猬一样,无论谁来,都剑拔弩张,狠狠地刺过去,以保护自己。她觉得自己不可爱,感到很自卑,所以更受不了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爸爸妈妈都不容我、不爱我,还有谁会容我爱我呢?同学们肯定都不喜欢我!那好吧,我也不喜欢他们!看他们谁敢来惹我!”甚至有时候别人无意间的话语、没有恶意的评论,在她听来都是针对自己的,让她无地自容,只能操起武器,杀将过去。

正是因为离开了妈妈,孩子才会缺少安全感。有安全感的人,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他们能够将人和事分开,就事论事。别人提个意见,他们会理性地对待,看到是不是的确自己的行为引起了矛盾,而不会将其视为对自己整个人生价值的否认。缺乏安全感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会感到所有的不同意见都是在攻击他个人、在否认他的价值,他们也会因此质疑自己,生活的意义受到威胁。这令他们痛苦万分,所以他们会表现得不能容忍他人的意见,这也是我朋友的孩子之所以有那些表现的原因所在。

只有孩子和妈妈拥有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妈妈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孩子会将与妈妈的互动模式带入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当中。孩子与妈妈关系亲密而温馨,孩子与他人也会和睦相处。如果妈妈拒绝与孩子结成亲密的关系,孩子则会以冷漠、拒绝和攻击性来对待他人。跟妈妈不亲密的人,会害怕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在妈妈那里承受了伤害,就变得害怕亲密关系再次伤害自己,并且在内心和行动上都披戴上坚硬的盔甲,令人难以接近。

给妈妈的小建议

孩子的心灵与生俱来的需求是对爱的渴望。孩子是带着巨大的恐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需要爱的滋养。缺乏爱,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长期匮乏,因而也无法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家庭温暖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非常关键,妈妈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孩子才会从妈妈那里获得安全感。

妈妈应该用爱去接纳孩子,让孩子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妈妈用爱接纳现在还不够完美的孩子,是孩子改变和成长的开始。多关心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困扰,满足孩子正常的需求,并且协助孩子解决这些困扰,让孩子感觉你是爱他的。

另外,妈妈还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化解情绪,增强自信,拉近孩子和妈妈的距离。妈妈是否给与孩子真爱与温暖,不在于妈妈有没有经济能力,不在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让妈妈的爱变成孩子心灵的滋养,而不是心灵的伤害,关键在于妈妈是否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是否会爱孩子!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