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二十章

作者 : 田科钦

4.《毫无保留的信任孩子吧》

夫妇和妈妈与子女之间没有秘密的事,无论任何事情没有不能公开讲的。♀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孩子渐渐长大,绝对没有某事只对那个孩子讲而不叫这个孩子知道的情况。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贵在信任。在家庭里,妈妈与孩子之间,也同样需要信任。

孩子对妈妈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妈妈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启蒙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妈妈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妈妈平等地交流。他们认为,只有妈妈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妈妈的信任意味着关爱、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最近小薇的妈妈很担心小薇,小薇今年上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了,家里为她准备了所有可以提供给她便利的条件,希望她可以好好学习。甚至小薇的爸爸妈妈为了不影响她学习,每天都在单位呆到小薇睡了以后才回家。

可是小薇的妈妈发现小薇有了细微的变化,她这几天总是不在家复习功课。而且她还发现一个男孩子常常在楼下等小薇。有一次她还在小薇的课本里发现一张粉红色的纸条,上面写着:“明天还是老地方,我等你!”

小薇的妈妈非常生气,但是觉得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不应该随便指责小薇。这天晚上她把小薇叫出来吃水果。趁这个机会小薇妈妈就和小薇说:“你看电视里的年轻人这么早就谈恋爱,不过,我那个时候比他们还稍微早了那么一点。”小薇一听,妈妈居然早恋,来了兴趣,说:“妈妈,怎么回事啊,和我说说吧。”小薇妈妈说:“好吧,你也是大姑娘了,妈妈就告诉你吧。那个时候啊,我们班里有一个长得很帅的男生,他成绩非常好,而且对人又非常热情,慢慢的我特别喜欢和他说话,也特别喜欢和他一起复习功课。那段时间我成绩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好,不过后来我们考上高中以后就不在一个学校,后来也就没有联系了。”

小薇听了以后非常吃惊:“妈妈,你居然也早恋,太不可思议了!”妈妈说:“其实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愫,但是如果懂得好好把握分寸,也会给人很大的激励。♀”小薇说:“对啊,能两个人一起进步是最好的。”

妈妈这个时候说:“小薇啊,最近我看你总是和一个男生一起,你们是不是一起学习啊?”小薇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妈妈,你是不是怀疑我早恋啊?放心吧,我没有早恋,那个男同学叫董晓宇,是我非常好的一个朋友,最近你们总是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家里复习觉得很害怕,他知道以后就建议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复习功课,这样我就不会觉得害怕,而且两个人可以互相帮助。”听完小薇的解释,小薇妈妈终于放心了,同时又觉得有些惭愧,自己之前还那样误会小薇。

小薇妈妈很庆幸自己没有鲁莽的跑去质问小薇,妈妈终于知道要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其实很容易,只要你愿意花一点心思,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信任,把他们当作朋友就行了。

孩子心理分析: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怀疑自己的孩子早恋,然后就去翻孩子的信件、日记。我们总是认为孩子不愿意把这些事告诉妈妈,所以问了也没用,还不如直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其实这样做除了把事情弄得更糟之外,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帮助。而妈妈们如果愿意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把事情弄清楚,那么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的孩子叛逆心很强,明明没有早恋,但是由于妈妈处理不恰当,他们就干脆真的随便找个人去恋爱。孩子也许有错,但是更多的责任是不是在妈妈身上呢?如果自己能好好和孩子谈谈,指引他,而不是去责骂他,结果也许就会不一样。

沟通永远是了解孩子,指导孩子最好的途径。这种沟通看上去很难,其实只要你像小薇的妈妈一样,给孩子一些尊重,给孩子一点信任,不那么粗暴直接的解决问题,就能很容易的知道孩子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就很接受你对他的指导和教育,而不会发生误会和争吵。

若妈妈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妈妈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想进行家庭教育的难度势必会增加。♀

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妈妈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与言语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给妈妈的小建议

有时候是妈妈们太多心,误会了孩子;有时候是真有其事。但不论是哪一种,只有我们能够俯子,耐心听听孩子们的说法,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而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大声地斥责孩子,责骂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听一听孩子的解释。更不要随便就去翻孩子的书包、抽屉,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深误会。

和孩子真诚的沟通,把他们当作朋友一样来聊天才是让孩子说出秘密最好的办法。

5.《做孩子的朋友,就要鼓励他,支持他》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中国国务院总理**

有的妈妈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然后就严肃的告诉孩子:“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成绩多好,你怎么就总是考那么差呢?”在孩子的成长中,你应该要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不断强化,而不是总在提醒他们不如别人。孩子需要鼓励、更需要你来帮他们发现他们的优势。

孩子的信心很脆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像有的妈妈会觉得孩子到外面玩个游戏,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你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场,愿意多理解他们,你就会知道,在大人看来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曾经有一段时间,儿子很喜欢到楼下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每次回来都兴奋的和我说他们今天又玩了什么,他又赢了一块糖,或者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了。每次看着儿子这么开心,我都会跟他一起开心。

但是有一天儿子从楼下回来以后,自己一个人安静的走进房间。我很奇怪,今天儿子很奇怪,以后回来总要拉着我说这个说那么的,今天怎么什么都不说就走了。

我轻轻的打开儿子的房间门,看到他呆呆的坐在房间的里。我走进去问他:“咦,今天我们宝贝又玩了什么新奇的游戏了?”儿子看看我,什么都不说,又低下了头。我又问:“怎么了,告诉妈妈好不好?”儿子还是什么都不说。看到儿子这样,我耐心地抱着儿子,继续和他说:“你怎么不跟妈妈说呢?不是说好我们要做好朋友吗?好朋友就是要告诉对方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现在是不是不把妈妈当作朋友了?”儿子在我怀里遥遥头,说:“不是的妈妈,今天我和小朋友们玩赛跑,但是每次我都跑到最后,小朋友们都笑话我。妈妈,我是不是很没用啊?”我看着儿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人擅长跑步,有的人擅长跳远,说不定你就擅长跳远呢。”儿子看着我,只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行。

看着儿子还是闷闷不乐,我决定带着儿子到超市去给他买一盒他最喜欢的糖果。到超市以后,儿子也不说话,只是安静的跟着我。我知道他还不开心。我们来到买垃圾桶的地方,我拿起一个圆形的桶问儿子:“你知道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儿子说:“这是一个桶,可以用来装水。”我指着另外一个有提手的桶问儿子说:“那这两个都可以装水的桶你更喜欢哪一个?”儿子看了看,说:“还是有提手的这个吧,这个提水的时候比较容易。”我看着儿子说:“其实这个没有提手的桶是一个很方便的垃圾桶,你看桶边缘有一个可以取下来的圈圈,把垃圾袋套到桶里,然后把圈圈套上,垃圾袋就被固定了,是不是比装水更加方面?”儿子点点头,我模着儿子的头说:“其实跑步分很多种,有的人可以在短时间里就跑的很快,但是不能坚持很长时间,有的人没有办法短时间里就跑得很快,但是他却可以跑很长时间。你就是能坚持跑很长时间的那种人,所以不要泄气,你是行的!”

儿子惊奇的问我:“是不是真的?我真的可以跑很长时间?”我说:“你当然能,要不我们现在去试试?”“好啊,我们快点!”儿子高兴极了!

我和儿子来到小区的活动区,然后我告诉儿子说:“妈妈帮你计时,你一直跑,直到你实在跑不动了再停下来好不好?”儿子答应了,他马上开始跑。他一直在跑,好多次他都累得想停下来了,我会告诉他:“儿子加油,你已经跑了很长时间了,加油!加油!”然后儿子又坚持跑。这样重复了好几次,儿子最后实在跑不动了,他停下来以后问我:“妈妈……我跑了……多长时间了?”我看看表惊奇的说:“你好厉害,你跑了15分钟!妈妈都不能一口气跑15分钟。”儿子听了以后高兴极了。

其实那天儿子只跑了9分钟,但是为了鼓励儿子,我说了谎。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每天都会要我陪他到外面跑步。有一天,儿子从学校回来高兴的跑到我面前说:“妈妈,今天体育课我们比赛长跑,我得了第一!我很厉害是不是?”看着儿子这么高兴,我知道我说这个谎是值得的。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是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鼓励的,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所以妈妈的鼓励,就是向孩子传达对他的兴趣、欣赏和尊重,帮助孩子辨别和体会自己关于骄傲和成功的感受,支撑他前进的动力。

其实鼓励早就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方法了,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

许多妈妈经常不自觉地在行动和语气上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意。如孩子自己用餐具吃饭,弄得满脸饭菜,有些妈妈干脆自己来喂。小孩子帮助妈妈收拾碗筷,不小心打碎了盘子,妈妈马上说:“快离开,毛手毛脚的。”这些言行无疑使孩子心中刚萌生的信心受到打击,也阻碍了孩子尝试挖掘自我能力的意愿。同时反应出妈妈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让孩子去尝试和学习,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会做事。

因此,妈妈应该尽量避免表现出孩子是失败者的想法。相反,妈妈必须明白“去做”和“作成功”是两回事,“失败”只是表示技巧不够熟练而不应影响“去做”的价值。妈妈对孩子“不完美的勇气”要给予不断的鼓励和培养,否则孩子会随时产生挫折感,影响心智的发展。

就像我告诉儿子的,不能跑的很快,但是可以跑得很长。

给妈妈的小建议

儿童应多受鼓舞,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人在愉快心境中学习,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对于儿童的记忆,鼓励能使记忆得到强化。鼓励还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只有当儿童看到自己的力量时,才会产生积极活动的**和情绪,才能主动地去求知。及时、适当的鼓励,是对儿童努力记忆的报偿。儿童体验到记忆知识的愉快心情,就会强化记忆的效果。输出和输入信息,在鼓励的条件下能得到最大的畅通,对于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妈妈对儿童坚持正面教育和诱导,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教导方法,是维持和发展儿童浓郁的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则。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