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学院那些事儿 83 “画家”的女人缘

作者 : 李哲

所谓的画家,也有浓情似曲,也有火热的,想要撩拨一下世界的激情,就像身在鼓楼大街的时候,会有许多画家忍不住取出囊中的画笔,意欲涂鸦眼前的高楼,他们看到一栋死气沉沉的房屋,墙面尽是沉灰的哭泣,街上遍布着顿挫的行者,黑衣的小狗也昏倒在地……此时,他们定会攥紧拳头,握住汗流浃背的画笔,目光焕发纯粹的希望,恳切地,像苦头陀劝人向善般挨近墙体,伸出颤抖着脑筋的右手,将下一秒的思索付诸墙面,逻辑渐渐明晰了笑靥,眼看就要绘出新颜,

“一则港都,发撒神经病啊……”

“小青年,这样的画法,总归是不可取的。”

“我,我,我……”

当然,优秀的艺术家也是在这时候出来的,蔡国强就是一个明例,爆炸高楼,爆炸官邸,爆炸博物馆,爆炸总统府,虽说其人褒贬不一,但世界人民心中的一道奇异景观从此拉开序幕,却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的世界,《1Q84》都出来了,传统的架上绘画也如更早一点的《1984》一样,暗淡不少,胸怀大志的人毕竟略疏于布上涂鸦,一生作画,而那些仍然立志画许多画的“艺术家”们,刘墉曾说: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技法,不是知识,创作力的源泉应该像毕加索,无畏精神,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不然我们的相对论,社会主义,文明也将相弃荒场。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奥巴马选总统时遭到多少排斥,最后还是把总统选上,就像金子不在乎土灰的赘压一样。

星矢:纱织小姐,你是怎样看待艺术与平淡的呢?

雅典娜:星矢,平淡并不可怕,怕就怕在平庸的心,有些人的平常岁月叫作蛰伏,另一些人的蜗居闭塞却叫苟安,一旦养成苟安的生活习惯,不但此生良才白费,艺术家的梦想也呜呼哀哉。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从艺基础,就是说一个人想做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活得像艺术家。怎么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拘不束的变样,美轮美奂的畅想,然后把他们一件一件变成现实,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画几幅画,再沉下心来写几篇文章,那成果将不可限量。

#

回看我自己,历数大学四年,还是有很多事都不敢做,把丰沛的感情一天一天浪费掉了,如果当初再自信一点,任其发挥畅快淋漓,那么,今天走在天安门前的将不只有我一个人。

当然,事实是现在就只我一个人,有人说我标准太高,所以徒有感情辅助,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哼,这是什么话啊,标准不高,能对得起协奏曲式的慷慨大爱吗,标准低的经济指标,能带动改革开放的小康进程吗,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忧犹有尽,万紫千红。这样的壮志,才对得起激情无悔的不复岁月,这般的奢望,才有可能把天涯海国迎来现实!

眼前出现了虚幻的场面。

当时那记者拿着一只话筒跑上前来,提问说“请问国家大剧院的气派程度比维也纳歌剧厅如何”。那个声音很甜美,与天空下一蓑冷风还未消尽的北京城楼形成了无法估量的对比,但是又有点土气,像忽然得道成仙的村姑尚未规避的一条尾巴,再定睛一看,我靠,竟是我校同学——云。

“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你……我认识你?”

“嗯,你是学主持的吧,我是油画系的。”

“哦。”

我有点纳闷,怎么她就那么健忘呢,虽然旬日不曾联络感情,但当初初见时的火花还是可以在记忆的长城里留下火种吧,怎么突然阴至圆缺,突然只留客套了呢。

“我,我认识的男生太多了吧,可能,你是哪一个啊。”可能是被我注目凝视得有些尴尬,她吐了吐舌头,调皮地笑了一声,转而将话筒递给又一个路人,如出一辙地采访起来。

果然是迷男法则啊……哎,迷男说过,一个8分以上的女人,在你接触以前,她很可能已被其他男人搭讪过1000次了,所以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价值展示,你便只能成为一个数字,随着天空的流云风烟俱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