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6.第三八回 八国联军陷京津 慈禧太后拙计穷(下)

作者 : 若愚

第16节第三八回八国联军陷京津慈禧太后拙计穷(下)

第三八回八国联军陷京津慈禧太后拙计穷(下)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疯狂地进行烧杀抢掠,天津城中浓烟滚滚,烈焰熊熊;积尸层层叠叠,堆满各条街道;成千上万的义和团、无辜居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数日后,敌人又攻占了静海、宁河一带。随即由俄、英、日三国各出一人,组成了“天津临时政府”,对天津、静海、宁河等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直隶总督裕禄和马玉昆逃到杨村后,急忙向清廷发电求救。慈禧太后闻信大惊,立即任命宋庆为帮办北洋军务大臣,率领一万官军赶到杨村堵截。宋庆到达前线后,不是积极抵抗八国联军,而是命令官军“四面剿捕,痛杀拳匪”。杨村附近的义和团被官军杀得尸陈遍野,血满沟渠;各村居民,被迫离乡远遁。

在此期间,两广总督李鸿章连续五次电奏清廷,竭力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先剿灭拳匪,再设法与洋兵议和”;“必须立即向洋人声明:此次战衅全是乱民、拳匪所为,与朝廷无干”。慈禧太后接到电报,连连称赞道:“所言极是,就照此办理。”她立即发出上谕:“调任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议和全权大臣,火速赶往天津,务必向洋人说明:此次中外开衅,实非朝廷之意,而是拳匪乱民所为,进而激成大祸。望各**帅体谅朝廷之苦衷,尽快议和。”李鸿章接电后,便动身由广州赶往天津。

李鸿章的座船尚未到达,八国联军早已兵分两路,从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两日后,敌人杀到杨村,驻扎在附近的马玉昆部、宋庆部,共计四万官军一触即溃,丢掉大炮、枪支、弹药、粮饷等物资,向通州拼命逃跑。裕禄彻底绝望,持刀自刎而亡。

前线的战报,接连不断地飞进清廷,慈禧太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急火燎,坐卧不安,臭骂朝中大臣道:“奴才无用,奴才误国。”她泪流满面,勒令朝中大臣“以义和团民为前驱,出城迎敌”。然而,那些大臣们一个个老奸巨猾,当面答应后,溜出朝堂,便回家收拾金银财宝,伺机出城逃跑。

慈禧太后精于勾心斗角,擅长玩弄权术,但却拙于治国理政,不懂人心向背。节节惨败的战局,使她怒火攻心,昼夜不眠,两眼血红,声嘶力竭。正在万般无奈之际,忽听太监报道:“原派往江南阅军的大臣李秉衡回京复旨,请求老佛爷召见。”慈禧太后一见李秉衡,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任命他为直隶提督,率一万名神机营官军赶往通州迎敌。李秉衡领兵出京,赶到通州,急忙部署官军构筑防御阵地。三日后,敌人大举进攻通州,炮声隆隆,枪声阵阵,弹光闪闪,烟尘滚滚。一万多名神机营官军全是腐朽堕落的八旗子弟,听到敌人的枪炮声,便一哄而散,四下奔逃。转眼之间,李秉衡身边已无一兵一卒。他仰天长啸,潸然泪下,从怀里掏出一包毒药塞进口中。须臾,七窍流血而亡。

侵略者一路烧杀抢掠,把沿途所有村庄全部焚为灰烬,肆意屠杀居民。造成京津一带五十多万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八国联军践中华,所到之处惟烧杀。可怜残垣破壁处,皆是寻常百姓家。

敌人气势汹汹,步步逼近,北京城万分危机。慈禧太后接到通州兵败的消息后大声痛哭,连连哀号:“我的大清国啊!谁来救我啊!谁来救我的大清国啊!”哭了半天,突然醒过神来,立即命令总理衙门以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日、俄、德、法等国驻华公使发出国书,称:“近因民教相仇,乱民乘机肆扰,致使各国误会,才有攻占天津之事。于是,兵连祸结,时局纷扰。朝廷一贯与各国友好,望能设法维持,挽回时局。”次日,各国驻华公使纷纷回复照会,称:“我等之本国,现与中国政府保持和平。故绝非对中国政府进兵,而是帮助中国政府镇压叛乱。”“中国政府无力讨伐叛匪,故而本国出兵代为讨伐之。亦为保护本国大使起见,并无他意。”“本国出兵,实为帮助中国剿匪,保护中国皇帝陛下。”

各国的照会确实说的很动听,可慈禧太后却怎么也听不进去;因为,她的耳朵里已经听到了北京城外隆隆的炮声。8月13日,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城下。这时,清政府在北京城内外拥有相当大的兵力,从天津方向败退下来的宋庆、马玉昆部队有三万余人,卫戍京城的荣禄、董福祥所部有三万多人,还有两万多名八旗兵,另有从外省紧急调来的军马六万多人,总计达十五万之众。城中还有数万义和团民,但由于清政府的愚弄,加上义和团成分极为复杂,良莠不齐,许多义和团组织被土豪、恶霸、地痞、流氓所操纵,这些挂着义和团招牌的组织,在侵略军到来之前迅速涣散,失去了抵抗信心而退出京城。一部分成分较好的义和团队伍则分散到铁路沿线的乡村之中。

敌人兵临城下,日军开始进攻朝阳门,俄军进攻东便门,英军进攻广渠门,守城清军和部分义和团联合防守,依托城墙实施抵抗。北京城内极度混乱,数万富商巨贾、王公贵族丧魂落魄,纷纷携带家私争相逃命,各条街道上车马壅塞,人头攒动,满城喧嚣,极其混乱。

此时,慈禧太后因连续几个昼夜饮食全废,无息无眠,直熬得两眼通红,嗓子冒火,声音嘶哑,面容憔悴。她不断召集朝中大臣,气急败坏地发号施令。她命令大学士昆冈和英国人赫德一道,押运了数车西瓜、冰糖绕到城外,慰问八国联军,希望敌人停止进攻;但却遭到了联军总司令瓦西里的断然拒绝。昆冈回报,慈禧太后大失所望,又下令荣禄、董福祥带领官军火速剿灭城中的义和团匪,借以告慰洋人,停止攻城。然而,荣禄和董福祥并没有奉旨剿匪,而是伺机逃跑。入夜,董福祥带着一万余甘军,以出城迎战为名,却朝着敌人入侵的相反方向,从西直门撤退,一路飞奔而去。荣禄统帅的武卫军和载漪统帅的神机营、神虎营的两万旗兵,全部逃得无影无踪;荣禄本人只带了数百名卫士,偃旗息鼓,偷偷溜出西直门,乘着夜色远遁。就这样,京城卫戍部队在一夜之间便荡然无存。这真是:朝廷树倒猢狲散,太后一夜成光杆。

次日,英军首先攻破广渠门,杀进城中。随后,日军、俄军亦相继入城。城中除了少量的义和团沿街抵抗外,已看不到一个大清官军。侵略者进城后到处烧杀抢掠,他们闯进沿街商铺、民宅,不分青红皂白,即以连环枪疯狂扫射,把无辜百姓成群屠杀;以致尸横满地,弃物塞途;侵略者所过之处,皆踏尸而行。北京城中黑烟四起,火光冲天,百姓争相逃命,全城一片鼎沸。

8月15日凌晨,八国联军进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太后挟迫光绪皇帝、皇后、大阿哥、李莲英等人,换上便衣从西华门仓皇逃出。临行之际,光绪的珍妃拒绝逃跑,慈禧大怒,命李莲英将珍妃推入井中淹死。慈禧太后一行逃出北京后,一路经宣化、大同,计划绕道太原,向西安逃窜。

八国联军攻占了紫禁城,瓦西里带领卫队耀武扬威地闯入乾清宫,坐在光绪皇帝的金銮宝座上,发出命令:“允许各**队在城中大杀三天,可以为所欲为。但不许焚烧皇宫和颐和园。”此令一发,整个北京城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之中。八国联军从各级军官到每一个士兵,在传教士的带领下,全部投入到疯狂地烧杀抢掠之中。从官衙、商铺、到普通民宅,到处浓烟翻滚,枪声激烈,死尸遍地,血水四溢。皇宫、颐和园内所藏的大量金银珠宝、历史文物,包括《永乐大典》等数万册珍本图书,均被抢劫一空。法**队把数千名义和团民、街道居民四面围逼,赶入一条小巷之内,前后架起十多挺机关枪,疯狂扫射约四十分钟,直至不留一人而后已。英**队驱赶近千名居民拖运满街狼藉的死尸,到城外掩埋,待埋毕尸体后,英军即开枪横扫,把埋尸之百姓全部枪杀殆尽。德**队最为野蛮,他们把数百名妇女儿童驱上街头,在众目睽睽之下集体妇女,如同野兽般大声嚎叫,以此为乐;随后,又把这些受尽蹂躏的妇女和儿童开膛破月复,斩尽杀绝。日本军队冲进户部衙门,抢走了库存白银三百万两,随即烧毁户部衙门。日军还将数百名妇女驱至表背胡同,使其列屋而居,作为官妓,任凭联军入内奸婬。俄**队闯进庄亲王府大肆纵火,府内外一千多人全被烧死。美**队赶到颐和园,把园内无数珍宝、财物抢劫一空。园中上千名太监、宫女,或上吊,或跳井,或自刎,或服毒,死去大半,其余均被美军枪杀。

随后数日,侵略者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条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绸缎、珠宝、古董等物,被劫掠净尽。房主稍有阻拦,即被杀害。侵略者所到之处,无不干尽了惨绝人寰的暴行。

敌人的大屠杀、大抢劫实际进行了八天,北京城在血雨腥风中哭泣了八天。在这八天中,敌人不断增兵,总数达到了十万人;而每增加一批新兵进城,便多一次疯狂地烧杀抢掠。这八天中,北京城中被杀害的民众超过了十万人,被劫掠的财富则无法计算。联军统帅瓦西里在给德国皇帝的报告中承认道:“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因抢劫时所发生之妇女,残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故放火等事,为数计不胜计。”这便是那些“文明国家”的野兽之自我招供。后人有诗议之曰:

八国联军破北京,太后落魄逃出城。十万生命遭屠戮,亿兆资财被抢空。罄竹难书强盗罪,下笔耻写臭清廷。何时九天降狂飙,扫尽一切害人虫。

在北京城内,八国联军实行分区占领。但对于紫禁城,他们相约不实行占领,以表示他们仍然承认清朝政府。不过,各**队都可以进入皇宫任意劫掠。瓦西里把他的司令部设在中南海的仪鸾殿里,这里一直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珍宝文物堆积如山。后来,瓦西里在离开时,把仪鸾殿洗劫一空,再放火烧毁,借以毁灭其罪证。

八国联军在占领了天津和北京后,又四路分兵,以讨伐义和团为名,沿着铁路线展开大屠杀。在天津以东,他们攻占了唐山、山海关、秦皇岛;向南攻占了沧州、德州。在北京以南,他们攻占了涿州、保定、娘子关;向北攻占了居庸关、张家口等地。让侵略者赶到惊讶的是他们所到之处,清朝军队早已为他们扫清了前进的道路。瓦西里非常满意地称赞道:“当联军前进之际,常常发现清朝军队与拳匪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之处,多悬挂着已被斩首的拳匪头颅,以表示对联军的欢迎。”当然,清军只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奉了慈禧太后的命令而为之。在逃跑的路上,慈禧太后不断发出上谕,要求各省督抚“务必痛剿拳匪,勿使其再给朝廷惹祸”。可悲的是,侵略者对此并不领情。当联军到达保定时,新任直隶布政使廷雍开门揖盗,率领全城官员手执白旗,列队欢迎。侵略者进入保定城后,依然进行了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并把廷雍和十多名主要官员当场枪毙,枭首示众。这些对侵略者“以礼相待”的官员,仍然难免被杀的事实,让清政府大为震惊。

侵略者确实残忍疯狂,但他们也日夜提心吊胆。他们只敢在铁道线附近行凶作恶,不敢深入到农村山区;他们只敢在直隶省境内肆虐疯狂,不敢到其他省份扩张骚扰。他们非常害怕亿万中国人民群起反抗,如果没有清朝官军的协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将寸步难行。瓦西里向德国皇帝报告道:“在中国农村,到处都是愤怒的目光,到处都是复仇的拳匪。中国政府虽然**无知,但是中国还有四万万人。中国民众之中,尚含有无限的蓬勃生气。中国民众所拥有的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至少有十万人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他向德皇建议道:“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英国人赫德也上报英国政府,他从义和团运动中看出,“中国人有大梦将觉,争取**自主之思想。自今以后,此种精神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认为马上实行瓜分,只会激起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持中国现状,由列强扶持清政府,使中国人没有亡国的感觉,逐渐消磨掉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美国政府再次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并强调要“保全中国”。这样,德、英、美等国迅速达成协议,称:“要保持各国在华之共同永久利益,就必须保持中国土地完整,保持中国现存政府的统治权,方能实现各国利益均沾。”此约一出,其他各国亦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八国联军在血腥镇压了直隶境内的义和团后,陆续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这才是:为谋在华长久利,列强相约保清廷。“睡狮必须继续睡,千万不能被惊醒”。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