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8.第二九回 马尾港庸官致败 镇南关老将大捷(下)

作者 : 若愚

第18节第二九回马尾港庸官致败镇南关老将大捷(下)

第二九回马尾港庸官致败镇南关老将大捷(下)

船政大臣何如璋刚刚返回官衙,坐尚未稳;法军参谋长福禄诺已尾随而来,递上一份书面通知,笑嘻嘻地道:“我来下战书,明日开战。浪客中文网”何如璋瞪着一双醉眼,看看开战通牒,又看看福禄诺,忽然咧嘴一笑,结结巴巴地道:“洋、洋、洋大人,又来开、开、开玩笑。明天不战,后、后、后天战吧。”说毕,趔趔趄趄地站起身来,伸手让道:“洋大人,你请坐。”福禄诺白了他一眼,说声:“告辞。”便匆匆离去。衙中役吏见何如璋大醉,急忙上前,搀扶其去后院歇息。

福禄诺赶回舰队,向孤拔报告道:“那头猪醉了。”孤拔大喜道:“好极了。”回头问利士比道:“各舰准备好了吗?”利士比道:“早已严阵待命。”孤拔下令道:“立即开炮,彻底消灭中国海军。”霎那间,二十艘法**舰上的六百多门大炮一齐开火,犹如山呼海啸、地动天摇;炮弹似冰雹、如骤雨般飞向清军舰船,连连爆炸。福建水师舰队毫无防范,突然遭此灭顶之灾,各舰纷纷中弹,爆炸的气浪灼灼逼人,火光闪闪刺目,弹片四面呼啸,黑烟滚滚而起;残肢断臂凌空舞,破铜烂铁漫天飞。清军舰队仓促应战,还没来得及起锚,就被炸沉两艘、重创四艘;其余各舰冒着弹火硝烟匆忙起锚,开炮还击。整个马尾港江面,犹如一口巨大的铁锅,浊浪滚滚,热气腾腾,炮声隆隆,弹光闪闪。法军战舰四面围追堵截,不断开炮猛轰。清军船舰个个伤痕累累,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毅然奋起反抗。“振威号”管驾许寿山在船体受弹无数,状如蜂窝,船身倾斜,势将及溺之际,沉着指挥。船上兵勇在遍体伤痕,血流如注之时,依然顽强开炮,打尽最后一发炮弹,随后与船一同沉没。“福星号”管驾陈英临危不惧,一边高呼:“大丈夫当以死报国,”一边指挥开炮还击,与法军浴血鏖战,直到船体爆炸沉没。“飞云号”小舰中弹起火,又被敌人三艘大舰包围,互相展开激烈炮战。“飞云”舰上炮塔被炸歪,大部分官兵陈尸甲板;数名受伤兵勇依然挺身炮后,装弹开炮,猛轰敌舰,终被敌舰击毁。“扬武号”旗舰在船体开裂、漏水之际,开炮击中孤拔的座舰,差点把孤拔炸死;随后,被敌舰群炮猛轰,中弹无数,舰身断裂而沉没。

这一战,极为惨烈。福建水师的十一艘战舰、十九艘运输舰,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内,战舰全部被击沉,运输舰全部被击毁;七百多名官兵葬身江底。

且慢,战斗打响后,那几个庸官在干什么?听到炮声,闽浙总督何璟急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口中念念有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保佑弟子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拜求菩萨,施展法力,驱逐敌寇,保护黎民。”

听到炮声,船政大臣何如璋陡然酒醒,滚到床下,浑身筛糠,双便齐流;被仆从、家人搀扶起身,仓皇出逃,一路狂奔三四里,在乡间一祠堂里躲了起来。

听到炮声,福建巡抚张兆栋急忙月兑掉官服,换上便衣,把屋里的黄金、珠宝、银票收为一包,揣在怀中,溜出衙门,落荒而逃。逃到郊外,却因慌不择路,一头栽进稻田里,滚得像个泥母猪,依然在烂泥中寻模金条、珠宝、银票。

听到炮声,钦差大臣会办福建海疆事务张佩纶吓得神志昏迷,晕倒在地,被从人救醒,搀扶出衙,跣足而奔。逃了数里,因身体肥胖,汗流如注,气喘如牛;遂钻进路边一间破庙内藏身。

瞧瞧,这几位督抚大员的所作所为,若不失败、不误国,那才真是天方夜谭。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马江之役血债多,福建海军全覆没。丧师误国庸官罪,人面兽心侵略者。

次日,法国侵略者又大肆进攻马尾造船厂,狂轰烂炸,把整个厂区炸成一片废墟,一艘即将下水的巡洋舰也被彻底炸毁在船坞内。法军还在马江两岸逞凶施暴,炸毁炮台,焚烧民房,屠杀百姓。

马江之役,大败亏输。战况报进北京,清廷赫然震怒。8月26日,清廷下诏:对法国宣战。同时传旨:将何璟、张佩纶、何如璋、张兆栋四人革职拿问,交刑部治罪。四天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紧急召见左宗棠,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受诏后,返回寓所,即刻命令随从收拾行装,准备启程。此时的左宗棠,年已七十有三,老病浸浔,步履艰难,双眼昏花,听力减退,哮喘咯血,惟药是命。数日后,左宗棠启行。醇亲王、翁同和等一批主战派官员亲来送行。虽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众人目睹左宗棠强拖衰病之躯,奔赴沙场,不由得泪湿袍袖,唏嘘不已。

左宗棠一路风尘仆仆,历时三月有余,抵达福州。全城官员士绅在城外接官亭恭候、迎接。钦差大臣仪仗威风凛凛,开道入城;所过之处,街坊店铺,家家摆设香案,燃放爆竹;全城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无不以争睹钦差风采为荣。盖因自马江战败后,福州官民一夕数惊,风声鹤唳;今见左宗棠威威赫赫,无异于天神降临,家家欢天喜地,人人恭敬爱戴。自此,福州人心大定。

三日后,左宗棠召集新任闽浙总督杨昌濬、福州将军穆图善、福建巡抚刘传铭、台湾道刘璈等官员开会,听取汇报,布置防务。会上,左宗棠得知:法国舰队在马江战役后即撤离,转往基隆、镇江等处挑衅,被当地军民击退;孤拔身受重伤,不久死去。法舰再次偷袭基隆得手,又占领了澎湖岛,封锁了台湾海峡。会议综合分析、反复讨论,最终定下五条措施:一、尽快打捞马尾港内沉船,疏通马江,修复码头。二、在马江入海口安置木桩、铁栅、绞索,封锁海口;只许中国船只进出,禁止外国船只入境。三、修复海口、马江各要塞炮台,加强炮火控制。四、火速招募兵勇五十营,严格训练;分往沿海各营垒驻守。五、上书朝廷,从南洋、北洋水师各借调五艘战舰,来福州海口增援;准备渡海作战。会后,福建军民迅速行动起来,义务出工,积极从军,捐钱捐物,购买枪炮;热火朝天忙备战,同仇敌忾保边疆。

1885年1月,春节前夕,法**舰欲趁中**民欢度新年之际,发动一场突然袭击。左宗棠得知情报,即与杨昌濬亲临海防前沿阵地巡视。是日,正值风雨交加,道路湿滑。左宗棠抵达长门要塞,浑身湿透。哨兵急报,雨幕中有几艘敌舰驶来。左宗棠接过望远镜一番瞭望,随即下令开炮轰击。法舰见清军防备森严,只得灰溜溜地掉头离去。

敌人偷袭未遂,返回基隆。新任法军总司令尼格里派人多方打听,得知福建前线已由左宗棠坐镇指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命令各舰:“勿犯福建”。尼格里经过多日的苦思冥想,遂调整作战计划,集中兵力从陆路进犯广西边境。

2月12日,法国侵略者出动六千兵力,从山西、北宁两路夹攻凉山。法军疯狂开炮轰击,凉山城中弹火闪灼,黑烟翻滚。坐镇凉山的广西巡抚潘鼎新听到炮响,急忙上马,率先出城逃跑。城中守军失去指挥,毫无斗志,不战而溃,一路败逃到镇南关。法军占领凉山,休整数日后,重新发动攻势,气势汹汹地杀向文渊州。文渊州守将广西提督杨玉科奋起抵抗,指挥清军与敌血战三日。守军伤亡大半,杨玉科战死,文渊州被法军攻陷。法军继续进攻,直杀到镇南关外。其时,关内计有清军三万余人马。潘鼎新无心恋战,又一次弃关出逃,守关军队随即溃退。溃军一路上大肆劫掠,广西边境地区顿时兵慌马乱,百姓叫苦连天。清军一直败退到广西龙州,方才收住脚步,暂时驻扎。法军随即攻陷镇南关。

凉山、文渊州、镇南关相继失守,两广总督张之洞连夜电告朝廷,并奏请启用老将冯子材。朝廷复电:“将潘鼎新革职拿问。任命冯子材为署理广西提督,赴越抗敌。”冯子材,字翠亭,广西钦州人。早年曾随张国梁对太平军作战,升为广西提督,不久因年老退职。时年已七十,在家清贫度日。忽接张之洞大令,怆然涕下,随即率二子赶往龙州。冯子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达前线后,大力整顿溃军,把不同番号、不同系统的清军收拢起来,计约三万人马,编为左、中、右三路。冯子材身瘦骨健,精神矍铄;头脑精明,关爱士卒;特别注重团结下级将佐,激励地方百姓,积极准备收复镇南关。他反复告诫各营将士:“洋人的毛病是欺软怕硬。我越软弱,洋人越猖獗。我若强硬,洋人则自收敛矣。”“夫战者,勇气也。强敌并不可怕。可怕者,是我们没有战胜强敌之勇气。”“我军众志成城日,便是法夷覆灭时。”在他的鼓动、整顿下,清军士气大振,军容整肃。

冯子材下令,三路大军一齐出动,威逼镇南关。法军司令尼格里见势不妙,指挥法军大肆烧杀抢掠后,炸毁镇南关炮台,率领法军退驻关外三十里之文渊城。冯子材率军抵达关内十里处之隘口前,驻扎布阵,准备与敌决战。他下令沿山岭筑起一道十里长墙,外掘壕堑,构筑起完整的防御体系。他传令各部将佐道:“有退者,皆诛之。”又组建了一支督战队,队员均头裹红帕,于各路口设卡,堵截逃兵。他严令督战队员道:“将领后退者,斩立决。士卒后退者,杀无赦。”

3月23日,尼格里兵分三路进攻关前隘口。冯子材沉着应战,勉励官兵誓与长墙共存亡。法军猛扑长墙,炮声震天,弹雨盖地;枪鸣谷应,人吼山啸。冯子材指挥各路军马据墙还击,排枪喷火,群炮吐焰;前仆后继,撼地动天。双方激战一日,互有重大伤亡。至夜,各自守住阵脚,垒尸对峙。次日,法军炮火更猛,清军炮火渐疏。一大队法军持枪狂射,猛扑至墙下,迅速迭背而起,企图爬上长墙。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冯子材头裹红帕,赤足草鞋,手持长矛,大呼道:“若让法贼入关,有何面目见广西百姓,何以为生!”呼罢,涌身跳出墙外,冲入敌阵,左劈右刺,立毙二敌。其二子冯相华、冯相荣亦持刀跳出墙外,与敌人白刃格斗。众军士见老将父子如此神勇,俱倍感奋力,纷纷跃出墙外,扑进敌群,挥刀舞矛,与敌人展开激烈肉搏。顷刻之间,关前三里方圆的战场上,烟尘滚滚,杀气腾腾,敌我双方战在一起,搅成一团。近身格斗,法军毛瑟枪上的刺刀抵不住清军的大刀长矛。但见:

大刀追命速,长矛索魂急。断肢半空抛,头颅随地滚。血花飞满面,肉雨扑征衣。敌寇忙遮挡,须臾命归西。

清军愈战愈勇,步步紧逼;法军被迫后退,逐渐离开长墙。清军大队人马分头推进,战至天黑,毙敌一千余人。适逢附近各村寨百姓持镐举锄,赶来助战,漫山遍野,杀声震天。入夜,中越军民点起火把,把敌人四面包围。当天,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关南之临洮大败另一路法军。王德榜率“恪定靖边军”从由隘出发,翻越荒山僻径,抄攻法军后路,切断了敌人的弹药运输线。

第三日,法军发现后路被截断,军火匮乏,士气大为涣散。冯子材得知王德榜军在后路得手,立即决定发起总攻。清军枪炮齐鸣,攻势强劲。尼格里身负重伤,下令撤退。法军扔下数百名伤员,匆忙窜出镇南关。清军呼啸而上,一举攻占关城各营垒。无数百姓涌到关上,挥起镐锄,四下追杀,把法军伤兵全部击毙。

冯子材头裹红帕,赤足草鞋;立马关口,聚集众将,发令道:“人不下鞍,马不停蹄;穷追猛打,斩杀残敌。”正在此时,忽见一名士卒赶来报知:大儿子冯相华战死沙场。冯子材听罢,双眼冒火,浑身暴热,两把撕开上衣,甩到地下;赤膊提起纯钢长矛,两脚一磕,催动座下高头黄膘马;大呼一声:“随我杀敌”;当先冲向关外。众将士纷纷扬鞭催马,紧紧跟随。大军呼啸出关,奋起直追。人喊马嘶,峡谷震荡;枪声激烈,群山回应。冯子材满腔怒火,骤马疾驰,手中长矛神出鬼没,左挑右刺,沿途毙敌无数。法军被追得势穷力竭,哀叫之声犹如鬼嚎,纷纷丢弃大炮、枪支、弹药,一路狂奔到文渊城。城门尚未来得及关闭,冯子材一马当先,率领大军已经赶到。法军大骇,喘息未定,复匆忙弃城逃跑。清军铁骑穿城而过,穷追猛打,沿途斩杀,犹如砍瓜切菜。法军被追得精疲力竭,有的扔掉枪支,跪倒在地,叩头求饶。有的累得口鼻喷血,躺倒在路旁,狂喘不已。有的钻进路旁的灌木丛中,以手捍颈,高翘。有的跳下稻田,在泥水中滚爬,企图遁入山林。皆被清军赶上前去,手起刀落,全部斩杀。冯子材率领大军继续追歼,到天黑时追到凉山城下。一鼓作气,连夜攻占了凉山城;方才息兵歇马。残败法军仅剩数百人,乘着夜幕,落荒逃命。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凉山大捷”。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三日鏖战收三城,一路狂飙快哉风。法军跪地求饶处,万丈丰碑志英雄。

越南人民得知清军大胜,纷纷闻风响应起义。越南官员把北宁等地义民集中起来,成立了“忠义五大团”,打出冯子材军旗号,自愿为清军挑饭,作向导,随军助剿。越南北部,各路清军全线反攻,旬日之内,收复州县三十余座。

法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朝野震动;茹费理内阁顷刻倒台。这才是:一战之威惊世界,法国内阁旋垮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