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7.第二九回 马尾港庸官致败 镇南关老将大捷(上)

作者 : 若愚

第17节第二九回马尾港庸官致败镇南关老将大捷(上)

第二九回马尾港庸官致败镇南关老将大捷(上)

正当越南前线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清廷内部文武大员之间,也唇枪舌剑、吵闹不休。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抒己见,慷慨陈词。主战派以醇亲王、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其中左宗棠的意见最为典型。左宗棠上书称:“中越山水相连,实为唇亡齿寒关系。法军犯边,欺我太甚。臣敢再次请缨,亲临越南前线杀敌。豁出老命不要,务求打出国威。”主和派以恭亲王、李鸿章、何如璋为首,其中李鸿章的言论最典型。李鸿章上奏道:“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不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陆军虽可一战,但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都想争取最高决策者慈禧太后尽快决断。然而,慈禧太后老谋深算,精于玩弄权术,放纵两派互相攻讦,彼此牵制;在权力之间制造平衡,达到凌空驾驭,为己所用之目的。一日,慈禧召见恭亲王奕?和李鸿章,她一面命奕?下诏给左宗棠,让其在江南集结旧部,准备作战。另一方面,她又授意李鸿章速赴天津,谋求与法国议和。慈禧的安排,让奕?一头雾水,问道:“老佛爷,到底是战还是和?”慈禧道:“既要战,又要和。”奕?又问道:“臣糊涂。还是不明白。”慈禧道:“蠢材。就知道单想一面,就不会两面想想?主战、主和,两派都要利用,两手都要准备。战是为了和;而要和,就得摆出一个战的架势。”奕?大悟道:“老佛爷圣明。”奸诈狡猾的李鸿章听出了慈禧的弦外之音,“战”是做样子,“和”才是本质;随即应道:“臣遵旨。”言讫,二人一同辞出,各自分头行事。

却说左宗棠自任两江总督以后,一面亲自检阅水师,加强海防;一面督促下属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两年之间,每日起早睡晚,忙的不亦乐乎。一日,忽闻越南战事陡起,遂上书朝廷,请缨督战。旬日后,接到清廷电旨,令其选将招兵,准备作战。左宗棠立即通知旧部战将王德榜,在永州招募了五千兵勇,号为“恪靖定边军”。又在南京筹集了一批军火、粮饷,把所募新军装备齐整,促王德榜择日启程,率部赶往越南边境增援。

再说法军纸桥大败、李维业战死的消息传到法国,茹费理火冒三丈,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由海军中将孤拔为远征军司令,率领战舰三十余艘,水兵一万人增援越南战场。这孤拔将军身材细高,面庞精瘦,皮肤白皙,碧眼红发;颧骨上架一副近视镜,嘴唇上蓄一道短髭;外貌非常文静,然内心却极为狡诈。

两月以后,孤拔率法军舰队抵达越南中部海岸。其时,正值越南王病死,国内各派势力发生内讧,直打得天昏地暗,四分五裂。孤拔乘机组织法军大肆进攻,迅速攻陷越南京城顺化;迫使越南当局签订了《顺化条约》。条约规定:越南正式接受法国的保护,并允许法军在红河沿岸驻扎。然而,驻守红河岸边的黑旗军却寸土不让。孤拔玩弄诡计,派人四处张贴告示,悬赏一万两白银购买刘永福的首级;悬赏十万两白银购买胜保。告示贴出数月,无人理睬。孤拔又生一计,派人与刘永福谈判,企图用一百万两银子收买刘永福。要他将黑旗军撤出胜保,让开红河航线。刘永福坚决拒绝,誓死不让。孤拔无计可施,苦思冥想了半月,又想出了一条毒计:只有向清政府施压,才能把黑旗军逼走。他立即授意其参谋长福禄诺赶赴天津,施展阴谋诡计,与清政府谈判。

福禄诺赶到天津,约见李鸿章;一脸虔诚地表示:“法国并没有与中国作战的意思,只是帮助越南谋求**。”李鸿章道:“我国也不想与贵国开战。我此次来天津,皇太后授以密计,中法议和乃是大局。”福禄诺道:“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其实,越南乃一块不毛之地,为此开战,不值。”李鸿章道:“越南实为蛮夷之邦,弃之,与我国亦无大损。”福禄诺道:“确实如此。但是,黑旗军却是我们议和的最大障碍,贵国必须将其撤回。”李鸿章道:“黑旗军并非我国正规部队,只是一股土匪。若能借贵军之手将其剿灭,即为我国除一大患。”福禄诺道:“高、高。”李鸿章道:“妙、妙。”二人一拍即合,不由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随即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法国占领越南,撤回住在越南的军队,并允许法国商品由云南、广西自由输入内地等。此约严重损害了中越两国的利益,又向侵略者打开了中国西南大门。

法国远征军司令孤拔,将条约内容电告法国政府。茹费理非常满意,当即回电称赞道:“李鸿章不愧是中国的政治家,能用我们的观点去考虑两国利益。可谓富有远见卓识。”李鸿章得知此讯,立即回电给茹费理道:“为难之间,多有隐衷,两地心照不宣。”随后,李鸿章回到北京,向慈禧太后汇报了谈判结果。清廷批准了《中法简明条约》;又下诏称:“中法和议已成。赴越各军务于三月之内撤回。”

消息传开,国内舆论一片大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南宁等各大城市群情汹涌,民心大愤。舆论矢集李鸿章,万口唾骂卖国贼。其时,恰逢苏州城中有一位著名丑角戏演员杨三,因病去世。有好事者遂撰一联云:“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盖因李鸿章排行第二,被其乡人称之为李二先生。此联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与此同时,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李鸿章。一月之间,弹劾奏章便多达四十七封。众口一词,齐骂李鸿章为“当代之秦桧”,“卖国之奸贼”。清廷为平息民愤,掩人耳目,不得不做出一点愤慨的姿态。一面调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命令前线各军原地驻防。一面把奕?撤职,更换全部军机大臣,传旨“申饬”李鸿章。同时,任命庆亲王奕劻为总理衙门大臣,主持军机处事务;调左宗棠火速进京,入值军机处办事。清廷似乎又强硬起来,摆开了一副与法国决一雌雄的架势。

清廷态度强硬,原本是虚张声势之举。但却引起了法国政府的不满,认为清廷违背《中法简明条约》,遂命令孤拔实施进攻,用武力征服中国。

1884年3月,孤拔率领五千名法军,向驻守纸桥的黑旗军发起进攻。法军以上百门新式火炮狂轰烂炸,纸桥镇陷入一片火海。黑旗军英勇抵抗,激战一日一夜,终因枪炮陈旧,且弹药罄尽而逐渐失去迎战能力。士卒们仅靠手中之大刀长矛浴血厮杀,难以抵挡法军的猛烈炮火。法军发起全面攻势,炸弹倾盆,血肉横飞。黑旗军死伤大半,步步后退。刘永福遍体鳞伤,血染征袍;在部卒的搀扶下率部撤出纸桥。法军乘胜追击,黑旗军大败,夺路而逃;逃回胜保营寨时,仅剩下二千人马。

当黑旗军与法军大战之际,驻守在山西、北宁一带的徐延旭、唐炯所部清军,坐视不救。忽见黑旗军败退,徐延旭、唐炯大为恐慌,扔下部队率先逃跑。清军全线大乱,敌犹未至,望风先遁;路上、田边、村前、街后,到处都是大清官军,丢戈弃甲、抢牛夺马;纷纷滚滚向后退,乱乱哄哄拼命逃。法军一路开枪开炮,长驱直入,乘虚占领了山西、北宁城。

清军全线败退的消息,很快传到广西南宁。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不敢隐瞒,如实电告朝廷。清廷立即复电称:“把徐延旭、唐炯革职拿问。发配到宁古塔充军。”同日,清廷任命潘鼎新为广西巡抚,张兆栋为福建巡抚。潘鼎新、张兆栋都是李鸿章的亲信干将,临行时李鸿章授以密计道:“老佛爷密旨:衅不我开,善保和局。汝二人赴边临敌,宜慎行之。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潘、张二人心领神会,点头称是,随即出京赴任。

潘鼎新、张兆栋出京之日,也正好是左宗棠奉旨进京之时。左宗棠入宫陛见后,重新担任军机大臣,主管神机营事务。神机营乃京城卫戍部队,亦负有保卫皇宫之重任。左宗棠寓居于西华门外之弘仁寺,神机营大小官员常来拜谒,每日车马盈门,十分拥挤。其余六部九卿、亲朋故旧也纷纷来访;如无要事,他均辞谢不见。忽一日,翁同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翁同和道:“朝野内外,官风萎靡疲沓,如不及时振作,后患将不知伊于胡底。”左宗棠道:“惟有与法国决一死战,方能振聋发聩,砥砺自强。”翁同和道:“朝中依然有人畏敌如虎,害怕作战。”左宗棠愤然道:“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大丈夫临敌,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活。”翁同和鼓掌大呼道:“壮哉,不愧为英思雄论。”左宗棠道:“老夫欲再次请缨,临边督战。能马革裹尸,幸耳。”言讫,即与翁同和商议奏章,再次请战。

左宗棠请战奏章呈上,朝廷正在研究之时,福建前线情况突变:中法之间再起战争狂澜。原来,法军司令孤拔在指挥陆军占领山西、北宁后,一面息兵休整,调运弹药、军需物资。一面派人致函给闽浙总督何璟,称:“我们消灭黑旗军,乃是帮助贵国剿匪除患,并非两国开战。为示中法和好之谊,兹决定派遣军舰若干艘,来马尾港游历、访问,望勿见疑。”何璟接到书函,便邀请钦差大臣会办海疆事务张佩纶、福建巡抚张兆栋、船政大臣何如璋一同会商。张佩纶是个矫情傲物、刚愎自用的人物。平日里大言高论,以谈兵事为能,借此邀图宠幸,博取时誉。等到亲临战阵时,却异常怯懦,极度可鄙。而何璟、张兆栋、何如璋则全是李鸿章的亲信党羽,只图求和苟安,甘愿妥协投降。这四个人在一起议了半天,一致认为:朝廷已与法国签约议和;衅不我开,乃朝廷的一贯主张。现在,法国人既然公开示和,理当欢迎。若能借此促进中法和局,无异于大功一件。于是,何璟便复函告知孤拔,对法**舰前来游历、访问,表示欢迎。

1884年7月15日,法军司令孤拔率领二十艘战舰驶到马尾港外。何璟派出一艘水师小艇出港迎接,引领法国舰队驶入港内,与福建水师舰队并排停泊。何璟等福建官方大员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邀请法军司令孤拔、参谋长福禄诺、少将利士比等上岸游览,并设宴款待。孤拔满脸奸笑,连连表示“中法友好”,“中法和平”。何璟等人一味谄笑道:“和为贵,和为贵。”当日宴罢,孤拔等人返回座舰。次日,孤拔在舰上设宴,邀请何璟、张兆栋、何如璋、张佩纶等赴席。宾主频频举杯,气氛欢洽。宴罢归来,何如璋召集福建水师各舰管驾,严词训诫道:“中法和好,衅不我开。各舰要严格约束兵勇,不准自行起锚、不准发给弹药、不准破坏和局。违令者虽胜亦斩。”

自此以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马尾港笼罩在一片“和好”、“友谊”的气氛之中。法国水兵可以自由登岸,进城游荡,随意采购粮食、蔬菜、鱼肉,补充淡水,而不受任何限制。这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已处于战争状态的两**舰共泊一港;法**舰高度戒备,严阵以待;中**舰却毫无戒备,麻痹松懈。

8月23日清晨,法军司令孤拔再次宴请何璟等福建官员,饮酒谈笑之间,福禄诺一脸严肃地宣布道:“明天,我们就要回国了。此次来福建游访,非常开心。贵国官员非常热情友好。为表示我们的谢意,请大家干杯。”一阵酒杯碰撞,各自仰口鲸吞。笑语喧哗之中,孤拔对何如璋道:“你是中国的舰队司令,我是法国的舰队司令。明天,我们两国的战舰打一仗。你说说,谁会赢?”何如璋大惊道:“明天打仗?你们不是要回国吗?”孤拔满脸笑容,解释道:“开个玩笑嘛。你说,真要打一仗的话,谁会赢?”何如璋道:“哦,你是说笑话。要打的话,肯定是你们赢,我们必输无疑。”孤拔神采飞扬,哈哈一笑,道:“玩笑,玩笑。”何如璋连忙应道:“是,是,洋大人说笑了。”宾主互相劝酒,气氛极其热烈。酒足饭饱之后,何璟、张佩纶、何如璋、张兆栋四人告辞,各自返回衙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