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第二一回 陷天京湘军屠城 乞残生忠王变节(上)

作者 : 若愚

第1节第二一回陷天京湘军屠城乞残生忠王变节(上)

第二一回陷天京湘军屠城乞残生忠王变节(上)

李秀成率二十万大军渡江攻皖,历时三月,尽失天时地利,最后只剩下三万人返回天京。浪客中文网太平军战士,大多是迫于生计、渴望摆月兑贫穷而扛起刀枪,走向战场;魂归他乡的,死者长已矣;侥幸回来的,伤感满胸膛;人人意志消沉,个个抑郁沮丧。哀莫大于心死,耻莫甚于败亡。天京城内,家家皆有亲人战死沙场;痛苦、迷茫、绝望几乎成了普遍现象。然而,此时的洪秀全却发出诏旨称:“朕又梦中上天堂,亲身觐见天父皇。天父保佑灭清妖,太平盛世万年长。”用这种呓语来挽救危亡,真可谓别出心裁,但却无比荒唐。由此可见,洪秀全没有雄才大略,除了自欺欺人的宗教幻想外,拿不出有效的治国之策;反而丧失了革命志气,堕落成了极为愚陋、昏聩的封建君主。此时的太平天国已是政局糜烂、奸佞弄权、兵微将寡、人心大乱。

再说东部战场。自李秀成撤兵回救天京之后,太平军在苏浙地区兵力极度空虚,英法侵略者遂与李鸿章、左宗棠等密切合作,乘机发起了全面的反扑。中外反动势力首先向宁波发起进攻。英国侵华舰队司令丘德克、法国侵华舰队司令耿尼率五千英法军,与一万清军、地方团练武装互相配合,向宁波大肆攻击。其时,驻守宁波的太平军只有二千兵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打死打伤英法军八百多人,法军司令耿尼在混战中被击毙。血战二日,太平军寡不敌众,大部英勇牺牲,只有三百余人突围,撤退到慈溪。宁波陷入敌手。

法国侵略者鉴于耿尼毙命,遂效仿英军“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办法,组建起一支中法兵力混合的洋枪队,号称“常捷军”;由法**官布勒东为统领,以法国海盗、兵痞为教练,招募了四千名中国人为兵勇。常捷军以宁波为基地,经过短期训练,即从沿海向浙江内地进攻。其时,李鸿章派华尔率一部分常胜军增援浙东,与布勒东的常捷军、清军夹击慈溪。守城的太平军英勇奋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美国流氓华尔被击毙。慈溪城下的激战,持续了近十天,中外反动势力攻破慈溪,守城太平军全部战死。常捷军和清军在慈溪疯狂抢劫、烧杀后,又向绍兴进攻。在绍兴城外,太平军与常捷军列阵大战,把常捷军杀得大败,布勒东被打死。旬日后,继任常捷军统领的法**官达尔迪再次组织进攻,双方激战数日,达尔迪又被太平军击毙。守城太平军坚守了一月之久,伤亡惨重,又弹尽粮绝,仅剩数百残兵弃城败退,逃往杭州。太平军在浙东的城镇大部分丢失。

在浙西,左宗棠率一万楚军,自江西攻入浙江之日,正是李世贤抽走大部兵力赶往天京之时。留守浙江各据点的太平军兵力非常薄弱,又不能很好地互相配合,甚至互相倾轧、矛盾重重。左宗棠兵进衢州,又调集了四、五万清军,浩浩荡荡向东挺进。一路上,左宗棠发出招安告示,利用了混在太平军内部的异己分子,分化瓦解,招降纳叛,逐步占领了若干重要城镇,取得了优势地位,兵锋逼近富阳。在富阳城外,左宗棠所部与浙东杀来的常捷军会师。他们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攻陷了富阳。所幸者,左宗棠治军颇严,其楚军所过之处,尚无残杀百姓、肆意抢劫之恶行。左宗棠指挥楚军攻占了城中之南大街,把守街口,制止混乱,使数十家商铺和上百户居民安然无恙。然而,左宗棠却无法制止常捷军之烧杀抢掠;东、西、北街在常捷军的大肆劫掠下,残破不堪,惨不忍睹。

次日,左宗棠目睹了常捷军在富阳之暴行后,虽然一腔怒气,却不便发作;只能以钱为媒,赂以重金,辞退了常捷军,令其返回宁波驻守。随后,左宗棠率领六万楚军围攻杭州。其时,驻守杭州的太平军约十万兵力,但却分属七、八个王统领。面对重兵压境,各王意见分歧,有的主战,有的主降,无法统一。杭州城内,纷纷攘攘,乱乱哄哄。左宗棠则采取了刚柔相济、各个击破之策略,一面督兵厮杀,一面招安诱降。半月之后,太平天国的比王钱桂仁带领其部下出城投降。然其他各王有的督率部下坚守阵地,顽强血战;有的拥兵观望,狐疑不定;有的丢弃阵地,出城逃跑。左宗棠步步为营,分区推进,历时三月有余,终于占领了杭州全城。至此,太平军在浙江的基地大部分丧失。

在杭州,左宗棠结识了大富商胡雪岩。胡雪岩头脑精明,善于经商理财,主要从事药材、茶叶、当铺经营,并开有“阜康钱庄”,其商铺分号遍及江南数省。在战乱年代,胡雪岩趁机操纵金融和粮食市场,倒买倒卖,发了大财,可谓富甲天下;为前任浙江巡抚王有龄所倚重,委派其为清军筹集粮饷。太平军占领杭州期间,胡雪岩藏匿了大批的粮食。待左宗棠攻克杭州后,胡雪岩立即将数十万担粮食献上。左宗棠一见之下,觉得乱世需才,非常赏识胡雪岩,即刻委任他为清军总粮台;又派他办理赈抚、劝捐、救济灾民。后来胡雪岩常驻上海,积极为楚军筹集粮饷,十多年而不辞辛劳,深得左宗棠之信任。

再说苏南战场。华尔在慈溪被打死后,李鸿章和英国公使卜鲁斯商定,任命英**官戈登为常胜军统领,重新扩充常胜军五千余人;随即开始向太平军疯狂反扑,先后攻陷太仓、昆山、吴江等地。此时,驻守常熟的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派人与李鸿章接洽投降,并且让一部清军潜入常熟,准备相机行事。当李鸿章率淮军攻到常熟城下时,骆国忠发动叛变,把反对投降的太平军将领全部杀死,大开城门,把常熟献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进城后,立即抓捕了骆国忠。骆国忠连忙分辩道:“大帅,我对你一片忠诚。”李鸿章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吃里扒外,有何面目谈论忠诚二字。”遂下令把骆国忠斩首示众。

常熟丢失,驻守苏州的太平军慕王谭韶光率大军出动,企图夺回常熟。双方争战近两月,未能取胜,谭韶光只好退回苏州。于是,李鸿章率领淮军、戈登率领常胜军,分成两路进逼苏州。此时,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将领有五个王,四个天将,其中只有慕王谭韶光坚持对敌斗争,其他四个王和四个天将都与清军暗中勾结,接洽投降。在戈登、李鸿章的诱使下,太平军内部的叛徒郜永宽刺杀了谭韶光,与其他将领开城投敌,淮军随即攻入苏州,大肆抢劫。五天后,李鸿章下令把郜永宽等十余名投降将领全部杀死。可是,戈登却借杀降为名,与李鸿章大吵大闹,并上书清廷,要求清政府撤换李鸿章。原来,在攻陷苏州之前,李鸿章和戈登约定,同时进城,大抢五天。然而,苏州城破之日,李鸿章却将常胜军立刻调往昆山,不容戈登入城分赃。戈登因未能入城抢劫,便借题发挥,几乎要和李鸿章火并。后来,李鸿章请出洋人调解,给了五万两银子,才平息了戈登的怒气。

有了五万两银子的“友谊”,李鸿章与戈登又通力合作,攻陷了宜兴、常州。驻守常州的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不战而降,其部下分崩离析,大部分倒戈易帜,变成了李鸿章的淮军。于是,太平天国在江苏的根据地大部丧失。不久,戈登因故返回英国,李鸿章乘机吞并了常胜军,使淮军的兵力超过十万人。至此,李鸿章兵强马壮,坐镇苏州,背靠上海,成为独霸江苏的大军阀。

苏浙既失,天京粮源断绝,处境危机;城外居民,逃匿一空。1864年4月,天京各门均被湘军封锁,城内军民多以野草、树叶为食,艰难据守。曾国藩向湘军发出通令道:“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山,百货充盈。尔等破城之后,可大索十日,财货归己。本帅将论功行赏,不吝官爵。”他以抢劫和封赏为诱饵,公开号召湘军疯狂进攻,大肆屠杀。致使天京城内战火纷飞,死尸狼藉,军民惊恐万状,朝不保夕。

眼看大势已去,李秀成劝谏洪秀全道:“清妖重重围困,天京危如累卵。应尽快弃城突围,取道江西、湖北,会合陈德才、赖文光所部,争取中原。”洪秀全用昏花的老眼瞪着李秀成道:“汝有贰心乎?”李秀成慌忙跪倒,连连叩头,口称:“臣不敢,不敢。”洪秀全道:“你姑且忍耐之,我有天父保佑,清妖能奈我何?”李秀成只好顺从道:“是。”洪秀全道:“昨日,我亲身觐见天父。天父说,只要撄城固守,即刻派天兵天将下凡,诛灭清妖,立见太平盛世。”李秀成无奈,只好转身离开。洪秀全则继续陶醉于宗教幻觉之中,对城外的隆隆炮声竟然充耳不闻,臣下的军情战报一律不听。

客观地讲,宗教可以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动员民众之作用;但宗教毕竟不是科学理论,不是先进的思想武器。洪秀全痴迷宗教,幻想上帝下凡保卫天京,纯系自欺欺人。谬矣,亦误矣。然洪秀全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他夜以继日,祷告不休;神魂颠倒,饮食全废。他心力憔悴,病倒在床,依然喃喃呓语,窃窃乞求。洪秀全患病两月有余,又不相信医生,自己胡乱开药方,医治无效。他骨瘦如柴,精神恍惚,思念天父,昼夜嘟嘟囔囔,呓语不已。他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决定带他返回天堂。1864年6月1日夜,上帝亲自来到天京,对洪秀全说:“孩子,你在人间受罪已满五十二年。现在,跟我走,到天堂享福去吧。”于是,洪秀全扔下了三千后宫佳丽,扔下了他所开创的太平天国事业,跟着上帝走了,永远不回来了。后人有诗论洪秀全曰:

当年疾呼斩妖魔,凝聚万众齐挥戈。轰轰烈烈定天京,欣欣向荣改山河。自从内讧生疑忌,分崩离析转衰落。英雄事业成虚话,宗教不能救中国。

洪秀全病逝后,洪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