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7.第十四回 争权势反目成仇 起内讧天京变乱(上)

作者 : 若愚

第7节第十四回争权势反目成仇起内讧天京变乱(上)

第十四回争权势反目成仇起内讧天京变乱(上)

诗曰:世人纷纷慕英豪,争强斗胜不辞劳。勇往直前匹夫多,明哲保身智者少。利害相连因缘定,福祸转化天机巧。事能知足心常乐,人无贪欲品自高。

话说东征军扫平江北大营,再次夺得扬州;捷报飞来,杨秀清异常开心。左右忽报:“翼王闻东线告急,督率大军回援,进抵天京城外。”杨秀清大喜:“来得好。”他当机立断,命令石达开与秦日纲的东征军联络,两面夹击清军的江南大营,清除天京城外的肘腋之患。

清军的江南大营由钦差大臣向荣统领。向荣是咸丰皇帝誉为能征惯战的“名将”,他带领数万绿营兵从广西金田跟着太平军,一路“护送”到天京城外,建起了江南大营。江南大营守在天京旁边几年,每日看着太平军进进出出,却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经过周密部署,石达开和秦日纲指挥太平军从东、西两面同时发起进攻。上千门大炮持续轰击,弹如飞蝗,砸向江南大营。向荣组织清军开炮还击,拼死抵抗;营盘内硝烟弥漫,一片混乱。双方炮战半日,太平军炮火越来越猛,清军逐渐失去了还击能力,各个营盘支离破碎,血肉狼藉。太平军出动铁骑,势如暴风骤雨,顿时地动山摇,杀声震耳欲聋,万马横冲直闯;步兵随后跟进,刀枪上下翻飞。清军无心恋战,弃戈四散溃逃。向荣眼见大势已去,带领一群将官亲随趁乱窜出营垒,纵马狂奔,向南逃跑。秦日纲发现向荣逃跑,立即带领大队人马随后追赶。逃跑的慌不择路,如同丧家之犬;追赶的志在必擒,好似离弦之箭。向荣狂奔半日,天黑时逃进句容;秦日纲追到城下,挥军连夜猛攻,半夜破城而入。向荣喘息未定,再次换马出逃,窜向丹阳。秦日纲率军连续作战,随后紧追不舍,进逼丹阳,四面包围。向荣筋疲力尽,狂喘不止。太平军架梯攻城,喊杀连天。向荣自知无路可逃,在极度绝望中持刀自杀。太平军打破丹阳,入城驻守。

江南大营,一战瓦解;清将向荣,丹阳毙命。自此,西自武汉,东至镇江,太平军在千里长江上,畅通无阻,形成了太平天**事上的全盛时期。

一连串的辉煌胜利,使太平天国上下一片欢腾,也使杨秀清欣喜若狂。杨秀清确实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自永安封王起,他就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指挥策划,常操胜券;定都天京后,他主持朝政,也极有法度。可是,长期的大权在握,却使他的个人权威思想恶性膨胀,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为了显示权威,他多次随意处死士兵,用严刑峻法制裁将领,对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则倨傲无礼,常常因细节、小事加以挫辱。凡军政要务都先在东王府议定,然后转奏天王,天王不得不依样“旨准”,致使洪秀全大权旁落,徒有其名。随着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杨秀清更是自恃功高,一切专擅,视洪秀全如废物,逐渐萌生了篡权谋位、取而代之的念头。他主持的两次科举考试,题目竟然是“四海之内有东王”,“维护东王、早做人王”;其篡逆之心昭然若揭。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杨秀清权欲熏心、妄自尊大,抓住一切机会与洪秀全争权。凡洪秀全认为可行之事,他都说不可行;凡洪秀全认为应杀之人,他却坚持不准杀,以示权由己出。洪秀全委曲求全,步步退让。杨秀清误认为洪秀全软弱可欺,终于下定决心,篡权夺位。

一日,杨秀清诈称天父下凡,召洪秀全到东王府听令。洪秀全来到东王府,跪拜礼赞毕。杨秀清假以天父的口气责问道:“尔与东王都是我子,东王有极大功劳,何止九千岁?”洪秀全大惊失色,稍作思索,道:“东王打江山,亦当万岁。”杨秀清道:“东世子岂止千岁?”洪秀全随机应变道:“东王既万岁,东世子也便是万岁,且世代都万岁。”杨秀清道:“何时晋封?”洪秀全略一思忖道:“待东王寿辰之日,即可晋封。”杨秀清内心一阵窃喜,便道:“我回天矣。”洪秀全叩头道:“恭送天父。”少顷,杨秀清呵欠连连,如同大梦初醒,邀洪秀全入座敬茶。杨秀清谈笑风生,洪秀全虚与应付。一番言辞周旋,洪秀全告辞回府。

洪秀全并非懦夫,亦非弱智。他本来就不甘心大权旁落,更不能容忍杨秀清这种逼封万岁的行为。回到天王府,他深感危机严重,必须采取措施解除威胁。他向近臣蒙得恩讲了事情的经过,咨询解决良策。蒙得恩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洪秀全道:“计将安出?”蒙得恩道:“速召北王、翼王返京靖难,诛灭东王。急调御林军护卫天王府,以防不测。”洪秀全道:“好。立即行动。”洪秀全连发两道密诏,召韦昌辉、石达开火速回京,诛杀杨秀清。蒙得恩连夜秘密调动御林军进入天王府,昼夜提备。

其时,韦昌辉在江西督军,石达开在湖北坐镇。韦昌辉接诏后急如星火,率二千人赶回天京。碰巧,在天京附近遇见秦日纲带领一千人回城。秦日纲是太平军中的一员悍将,作战勇猛,斗志坚强;但却头脑简单、处事鲁莽,常怀感激救命之恩,对韦昌辉言听计从。韦昌辉和秦日纲相见,示以天王密诏,二人合兵一处,于1856年9月1日深夜回到天京,封锁了城中的交通要道。次日凌晨,韦昌辉率军冲进东王府,大肆杀戮;东王卫队数百人大多还在梦中便惨遭毒手。韦昌辉带人闯到杨秀清寝宫,破门而入,扑向卧榻。杨秀清被惊醒,正披衣下床。韦昌辉抢先一步,尽力挥刀劈下,杨秀清当即身首异处。韦昌辉凶相毕露,连续猛砍,把杨秀清剁成数段。接着,韦昌辉命令士兵逐房搜捕,把杨秀清的妻妾儿女、侍从仆役全部杀死。同时搜得金银、珠宝、首饰、古董四十多箱,命人搬回北王府,占为己有。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去岁忍气又吞声,五马分尸杀亲兄。今日血洗东王府,心黑手辣露本性。

杨秀清贪权、贪财、贪色,贪得无厌,终因贪欲招致灭门之祸。窃思之,贪求何益?后人有几句口号论及此事,其词曰:

良田千顷,顿餐只啖三两米;广厦万间,夜宿仅占半张床。争权夺利,王侯也会招横祸;金银满箱,死后又成谁之物?

后人又有诗叹之曰:

人生得失不自由,烦恼源于强追求。黄金万两犹嫌少,官居王侯意未足。争权夺利双刃剑,骄奢婬逸饵中钩。贪欲太盛招灾祸,酿成杀机一命休。

血洗了东王府,韦昌辉与秦日纲计议道:“斩草必须除根,否则后患无穷。”于是,带兵分头赶往杨秀清三个哥哥的府邸,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斩尽杀绝。次日,韦昌辉命人把城内尸首拖到城外,抛入长江。秦日纲带人忙了一天,扔完尸首,夜晚到北王府计议下一步行动。韦昌辉道:“我反复思忖,单杀杨秀清一门还不够。杨家还有许多亲戚故旧,留下这些人不死,将来会成为我们的仇敌。”秦日纲道:“要不要请示一下天王?”韦昌辉道:“不必了。”秦日纲道:“天王降罪怎么办?”韦昌辉道:“顾不了那么多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秦日纲道:“好,我听你的。”于是,又开始大肆搜杀东王的亲戚、部下、属员;天京陷入了一片血腥恐怖之中。

过了数日,石达开从武汉赶回天京,得知韦昌辉杀人太多,急忙赶到北王府,劝阻韦昌辉不可滥杀无辜。石达开道:“天王密诏,只杀杨秀清一人。杀他全家已经过分了,岂可再株连他人。”韦昌辉道:“事已至此,骑虎难下。刀已出鞘,不得不杀。”石达开道:“赶快住手,否则会失去人心。”韦昌辉道:“曹孟德曾有言在先,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石达开道:“真是岂有此理!”二人话不投机,石达开转身离去。韦昌辉见石达开不满,顿起杀心,急与秦日纲密谋道:“翼王此去,其心叵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今夜必须动手,灭了翼王府。”秦日纲大惊道:“这、这合适吗?”韦昌辉咬牙切齿地道:“我们不杀他,他就会杀我们。再说了,杀了他,天下就是你我的。”秦日纲道:“好,我听你的。”议毕,一面派人封锁城门,严令部下,没有北王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一面积极准备夜间动手,杀死石达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