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5.第十三回 小刀会旋起旋灭 东征军连战连捷(上)

作者 : 若愚

第5节第十三回小刀会旋起旋灭东征军连战连捷(上)

第十三回小刀会旋起旋灭东征军连战连捷(上)

话说石达开率军驰援,一战九江解围,再战湖口大胜。捷报传到天京,杨秀清大喜,与洪秀全议定论功行赏。其中,陈玉成因偷袭武昌时首先登城,湖口大战又诱敌深入,两件头功并赏而连升三级,官拜冬官正丞相。天王封官诏书到达九江城内,全体将帅无不欢欣鼓舞。庆功宴毕,石达开率领大军乘胜西进,一举攻克武昌;此为三克武昌。

在武昌,石达开召集众将商议军机。石达开道:“九江、湖口、武昌,我军三战三捷;虽然重创了敌军,但却未能全歼清妖。本王以为,下一步行动,我们应该向江西进军。江西乃东南各省之中心,又是湖南的屏障,得江西就可控制东南,夺取曾国藩之老巢。”众将齐道:“翼王所谋,高瞻远瞩;进军江西,必能掌控全局。”石达开道:“命令韦俊带二千兵力驻守武昌。其余大军随我南下,向江西进军。三日后启程。”

太平军进入江西,兵临南昌城下。吓得曾国藩面无人色,慌忙组织湘军上城防守,昼夜惶惶不安,魂梦屡惊。罗大纲请缨攻城,石达开笑道:“不可。坚城勿攻。南昌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在此耗费军力,不智。”石达开会集众将,约法三章:“其一,罗大纲率一部兵力围困南昌,封锁各条要道。切记:须围而不打。其二,大军分头掠取各府、州、县,力争占领江西全部,尽快建立乡村政权,给贫苦百姓分配田地。其三,最难得者,人心也。人心所向,才能成就大业。是故,大军所到之处,要严格军纪,不得乱杀。对地方富户、豪绅、地主,只要其愿意捐献财物,进贡纳降,一律不杀。所得财物一半上交圣库,一半分给穷人。让各界百姓都能感受到我天朝之慈恩。”

会后,太平军各部分头行动,只用了半年时间,攻占了江西十三府中的八府五十多县,并积极组建乡村政权,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江西形势一派大好。“翼王英明”,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口头禅。

西征军捷报频传,天京城内满朝文武皆大欢喜,齐声称赞“翼王英明”。然而,众人的称赞却引起了杨秀清的嫉妒,暗想道:“翼王功高,于我不利。”一日,早朝之后,杨秀清回到东王府,心情郁闷,满面怒容。午膳之时,又被其爱妾席间哭诉,搅得心烦意乱;细问根由,得知是妾兄因与北王韦昌辉之兄争夺一处房产,曾来府中请求裁决。该房产韦家已入住多日,妾兄欲夺归己有而发生冲突。杨秀清听罢,勃然大怒,当着爱妾之面发作道:“大胆狂徒,竟敢和我的亲戚较量,分明是蔑视我的权威。”他有意偏袒妾兄,却又不想亲自出面,遂派人赶往北王府告知,要韦昌辉处置,将此难题推给对方。

韦昌辉听知此事,深感问题严重。他知道杨秀清骄横残暴、心黑手辣,故意给自己出难题。韦昌辉不敢怠慢,急请兄长问之。其兄韦昌达道:“我在西街觅得一处房产,已于十多天前住了进去。昨天,东王的妾兄突然闯入家门,仗势欺人,要强行霸占。”韦昌辉道:“那就让给他住。”韦昌达道:“凭什么呀?”韦昌辉道:“他是东王的亲戚。”韦昌达道:“亲戚又能如何?我还是北王的亲哥哥呢。”韦昌辉道:“不,话不能这样说。哥啊,看在东王的面上,你还是把房子让出来。”韦昌达火冒三丈,大喊道:“什么东王,不就是紫荆山中的一个叫花子、烧炭佬吗!”韦昌辉道:“哥哥低声。”韦昌达道:“我们韦家,在金田村有田有地、有房有产。都是你要入什么拜上帝会,非要卖掉家产、毁了祖业,捐出三十万两银子,助教起义。没有我们韦家,他杨秀清能有今天?恐怕还在紫荆山要饭、烧炭。”韦昌辉道:“哥哥噤声。”韦昌达白眼一翻,自负地道:“我不怕。”韦昌辉乞求道:“哥呀,你应该明白,今非昔比,东王权势太大,我们惹不起。”韦昌达傲气十足,大吼道:“他比天王还大吗?我去找天王评评这个理。还我三十万两银子,我能买好多好多的房子。”韦昌辉怒道:“那你就死定了。”韦昌达道:“我死?让天王评断,还说不准谁死呢。”韦昌辉道:“要这样闹下去,你会给我们招来灭门之祸。看来,你是非死不可了。”韦昌达道:“要我死?没那么容易。”韦昌辉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叱身边卫士道:“把韦昌达抓起来。”众卫士一拥而上,把韦昌达按倒在地。韦昌达一边挣扎,一边叫道:“兄弟,你要干什么?”韦昌辉颓然坐下,长叹一声道:“哥啊,你放心的走吧。你走了以后,嫂子、侄儿,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韦昌达道:“你真的要杀我?你敢杀我?”韦昌辉三角眼一瞪,向卫士切齿怒喝道:“把韦昌达推出府门,五马分尸。”言讫,两行热泪喷涌而出。

少顷,卫士献上韦昌达的首级。韦昌辉擦干眼泪,提着哥哥的头颅,亲赴东王府谢罪。见到杨秀清,韦昌辉跪地叩拜道:“东王息怒,小弟已将韦昌达五马分尸。他在西街的房子立即让给你的亲戚。”杨秀清陡然一惊,道:“这般处置?”韦昌辉道:“谓非如此,不足以警众。”杨秀清很快恢复了平静,脸色阴沉地道:“如此也好。你且回去,安排你哥的后事去吧。”韦昌辉告辞回府,命人将哥哥的残骸收为一处,具棺成殓,全家举哀。韦昌辉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入夜,秦日纲闻讯赶来,百般劝慰。韦昌辉敛声止泪,邀秦日纲入密室叙谈。秦日纲道:“北王在上,今日之事,我总觉得窝火。”韦昌辉道:“我哥做事,过于张扬,霸占民宅,又到处炫耀,这才惹来东王之妾兄上门强夺。”秦日纲道:“俗话说先入为主,昌达兄已经先占了,他凭什么来夺?东王有意偏袒亲戚,借刀杀人,欺人太甚。”韦昌辉道:“既在屋檐下,就得把头低。东王权倾朝野,他要想杀你我,易如反掌。”秦日纲道:“我们先动手,灭了他。”韦昌辉目露凶光,脸色阴森,向秦日纲附耳低言道:“不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据我观察,东王和天王之间已经水火不容,迟早必有一拼。到那时,我们和天王联手,除掉这个烧炭佬。”秦日纲道:“是,小弟的这条命,是你从东王的刀下救出来的,小弟听你的。只要你一句话,小弟上刀山、下火海,都干!”韦昌辉道:“好兄弟,等着吧。”

过了几天,有人把杨秀清借刀杀人,韦昌辉挥泪灭亲之事禀报给洪秀全。洪秀全听罢,一言未发;但心里却在反复盘算:“杨秀清飞扬跋扈,韦昌辉手段残忍,二人已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终将对天国大业不利。必须调和,可是怎样才能调和?”洪秀全左思右想,未有良策。近侍蒙得恩忽报:“东王进见。”请入会见,杨秀清立而不跪,开口便道:“接得急报,清妖大军围困镇江,必须立即派兵增援。”洪秀全道:“该派何人统兵,就由你决定。”杨秀清道:“我决定派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三人带兵三万,沿江东征,必能解除镇江之围。”洪秀全道:“准奏。另外,我听说你的亲戚与人争夺房产……”话未说完,杨秀清便勃然大怒道:“此事不用你费心。”言讫,转身离去。洪秀全大悔,自忖道:“可恶。权重不知自忌,狂傲不听良言。”杨秀清自恃位高权重,目空一切,毫不在意他人的嫉恨。他回到府衙,发号施令,调兵遣将,雷厉风行,部署东征。后人有诗叹杨秀清曰:

位高权重朝野倾,威风张扬傲气盛。逆耳忠言听不进,杀身后患亲手种。

镇江被围,起因则说来话长。早在太平天国攻下天京之初,其浩大的声势不仅震惊了清廷,也震惊了麇集在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侵略者。英、法、美三国的驻华公使先后到天京来窥探虚实,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对这些信奉同一上帝的“洋兄弟”们以礼相待,在讲清天国兵威所向无敌的同时,奉劝“洋兄弟”不要和清政府来往,以免伤了和气。英国公使还把《南京条约》的中文本抄件交给太平天国,目的是要太平天国承认这一不平等条约,结果遭到太平天国政府的严厉拒绝。这些洋人回到上海,反复商量,怎么也弄不清未来的中国到底是谁的天下,于是,便宣布在太平天国和清政府之间“保持中立”。

可是,世事多变,侵略者很快便自食其言,撕下了“中立”的伪装。原来,上海自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以来,进出口贸易日益繁忙,一大批工厂企业相继建立,吸引了数十万失业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纷纷到上海谋生,从事码头搬运和市政、港口建筑等工作。这些工人收入极低,生活困苦,为了生存,他们各自结成了许多秘密帮会组织;其中最大的一个帮会是小刀会。太平天国打下天京后,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联络其他各帮举行起义,攻入衙门,杀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捣毁了清政府设在上海的海关署,赶走了买办官僚兼上海海关监督吴健彰;吴健彰乘机躲进了美国租界。小刀会张贴告示,宣布起义宗旨,痛斥满清政府,表示奉行太平天国法令。刘丽川派人赶赴天京,上书洪秀全表示愿意归顺;杨秀清曾代表太平天国,表示欢迎他们率众归来。但因清军层层阻隔,未能如愿。小刀会在上海日益发展,陆续攻下川沙、宝山、南汇等县,并和嘉定、青浦等县的起义帮会联合,一时间声势大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