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4.第十二回 孤军北伐折兵将 双锋西征扩地盘(下)

作者 : 若愚

第4节第十二回孤军北伐折兵将双锋西征扩地盘(下)

第十二回孤军北伐折兵将双锋西征扩地盘(下)

再说西征。早在出兵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还派出了一支西征部队。西征军由春官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督率战船一千余艘,水师、步兵计约四万余人,自天京溯江西上。杨秀清给西征军定的方略是:“攻城夺地,控制长江中上游各军事重镇;分兵坚守,作为天京之西部屏障。”

西征军水陆并进,船骑同行,声势浩大,进展顺利;一月之间,夺芜湖、占铜陵、克安庆。大军继续西进,由湖口攻入江西,进围南昌。南昌乃江西省会,清军深沟高垒、重兵坚守。胡以晃、赖汉英挥兵攻打,双方炮战数日,太平军多次进攻,均被清军击退。胡以晃与赖汉英计议道:“南昌坚城难攻,不如围而不打。先向四周略地,孤立此城,待其弹尽粮绝,那时再打,将易于得手。”赖汉英道:“如此甚好。”于是,胡以晃率一部分兵力堵死城外各条要道,围困南昌。赖汉英带领大军出击略地,先后攻下周围的丰城、瑞州、饶州、乐平、景德镇、浮梁、泰和等地,分兵驻守。吉安等地民众起义响应,杀死当地清朝官吏,迎接西征军入城。

西征军在江西连克十余座县城,声威大震。消息传到湖南,曾国藩急派朱孙诒、罗泽南率一万湘军支援南昌。胡以晃和赖汉英合兵一处,采用“围点打援”之策,设伏待敌。湘军匆忙迎战,被太平军杀得大败,死伤三千多人,朱孙诒死在乱军之中,罗泽南率败军逃回湖南。

太平军围困南昌三月有余,未能攻克;遂撤围北攻九江,一战而定,夺得九江。至此,西征军一分为二:一支由赖汉英率一万兵力返回安庆,北上攻占安徽合肥,乘胜掠占皖北州县。另一支由胡以晃带领二万人,水陆并进,攻克岳州,进迫长沙,寻机与曾国藩的湘军决战。

胡以晃率水师进至靖港,派陆军袭击湘潭等地,欲据上游以困长沙。当是时,曾国藩以湘潭为大本营,练成湘军计约四万人。闻太平军至,曾国藩命手下大将塔齐布领陆军主力两万,杨再福领水军主力一万,共同守卫湘潭。曾国藩亲率一万人马至靖港接仗;他以为太平军不过是些无知的流民,易于对付,指挥水军长驱直入,闯进靖港。岂料,太平军早已严阵以待;胡以晃一声令下,港口左右数百门大炮齐声怒吼,炮弹如暴雨、似冰雹,铺天盖地砸向湘军船队,打得湘军晕头转向,顿时乱作一团。只见太平军人似雄狮,船如蛟龙,进退有法,攻势凌厉,迅速将湘军船队分割成数段,四面围攻。湘军水师初次打仗,一触即溃,不知还击,只顾逃命。太平军乘快船分头追歼,湘军死伤大半,余者纷纷抛弃战船,上岸奔逃。曾国藩见状,魂飞胆丧,羞愤交加,投水寻死,被身边幕僚捞起,扶上马背,混在乱军之中落荒而逃。

另一方面,湘潭城下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太平军近万名陆军进到湘潭城外,组织进攻,遭到了湘军的顽强抵抗。塔齐布一面督军在城头迎战,一面令杨再福率一万湘军绕道而行,迂回到太平军的后边,实施夹击。太平军只顾一心攻城,从午后到黄昏,轮番攻击均未能打破城池。于是,收兵休息,埋锅造饭。正在此时,杨再福指挥湘军从背后突然发起进攻;早已疲惫不堪的太平军扔下锅灶,被迫仓促接战,乱作一团。塔齐布督率城内守军奋力杀出,大刀阔斧,乱箭横飞。太平军月复背受敌,极为被动,顾此失彼,死伤惨重。这一场混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星月无光,尸陈遍野,血流成渠。战至半夜,太平军十死**,仅有一千余人突出重围,侥幸逃月兑。湘军鸣金收兵,点起火把,大胜而归。

曾国藩连夜逃回,既庆幸湘潭大胜,又伤心靖港大败,喜忧参半,激愤不已。他派人出城,四下召集靖港败兵;重整旗鼓,再练水师。

与此同时,胡以晃收得湘潭败军,大为震惊,不料遭此重创;思之再三,惟有撤退,遂带领西征军返回岳州。休整数日,继续回撤到武昌城下,围城攻打。鏖战两月,难以攻破。一日,小将陈玉成侦知城里粮草已尽,清军人心惶惶;遂主动请缨,带领五百人夜袭武昌。是夜,陈玉成率众悄悄爬上城墙,突然摇旗大呼:“天兵到了,天兵到了。”清军惊慌失措,四散逃命。陈玉成打开城门,太平军一举攻破武昌;是为再克武昌。

趁太平军回撤,进攻武昌之际,曾国藩整顿湘军,尾随太平军之后大肆反攻,逼近岳州。岳州城内仅有太平军一千人负责防守,面对强敌积极迎战。曾国藩指挥数万湘军四面猛攻,太平军将士全部战死,湘军破城而入,疯狂屠杀居民,劫掠财物。随后,湘军进入湖北,和湖北清军联合攻陷汉阳、武昌。太平军接连失利,沿江节节败退,胡以晃带领败军逃回九江。湘军乘胜追击,步步紧逼,赶到九江城下实施包围;曾国藩会集手下众将,口出狂言:“打下九江,肃清江面,一鼓作气,直捣金陵。”

西征军接连失败的消息传回天京,杨秀清令石达开、罗大纲率三万大军星夜兼程,赶往九江增援。兵到九江,石达开命令炮营集中全部炮火,猛轰城东南角之湘军阵地,数百门大炮持续轰击了三个小时,上万发炮弹把湘军阵地砸得支离破碎、死尸狼藉;侥幸未死者,仓皇绕城而逃。石达开急令罗大纲率一万骑兵出击,向城南湘军阵地发起猛冲。但见万马奔腾,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大军呼啸,掀起雷霆万钧之力;大刀砍斫,湘军头颅落地乱滚,长矛挑刺,清兵残肢凌空翻飞。罗大纲挥军猛冲,沿城横扫,势如卷席。湘军大溃,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石达开又命大将韦俊带领步兵向着城东湘军发起猛攻,城内胡以晃带领西征军杀出东门,趁机夹攻。湘军丢掉阵地,往北败逃。这一仗,打得湘军屁滚尿流,死伤一万多人;湘军主将塔齐布身受重伤,倒地挣扎,被太平军大队马军涌至,铁蹄过处,踏成一滩肉泥。

九江之围,半日而解。石达开入城,在府衙坐定。胡以晃趋进跪拜,口称:“卑职西征兵败,恳请翼王治罪。”石达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赦你无罪。起来,坐下说话。”胡以晃谢罪就座。石达开道:“西征失败,原因何在?”胡以晃道:“卑职无能,导致败绩。”石达开道:“非也。西征军攻城略地,占了十余座县城,处处分兵守卫,以致机动兵力太少。曾国藩不贪城池,集中优势兵力与你决战。你焉得不败?”胡以晃道:“翼王明鉴万里,确实如此。”石达开道:“凡临敌对阵,应集中优势兵力,才能取胜。尔之失误,皆因兵力太分散之故。”胡以晃道:“谢翼王教导。”石达开道:“明日,本王欲出城踏勘地形,尔作向导。”胡以晃道:“是。”言讫退出,一边走,一边自思道:“还是翼王好,今日之事,要是东王处置,我就死定了。”

次日早饭毕,胡以晃带路,石达开和众将骑马出城,沿江岸踏勘地形,迤逦来到湖口。石达开勒马江边,遥观良久,对众将道:“湖口乃沟通长江和鄱阳湖之咽喉要道,若能充分利用,胜似百万雄兵。”忽见太平军水师将士,乘驾轻捷快艇出入湖口,往来如梭。石达开问:“为何只有小船进出湖口,不用大船?”胡以晃道:“湖口水浅,且较狭窄。大船吃水太深,又笨重不灵,不宜在此进出。”石达开又问:“能否堵塞湖口,隔断江湖之联系?”胡以晃道:“可以。湖口设有数座水卡,关闭水卡,再用沙袋堵塞,即可隔断长江与鄱阳湖的水系。”石达开道:“原来如此。”少顷,石达开道:“传令:水师各营撤出鄱阳湖,后退十里集结待命。”言讫,率众将返回九江。

连续数天,探马频频,侦察敌情。一日,忽有探报:“清妖水师逼近湖口停泊。”众将纷纷请战,石达开皆不允。待到午后,忽然刮起东南风,石达开大喜,急忙召集众将,面授机宜。石达开道:“命小将陈玉成率小船二十只,装扮成粮船沿江西进。每只船上插黄旗一面,上书天国圣库军粮。遇到清妖水师,不许接战,只许诱敌深入,于黄昏时从湖口退入鄱阳湖中躲避。”陈玉成奉命而去。石达开又道:“命胡以晃带一万人马,每人备口袋一条,装满沙石。于今夜初更时堵塞湖口水卡,把清妖水师隔成两段。”胡以晃得令即行。石达开再点罗大纲、韦俊听令:“罗将军带二十只快船,满载芦苇干柴,灌以洋油火硝,于今夜初更向泊在江中的清妖大船冲击,放火焚烧。韦俊督率全体水军快艇,多备火箭、长矛,紧随罗将军火船之后,发起进攻。”罗、韦二将即刻分头出发。

却说曾国藩因九江城外陆军惨败,十分恼怒,昼夜思忖,图谋复仇。左右忽报:“逆贼撤出湖口,向东逃窜。”曾国藩自思道:“打了胜仗,却急于撤回;必是其老巢有变。”随即率湘军水师出动,向湖口挺进。接近湖口时,又有快船前来报告:“逆贼船只在湖口东十里许安营扎寨。”曾国藩一面令其再探,一面止住湘军,在湖口上游不远处抛锚停泊。黄昏时分,左右报道:“发现逆贼运粮船队。约二十余只,向我方驶来。”曾国藩登上船楼,凭高眺望,果见一队太平军小船迎面而来,逐渐接近时,旗号上“天国圣库军粮”数字依稀可辨。曾国藩向左右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乃军旅之生命。立即出动快艇,夺下这批粮食。”水军主将杨再福一声得令,督率湘军快艇,蜂拥向前。太平军小将陈玉成见敌人上钩,指挥粮船掉头东返。杨再福不知是计,催促湘军随后追赶。眼看着太平军船队越过湖口,驶入鄱阳湖中。杨再福求功心切,带领上百条快船紧追不舍,赶进湖内。其时,天已黑尽,埋伏在附近的胡以晃发现湘军上当,便指挥士兵迅速关闭湖口水卡,扔下沙袋,堵死水口;随即组织数千名弓箭手埋伏在左右。

是夜,天色漆黑,东风劲吹。初更时分,罗大纲带领二十条小船,满载芦苇茅柴,船后各拖一条小舢板,趁黑钻进湘军大船队内。湘军误认为是劫粮船只返回,无人盘查。罗大纲一声呼哨,太平军战士一齐发火,引燃柴草,大火熊熊而起。罗大纲带领众水手跳上小舢板,砍断拖绳,眼看着二十条火船如同月兑缰野马,在湘军大船之间横冲直闯。风借火势,火助风威;顷刻之间,湘军大船纷纷起火燃烧,烈焰飞腾,江面照耀如同白昼。曾国藩吓得魂不附体,大呼:“起锚,后撤。”无奈,大船笨重不灵,逆水启动艰难,又不堪战斗,拥在一堆,相继烧着。东风催动,火势大发,湘军不占自乱,纷纷跳水逃命。罗大纲带领劲卒,乘驾着小舢板,轻盈灵活,在湘军大船之间穿梭如飞,不断投掷火把,鼓噪呐喊。正在混乱之际,韦俊率领大批太平军快船呼啸而至,人人手持长矛,向着跳水逃命的湘军劈头乱刺。但见:江面之上,绵延数里;火箭乱飞,长矛猛刺;满江通红,人声鼎沸。破碎船板,逐波漂荡;死尸残骸,随浪翻滚。湘军大将彭玉麟冒烟突火,攀上曾国藩的长龙座船,背起曾国藩,跳上一条小艇,趁乱逃跑。曾国藩嚎啕痛哭:“数年心血,毁于一夜之间,水军精锐,丧失在湖口江面。痛杀吾也。”言讫,向着滔滔江水,耸身跳下。彭玉麟急忙跳入江中捞起,与身边数名湘军搀扶着曾国藩爬上江岸,连夜远遁,溜回南昌。后人有诗论及湖口大战,诗曰:

古有周瑜烧赤壁,今夜湖口鏖战急。同是东风助火攻,决胜还赖人谋奇。

再说杨再福率领一百多条小艇追进鄱阳湖内,因天色漆黑,太平军粮船早已不见踪影。正疑惑间,忽见湖外江面上火光冲天,他心知不妙,急令湘军快艇返回救援。湘军上百快艇一涌而至,不料湖口水卡已被堵死。忽闻岸上一声梆子响,太平军伏兵尽起,乱箭如雨,迎面飞来。湘军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水;杨再福数次组织强攻,均被乱箭射回。湘军死伤惨重,遂放弃攻击,调转船头,向着鄱阳湖深处四散逃命。

天明,石达开下令收兵。计点军功,这一战,烧毁湘军大船四十余艘,夺得曾国藩长龙座船一只。杀死湘军七千余人,夺得小船、快艇不计其数。湖口大捷,太平军将士人人喜笑颜开,交口夸赞:“翼王英明,战无不胜。”这才是:两军拼命千帆火,一江血水万鬼哭。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