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20.第十回 永安城封爵整军 蓑衣渡南王殒命(下)

作者 : 若愚

第20节第十回永安城封爵整军蓑衣渡南王殒命(下)

第十回永安城封爵整军蓑衣渡南王殒命(下)

1852年4月5日夜,太平军以罗大纲所部为先锋,冒雨突出北门,冲向清军守御阵地。是夜,风紧雨急,天黑路滑。清军龟缩在营帐内躲雨,疏于防范。罗大纲一马当先,杀入敌阵,挥刀猛砍,如入无人之境。太平军战士个个如同下山猛虎,扑进敌营,挥动长枪短刀,尽力拼杀。风声、雨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哭声、叫声、格斗声搅作一团。经过一夜混战,杀死清军总兵四名,阿尔泰弃阵逃走,四千清军死伤大半,余者仓皇溃逃。

突出永安后,太平军一路北上,半月后抵达桂林城外。桂林乃广西之省会,城高壕深,易守难攻,钦差大臣赛尚阿、广西巡抚邹鸣鹤指挥五万绿营、团练死命固守。太平军架起云梯猛攻,月余不克。广西提督向荣带领残败兵力尾随而至,不时从背后发起攻击。为避免月复背受敌,太平军遂撤桂林之围,继续北上,向全州挺进。

赛尚阿和向荣合兵一处,商量对策。赛尚阿道:“逆贼撤围而去,北边灵川、兴安、全州一带防务空虚,请向将军继续率兵追击。”向荣道:“逆贼北窜,单从后面追击,收效不大。我们应该分兵一半,轻装倍道前行,先贼一步占领北去要道,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方可一举剿灭。”赛尚阿道:“向将军所言甚是。就请将军率两万兵力倍道前往,抢在逆贼之前,堵住其北窜之路;我和邹大人率两万兵力尾随贼后,务求形成夹击合围之势。”计议已定,便分头实施。

太平军一路北上,途径灵川、兴安皆绕城而过,兵锋直指全州。全州是广西东北之军事重镇,驻有两千名清朝绿营兵和一千名团练。太平军到达全州南门外,先锋罗大纲率军攻城。清军开炮还击,据城死守,太平军数次进攻均被击退。南王冯云山见屡攻不克,亲临城下观察敌情,再次组织发起猛攻。在激战中,冯云山被炮弹击中,身负重伤;攻城部队再次败回。洪秀全闻报,急携军医看视,只见冯云山胸月复中弹,伤在内脏,吐血不止。军医急忙施治,冯云山双目紧闭,一直昏迷不醒。杨秀清见状大怒:“不破全州,誓不为人。”急令全军“点起火把,备好云梯,准备夜战。”又唤过罗大纲授以密计:“我在城南发起佯攻。你带一军人马潜往城北,爬城,偷袭。得手后放火为号。”

是夜,杨秀清督军南门,命令太平军战士多点火把,连续开炮,虚张声势,伺机强攻。霎时间,全州城南,喊杀之声响彻天际;吸引得清军齐集南门,连连发炮还击。半夜时分,罗大纲偷袭成功,在城内四处放火。片刻之间,火光冲天,杀声震地;只见城上清军纷纷滚滚,亡命乱窜。杨秀清一声令下,太平军战士架起云梯,迅速登上城头,四下赶杀清军。须臾,南门大开,太平军冲进城内,分头追剿残敌。到天明时,残敌全部肃清,州衙打扫干净,杨秀清派人迎请天王和南王入城。洪秀全令亲兵将冯云山抬进州衙,安置在后堂静室。洪秀全下榻州衙前厅,急招城中名医为冯云山调治。

冯云山为人忠厚,性格温和;博学多识,思维缜密。他与洪秀全自幼同窗,长大后同教村学,后又同创拜上帝会,发起金田起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目标,使二人情同骨肉。此次冯云山受伤,使洪秀全心如火燎,连续几天,寝食全废;每天数次,亲临榻前,看视病情。一日午后,冯云山神志清醒,见洪秀全亲来探视,大为感动。洪秀全俯身问伤,冯云山答的却是军机。冯云山面色苍白,有气无力地道:“天王啊,全州不宜久留。清妖的追兵随时会到,陷我于重围之中。”洪秀全道:“可你重伤在身。”冯云山道:“天王明鉴:不能因小弟一人而误了太平天国大业。”洪秀全道:“你安心养伤,待你伤愈后,我们再走不迟。”冯云山心头一急,连咳数声,吐出一口鲜血,细声言道:“不可,不可。太平天国是我们亲手开创的千秋大业;天王啊,大业千钧重,小弟一命轻。”正在此时,石达开来报:“清妖追兵已到城南,东王正在率军抵抗。”冯云山道:“情况紧急,望天王速决。”洪秀全当机立断:“撤出全州,向北进军。”命令发出,太平军迅速弃城北撤。

全州城北十里许,有一渡口,地名蓑衣渡。利用太平军在全州城中停留之际,广西提督向荣率两万清军绕城而过,先期抵达蓑衣渡,堵住北去大道,深沟高垒,严阵以待。太平军仓促出城,一路急进,赶到蓑衣渡时,遭到清军伏击,双方展开激战。与此同时,广西巡抚邹鸣鹤指挥两万追兵穿城而过,随后尾追;太平军再次月复背受敌。清军在大炮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烈进攻;太平军受到两面夹击,被迫分兵两部,南北迎战。双方八万多人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激烈鏖战,炮声隆隆,刀光闪闪,征尘滚滚,杀气腾腾。但见血花扑面飞,头颅随地滚;杀声震天响,死尸聚成堆。从午后到黄昏,在南北路口、渡口,双方如同拉锯,彼此争夺,前赴后继,均死伤惨重。

夜幕逐渐降临,双方暂时收兵,点起火把,垒尸对峙。洪秀全召集诸王计议,有人主张北上,有人主张南下;意见严重分歧,一时间难以统一行动。身处绝境之中,岂可优柔寡断。杨秀清见状,急中生智,张开双臂,神色庄重,仰天大呼一声:“天父下凡矣。”洪秀全一愣,急忙率众人跪下叩头道:“恭迎天父。”杨秀清以天父的口气道:“尔等已陷入重围,北有清妖重兵堵截,南有追兵夹击,东是滚滚湘江,西是崇山峻岭。”洪秀全道:“如何月兑离险境,还望天父明示。”杨秀清道:“尔等只有向东强渡湘江,连夜突围,杀入湖南,才能转危为安。”洪秀全道:“儿臣谨遵天父教导。”杨秀清道:“兵临绝境,丝毫不可犹豫;拼死搏杀,向东渡江突围。”洪秀全和众人齐道:“儿臣遵命。”杨秀清见大家意见统一,便道:“我回天矣。”洪秀全连忙叩头道:“恭送天父。”杨秀清闭目垂臂,须臾,如梦初醒,上前扶起洪秀全。洪秀全道:“蒙天父指引,就请东王率军突围。有天父保佑,我们定能逢凶化吉。”杨秀清立即调整部署,安排突围。

是夜,月朗星稀,天晴气爽。三更以后,太平军突然发作,罗大纲横刀跃马,率队向渡口猛冲,迅速杀散清军,占领渡口,夺得一批船只。清军急忙组织进攻,从南北两面拼命夹击。韦昌辉率军迎战南面之敌,石达开率军抵抗北面之敌,萧朝贵乘机掩护洪秀全上船,渡过湘江。杨秀清手持令旗,横刀立马于蓑衣渡码头,指挥太平军一边抵抗,一边积极实施强渡。这一场混战,直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蓑衣渡口人喊马叫,火把乱晃;渡船往来装载,太平军一批接一批抢渡过江。渡口西边,大战双方搅作一团,战成一处,结对厮杀,难分难解。杨秀清见天王已渡过江东,便下令西岸太平军不可恋战,全力突围,抓紧抢渡。发令毕,杨秀清跃马上船,在卫士的簇拥下渡过江东。

冯云山自突出全州后,一直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乘坐小轿,随军而行。当此混战之际,清军误认为此乃天王之坐轿而拼命围攻,致使小轿四周,险象频生。亲兵一面挥刀血战,一面夺路而进,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冯云山数次勒令亲兵放下小轿,尽快上船突围。数名亲兵不舍,抬着他在尸堆中艰难行走;地下血盈脚踝,步步打滑,不慎摔倒,把冯云山颠出轿外,倒地挣扎。万分危急之时,一队清军冲来,抬轿亲兵未及抵抗便被敌人乱刀砍死,正在挣扎的冯云山又身中数刀,死在乱军之中。后人有诗议冯云山曰:

深入紫荆山,扎根民众中。艰难播圣火,唤醒穷百姓。永安封南王,全州忍伤痛。殒命蓑衣渡,献身为太平。

黎明时分,太平军大队渡过湘江。韦昌辉、石达开率领后卫部队,踩着层层叠叠的尸体,挥着鲜血淋漓的刀枪,且战且退,最后一批登上渡船,驶向江东。为防止清军追击,杨秀清下令烧毁全部船只。火光照耀,江水一片赤红;累累死尸,随波逐浪翻滚。蓑衣渡一战,太平军损失三万多人,渡过江东的不足一万兵力;南王冯云山殒命于混战之中,尸骨无存。所幸者,摆月兑了赛尚阿、向荣所部清军的围追堵截。洪秀全挥泪上马,率领劫后余生的太平军,踏着黎明的曙光,朝着东南方向急进,数日后出现在湖南境内。这正是:血洒湘江别广西,马跃征途进湖南。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