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9.第十回 永安城封爵整军 蓑衣渡南王殒命(上)

作者 : 若愚

第19节第十回永安城封爵整军蓑衣渡南王殒命(上)

第十回永安城封爵整军蓑衣渡南王殒命(上)

金田起义拉开了武装反清的战幕;太平军将士刚一登上战争舞台,便遇到了清朝军队的全力围剿。浪客中文网原来,早在金田起义之前,道光皇帝已经龙驭宾天,咸丰皇帝驾坐金銮。咸丰皇帝鉴于广西多处发生灾民暴乱,派李星元为钦差大臣赴广西主持军务,调以善战著名的湖南提督向荣为广西提督,又从广东、福建、湖南、云南、贵州调动军队约一万人向广西集结。李星元到达广西之日,正是金田起义发动之时。他立刻认定金田村这支初起的太平军是最危险的敌人,责成向荣指挥上万名清军围攻紫荆山区,剿灭起义军。

金田村位于紫荆山南麓,太平军起义后,还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狂欢数日,才整队出发,占领了村东三十里外的大湟江口,打算由此冲出紫荆山区,经水路转入更广阔的区域。不料,清军已经先期一步,以重兵封锁了渡口对岸。太平军驾船强渡,当即遭到清军炮火的猛烈拦截,仅有的几条小船被炮火击毁,数次强渡均未能到达对岸。太平军也架起大炮还击,却因自制的火药质量太差,炮弹打不到对岸,全落在了江中。次日,太平军扎起木筏进攻,又被清军乱箭齐射,难以取胜。连续几天交战,太平军死伤数百人却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初战不利,洪秀全聚集众将商议,决定放弃东进计划,掉头向西,向武宣进军。利用夜色掩护,太平军撤出大湟江口,十多天后进入武宣县的东乡镇。

在东乡,太平军突然裹足不前。此时的洪秀全不顾环境险恶,不管练兵打仗,满脑子想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唯我独尊的地位。他命人制作王袍,打造金冠,准备登基称“天王”。忙碌了一月有余,洪秀全终于头戴金冠、身着王袍,接受了大臣的朝拜。听着“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洪秀全彻底陶醉了。从此以后,天王有了自己的臣民,而臣民们在见到天王时则必须跪拜三呼。

就在洪秀全忙着称王的日子里,李星元、向荣赶到武宣县城,指挥清军封锁了紫荆山区的各条道路、隘口,又调集精兵伺机向东乡发起进攻。形势日渐危机,转移刻不容缓。探马一日数报:“武宣城清妖云集。”洪秀全下令向北进军,从象州地区冲出去。

数日后,太平军进入象州境内,遇到了清军的顽强阻击。清军占据隘口,用大木、巨石堵死了道路,居高临下,凭险据守。太平军缺乏军事经验,领导者不懂指挥艺术,只知驱兵向上仰攻,不知侧翼迂回包抄;激烈鏖战数日,未能有所突破。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忽接后军飞报:“约三千名清妖尾随而至,对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洪秀全闻报大怒,立即下令:“后军变前军,挥戈反击,消灭南边的这股清妖。”俗话说“困兽犹斗”,上万名太平军将士像一群发怒的狮子,回过头来,居高临下,向南猛冲。追来的清军喘息未定,正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休息,根本就没料到太平军会掉头南下,挥戈反击。太平军铁骑腾跃,如同从天而降,大刀阔斧,猛杀猛砍。慌了神的清军爬起身来,丢掉武器,拔腿就跑。太平军战士穷追猛打,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除两名清军将领骑马逃月兑外,三千追军全部被歼灭,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需物资。那两名逃月兑的军官,一路纵马狂奔,跑回武宣县城,向钦差大臣急报:“追兵全军覆没,反贼逼近县城。”李星元乃垂暮之人,早就重病缠身,苟延残喘;忽闻军情急报,怒气攻心,一口浓痰卡在喉咙,憋得面红耳赤,顷刻之间,便一命呜呼。

打了胜仗,太平军士气大振。鉴于北山隘口难以突破,洪秀全与众将领计议后,决定按原路返回。途径东乡,洪秀全令探马往武宣侦察,得知武宣城外清军防守严密,遂决定继续向东转移。由于起义时,多有举家参加者,老幼伤病均随军行动,致使太平军行军速度相当迟缓。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新回到金田村。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洪秀全再次聚集众将商议军机,道:“从起义至今,已半年有余,我们东突、西进、北攻,均未能冲出紫荆山区。形势严峻,计将安出?”杨秀清道:“金田村的东北方向有一条山间小道,直通思旺村,我已派人侦探过,那里没有清妖设防,我们可以从那里冲出去,然后向永安州进军。”洪秀全道:“如此可摆月兑清妖重围,其计可行。”石达开道:“前几次的行动过于张扬,以后行军必须高度机密,不能让清妖发觉,提前设防。”洪秀全道:“所言甚是,可行。应立即颁令全军,务要严守行军机密。违令者斩。”冯云山道:“兵贵神速。我们前期的行动太慢,以后行军应设立先锋,快速推进;天王率领中军递进。老幼伤病编成后队,我带少量兵力殿后,保护家小。”洪秀全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此甚好,我们立即行动。任命罗大纲为先锋,杨秀清为全军总指挥。昼伏夜行,秘密通过思旺小道,袭击永安州,打清妖一个措手不及。”计议已定,太平军迅速集合。罗大纲率队先行,杨秀清指挥中军跟进,利用夜色掩护穿过思旺,冲出了紫金山区,跳出了清军的包围圈。十多天后,秘密抵达永安城下。

永安城中驻有清军一千兵力,从军官到士兵,大多吸食鸦片,聚赌酗酒,纪律松弛,毫无作战能力;亦因远离战区,官军上下全疏于防范。由于太平军行动隐秘,趁着夜色逼近城下,清军丝毫没有察觉。黎明时分,罗大纲带领太平军架起云梯,悄悄爬上城头,突然发起猛攻。许多守城清兵还在睡梦之中,便已身首异处。随即打开城门,大队太平军战士蜂拥而入,快如闪电,分头歼灭残敌,冲进州衙诛戮官吏,杀掉城中豪强、富商。不到半天时间,便夺取了这座山城;遂把州府官衙改为天王府,作为处理朝政、计议军情之总部。洪秀全身居府内,昼夜忙碌,积极筹划太平天国的各项体制。

太平军在永安州驻守半年之久,进行了分封王爵、整顿军队等军政建设工作。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封秦日纲、胡以晃等为丞相。规定所封各王,俱归东王节制;东王主持朝政、统率全军。又颁布太平礼制、太平天历、禁止私藏金银、令百姓蓄发等一系列法令。

在此期间,太平天国进一步完善了军队的组织和纪律。太平军编制以军为单位。最下一级为伍,设伍长一人,领士兵四人;五伍为两,设两司马一人;四两为卒,设卒长一人;五卒为旅,设旅帅一人;五旅为师,设师帅一人;五师为军,设军帅一人。一个军的官兵总计为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军帅之上设有监军、总制。若遇出征,再派大员统率数军出战。同时,又颁布十条军纪,其主要内容有:服从指挥,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爱护老百姓,秋毫莫犯,严禁焚烧毁坏民房,严禁掳掠财物,严禁乱捉挑夫;保护武器,遵守礼制等。这些纪律得到了异常认真的贯彻执行。在永安驻守期间,没有发生过任何一件扰民事件。太平军战士,没有命令决不进入民房,宁可露宿街头也决不骚扰百姓;上街买东西必照价付款,公平交易;为穷苦百姓修盖房屋,诊治疾病;诛杀地主豪强,焚烧田契、债券;摧毁孔庙,焚烧四书五经。和那些专门祸害百姓的清军相比,太平军不愧为一支纪律森严、组织紧密、保护百姓的军队;因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永安城中掀起了争相报名,积极从军的热潮,太平军很快扩充到近五万人。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封王建制创政权,整军立纪法令严。赢得百姓真心爱,愿跟天王打江山。

永安被克,咸丰皇帝大为震怒,又派赛尚阿为钦差大臣急驰广西督战。赛尚阿星夜兼程赶到桂林,急令广西提督向荣从紫荆山区撤出兵力,对永安城实施包围。向荣指挥八千多名清军陆续追到永安城外,封锁交通要道,实施南北夹击。向荣率四千兵力主攻南门,令其部将阿尔泰率四千兵力主攻北门。清军架起大炮,从南、北两面向城中轰击,弹雨纷呈,昼夜不息,城内许多房屋被击毁,百姓死伤无数。洪秀全发出诏令,号召太平军“男将女将同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城头激战,惨烈异常,太平军将士昼夜坚守,矢石交加,多次打退清军的进攻。鏖战两月,城中弹尽粮绝,眼见孤城难守,洪秀全决定突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