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第七回犯长江海盗讹诈签条约耆英辱国(上)
第七回犯长江海盗讹诈签条约耆英辱国(上)
浙东战役,清军惨败;慈溪、乍浦相继陷落,沿海城镇惨遭英军屠戮劫掠。这一连串的坏消息传进北京,使道光皇帝彻底丧失了信心。他原来对扬威将军奕经寄以厚望,幻想着能够一战取胜,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不料奕经劳师费饷,反而丢城失地,溃败逃命。穆彰阿、牛鉴、刘韵珂等投降派官员乘机纷纷上书,认为如果战争再延长下去,就会遭到更大的失败,议和投降比打仗更为有利。生性多疑、反复无常的道光皇帝又决定弃战求和。道光任命耆英为署理杭州将军兼钦差大臣,赶往浙江收拾残局,并重新启用被革职的两江总督伊里布协助耆英,在尽可能低的条件下向英军求和,结束抵抗侵略的战争。
然而,战争毕竟不是儿戏,不可能按道光皇帝的一厢情愿发展。当耆英、伊里布还在南下的路上奔走的时候,璞鼎查已经指挥英舰逼近吴淞口,准备向上海发起进攻。
强敌压境,两江总督牛鉴惊慌失措,急召守军将领商议道:“英军来犯,战耶?和耶?”江南提督陈化成道:“守土保国,武将之职分也。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贼寇侵我国土,理应与敌血战到底。”浙江总督佘步青道:“英军强大,战则必败。扬威将军亲率大军尚且战败,我等岂可再战。”陈化成道:“扬威将军乃皇上的爱侄,他战败皇上可以宽恕;我等如若不战,恐怕难辞其咎。”牛鉴道:“陈老将军言之有理。皇上对浙江战局寄以厚望,若能取胜,当是盖世奇功。”佘步青道:“战无必胜把握,和又违背圣意。难啦。”陈化成道:“佘将军岂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英夷远涉重洋,孤军来犯,此乃兵家大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决抵抗,必能打败英军。”牛鉴道:“老将军所言甚是。各炮台积极迎战。”计议已定,诸将各自返回阵地。当是时,陈化成守吴淞口西炮台,佘步青守东炮台,牛鉴守宝山炮台。
陈化成,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时年已六十六岁,须发皆白,身瘦体健,面色微黄,神情威严。自任江南提督以来,两年如一日,在吴淞口严密布防,毫无懈怠,立志要给英国侵略者以严厉的惩罚。他经常勉励部下诸将:“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当英军在浙东诸城烧杀抢掠时,陈化成预见到吴淞口难免战火劫磨,随即住进炮台兵营,与士卒同甘共苦,昼夜提防来犯之敌。
1842年6月16日拂晓,英军出动八十余艘军舰,载八千多名兵力驶进吴淞口,向陈化成防守的西炮台发起进攻。英舰首先开炮猛轰,西炮台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陈化成临危不惧,手持令旗指挥守军开炮还击。双方激战四个小时,清军击毁敌舰三艘、击伤敌舰五艘,毙伤敌军一百多人,使侵略军无法实现正面登陆,不得不暂时后退。西炮台守军也伤亡惨重,尸积成堆,血流成渠。陈化成身负重伤,血流至胫,湿透征袍;可他依然镇定自若,执旗督阵,勉励守军,准备再战。
英军败退的消息传到宝山炮台,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如此大功,岂能让陈化成独得;牛鉴决定亲往前线督战,以便将来向朝廷邀功请赏。牛鉴下令摆起总督仪仗,坐着八人大轿,前边十面铜锣开道,一对一对的官衔牌、五彩旗幡引导,轿后数百名亲兵护卫。一路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向吴淞口炮台进发。正在败退的英军发现了大肆招摇的总督大轿,立即调转船头,向着牛鉴的仪仗队发炮轰击。成群的炮弹落下,牛鉴的仪仗队被炸得七零八落,扔下大轿,四处乱窜。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牛鉴面无人色,急忙从轿里爬出来,丢掉官帽,月兑去官服,甩掉官靴,混在士兵中连滚带爬,仓皇逃命。英军抓住这一有利战机,迅速组织追击。牛鉴及其残兵刚刚逃回宝山炮台,大队的英军也已尾随而至。炮火轰鸣,枪声激烈,在英军的全力进攻面前,牛鉴扔下部队继续逃跑;乱作一团的宝山守军一触即溃,丢弃阵地狼狈逃窜;英军迅速占领了宝山炮台。
战场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本来是清军获胜,英军败退;然而,由于牛鉴的荒唐行为导致了英军转败为胜。英军乘胜向吴淞口东炮台发起进攻。驻守东炮台的佘步青,本是富商出身,通过花钱买得官职,平日里克扣军饷,饱肥私囊,又善于贿赂上司,得以升到浙江总督一职。此人无德无能,贪生怕死,临阵必逃,战无不败,故被时人讥为“长跑将军”。当英军开始攻击时,佘步青采取了惯用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策略,率领亲兵护卫带头逃跑。主将如此,兵卒纷纷效仿,未作任何抵抗,把东炮台拱手让给了敌人。
连续占领了两座炮台,使英军士气大涨。璞鼎查重新调整部署,组织大批英军登上海岸,从正面再次向西炮台发起进攻。卧乌古则带领一队英军冲出东炮台,向西炮台迂回包围,使陈化成及其守军月复背受敌。形势十分危急,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弃阵后撤。陈化成勃然大怒,用令旗指着周世荣的鼻子骂道:“贪生怕死之鼠辈。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周世荣连连后退,不敢再言;转身溜出炮台,贪生逃跑。陈化成指挥守军英勇抵抗,身负七处重伤依然仰天高呼:“报国杀贼。”英军攻破炮台,蜂拥而进,弹如雨下。陈化成督率剩余的八十多名士兵挥刀拼命,与敌肉搏,在毙伤英军多人后,全部壮烈牺牲。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老将陈化成,卫国显神勇。临危斥鼠辈,挥戈啸苍穹。生守吴淞口,死比泰山重。忠魂日月钦,威名鬼神敬。
英军占领了西炮台,吴淞口失守。随后,英军占领了上海。数日后,耆英、伊里布赶到了浙江前线,带来了道光皇帝“停止抵抗,一心求和”的圣旨。牛鉴、佘步青及其残兵败将无不欢欣鼓舞,齐赞:“皇上圣明。”
耆英,字介春,姓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生的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喜读儒家经典,熟知大清律令。曾被道光誉为“满洲才子,有胆有识”,深得皇帝信赖,故而派其赴浙议和。耆英等人经过反复协商后,派人去向英国侵略者递交照会,要求举行停战和谈。璞鼎查在接到耆英的照会后,认为在上海接受清政府的投降要求,还不能达到预期的侵略目的,因而决定拒绝和谈,并大施恫吓。于是,璞鼎查派出自己的随员马礼逊答复说:“所商之事甚大,恐耆将军、伊中堂见面,亦不能为我们做主。现在我们欲先到长江,后到天津,向北京进攻。到北京后再考虑和谈。”
一心想着投降的耆英、伊里布、牛鉴等大清官僚,在遭到璞鼎查的拒绝后六神无主,连夜会商。耆英道:“求和不成。英军反要进攻长江、天津、北京,这可如何是好?”牛鉴道:“长江沙线曲折,洋船断不能入;无需防堵。然英军若进攻天津,不战,北京危机;接战,又违背圣意。”伊里布道:“兹事体大,惟有请圣意定夺。”耆英道:“伊大人言之有理,请皇上裁决,实为万全之策。”于是,他们写成奏折飞报朝廷,把战与和的矛盾又上交给道光皇帝。之后,耆英等人便一身轻松,安心享受美酒佳肴,等候皇帝的圣旨,仿佛身边的战争与他们毫无关系。直到两个多月以后,耆英等人接到了道光皇帝的密旨:“只要英军不再进攻,可以允诺割让香港和开放通商口岸。着耆英、伊里布赶快接洽,务求弭兵息战。”
就在耆英等人静候圣旨的日子里,英军退出上海,放弃吴淞口,逆长江西上,一路焚杀剽劫。由于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不抵抗的政策,素有天险之称的长江,对于初来的侵略者,成了敞开的通道。号称长江第一重门户的江阴炮台迅速被英军攻占,江阴陷落。与统治者完全相反,沿江人民纷纷奋起抵抗。一日,英军侵扰太仓州皋桥等地时,皋桥百姓诱敌上岸,利用复杂地形隐蔽设伏,手拈耰锄,击杀敌军数十名,吓得英军再也不敢到皋桥骚扰。当英军攻陷江阴后,又派出部分军舰向对岸的靖江发起进攻。靖江守军和义勇一齐埋伏在城壕下,英军疯狂开炮,炮弹从壕上越过,伏兵毫发无伤。在敌人炮火停歇的间隙,英勇的靖江军民登上战壕齐放抬枪,强大的火焰和无数的散弹喷向敌船,数艘敌船迅速起火燃烧,英军死伤一片,纷纷跳水逃命。当此之时,城内居民闻城外炮声而悉登城上,鼓噪助威,声闻如雷。英军见状急忙撤退,拖着几条烧残的军舰逃回江阴。
被靖江军民迎头痛击后,璞鼎查下令英军撤出江阴,指挥大队英舰继续沿长江西上,十多天后逼近镇江。镇江是清政府设在长江上的又一个江防重地,由八旗副都统海龄、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允孝三位将领镇守。海龄,满洲镶白旗人,出身行伍,肤如黑炭,目似闪电,性格刚烈,暴戾恣睢。其处事既有忠君爱国的一面,又有极端疑忌汉人,蓄意制造民族矛盾的一面。其时,镇江驻有旗兵二千人,汉兵五百人。自海龄入驻镇江以来,经常纵令旗兵以搜捕汉奸为名大肆屠戮抢劫,闹得城中鸡犬不宁,人心惶惶。闻讯英军来犯,海龄命齐慎和刘允孝带领五百汉兵守卫城外高地,他自己率领二千旗兵守卫城垣。待齐慎、刘允孝率部出城后,海龄下令封闭城门,断绝内外交通。海龄集合旗兵训示道:“保卫大清江山,全靠我八旗勇士。两月之前,乍浦失守,大部旗兵临阵败逃,实为旗人之败类,给祖宗丢脸。眼下,英夷逼近镇江,我部全体将士务要勇猛杀敌,以雪国耻。此次接战,军令无私,临阵逃跑者,斩;畏缩不前者,斩;不听号令者,斩。万一不幸战败,宁可自杀,决不投降。”在海龄的鼓动下,守城旗兵慷慨起誓:“坚决保卫大清江山,誓与英夷决一死战。”
英军到达镇江,首先向城外高地发起攻击。英军各舰集中炮火轰击,密集的炮弹迅速覆盖了高地。清兵身旁弹片飞舞,硝烟弥漫;然而,守卫官军毫无惧色,发炮还击。双方炮战进行了约两个小时,清兵渐渐失去了还击能力。处于极端劣势的清兵大部分倒在了血泊之中,炮台坍塌,大炮滚落在地无法使用。卧乌古指挥七千多名英军从三面包围了高地,成群结队的英军冲上高地,对已失去抵抗能力的伤残清兵实施了野蛮的屠杀。齐慎、刘允孝及其五百名清兵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