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八 章︰路起流言 第一節

作者 ︰ 水龍

明行和心觀都是一驚,明行迷茫道︰「雖是西域,當年的具體情形我卻半點都記不得了。」心觀則合掌道︰「葉施主是如何得知的?那時武林中出了一伙殺人越貨的大盜,激起公憤,師叔應江湖同道之約,遠赴隴右大沙漠中追蹤這伙惡徒,臨行前曾向寺中眾僧說明去向。只是後來本寺向同行之人詢問,知道當時大家輕而易舉便將賊人抓住送官,師叔他武功卓絕,更是絲毫無損。後來眾人在邊關分手,各自歸家,師叔他也是按期而回,並未拖延時日,可這麼一來,他是如何染上這怪病的就更無跡可尋了。」

葉夢書點頭道︰「那便是了,我听各位講述病情,既然許多名醫的藥石終歸無用,那多半還是種心病。記得書上記錄的心病種類極多,有始終神智昏亂的,也有遇事或見物才發作的,明行大師多半便是後者。方才我吹奏竹笛,听心燈小師傅說,一開始吹奏中原的曲子時,明行大師還出口稱贊,後來再吹奏時卻發病了。我第二次吹奏的是一曲番邦羌笛的曲子,這才大膽猜測,所幸預料不差,想來明行大師的病因與西域或是羌笛有所關聯。」

心觀在同輩僧人之中月兌穎而出,做了少林方丈,除佛法武功的原因之外,更在于他慮事周詳,心思靈敏,此刻听葉夢書一說,便即了然,心想這書生說的果然不錯,明行的怪病多半與羌笛胡曲有所關聯。

明行武功之高,是少林寺五六十年以來的第一人,可自從得了這怪病,固步于小小山洞之中,再不過問世事,少林別無比肩之人,在武林中的地位頗受打擊。十年來心觀身為方丈,行事也深受掣肘,此刻忽然想通病因,自然大為欣慰,誦聲佛號,說道︰「善哉,葉施主此言極有道理,師叔的怪病多半便是這樣染成。今後依照這條線索再加以查訪,也許終能醫治的好。」一旁的心燈自然也十分開心,面露微笑。

明行卻搖頭道︰「我已是這個歲數,近來漸漸神昏心亂,還有幾年能活?就算終能查明,那也來不及了,方丈不要為我這將死之人消耗寺里人力。」

心觀還待出言寬慰,卻听葉夢書道︰「在下還有個行險的法子,或許可以一試。」原來他方才一語中的,信心大長,腦海中便升起許多想法,想著索性幫忙到底,把想到的法子試上一試。

明行雙手合十,說道︰「施主請講,只要不違道義佛理,那便沒什麼不可的。」

葉夢書明白他是指方才迷藥的事,面上一紅,說道︰「這法子與道義無關,是在下曾《後漢書》,記得里面有個神醫華佗的故事。那華佗是漢末神醫,醫術天下無雙,有個太守得了重病,長久不愈,其子向華佗苦求哀告,誰知華佗預先索要了許多金銀,而問診之時又言語輕慢,態度狂傲,最後不予治療而去,還留書痛罵那太守活該。」

心燈「啊」了一聲,不禁說道︰「這大夫好壞的心腸,不治便不治,怎地還這麼欺負人。」明行與心觀卻都是年高識廣的老僧,知道華佗一代神醫,葉夢書的故事必有所指,便等他繼續說下去。

葉夢書續道︰「那太守久受病痛折磨,又知道自己兒子苦求華佗,原已強忍再三,至此終于大怒,派人追殺,華佗卻已蹤跡全無。太守憤怒之下,吐出數升黑血,沉痾頓愈,這才知道病因在于氣血凝聚于內,華佗故意氣他吐血,經絡一通,自然痊愈。」頓了一頓,又道︰「在下看明行大師這病,大抵也是個淤塞之癥,這十年困在洞中,每要出洞便心升警醒,一旦發病,大家便听憑大師自行回復,如此反復****,從未深加刺激。我想大師既對胡曲有所感應,不如就讓在下再吹一次笛,若是大師發病,大家也不要管,看看能否破而後立,沖破難關。」

心觀沉吟道︰「葉施主這法子確有幾分道理,古人常說一鼓作氣,越是遷延日久之事,便越需要快刀斬亂麻,以雷霆手段了結。只是又有道是過猶不及,師叔他每次發病都要大打出手,若是真的被笛聲催動而不能抑止,勞神廢力,損傷了根本,怕將有性命之憂。」

心燈听他如此說,不禁且喜且憂,既為看到治愈師傅怪病的希望而興奮,又怕真如心觀所說,行差踏錯,明行丟了性命。

見師佷與弟子都露出遲疑神色,明行反而十分灑月兌,對葉夢書施了一禮,道︰「老僧固步十年,這條性命說有還無,而今已是將死之人,哪里還怕什麼危險,施主請吹笛罷……只是要離洞口遠些,我發起病來神智不能自控,莫讓掌風內勁傷到了施主。」明行既如是說,余下三人自無異議,而心觀與心燈兩個眼見明行這許多年來所受折磨,內心之中,多半還是傾向葉夢書的法子,此刻把那些擔憂放到一邊,反而比葉夢書還要期待。

心觀帶著心燈與葉夢書到洞外兩三丈遠處站好,說道︰「小師弟你站到我身後來,葉施主你在我身側,若有掌風擊來,我當護你們周全。」兩人點點頭,葉夢書將竹笛再橫到唇邊,輕輕吹奏起胡曲來。

這笛音本是模仿羌笛,羌笛是胡人之物,本就比中原樂器的曲調單調,竹笛羌笛又頗有相通之處,此刻在葉夢書刻意模仿之下,更十足相似。明行待他三人走向洞外時,便已合掌盤膝,低頭默誦佛經,葉夢書笛聲初起,也只是誦經更快而已,但一段樂曲未終,驀地一聲大叫,雙目盡赤,騰空跳起,在洞中鬧騰起來。只見他東奔西跳,間或劈出幾掌,口中更是嘶吼不斷,一個有道高僧,瞬息間就變得如同野獸。

葉夢書被他模樣一嚇,笛聲便弱了幾分,正巧明行一道掌風劈到洞外,心觀抬手接下,向後退了一步,喝到︰「施主不能停!」葉夢書一凜,再次吹起竹笛。這次他定下心神,無論明行如何呼喝折騰,只當是草木山石,全不在意,一心只管吹奏。

明行受這笛聲影響極大,狂亂比平常更甚,在洞中打轉倒立,伸掌出拳,鬧騰不休。可耳中笛聲不停,始終痛苦無比,忽然仰頭怒嘯出聲,那是最精純的獅子吼功力,遠遠傳出,不僅後山一隅,便是大半個少室山都听的清清楚楚。

葉夢書只覺那嘯聲與自己的笛聲高低應和,心髒再次撲騰亂跳,腳下也不住地向後退去。心觀見了,拉著他再退出數丈,料得明行的掌力不能及此,便把雙手貼住葉夢書背後,將自己雄厚的內力緩緩輸入。大和尚數十年精修,內力本就深厚,佛門功法更能鎮靜修心,葉夢書只覺後心處一股暖流傳遍全身,胸口、丹田、雙腿都有了力量,笛聲便能持續,更漸漸升高,不被明行的嘯聲壓倒。

這時少林寺中其余僧眾也被驚醒,紛紛趕來,明行雖無刻意傷人之心,但獅子吼神功的道理本在于以聲音挑動他人內力,使之自傷本身,寺中武僧功力尋常者,剛走到一半,就覺頭暈腦脹,丹田如沸,連忙打坐調息,哪里還到得了後山?只有心字輩中心遠心鏡等七八個僧侶,功力深厚,才能來到後山,正看到明行發瘋大鬧、心觀為葉夢書輸氣調息的場面,各人無不驚訝。但方丈做事一向深得眾心,心知不可打擾,只得來到他們身邊,靜立護法。

過了近半個時辰,明行嘯聲始終不絕傳來,笛聲初始還絲毫不讓,後來心觀的內力漸漸難以為繼,葉夢書支撐一弱,笛聲便也小了下去。心觀慢慢松開手,向後退出幾步,轉頭見心遠在側,乃道︰「勞煩師弟頂上一陣。」心遠點頭應是,也過來以手搭背,用功力助葉夢書吹笛。

心遠長于掌法外功,內力本就較心觀為弱,而白日里與利摩法王交手受傷,更是消耗不小,輸了一刻鐘便告不濟,旁邊心鏡補上,也支撐了一刻,後面僧人再上,就大不如前人了。如是者連換五人,明行的嘯聲依舊不止,眾人心中敬佩無已,皆想︰「師叔以一人之力,竟能支撐獅子吼功夫大半個時辰,這身內功好生驚人,何況他此刻發瘋,手腳也在亂打,聲音卻始終不歇,這份能為就更了不起了。」待又一個老僧退去後,心觀也已調息完畢,再次補上,只是心中暗自惴惴,想道︰「明行師叔的功力難以測度,若是我這次不成,其余師兄弟更無再次支撐的功力,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正想間就听心燈叫道︰「師傅的嘯聲弱了!師傅的嘯聲弱了!」心中一喜,內力也隨之一振,葉夢書得此一助,笛聲忽然拔高,壓過了明行的嘯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