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七七章︰固步便執迷 第七節

作者 ︰ 水龍

心燈又道︰「葉施主且在此安歇,我擔心師傅,要回山洞去看他。」葉夢書道︰「令師發病時既然神智昏亂,此時回去豈不十分危險?」心燈搖頭道︰「無妨,我站在山洞外面,師傅他就算發昏,也只是在洞里折騰,掌力絕少擊到洞外,何況現在嘯聲已弱,許是病情有所緩和。」葉夢書總歸是放心不下,說道︰「那我也隨你去,多少有所照應。」

當下葉夢書隨著心燈繞過樹林,走出一段路,就看到一個山洞,洞口微微有燈火光照,他看心燈腳步輕了下來,便也依樣放慢腳步,輕輕踱到洞前,向里觀望。只見洞內十分樸素,但石床桌椅俱全,一人身著灰色僧衣,背對著洞口伏在里面,喉中荷荷有聲,氣喘不已。

葉夢書剛要說話,那人驀地凌空躍起,燈光一晃,露出了光頭,落地後飛速轉了幾圈,一掌擊出,打在山洞石壁上,整個山洞都是一震,就見那僧人雙掌不停,接連拍向石壁,七八掌後才停手向後退開,再看壁上手掌大小的一塊岩石已被震為細粉,簌簌落地。

葉夢書平生初見這般凜冽的掌力,不禁大為驚嘆,心燈合掌道︰「阿彌托法,師傅的病可好些了?」

那僧人停手之後,雙手合十,默誦經文,漸漸氣息平復,看著石屑隨風飄出洞口,喟然嘆息︰「山石是無情眾生,殞身化作粉末,便可以隨風出洞,我固步十年,卻終究不能解月兌,佛法猶未到家。」轉頭看到心燈與葉夢書二人,說道︰「這位便是葉施主麼,今夜老僧深山聞笛,本來是件雅事,奈何頑疾迸發,讓施主受驚了。」

葉夢書連忙行禮,同時看那僧人,見他樣貌也不甚老,不過是五六十歲模樣,身材壯健,神色雖略顯憔悴,眼中卻神光閃閃,眉目慈和,頗有羅漢之象。這等人物,若是尋常人見了,多半不自覺便會升起敬仰之心,只是葉夢書所交游者一向是人中英杰,如李泌、杜甫、郭子儀等,雖然彼時還未有大名,才識卻都是當世第一流人物,是以對這位明行大師也只是尊重而已,心中則不免想道︰「這位大師的輩分雖高,年紀卻與心觀、心遠諸僧仿佛,看他氣色,實不像久病不愈之人。」

心燈走近兩步,又問明行病情,明行以手摩心燈頭頂,說道︰「我這兩個月來病發愈頻,怕是大限不遠了,你明日便去向方丈請示,去前院參禪罷。」

心燈眼楮一紅,低下頭去,默默把頭一搖,明行見了,輕嘆道︰「傻孩子,你平日里明經達意,了悟禪機,怎地還看不開生滅?經上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我堪不破固步自封的魔障,受這許多年拘束,就算真的去了,那也是種解月兌。」心燈還不言語,只是搖頭。

葉夢書見明行身強體健,卻說出這等喪氣話來,便問道︰「明行師傅,您這怪病是如何染上的?」

明行露出思索的神情,想了半晌,茫然道︰「我也不知,這病的一大怪處,便在于我全記不得是如何染上,只還記得十年前一次外出,回寺後就生起病來。」

心燈抬起頭道︰「這病奇就奇在這里,若說師傅他是失心瘋,不發作時卻一如常人;若說是身體疾病,則多年來寺里的醫科聖手不能醫治,到江湖上遍請名醫也無功效。我還記得小時候方丈師兄他們時常向師傅詢問病因,都是不得其解,後來大家無法可想,才漸漸不以為奇,只讓師傅在這山洞里自行參悟,以求佛法無邊,能夠化解天魔。」

葉夢書心中愈發奇怪,又問︰「這十幾年來,大師當真未曾出過山洞一步麼?」

明行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老僧自染此病,十年來再未出洞,平日起居多勞心燈照顧。」說到這里,愈發消沉,又道︰「既然記不得染病的原因,這病多半是佛祖賜下的劫難,我十年來日日苦學佛法,遍閱佛經,卻始終不能解月兌此病,實在慚愧。心燈這孩子生有慧根,天資聰敏,雖然年幼,在佛法上已十分有見地,他又不愛習武,我能教他的已經不多,留在我的身邊,是耽誤了他。」

心燈道︰「弟子本是孤兒,得師傅自幼帶回寺中,教養至今,侍奉師傅起居是理所當然,心燈絕不離開師傅。」

明行搖頭道︰「痴兒!痴兒!」話雖如此,卻不免眼角濕潤,哽咽起來。

葉夢書起初听心燈敘述,以為明行是個佛法武功都極高明的禪林高僧,誰知一見之下,雖然武功確似高絕,為人卻談不上有多通達,不禁微微失望,心想︰「按理說能教出這樣出眾的弟子,就算心燈天生聰明,明行也應不失為一代高僧,何況他又在山洞中閉關參禪十年,理應愈加疏淡。可看他的樣子,消沉拘泥,倒像是普通長者多過佛門禪師,這卻十分奇怪了。」

葉夢書左思右想,始終覺著不對,便忍不住再問︰「難不成大師得病至今,寺中就沒人想過辦法把大師移到洞外麼?也許一到洞外,這病便好了。」

心燈道︰「怎麼沒有?可是師傅他武功太高,方丈師兄他們早年也曾合力出手,想把師傅架出洞去,但師傅他一步踏到洞外,便即神智混亂,出手亂打,眾位師兄抵擋不住掌風,全被逼退出去,師傅便回了洞里,還要繼續大鬧一場,才能慢慢復原。」

葉夢書微一沉吟,又道︰「從來智勝于力,那也可以用智取。」

心燈還是搖頭︰「用智也是有的,當初老施主有一次來喝茶,不知說了什麼,忽然發起怒來,跟師傅拉拉扯扯,口中痛罵不休。師傅百般忍讓,奈何老施主糾纏不清,終于忍無可忍,要將老施主拖出洞去,可是走到門口,忽然醒悟道︰‘原來你是要激我出洞,我出不去的,這沒有用。’老施主見師傅警醒,便也沒了法子。」

明行合掌道︰「阿彌陀佛,早年泗水醫仙穆大夫來時,號脈听診,當即輕描淡寫地說︰‘明行師傅這病,我現有的藥物或許能治,只是需要你先跟我出來,我試試這藥能否讓你回洞,若是能行,便治得好。’他說話時語氣隨意,我一愣神,自然而然就跟著他走到洞口,眼看就要邁步出去,忽然心中升起極大恐懼,馬上想起病還在身,這洞就說什麼也出不去了。見我如此,穆醫仙也只得承認方才號脈實無對策,只能試著取巧。余下還有多次,也是這樣來到門口,便忽然醒悟,從此固步難行了。」想起過往種種,不由嘆道︰「十年前我初發病時,自信佛法通達,這等魔障不過是稍有困擾,很快便能解月兌。誰知遷延日久,至今毫無辦法,白了許多佛經,卻不能大徹大悟。這些日子漸漸心有所感,總覺著已經時日無多,雖然喪氣,卻又有些慶幸,倘若真的死了,倒也一了百了。」

葉夢書皺眉道︰「大師武功高明,身體強健,毫無衰弱之相,何必輕言生死?」想到生死,忽然記起在長安時李林甫手下的四個高手,凶狠毒辣,視他人性命如兒戲,里面有個毒魔邪神,武功雖然最弱,卻最難防範,便道︰「既然大師清醒時不能出洞,為何不用迷藥先迷倒了,再悄悄移出洞去?」

此言一出,身後忽有人道︰「阿彌陀佛,少林寺總歸是佛門清靜地,迷藥毒藥等物,山上沒有,僧侶們也想不到這法子,是以許多年來,從未施行此法。」幾人回頭去看,原來是心觀方丈,正從不遠處緩緩走來。葉夢書連忙致歉道︰「小子無禮,以惡意揣測少林,多有得罪,請方丈見諒。」

心觀道︰「施用迷藥,原也是個辦法,只是我等身為佛子,少林又是武林正派,總不好用這法子,這是我們自己的規矩,怪不得別人,葉施主肯為明行師叔思索治病之法,老衲已深為感激。」

明行點頭道︰「縱是此法有效,也決不能為。」又道︰「我深夜里大吵大鬧,驚擾方丈休息了。」

心觀向明行躬身行禮,說道︰「無妨,這幾日多有江湖同道上山挑戰,寺中很不安寧,我夜里思索對策,本就未睡,也听到葉施主吹笛,倒是把近來的壓抑沖淡了些。只是後面葉施主改吹別曲,這邊師叔的吼聲又隱隱傳來,我便前來探視。」

听他這般說,葉夢書想起方才自己吹奏中原曲調時明行並未發病,自己一改吹胡曲,明行便跟著神智混亂,心中一動,忽然間一點靈光閃現,開口問道︰「敢問明行大師發病前去的可是西方外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