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六章︰此身許向江湖寄 第六節

作者 ︰ 水龍

葉夢書也不多置辯,又問︰「接下去如何了?」

「當時看到陛下點頭,武惠妃一聲輕呼,幾乎昏倒,陛下見了,眼中也不自知地流下兩行淚來。賀蘭舟一聲嘆息,忽然將架在陛下頸邊的鐵劍回刺入自己肩頭,說道︰‘賀某自謂為天下人問政,罪不至死,但今日得罪天子,自傷一劍,以求心安。’陛下見他肩頭鮮血泠泠流下,顯然受創頗深,緩緩搖頭道︰‘這些問題,這幾年朕也時常自問,最後這一題,是朕兒女情長,怪不得你。’賀蘭舟點點頭,回身便要離去,天子忽又說道︰‘閣下與朕雖是初見,但頗感莫逆,如今你問了朕二十七個問題,朕便問你一個。’見賀蘭舟停步,便說道︰‘听君之問,朕深感治國不易,這幾年天下雖然初治,似乎猶未盡善盡美。今日封禪之事便暫且作罷,數年之後若是天下安泰,再去不遲。到時候閣下可會再來?’賀蘭舟並不回頭,說聲‘也許吧’,便縱身上了屋頂。這時他神功早已震懾群雄,雖然肩上受傷,卻誰也不敢再上前阻攔,就這樣看著他一路遠去。」

葉夢書道︰「當今天子的確是個英明神武的君王,開元盛世輝煌無比。可治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在又不是堯舜的時候,哪里能有盡善盡美的一天?」

王忠嗣道︰「開元盛世,物阜民豐,天下人鼓月復謳歌,古來帝王治國,未必就能勝過當今天子。所以陛下他八年後重新封禪,志得意滿,心安理得,而世人也不以為奇了。」

葉夢書道︰「那次封禪賀蘭舟去了麼?」

王忠嗣搖搖頭,說道︰「他沒有去。那日他離去之後,陛下思慕他的風采,下詔書贊揚,之後因為詔書里有‘天青日麗,君飄然來去,劍氣縱橫,而有風雨之勢’的句子,江湖上便把賀蘭舟的劍法稱作‘風雨中州二十七式’。其實那之後他的武功已至絕頂,與人交手至多不過十七八招,便多厲害的高手也能擊敗,江湖上實無人能夠測度他的劍法。雖然他從來行事低調,卻也不知不覺在數年間成了天下人人服膺的武林領袖,八年之後,他已極少在江湖上現身。當年陛下久候賀蘭舟不至,心中萬分遺憾,便令天下名匠日夜鍛煉,造成一把珠玉寶劍,立在當初賀蘭舟洛陽問政的廣場上,半年以後,那把劍不翼而飛,那是賀蘭舟在江湖上最後的傳說。」

葉夢書咋舌道︰「這般說來,這位賀大俠簡直像仙人一般了。」

王忠嗣一嘆,說道︰「三十年前洛陽一役後,火毒教被朝廷武林共同討伐,雄霸雲南的大教會瞬間灰飛煙滅;道玄公辭官歸隱,寄意江湖,不僅以五十歲的高齡創出‘聖劍’絕藝,更名揚天下,「聖劍天刀」成就一代武林耆宿。其實歲月如流,誰能不變?我也常想賀蘭舟這等天神般的人物,幾十年來他多半隱居在哪里,逍遙自在,而我這個當年的十歲孩童,卻已哀哀將死,人世間風霜摧折,一至于斯。」說罷終于身心俱疲,大力咳嗽起來。

葉夢書見他說了這好半天話,已有些支撐不住,連忙叫他回床上躺下,同時心中暗想︰「他嘴上說不怨恨皇帝,只怕心中也明白如今的暮年天子貪圖享樂,早不是當年勵精圖治的神武君王了。」看王忠嗣躺在床上睡了,心想王公剛才講論故事,大耗心神,今夜就不要去叫別人來見他,轉身出了屋去。

回到自己的屋里,葉夢書又想起王忠嗣講述的故事,心中百感交集,一時想到自己在京城的見聞,明擺著朝廷上天子貪圖游樂,奸相李林甫弄權,而自己連個功名都沒有,枉自胡思亂想,實際毫無意義。一時又想到賀蘭舟當年震懾群雄的風采,心中對江湖武林愈發好奇起來。後來終究也十分勞累,迷糊睡去。

次日一早,眾人自然知曉王忠嗣蘇醒,哥舒翰郭子儀等人盡都前去探問,只是大家心中都知王忠嗣傷勢沉重,欣喜中又都有幾分悲痛。從那日起,御史府中的人都圍著王忠嗣照顧侍奉,對葉夢書的關注更少,哥舒翰、萬安公主等人每次前來,雖然也去葉夢書處問候一聲,卻很快離去,沒什麼話題。唯獨郭子儀與他最是投契,又心有愧疚,才多陪他說會話。

葉夢書見無人搭理自己,雖然略覺失落,適應之後倒也樂得清閑,過了六七日,雙手也拆了夾板,漸漸可以活動。忽有一日听到萬安公主和穆天衣說起第二天李泌和拓拔連城要來問候王忠嗣,葉夢書心想︰「我錯過博取功名的機會,此刻又一身傷痛,臥床多時,樣子怕是十分憔悴落魄,此刻與李兄和拓拔大俠這等人中龍鳳相見,也太過于相形見絀了。」又想到穆天衣、萬安公主兩個少女眼里,自己站在李泌和拓拔連城身邊只怕與一團泥土無異,毫不重要,更是心中黯然,竟是當天下午執意搬出了御史府,回到梨園別院里居住。

那穆御史忙于公務,一向未能得見,知會一聲便是。穆天衣听說葉夢書要走,雖然微微驚訝,但此刻她心中想的全是明日李泌來訪,這位葉先生對她而言,平素就顯得古里古怪、格格不入,自然也沒話說。至于王忠嗣,見葉夢書前來告別,淡然一笑,道︰「葉公子年紀尚輕,日後自有大好前程,忠嗣衰弱將死之人,此別只怕不能再見了。」說得葉夢書眼楮一紅,留下兩點淚來,向王忠嗣拜了三拜,這才離去。

梨園別院景色如昔,依舊花樹堆雪,靜謐安逸。葉夢書回到故居住了兩夜,心中卻總是不能平靜,夜里登高望月,梅邊吹笛,漸漸心中有了計議,待次日天明便到郭子儀住處拜訪。

郭子儀兒女不少,他此刻官職不高,宅院便略顯狹小嘈雜,見葉夢書顯是有心事要說,哈哈一笑,拉著葉夢書到街上去了。

兩人尋了一家客少的茶館,靠窗坐了,葉夢書便道︰「我欲離開長安,去江湖上游歷見識一番。」

郭子儀吃了一驚,說道︰「老弟你一身才學,留在京中明年再考不是更好?說是去江湖見識,你又不會武功,不是武林中人,哪里算得上游歷?若你不願意考試,此刻哥舒翰新得高位,請他和王公替你說幾句話,自能有所安排。」

葉夢書道︰「我一介書生,做不了別的,留在京中不過是書寫字,出去游歷也一般是書寫字。再說夢書考取功名豈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如今朝廷上李林甫當政,無論是自己考的功名,還是別人推薦的職位,都難以有所作為。既然如此,還不如去各地增廣見聞,樂得逍遙自在。」

郭子儀還是不能理解,皺著眉頭道︰「老弟你年紀太輕,大半時光又都用來書作文,雖然聰明,卻不知世間險惡。老哥我雖也不怎麼接觸草莽中人,但‘江湖險惡’這話歷來說的明白,出門在外,總是比不得長安城首善之地。」

此刻葉夢書心中主意早已定下,跟郭子儀又極相熟,說話就很直接︰「郭大哥,小弟見你家室廣大,又久在京中做官,嘴上雖有征戰沙場之意,只怕心中已不願上戰場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