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五十五章 買下鋪子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沒過兩天,去縣城的人就給了宋掌櫃準信兒,縣城里繁華地段到是有兩間鋪子能賣,一家剛好快到租期,還有一家租期還有一年,不過生意也不怎麼樣,估計打發些銀子,那家還是能讓出來的。

而且跟房東也打過招呼,只要熙兒姑娘看上哪間,就買哪間,這就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兒啊,如果沒些關系背景,哪那麼容易在這集市上混呢,且不說人家肯不肯搬,就是肯搬,房東還不一定肯賣呢。

房東其實是不虧得,如意閣暗自補貼些銀兩當作補償,在其他地段,房東依然能買間體面的鋪子。

宋掌櫃一得到信,就讓人送到了熙兒家,看熙兒啥時候有空能去看看。

熙兒一得到準信,很是高興,恨不得立馬飛了去看。

王氏很擔心,一個小姑娘家家,這以後還要不要出閣,整天拋頭露面的。

熙兒笑嘻嘻道︰「娘啊,一來我年紀還小並不招搖礙事;二來,就算是以後說親,看上我,喜歡我的,還在乎我開鋪子嗎,要是以這個做為借口,他也不配做我的夫君。」

王氏笑著點了點女兒的頭,假裝責怪道︰「才多大,到懂得夫君夫君的,羞不羞啊。」

最後等福子祿子下學回來後,一家人坐下來商量了一番,由福子祿子請一天的假陪妹妹去瞧瞧鋪子,以後鋪子正式開起來了,帶一對長工夫妻過去,也能幫著干些活,並照應些。

第二日一早,福子和祿子就去了私塾跟花秀才請了一日的假,答應晚上回來後補上當天的功課,花秀才這才放了行。

請完假後,柏三柱用牛車送了兄妹三人去了鎮上,在鎮上跟宋掌櫃匯合,他也一同去看看,幫著長長眼。

熙兒是求之不得,混跡商界,姜還是老的辣,宋掌櫃的畢竟做生意也二十多年了,哪方面經驗都比熙兒多的多。

宋掌櫃早就關照了酒樓里的各事項,帶著熙兒兄妹去縣城的,安排的是輛馬車,馬車做為交通工具可比牛車快多了,可是在這個時代,馬車就是身份的象征,不是說有錢就能有馬車的,必須是有權的才被允許擁有自家的馬車。

熙兒兄妹能坐上馬車是異常的興奮,福子祿子怎麼也沒想過,他們一個窮的鄉下小子,還能坐上馬車,果然這感覺是與牛車不同的。

福子祿子兄弟倆對看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的眼楮里看出了一絲的堅定,如果能在仕途上闖出一番天地來,那一定讓自家人出行都是馬車,他們了解家里所有人為啥這麼努力熱衷的賺銀子,除了改善家里的狀況外,就是想給他們創造物資條件,以後要再仕途上闖蕩,少不得花費銀子打點些。

馬車跑起來速度很快,也就大約一個半時辰的樣子就到了縣城,先去如意館招呼了一聲,就有小廝牽了馬車過去,喂了馬兒。

找了當日幫著尋模鋪子的管事,帶了路過去分別看了兩家,第一間鋪子位于縣城中心繁華地段,門面不寬,是屬于細長型,是個小四合院,北方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都是臥磚到頂且起脊的瓦房。

熙兒一家幾口人住到是夠了,只是沒有給長工、伙計住的房子,而且門面不寬敞,所以這連鋪子的院子雖便宜些,但熙兒還是沒勉強自己,也就不做選擇了。

再看下一個院子,下面的院子離城中心到是偏些,一看門臉兒,門臉寬,但是不太深,里面能做個制作間,再有個倉庫,也就不能再多隔了。

在門面一旁,有一輛馬車寬的小門進去就是後院了,據伙計介紹,這麼大的院子,也算上是個中型的四合院,正房七間,正房和廂房是帶廊子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過道,可通向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子。

院牆的正中間有拱形的門,門的後邊,立一個影壁。外院的東西各有比廂房小些的房子,可作廚房和伙計們住的房間。靠前頭鋪子的那邊有一間寬敞的,用作車房。

熙兒兄妹一間間走過,細細的看了一遍,原房主能看的出來是個愛護東西的,屋子不管是內還是外都愛護的相當的好,而且房子也大,里面還有些八成新的家具之類的都放著,上面也沒有落灰。

院內也種了些桂花樹、桃樹等等的植物,中間是花壇,里面的月季花都已經打了很多的花苞。

熙兒、福子祿子對這院子都很滿意,當即就決定這間了,因為是如意閣過來問的價格,房主也給的相當的痛快,連門面共計七八百兩銀子。

另外因為是想趕緊拿到手,所以如意閣暗自貼了房主二百兩。房東見狀更是連連承諾五六天之內前面的鋪子就能騰出來,後面的家具如若新房主想要的話,都全盤奉送。

因為熙兒帶了足夠的銀子,當天也就辦好了所有的手續,房契等過些天來接手鋪子時,再由如意閣的辦事伙計一並給熙兒。

宋掌櫃也很高興,熙兒也悄悄的詢問過他,以他的眼光,他是很滿意的,兩人的意見不謀而合,所以拍板的也快啊。

決定完,熙兒兄妹和宋掌櫃也急著趕回去,所以就由如意閣的伙計買了些外賣,四人隨便吃了些,就上路了。

回到家,祿子嘴巴快,事無巨細的都告訴了柏三柱和王氏,柏三柱和王氏也很高興,兩人想了想,把事情先安排安排,交接鋪子時他們也過去看看。

夫妻二人晚上在炕上閑聊,對現在的日子真是極其滿意,哪里能想到過這樣好的日子呢,所有的功勞都歸功于他家的三閨女,如果沒有這樣有福氣的閨女,估計他們現在還在老家兒那過著苦哈哈的下人日子呢。柏三柱也是切底醒悟過來了,什麼才是正常人過的日子,他現在不能光听柏老頭和孫氏的話才叫孝順,而是更要給妻子兒女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灣,才是盡到一個做夫君和爹的責任。

王氏听著柏三柱發自內心的敘述,心里覺著暖烘烘的,一股暖流從內心流到了四肢和大腦,那是幸福的感覺。

家里作坊的事情就安排給了鄭氏,鄭氏也是得益于王氏家,不但銀錢賺的多了,自家的相公也辭了鐵匠鋪的活計,在村子里置辦了幾畝良田,過些小日子,再有婆婆的藥錢也足夠了。

不但如此,連勝水以後在縣里上書院的銀子,都是柏家包了,連兒子住的地方王氏都安排好了,跟著福子祿子住在鎮上的鋪子里。

每每想到這些事,鄭氏的干勁是很足的,恨不得把所有的活計都能攬過來,從而減輕王氏的擔子。

地里的事情都統一交給了阿萊,阿萊已經被提升為長工頭子,他的婆娘姜氏也變成了熙兒家的家事總管,另一個長工阿余和他媳婦申氏則跟熙兒以後在鎮上的鋪子幫忙。

還有剛好這期間是柏小芬的定親的日子,柏三柱先把王氏給柏小芬送的定親禮送了過去,並且打了招呼,有急事得去鎮上一趟。

本來柏老頭還想著三兒子過去給他小女兒撐撐台面呢,先前答應好去的,這下又說不去,柏老頭很生氣,但也沒好意思把自己的小心思說出來,孫氏看在柏三柱拿過來的禮還說的過去的份上,也沒多羅嗦,就讓柏老頭在一邊生著悶氣。

王氏給柏小芬準備的是一套銀的頭面,從頭上的銀簪子三個,銀耳墜子一對,銀項圈子,一對銀手鐲,加起來也有二十多兩銀子,還有幾塊細棉布,模起來也是滑爽,另外還定制了一件的精致而喜氣的繡花衣裳、長裙和繡花鞋。

孫氏其實很多方面對王氏並不討厭,王氏手巧,干活手腳麻利,心細干淨,只是王氏以前家窮,她欺壓王氏慣了,同時也覺著王氏不配過有錢的日子,所以一直是百般刁難,不過就算是今兒個王氏準備的這連她都心動的禮物,她依然從心底里覺著這有錢的日子就不該是王氏過,也仍然不可能高看王氏一眼。

柏二柱有一搭沒一搭的過來,上工記錄雖是有人在記,但是也難保柏三柱和王氏不在家,柏二柱出什麼ど蛾子。

所以柏三柱想了想,硬著頭皮又去了柏老頭那兒一趟,當著柏老頭面,給了柏二柱十兩銀子,讓柏二柱勤快些種種地,把這心思都用在種地上面,他這銀子多給了很多,按實際柏二柱干活的記錄,最多只能拿個一百多文,這十兩銀子也算是盡了兄弟之情了。

柏二柱高興,立馬接了銀子,本來他就不願意再去三弟家上工,不是礙于他爹柏老頭,他早不高興過去了,現在不但白得了十兩銀子,而且以後也不用去了,對他來講真是天大的好事。

柏老頭則是對這個三兒子更加一倍的心灰意冷,氣的啥話也不想講,就直接歪到炕上去了。

求推薦票票!特別求收藏啊!謝謝各位好心的親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