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五十六章 接手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柏三柱和王氏想想也沒啥事要安排了,就安心的準備了被褥衣裳,準備在縣城也住幾日,看看縣城與鎮上有何不同。

加上熙兒老是在柏三柱和王氏耳朵邊叨叨,要學會享受生活,現在家里也不缺銀子了,除了技術方面自己人出面,其余的還是放手安排人來做。

所以柏三柱和王氏才下了決心,也去體驗幾日城里人的生活。

這次福子和祿子是不去的,在家專心的看書,沒多久就要進行童生考試了,雖說以前看書,那也沒人指導,現在得花秀才的用心栽培,做為弟子也不能讓夫子失望不是,夫子是恨不得把他畢生所學全部灌輸給這兄弟倆。

四兒和喜子肯定是要跟著王氏和熙兒的,她們長這麼大,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鎮上的集市。四兒說了,她得去看看縣城的姑娘媳婦的流行啥衣裳料子,盤啥子發型,帶什麼絹花,如果王氏同意,她恨不得買些粉回來涂涂,喜子啥也不懂的臭小子,四兒說啥他就跟著附和。

王氏這邊收收,那邊拿拿,不知不覺就收拾了一堆的東西,吃喝拉撒一應俱全,熙兒無奈的抓抓頭發,說道︰「娘,這些都不用帶的,縣城里啥沒有的賣啊,指不定都比咱帶的好呢。」

王氏一邊忙活,一邊回答道︰「有的賣是不錯,可這價格也番了番吧,我都帶過去,不就省了些銀錢了嗎,你看咱醬菜是要帶些的,咱在那邊幾日,要吃飯的吧,剛開始不買菜都沒問題。衣裳,被褥都得帶,估計被褥還不夠呢,縣城的鋪子睡的是**吧,咱家睡炕睡習慣了,睡**冷不冷啊。」

家里的雞大多數都已經開始生蛋了,這雞蛋已經吩咐過姜氏了,都留著,縣城的鋪子開業了,且要些雞蛋呢。

本來柏三柱是想了自己趕車牛車,帶著妻兒和一大堆東西過去,可宋掌櫃早早的就讓車夫把馬車趕過來了,一番盛情難卻,柏三柱想想也是,自家的醬菜送貨到鎮上還得牛車送貨,還是宋掌櫃的心細,想的周全。

又把大包袱小包袱的拿到了馬車上,一行五人出發去縣城了,四兒和喜子很興奮,他們長這麼大也沒去過縣城啊,不知道縣城什麼樣,馬路上的媳婦婆子們是不是個個都是綾羅綢緞,會不會很凶,會不會瞧不上他們這些鄉下的孩子,純粹的小孩的瞎操心心里。

王氏也是滿面春風,現在柏家三房連縣里頭都置辦了家業,家里又有不斷盈利的小作坊,兒子們也好學上進,閨女們又能干,這日子真是太美好了,王氏想著,乘自己還年輕,能多干些就多干些,幫兒女減輕些負擔,讓他們多出去見識些世面,以後能夠過好自己的日子。

一路馬車勻速的奔馳,遠遠的熙兒就見到了半圓形拱門的城牆,四兒興奮的招呼起來,「爹,娘,你們看,前面就是縣城了。」

馬車減慢了速度,緩緩的駛入門內,一片繁華的景象印入眼簾,熙兒上次來的匆忙,也沒顧得上欣賞縣城的繁華。

馬路兩邊玲瑯滿目的店鋪,賣各種東西的都有,在店鋪的前面,路牙的兩邊是賣各式各樣東西的擺攤兒。

馬車從中間穿過,四兒看的目不暇接,恨不得立馬下來,撒開歡兒來逛開了去,熙兒看著自家妹妹劉姥姥進大觀園東瞧瞧西看看的眼神,就覺得好笑,真是個小孩子,她徹底忘了,她自己也不過,過了年十一歲的小閨女。

馬車的車夫先前都得了吩咐的,直接把馬車趕到新鋪子那兒,會有人來接待的。

到了新鋪子門口,熙兒從車上先下來,上次見過的尋模鋪子的管事迎了過來,看樣子是在這兒等了好一會兒了。

新鋪子原來的主人也在這兒,看到上次那位能干的小姑娘和家人一起過來了,立馬上前去打了招呼,按先前說好的,把鋪子灑掃的干干淨淨,連同後院的鑰匙一起交給了熙兒。

他對熙兒還挺客氣的,同時又有些羨慕,才這麼點大的小姑娘,竟然有如意閣那麼大的靠山,真是不可小覷啊。

如意閣幫著找鋪子的管事,把辦好的房契交給了熙兒家便打了招呼告辭了,他知道,這姑娘家剛接受鋪子定要先收拾收拾呢,告辭前,讓熙兒有啥需要幫忙的,就去如意閣找他。

熙兒點點頭,道了謝,見管事的走了,才開了院門,讓車夫牽了馬車進了後院。

後院的廳堂內都被灑掃的一塵不染,比上次見到的更干淨了一份,王氏和柏三柱先忙著把東西先卸下,想請了車夫一起到外面館子一起吃頓飯去。

車夫見狀連連委婉謝絕了,說是還得去跟主子復命,等東家們啥時候想回去了,他再來伺候著。

王氏不過意,趕忙拿了從家帶的小壇豆瓣醬,硬讓柏三柱塞給了車夫。

四兒見外人都走了,就急著拉過王氏和熙兒,在院子里面挨個的看過的房間,一邊看一邊說,真是沒想到,她柏四兒還能有地主家般的院子住,真像做夢一樣。

王氏和柏三柱也是很激動,喜子早就在院子里撒著歡兒的跑了起來。

里外參觀完畢,熙兒讓王氏和柏三柱住正房,她和四兒喜子住廂房。

正房有七間,屋子多,王氏如何都不肯同意女兒們單獨住廂房,怎麼也要拉著兒女們一起住正房,她和柏三柱帶了喜子住一個房間,熙兒四兒姐妹住一個房間。

決定好了,幾個人就忙手忙腳亂的收拾的房間,墊上了鋪蓋,歸置了一下,把吃飯用的家伙事兒都放到了前面灶房。

又都把自己收拾了一下,換上好一些的衣裳,準備先出去吃頓午飯,再去周圍看看,添置些生活用品啥的。

家中的周圍還挺繁華,飯莊酒樓也不少,一家人挑了家小的飯莊進去了,熙兒點了菜,又跟伙計詢問了周圍的賣菜的地方以及縣城的書院在什麼地方。

書院就在前面兩條街再左拐就到了,賣菜的是在相反的方向,也隔著一條街。

熙兒幾個決定吃完飯,先去書院周圍看看,離家近不近,福子祿子中午回來吃飯遠不遠,然後再一邊逛著一邊找賣菜的地方。

四兒眼楮盯著路上的媳婦婆子的衣裳看不停,再看看自家人,這都是穿的新換的一身兒衣裳,在這縣城算是穿的不好也不差,只是衣料不時興。

熙兒打趣道,既然妹妹的愛好是衣飾打扮,那給妹妹開間制衣裳、賣飾品的的鋪子如何。

四兒一听滿眼放光,急忙說好,被王氏憐愛的拍了下手背,四兒頓時嘴巴嘟得高高的,說王氏偏心眼兒,就肯姐姐看鋪子,也不肯自己開。

熙兒笑道,等妹妹再長兩歲,現在先多看看,多學學,如果到時候妹妹還是非常感興趣的話,鐵定給她開間鋪子。

五人逛了很久,基本上把他們鋪子的周圍的情況模了個遍,糕點鋪子不少,但像熙兒打算開的特色糕點鋪子沒有,另外價格方面也都模了個透,甚至還買了些據說有名的點心回來嘗嘗味道,同時也吸納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

這個時代的糕點基本沒太多的復雜的彎彎繞,技術是有些的,但含量有多少也得分些級別來說了,如果分成十級的話,現在能達到的水平也就四五級,可是這些糕點還是賣的不便宜。

像一包香酥堂的桂花酥就要賣到一兩銀子一包,除非是有錢人,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所以這家糕點才成了身份的象征,一些家底薄的,如果誰送上他家一包這家的點心,幾乎可以向周圍鄰居炫耀好些日子都舍不得吃,

熙兒家的蛋糕鋪子價格也想定的高些,本來王氏還有幾番猶豫,覺著自家女兒賺銀子的心眼大了,這樣心思大了可不行。

可在熙兒層層道理的說服下,也覺得賣高價是理所當然的,且不說制作的成本,就是賺錢的對象,也覺著不賣高價都虧了。

剩下來的幾日,熙兒想把鋪子怎麼來裝修一下,不是茶樓,所以不需要很多包間,但是五六個包間是要有的,基本不設敞開坐的桌椅,蛋糕鋪子的主要客戶群是有錢人家的太太小姐,她們是很講究隱秘性的,所以來鋪子里,在包間可以邊吃邊聊。

她想采用後世的自選面包店的格局,把面包陳列在透明隔斷里,讓選擇的人能看的清楚,只是這樣一來又成難題,這世里都沒玻璃,哪里能做成透明的隔斷呢。

第一日,熙兒是瞧鋪子,丈量尺寸,畫圖紙,左思右想,畫了重畫,絞盡了腦汁。

第二日,王氏經不住四兒的哀求,答應帶她和喜子出去逛逛去了,柏三柱去糧食鋪轉轉去了,正當熙兒在鋪子里趴在桌上抱頭思考的時候,上次幫忙找鋪子的管事又來了。

剛進鋪子,就跟熙兒作揖,說是如意閣派他來幫柏家小姐裝飾鋪子,讓熙兒有啥要求盡管跟他提,他會派有經驗的師傅過來裝修,保證能裝成柏家小姐滿意的效果。

剛趕出來的文,糯米好困,明兒個還得早起,發了文先呼呼去了,希望各位親動動手指頭,幫忙收藏一下吧,謝謝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