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第三章蔡氏青眼惜劉備

作者 ︰ 史杰鵬

1閑居新野

對于被劉表安排到新野來守衛荊州的門戶,劉備並沒有多大的失落。+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呆在荊州又怎樣?難道劉表就會讓他掌握衛卒水軍,就會把荊州牧的位置讓給他?顯然不可能。這樣倒不如呆在新野,橫豎有個自己的空間,或許可以招兵買馬,積蓄力量。只是由于新野靠近邊境,原來的百姓大多逃離,使得這里除了駐軍之外,幾乎沒有人煙。沒有人,又怎麼樣去招兵買馬?好在此後很久的一段時間,曹操都忙于對付袁譚等人的殘余力量,沒有功夫南征,劉備倒也落個清閑,但是清閑並不能讓他快樂。自從投奔劉表以來,又是幾年過去了,他已經撒開了邁向五十歲的腳步,當年劉邦起兵的時候雖然已經四十七歲,但五十四歲的時候,已經平定天下,建立了帝業。光武帝劉秀,自己更不要比,人家三十一歲的時候,就稱帝于鄗。想起這些,怎能不讓人灰心失望。

新野縣廷前有一座小山,山上建有一個亭子。空閑的時候,劉備就在亭子里眺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脈,遠處群山如黛,樹木蔥蘢,燕子在山間飛來飛去,春日融融的陽光彌漫在這里,好一片寧靜。

張飛對呆在新野極其不滿,時不時要發一通無名火。在這春日的陽光之下,一個士卒正在幫他洗頭,張飛一邊享受著熱水浸泡頭皮的那種麻酥酥的快感,一邊對坐在門檻上看書的關羽道︰「二哥,我們來新野兩三年了,你說,大哥天天爬到亭子里去,坐在那里想什麼呢?」

關羽只管看他的《春秋》,對張飛的詢問置若罔聞,毫無反應。張飛有些不滿,他抬起**的腦袋,抱怨道︰「二哥,你成天看書有個鳥用啊,看書也看不來地盤。也不想著去安慰一下大哥,你看大哥心情不好嘛。」

關羽這才抬起頭,悶聲道︰「安慰,安慰又有個屁用,上次博望坡勝利,劉表只給大哥增了三千殘兵,讓大哥到這偏僻小縣來守衛,除非我能變出幾萬兵馬,要不然……」他重重嘆了口氣,把話收住了。

張飛又把他的大腦殼浸回到木桶里,甕聲甕氣地道︰「也是,以前以為劉表不錯,沒想到竟把我們當賊防,還讓我們兄弟來這幫他看家護院……」他話還沒說完,突然發出殺豬般的號叫︰「哎喲……你他媽的想燙死老子啊。」說著披散著頭發,一手抓住那個給他洗頭的士卒就猛捶,咚咚咚填然有聲,那士卒的胸膛也不是皮鼓,一時間疼得哭爹叫娘。

關羽看不下去了,大步跑過去,拉開那個士卒,道︰「你回去好好休息,別理會這蠻牛。」又對張飛道,「我說,這小兵身體瘦弱,哪禁得起你這般蠻打。」

張飛呸了一聲,道︰「這種小豎子,不揍不乖。也只有二哥你好說話。」

關羽哼了一聲,道︰「有能耐你去對付那些王侯將相,拿一個小士卒出氣算什麼本事。」

張飛還沒來得及爭辯,一個僕人跑來打斷了他們︰「二位將軍,外面有一位先生求見左將軍。」說著躬身遞上一塊竹板名刺。

張飛一把將那塊竹板名刺撈在手里,舉起來念道︰「潁川徐庶奉謁再拜請左將軍足下。」他搖晃了一下腦袋,「徐庶,好像听人說過,快快有請。」

僕人答應一聲,跑出門去。張飛對關羽道︰「二哥,快叫大哥下來罷。」

關羽這時已經重新坐在門檻上看書,听到張飛呼喚,從書頁上移開目光,翻了翻眼皮,不耐煩地說︰「要去你去。」

沒過一會,僕人已經領著一個身材矮小的中年儒生走了進來,那儒生看見張飛濕漉漉的頭發披散在肩上,不由微微一笑。

張飛迎上去施禮道︰「是徐先生罷,我大哥在那上面。我幫先生叫他下來。」說著用手往山上亭子一指。

徐庶笑道︰「不用麻煩三將軍,還是我自己上去罷。」

2初見徐庶

徐庶緩步走上山去,看見一個中年男子的背影,穿著粗布衣服,一動不動的,像一尊雕像。徐庶駐足片刻,想了一想,朗聲吟道︰「惟申及呂,惟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

听見這個聲音,劉備遽然回頭︰「先生何方高士?」

徐庶拱手施禮道︰「潁川徐庶,聞知左將軍屯據新野,特來拜見。」

劉備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莫非就是潁川徐元直,哎呀久仰久仰。早听說君隱居在襄陽山中,行蹤無定,備一直想尋訪先生,欲見無由,今日竟然辱君親屈玉趾,真是幸何如之!快快請坐,快快請坐!」說著屈身站起。

徐庶也不客氣,徑直坐在劉備面前的石上,笑道︰「久聞左將軍戰陣驍勇,卻仁厚愛士,今日一見,果然不虛。庶逃避戰亂,隱居新野數年,一直很少出門,只盼能苟全性命,得終天年而已。」

劉備饒有興味地說︰「那先生今天怎麼肯出門光臨敝處呢?」

徐庶道︰「听說將軍火燒博望坡,大敗夏侯惇,心中好生敬慕。又听說將軍遭受猜忌,屯據新野,因此特來一觀威容。」

劉備搖頭道︰「火燒博望,僥幸小勝而已,何足掛齒。先生隱居新野,卻憂心魏闕,為何不肯出仕,去輔佐劉荊州規劃天下呢?」

徐庶輕輕搖搖頭,笑道︰「劉景升一儒生耳,外表華麗,其實空虛,懦弱無能,何以輔佐。」

見對方直言不諱地評價劉表,劉備尷尬不答,究竟他得到劉表的收留,劉表雖然對他有些猜忌,多少也總有些恩情。徐庶笑道︰「將軍不必介意,在下只是實話實說。如果荊州有將軍這樣的州牧,曹操又怎敢欺凌?」

劉備自言自語地說︰「劉荊州年紀大了,難免對得失利害考慮過多。」他又抬頭直視徐庶,「先生如果不棄,能否出來相輔劉備,共創大業。」

徐庶搖搖頭道︰「請恕在下直言。將軍雖然仁勇兼備,規模氣度卻遠不如曹操。而今又客居新野,一無所有,要想魚躍鳶飛,在下自忖無能為力。」

劉備的眼楮頓時黯淡了下去,好一會才羞赧地說︰「先生說的是,備的確才能駑鈍,一無所長。」

徐庶哈哈一笑,站了起來,面對新野群山,道︰「左將軍又過謙了,在下的才能雖然不足以幫助將軍成就大事,但有人卻可以。」

劉備身軀一震,不由自主地又屈腿站立,急切道︰「先生快說,誰,誰有這個才能?」

徐庶慢悠悠地說︰「‘惟申及呂,惟周之翰。’左將軍不就是盼望能有呂尚那樣的人才以為輔佐嗎?」

劉備重重點頭︰「若得呂尚那樣的人才,我劉備一定也以仲父之禮待之。請先生明言,那樣的人才在哪里?」

徐庶道︰「南陽正是呂尚的郡望所在,人才濟濟。當年呂尚輔佐周文王,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皆是呂尚之力。現在有一個人,依在下看,其文才武略,不啻呂尚再生,將軍如果能把他羅致于麾下,則漢室之興,可計日而待。」

劉備再次直腰長跪行禮,道︰「請先生明示,其人何在?」

徐庶用手一指面前的群山,道︰「就在此山之中,需要將軍親自去請。」

「那是自然,請先生明示。」劉備大喜。

徐庶道︰「此人戶籍瑯邪陽都,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諸葛亮,諸葛孔明。」劉備重復了兩句,有些愕然,「元直先生,備在荊州數年,從未听人提過這個名字,莫非……」他的話還沒說完,突然听到山下張飛大叫道︰「大哥,快下來罷,又有客人到了。」

3神秘老者

劉備伸長脖子望著山下的院子里,見張飛正仰臉朝著自己方向大喊,袖子捋得老高,兩條粗壯的臂膀,像鳥翼一樣張著,須髯戟張,樣子十分可愛。他的面前依稀站著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樣子有些威武,看上去不像普通的農家老翁。

徐庶笑眯眯地望著劉備,劉備也賠笑道︰「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話,不如一起下去,備聊奉薄酒,與先生作長日之飲。」

兩個人一前一後下山,山不高,很快就下到了院子里。關羽仍如一尊木雕般坐在門檻上,眼楮也好像盲了,一動不動,雖盯著手上的《春秋》,卻似乎半天不會翻動一頁,永遠不會翻動一頁。張飛則非常熱情,跑來跑去,打躬作揖,笑嘻嘻地指著那位老者對劉備說︰「大哥,這位老先生說,他是從襄陽來的,找大哥有要事相商。」說完還滿臉賠笑地對那位老者道,「不知我傳達得對不對?」

劉備見那老者身材果然高大肥壯,面目不凡,趕緊施禮道︰「先生枉駕,幸甚幸甚。」又介紹身邊的徐庶,「這位是潁川賢士徐元直先生,現客居荊州。」

那肥壯老者看見徐庶,臉上頗為驚訝,但迅即又露出詭譎的笑容,徐庶也會意地微笑了一下,拱手道︰「潁川徐庶,得見先生,幸甚幸甚。」

老者也回禮︰「久仰久仰,襄陽草民,姓名不足辱君視听。」

徐庶道︰「先生高士,不想將姓名告知俗人。」他又轉對劉備,「既然這位先生找將軍有要事相商,在下就先告辭了。將軍的薄酒,改日再來叨擾罷。」說著對著張飛也拱一拱手,轉身就走。

劉備急忙跟上,一直追到院門,急切地說︰「先生可否將住處告訴劉備,以便劉備改日登門拜訪。」

徐庶道︰「左將軍留步,庶閑雲野鶴,每日到處雲游訪友,就算告知將軍住處,也未必踫上。將軍放心,庶改日一定再來。」

劉備戀戀不舍地說︰「那好,希望先生一定踐守諾言。」他站在門前,一直望著徐庶的背影消失,才悵然回頭。見肥壯老者,拱手道︰「請恕備慢待,先生進屋奉茶。」

三個人一起朝縣廷堂上走去,看見關羽坐在門檻上,劉備道︰「二弟快快起來,見過客人。」

關羽好像不是一個活物,只是發出冰冷的聲音︰「哼,到處都是混飯的人,關某沒時間理會。」

劉備有些尷尬,對肥壯老者道︰「我二弟一向脾氣執拗,心腸卻是極好,請先生勿怪。」

肥壯老者笑道︰「無妨,無妨。」

他們只好小心翼翼地跨過關羽的腿,走進了大堂,劉備和肥壯老者面對,張飛側坐一旁,形容恭敬,又吩咐侍者過來倒茶。一個士卒听見張飛叫喚,緊張地提著壺,給他們一一斟茶。

劉備伸手道︰「請先生用茶,先生光臨,不知有何教誨,備洗耳恭听。」

肥壯老者呷了一口茶,咂了幾下嘴巴,道︰「好茶。」他頓了一下,又道︰「山野鄙人,一向景仰英雄,听說左將軍以三千疲憊之卒,擊破五千精銳曹兵,因此特來拜見。」

劉備有些失望,原以為是名士,卻也許只是當地一個土財主,幫不了自己建功立業。但想到土財主也究竟有些錢財,自己招兵買馬,也少不了銀錢用度,多結交幾個富人,未必不是好事。想到這里,臉上仍舊保持恭敬,謙虛道︰「豈敢豈敢。僥幸小勝,何足掛齒。」

肥壯老者道︰「左將軍既然來到荊州,有什麼長遠打算嗎?」

劉備略微沉吟了一下,謹慎地說︰「備生于亂世,半生漂泊,此來荊州,也不過欲苟全性命而已,一切都听從劉荊州安排,哪能有什麼長遠打算。」

肥壯老者臉上頓時露出失望的神色︰「久聞左將軍胸懷大志,一向不肯屈居人下。今日一見,大失所望。在下還是告辭了。」

劉備驚喜交雜,看來這人還有些名堂。趕忙道︰「先生留步,其實生于亂世,備豈不想廓清宇內,使四海升平,百姓安樂,只恨力量不足。願聞先生高見。」

肥壯老者復又坐下,道︰「這就是了。將軍如果肯開誠布公,在下雖然魯鈍,也當竭盡全力,為將軍獻策,如果一意虛與委蛇,在下又豈是多事之人。」

劉備再次拱手︰「先生如果不以備愚鈍,就請明言。♀」

肥壯老者道︰「如今袁紹已死,其二子互相攻擊,無藥可救,覆亡已在旦夕。如果曹操統一河北,必將南下進攻荊州,那時我們荊州又要生靈涂炭了。」

劉備道︰「有劉荊州在,定能保護荊州安全。」

肥壯老者哼了一聲,道︰「將軍又在虛與委蛇了。」

劉備歉疚道︰「不敢。」

肥壯老者道︰「劉景升非王侯之才,世所共知。將軍擊破夏侯惇,立下大功,劉景升對將軍無絲毫金帛之賞,反而撥給將軍這些老弱殘卒,遣送到這新野小縣,為荊州當守門人,將軍不覺得冤枉嗎?」他停下來,舉杯飲了一口茶,嘆道,「不過,在下也很能體會將軍的難處。」

劉備不知這老者底細,生怕是劉表派來試探的,因此默默飲茶,不發一言。張飛耐不住了,插嘴道︰「先生,如果先生有什麼好建議,希望盡快告訴我哥哥,在下這里謝過了。」說著長跪施禮。

肥壯老者笑了︰「久聞三將軍雖然性急,卻敬賢好士,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抓抓頭皮,臉蛋黑里透紅,坐在門檻上的關羽突然道︰「三弟還指望這些欺世盜名之徒能有什麼好建議,實在天真。」

劉備怒喝道︰「雲長,休得如此無禮。」又拱手對肥壯老者道︰「請先生萬勿介意。」

關羽見劉備發怒,這才訕訕地住嘴,重新變得像木雕一樣。肥壯老者絲毫不以為忤,笑道︰「不妨不妨。」他飲了一口水,繼續道,「左將軍,在下一向以為,這天下的土地,本無一定的主人,唯有德者據之。如果將軍能據有荊州,以將軍的仁義,天下定會雲集響應,曹操又豈敢侵犯?如果將軍有意,在下願助一臂之力。」

張飛兩眼放光,興奮地望著肥壯老者,道︰「先生果真能夠助我大哥奪取荊州?」關羽听在耳里,不由得將脖子扭過來,驚訝地望著肥壯老者。

劉備大吃一驚,厲聲呵斥張飛道︰「三弟,休得胡言亂語。劉景升將軍賢良淑德,為天下典範。荊州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我等怎敢生此異心。」又對肥壯老者道,「先生不要再說了。備窮途末路,投奔劉景升將軍,蒙劉景升將軍厚愛,讓備率兵屯據新野,自當盡心奉職,死而後已。先生今天既然來了,不如談點別的有益之事罷。」

肥壯老者搖搖頭,露出不屑一顧的神色︰「方今天下擾攘,生靈涂炭,黃某憂心如焚,哪有時間陪將軍空談。既然將軍無意進取,那就請恕在下多事。今日之事,出自在下之口,聞諸將軍之耳,在下一家數十口的性命,全在將軍了。」說著拱手站起。

劉備欲言又止,想挽留他,但嘴邊只蹦出這麼一句︰「先生放心,今日之事,只有天知地知,我們兄弟絕不會向任何人吐露半個字。」

肥壯老者嘆了口氣︰「這樣再好不過,在下也不用佯狂為巫了。」說著往外便走,走到門檻旁,正要縮足從關羽面前避過。關羽卻突然站了起來,對他深施一禮。

劉備看著肥壯老者的背影,深深嘆了口氣。

4初顧茅廬

兩天後,徐庶果然又來了。這次兩人談得很歡,劉備簡直被徐庶的口才和才華驚呆了,他想不到天下還有思維這麼敏銳的人,暗暗慨嘆自己前段時間的醒悟是有道理的。在這樣的世間,如果沒有高人指點,只能應了那句成語「狼奔豕突」,像野獸一樣,到處亂竄,怎麼能成大業?于是他懇切地請求徐庶留下來幫他,做他的左膀右臂。

「左將軍,上次下走說過,君實力太差,以下走的才能,回天乏術啊!」徐庶直言不諱。

劉備的眼楮再一次黯淡下去,臉上甚至覺得發燒。

徐庶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道︰「不過左將軍也不必灰心,事在人為,還是有希望的。」

劉備酸酸地說︰「以先生如此才學,都覺得回天乏術,還能有什麼希望?先生就不必寬慰我了,看來我劉備只有替人看家護院的命。」說著,似乎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睫毛上掛了一片珠簾。

「下走是回天乏術,但是,將軍還記得上次下走跟你說過的諸葛孔明嗎?他自號臥龍,他的才華勝我百倍,如果將軍能請他輔佐,譬如良醫可以起死回生,何況將軍還小有實力,遠不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徐庶道。

劉備搖搖頭︰「唉,我劉備雖然無用,卻也走南闖北,從不曾听說諸葛亮其人,先生之言,無乃太夸張乎!」

徐庶搖頭道︰「左將軍此言差矣,想當年文王在渭水邊見到呂尚,那時呂尚不過是一個七十歲的老禿翁,哪里有什麼名氣?百里奚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當初卻是五張羊皮換來。將軍看人,只看名氣,未免過于耳食,殊不知這世上欺世盜名的鼠輩車載斗量。」

確實很有道理,大凡有才學的人,莫不喜歡貶損他人,抬高自己,除非踫見才學的確勝自己十倍之人,才會心服口服。以徐庶如此才學,能夠推崇一個無名小輩,那小輩一定不同凡響。劉備心中有些歡喜,趕忙賠禮︰「先生見教得是。」又怯生生地說,「不知先生可否請這位臥龍先生來一見。」

徐庶搖搖頭道︰「禮有來學,未聞往教。」

劉備臉紅了,羞澀地說︰「其實我剛才就是這麼想的。」

送走了徐庶,劉備當即讓趙雲去置辦厚禮,準備第二天一大早去隆中尋訪諸葛亮。

襄陽北山的隆中深邃優美,青翠欲滴的竹林掩映著一條石板路鋪砌的山間小道,張飛很興奮,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又是夸山間景色的美麗,又是表達對將要見到賢士的仰慕之情。關羽卻不大耐煩,覺得來山間游玩倒也不妨,但是所謂尋訪賢人,卻很可笑。

劉備一直想著心事,也懶得搭理他們。這麼一路上也不知道顛簸了多久,終于看見幾間茅草屋隱現在山岡之上,綠樹之中。

到了。三人加快了腳步,來到茅屋院子前。院子里寂靜無人,只有幾只花尾的鳥雀在地上的落葉間一蹦一跳,間或歪著腦袋望著院外的三人,烏黑的眼珠滴溜溜亂轉。張飛遺憾道︰「沒帶弓來,可惜,要不然可以打兩只鳥雀回去燒了下酒。」

劉備嚴肅道︰「三弟噤聲,休要無禮。」說著,用手指關節輕輕敲著柴扉。

很快,房屋的門打開了,一個梳著雙髻的童子走到院子里,向三人張望,嘴里叫道︰「請問來者何人?」

劉備拱手道︰「敢問童子,這是諸葛孔明先生的住處嗎?」

童子道︰「正是,你是哪位?」

劉備屈身道︰「煩你通報,就說大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

童子迷茫地搖搖頭︰「世上哪有這麼長的名字,你莫不是西域人。」

劉備笑了︰「那你只告訴孔明先生,就說新野守將劉備特來拜見。」

童子歪頭自言自語道︰「新野縣的守將,名叫劉備,這就好懂了。」又注目劉備,「不過哎呀,真是不巧,我家主人今天出去了,我看,只有請你改天再來了。」

劉備還沒來得及說話,關羽耐不住了,對張飛道︰「這些俗士,假裝隱居冒充高士來沽名釣譽,架子還不小。」

張飛搖著大腦袋道︰「不然,我一直不明白,二哥為什麼對那些下人和顏悅色,見了賢士大夫卻倨傲無禮,難道那些愚蠢的下人,又有什麼本事嗎?」

關羽哼了一聲,轉過身去,不答理張飛。

劉備有些失望,只好道︰「既然如此,多有打擾,待你家主人回來,煩請稟報一聲,說我曾來求見。」

童子應道︰「可以。」說著轉身又進了屋子。

劉備嘆了口氣,上馬而去。三人一邊交談,一邊行走,逐漸深入竹林。竹林深密,枝葉隔離天日,他們好像行走在一條竹子築成的甬道中,四圍的翠綠映得他們的臉都變了顏色。景色這麼美,三個人卻悶悶不樂。山路漫長,一直到傍晚才回到新野縣廷,剛下馬,趙雲已經從堂上匆匆跑出,對劉備道︰「主公,襄陽蔡瑁將軍派來使者,說有書信,一定要親手交給主公,我告訴他,主公去山中射獵了。」

劉備道︰「哦,快快請來相見。」說著大步走進屋。

一個郵卒打扮的人正坐在堂上等候,見了劉備進來,趕忙雙手據地,道︰「小人參見左將軍。」

蔡瑁的人,劉備當然不敢慢待,趕忙緊走幾步,扶起他︰「快快請起!據說是蔡將軍派你來的,不知蔡將軍有何見教?」

郵卒從懷里掏出一封書信,雙手遞給劉備,道︰「都在信上,蔡將軍明令,要小人一定親手交給將軍。」

劉備接過書信,趕忙拆開,急速看完,心中驚疑不定。張飛早就忍不住了,急問何事。劉備道︰「哦,是蔡將軍母親八十大壽,寫信邀我去參加賀典。」他轉而面對那郵卒,「請代備轉達對蔡將軍的致謝,並請告知蔡將軍,辱賜邀請,備深感榮幸,一定會按時前往。」

郵卒拱手道︰「好,那小人就告辭了。」

劉備送郵卒到門口,心中奇怪為什麼這種事蔡瑁還叮囑郵卒要將書信親手給他,難道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他苦思冥想,也沒有什麼頭緒。

5紅燭情深

蔡瑁母親今年不過六十歲,早在一年前,蔡氏兄妹兩個已經準備為母親慶賀壽辰。他們雇了一幫工匠,雕刻了大型的石刻畫像磚,準備為母親建造一個畫堂。畫像磚上既有軺車、輜車、軒車出巡的場面,也有市井童豎玩樂的場景,精美生動,畫堂搭建在蔡氏莊園的延壽堂前。蔡母親自把一塊塊刻石仔細過目,非常滿意,叮囑道︰「哪天我死了,你們就把它們移到我墳前。」

對于尋常人家為人父母者說出的類似的話,兒女們的反應自然是安慰,蔡瑁也是這麼做的,不過也不忘表表功勞︰「母親,這是我從高平縣請來的一流工匠,費了半年時間刻成的。唉,如果不是戰亂,這樣的工匠未必能來到襄陽。」

這點倒是確實的,工匠是蔡瑁請的,那天蔡氏回蔡洲,發現工匠們干活熱火朝天,偶爾交談,都是外地口音,但又似乎有些熟悉,覺得非常奇怪。那個老工匠頭目跪稟︰「君夫人好耳力,小人不是荊州人,原籍在兗州山陽郡高平縣,因為家鄉戰亂,無奈逃到荊州的。」

蔡氏恍然大悟,高平縣是她丈夫劉表的家鄉,雖然劉表很早就到洛陽出仕,說得一口漂亮的洛陽官話,山陽口音不那麼明顯,但自小的鄉音,終究難以盡去,所以偶爾會帶出一點。她問那工匠頭目︰「高平縣,據說是雕刻畫像有名的地方。你們為什麼來到荊州,家人也一起來了嗎?」

听蔡氏這麼一問,老工匠突然號啕大哭︰「哪里還有什麼家人?都在幾年前被曹操手下的青州賊殺得干干淨淨了。小人們都是赤身逃出來的。听說荊州牧劉景升將軍就是山陽郡人,所以親切,希望子佷將來能投身戎伍,幫助劉景升將軍去殺曹操。」

工匠們都停住了手上的工作,個個臉上露出悲哀之色。

曹操在兗州屠殺百姓,血流成河的事,蔡氏之前只有耳聞,那天听工匠說,才知千真萬確,她的鼻子也禁不住有些酸了,道︰「諸君來到荊州,從此可以安居樂業了。我會吩咐下面的人,給你們提高工錢。」說著用便面遮住臉龐,策馬行車離開了。

這次為母親祝壽,劉表病了,沒有心情來。本來他的年齡和母親的年齡也差不了多少,來祝壽也蠻奇怪的,不來倒好。她想起了劉備,心里怦怦直跳,雖然有這樣的想法也很久了,但想到真要實施,還是免不了緊張。

盛大的典禮過後,就是觥籌交錯的飲酒。由于客人太多,他們被分別安排到不同的閣樓中就座。蔡瑁親自把劉備請到一個高閣中,叫上幾個宗族兄弟,一起陪飲。

劉備感到有些受寵若驚,雖然在心底里,他也是目空一切的人,認為自己英雄蓋世,眼下雖然落魄,卻只是英雄創立霸業過程中常有的挫折。但能在這種落魄的時候受到蔡氏家族的殷勤款待,心頭仍不免熱乎乎的感動。

在酒筵上,他幾乎忘了自己說過什麼,只模模糊糊記得蔡瑁對他說了一句︰「今後我們蔡氏家族,就全靠左將軍了。」然後就醉過去了。

再次睜開眼楮的時候,他看見的是一頂絳紫色的幔帳,帳外不遠處,一架十枝的銅燈在溫暖地燃燒,仿佛天上的十個太陽。他覺得有點頭暈,口尤其渴,嘴巴黏黏的像沾滿了泥漿,極為難受,不由得叫了一聲︰「水來!」

一個女子掀開簾子走了進來。在燭光下,她的臉龐紅撲撲的。

劉備驚出一身冷汗,這不是蔡氏嗎?難道自己躺在她的床上?天哪,是不是劉表要除掉自己,故意使出這麼一計。他也顧不得口渴,急忙去拔腰間的環刀,實在不行,也不能坐以待斃。殺得一個,也算不虧。

可是腰間是空的。這時只听蔡氏笑道︰「左將軍醒來了。」聲音中殊無半點不悅,反而滿是柔情。

劉備不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下意識地翻身下床,跪坐施禮︰「是君夫人,臣劉備拜見君夫人,幸甚幸甚。」

蔡氏趕忙勸止道︰「左將軍不必拘禮,這里並非朝堂。」

劉備低著頭,道︰「雖然不在朝堂,但君臣名分有定,臣不敢輕忽。」

蔡氏微微一笑︰「君臣名分已定?可是,妾身似乎從不聞將軍叫過劉荊州一聲主公。」

劉備詫異道︰「臣好像是第一次見到君夫人。」

「那你怎麼一見到我,就知道我是君夫人呢?」蔡氏道。

劉備詞窮了,他所謂的第一次見到,並非指從未見過,而是指從未說過話。人和人之間,無論見過多少次,對方的相貌是否爛熟,只要沒有說過話,就不能說認識。當然,像他們現在這樣,只有兩個人面對面的促膝交談,那又幾乎可以說不僅僅是認識了。

蔡氏感覺劉備的身體在微微後卻,不覺莞爾︰「久聞將軍是仁義之人,今日一見,果然不虛。將軍請先飲一碗熱湯解酒,妾身有事和將軍商量。」

蔡氏從身旁的炭爐上取過一個小巧的提梁卣,倒了一碗熱騰騰的水,遞給劉備。

劉備仍舊低首接過,道︰「多謝君夫人,臣豈敢當君夫人這般厚待。」

蔡氏柔聲道︰「將軍如果把妾身當君夫人,自然是不符合禮節的。但如果將軍把妾身當成自己的箕帚妾,就理所當然的了。」

劉備心中一震,雙手一抖索,漆碗掉在席子上,滿碗的熱湯灑了一身。他顧不得身上被燙得生疼,跪在席上道︰「君夫人,臣……」

蔡氏也趕忙拿起絲巾,就要為劉備擦拭身上的水跡。劉備連往後躲︰「君夫人,讓臣自己來。」說著欲搶過絲巾,他的手指捧著蔡氏的手指,有一種柔滑的感覺。作為一個帶兵的武人,劉備身邊並不缺乏女人,但像蔡氏這樣美麗而高貴的女子,對他仍有無法撲滅的誘惑。他心里一陣亂跳,而蔡氏則干脆停住動作,兩眼細細凝視著他。

房間里闃寂無聲。

見劉備低頭不語,蔡氏有些無奈,拾起漆碗,又重新倒了一碗熱湯,唇上仍是微笑︰「將軍請起,妾身說了,這不是在朝堂。妾身敢問將軍,將軍對妾身剛才的建議如何?」

劉備搖頭道︰「臣愚憨,不明白君夫人的意思。」

蔡氏道︰「既然如此,妾身不妨明說了,妾身的意思是,早聞將軍威名,如果將軍肯把妾身當成自己的箕帚妾,妾身會感到非常榮耀的。」她望著劉備,眼波流轉,同時雙手把漆碗遞給劉備。

劉備臉上冒汗︰「君,君夫人……真會戲弄……臣……」

蔡氏微微轉頭,對著牆壁道︰「將軍面容英武,確是一代梟雄。妾身不才,家族還有點力量,如果輔佐將軍匡復天下,將軍豈有意乎?」

劉備反首看了看帷幔,額頭發亮︰「臣一介亡虜,安敢有如此大志?只願效命劉荊州,死而後已。望君夫人明察。」

蔡氏明白劉備是擔心有人窺伺,她搖頭道︰「將軍放心,並非劉荊州派妾身來試探將軍,如果劉荊州有意要殺將軍,又何須試探。自從妾身見到將軍,就一直心生感佩,早想找機會闡明衷曲,怎奈時機不到,又久聞將軍秉性仁厚,執德不回,妾身無奈,只好選了今天這個機會,親自面見將軍,一表赤誠。」

劉備舒了一口氣,看蔡氏的神色,倒是真的。他心頭頓時一陣歡喜。如果能得到蔡氏,不但美人在抱,獲取荊州也不是沒有希望。不過這事頭緒紛繁,也不可輕易表態,他想了想,應付道︰「不知臣何德何能,能獲得君夫人如此厚愛?」

蔡氏道︰「將軍當真想听實情?」

劉備點頭道︰「當真。」

蔡氏嘆了口氣,道︰「人人都以為妾身為荊州君夫人,必定心滿意足,其實荊州危如累卵,有識之士盡知。妾身本以為劉表為當世英雄,才喜而嫁之。不想他虛名無實,讓妾身大失所望。自從將軍一來,妾身不由得心猿意馬。昔年外黃女子舍棄平庸之夫,改嫁趙王張耳,傳為佳話。妾見將軍,也想一效古人,名垂青史。望將軍勿疑!」

劉備目瞪口呆,雖然蔡氏喜歡自己,讓自己頗覺得自豪。但她這樣直言不諱地披露內心,仍讓他感覺突兀。他雖然從小不愛讀書,但史傳之文也略曾窺覽,知道前漢的風俗和東京大不相同。像張耳妻子改嫁、司馬相如琴挑這樣的事,在前漢可以傳為佳話,畢竟連景皇帝的皇後都是二婚女子,何況其他。但東京風俗提倡婦女守節,蔡氏既然出生大族,就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規矩,怎麼會在他面前自薦枕席呢?他再一次感覺,面前這一切或許是個陰謀。

蔡氏好像知道他的心思,臉漸漸漲紅了︰「將軍一定在疑慮,世上怎麼會有像妾身這樣無恥的女子,何況還是荊州的君夫人。妾身以為,天下紛亂如此,不當計較那些繁文縟節。沒想到將軍也是個拘泥禮節的文士,算妾身看走眼了。」說著就要站起來,聲音頗為不悅。

劉備情不自禁張臂攔住她,蔡氏身材嬌小,頓時就在他懷抱中。這是他對待自己所喜歡女人的習慣性動作,蔡氏好像有些羞澀,趁勢就倚在劉備懷里。劉備想,現在就算是陰謀,也洗不清干系了,他腦子里一片空白,兩只手徒自在空中舉著,不知道怎麼辦好。

6悵惘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赤壁最新章節 | 赤壁全文閱讀 | 赤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