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東風烈 第十七章 保安營

作者 ︰ 阿德舒

舒堅一邊翻看一邊答道「太好了趙老,這段時間我總感覺山寨缺少些什麼,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傳達給戰士們,現在我明白了,咱們缺的就是這個,組織和信仰。♀姜還是老的辣,趙老您真是太有才了,我想什麼你給什麼,民族復興黨,這個名字很好,就用這個作為我們今後的組織名稱,另外趙老你盡快將這完善,將黨旗和黨徽也盡快設計出來,我們爭取將我們的組織早日建立起來」。

半個月後,趙大慶將一份初步完善的中華民族復興黨黨綱和章程擺在了舒堅的面前,同時還有設計好的黨旗和黨徽,黨旗是紅黃兩色,紅色為底色,上面的圖案為兩道黃色杠夾著呈直線排列的五顆五角星,中間那個為大星,左右兩側各兩顆小星。黨徽則為縮小版的圓形黨旗圖案。老趙解釋說,紅色代表鮮血和權力,黃色代表地位和財富,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代王朝最為常見的基本色調,兩道黃杠代表著黃河和長江,正中間的大五角星代表著我們復興黨,兩旁的四個小星則代表著團結在我們周圍的各級人民。舒堅看了非常興奮,立即派人帶著圖案下山,找人先期制作一部分黨旗,同時還讓林芳將老趙的黨綱材料多抄寫幾分裝訂成冊。

公元1904年正月二十,這一天中華民族復興黨正式在白石岩建立,舒堅,趙大慶,林漢文,袁青雲,宋玉峰,高翔,林芳,林大強,作為第一批復興黨的創始人和黨員,對著懸掛在會議室牆上的黨旗進行了宣誓。他們左手撫胸,右手握拳舉起,在趙大慶的帶領下宣誓道「我自願加入中華民族復興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崛起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宣誓完畢後,白石岩建立了第一個民族復興黨的組織委員會,趙大慶擔任第一任復興黨主席,林漢文為副主席,舒堅為書記,袁青雲和林大強為副書記,林芳為秘書長。同時山寨訓練場樹立了旗桿,復興黨黨旗第一次飄揚在了白石岩的上空。之後山寨又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思想教育課,分別又趙大慶和舒堅擔任教師,給山寨的全體人員講解復興黨的綱領和章程,不斷培養和發展新的黨員,壯大黨組織的力量。♀

舒堅首先發展的是警衛排的戰士,這些當下山寨的精英,綜合素質已經超出其他人一籌,都是舒堅親手帶出來的,並且一直跟隨在他身邊,是山寨上除了眾兄弟外最忠于舒堅的一批人。這些原本就是窮苦農民出身的警衛排的戰士,都是被封建思想毒害已久,滿腦子都是單純的忠義思想,自打舒堅上山後就對舒堅死心塌地,經過舒堅的一番簡單洗腦和煽動,這些人二話沒說就全部都宣誓加入了復興黨,成為了復興黨的第一批新黨員。

接下來就是下面的連排主要干部和班長,這些人和警衛排戰士差不多,都是在舒堅上山後得到提拔和任用的,都是對舒堅每項工作的忠實執行者。這些人很快就成為了第二批的新黨員。短短兩個月不到,白石岩就發展了近一百多名黨員。老趙之後沒事就組織這些黨員在一起進行學習和交流,通過不斷的教育和洗腦,將這些人培養成了日後復興黨的忠實信徒,為日後復興黨的壯大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舒堅宣布了日後最為重要的一條,那就是「黨指揮槍」,日後白石岩的領導干部,首要的前提就必須是復興黨黨員。在連一級以上單位設立基層組織和職務,參與日常的軍事管理。這一套辦法也在宋玉峰管理的葛仙岩進行實施,在葛仙岩建立黨組織分部,由宋玉峰擔任書記。而遠在梧州城的高翔哪里,舒堅也派人送去了一份復興黨的綱領和章程,讓他在哪里建立自己的組織分部,並由他擔任書記。

高翔接到舒堅送來的資料和命令的時候,他正在忙著酒樓的建設,西邊屋子交房後他立即找來大量工匠進行拆除重建,現在正是工程施工的關鍵期。雖說有帶來的十二名弟兄給他幫忙,但是整個的規劃還是由他來執行。不過當代表山寨黨委的特派員蒙俊升帶著材料和命令來到這里的時候,高翔還是認真的執行力上級的命令,在夜里他召集起十二名和他從山寨一起來的弟兄,認真的聆听蒙俊升了宣讀的復興黨綱領和章程,並在他的主持下,高翔汪舉平莫文斌三人對著黨旗做了入黨宣誓,成立了復興黨梧州城支部。♀不過完後高翔對那沒入黨的十名弟兄叮囑到,我們三個只是比你們先走了一步,只要你們好好跟著我干,加入組織是遲早的事,咱們今後加倍的努力工作,以回報山寨弟兄對我們的厚望。另外還有就是都給我把嘴巴看緊點,今晚上的事不許對外透露半句,要不然咱們大家都要嗝屁,就算清廷不把你們算做亂黨,但是你們以前也算是土匪,一樣吃不了兜著走。

送走蒙俊升後,高翔繼續忙碌他在梧州城的拓展事業,在新酒店建設的同時,他還經常混跡梧州城的一些繁華場所,結識一些當地的富豪商賈。到了1904年的三月,位于城西的三層酒樓主體業已完工,開始進入裝修階段。那些年前招來的二十名小女孩和小男孩,也在高翔的教下有了一些現代餐飲服務員的雛形。莫文斌的挖牆腳工作也做的不錯,從梧州城其他酒樓挖來了十多名大廚,這些廚師先後拿出絕活,通過了高翔的考核,當然他們的收入待遇也是從前的翻倍。至于其他的雜役人員,也都是早已顧好,雖然沒開始上班,但是薪水從確定的那天就開始拿了。至于最早招來的那六對夫妻,自打進門後高翔眾兄弟就對他們特別關照,就像一家人一樣對待,他們也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無論高翔分配給他們什麼工作都是認真對待用心去做,女人們平日里主要負責做飯洗衣以及打掃衛生,男人們則協同高翔弟兄跑腿辦事。

就在高翔嶄新事業即將開張的時候,白石岩也將迎來第一次考驗。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白石岩的訓練依舊沒有停止,四連五連的隊列訓練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後續的軍事訓練又馬上跟上了。同時舒堅再次得到了岑溪城內發回的信息,徐廣惠出面組織的岑溪保安營五百練勇,經過了三個月的操練後,終于要出城進山剿匪了。

清朝晚期的綠營和地方的練勇,一般都是按照早期湘軍的編制,五百人為一營,下面又分為稍和隊,十人為一隊,設隊長一人,八隊為一稍,設稍長一人,一營四稍,余下的為親兵。被舒堅派遣下山潛伏在他們之中的韋明生等五人也不負眾望,在操練中期間由于表現優秀,其中唐江南,周正文,程紹偉,張文雨四人都成為了統領八十人的稍長,而韋明生更是在洋教官的極力推薦下,成為了僅次于營官管帶凌波外的二號人物副營官幫帶。

三月初八這天,岑溪城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大小鄉紳和地主富商雲集,殺豬宰牛,大擺宴席,為保安營出城進山剿匪助威踐行。吃飽喝足之後凌波帶著保安團的五百練勇就出城了,第一個目標就是盤踞在食人嶺韋老三。

要說凌波這小子,典型的一個富二代,平日里除了吃喝玩樂調戲婦女外什麼都不會,這次他能當上這個保安營的營官,全是因為他爹為組建保安營出了大錢,徐廣惠不過是賣了個順水人情。不過凌嘯天也知道自己兒子的斤兩,所以他在凌波被徐廣惠任命為營官統領後,又花大價錢從廣州請來了一位洋教官協助他兒子。這名年紀快四十歲的德國鬼子名叫舒爾茨,據說幾年前跟著瓦西里的八國聯軍打進過北京城,之後退役就一直在中國混,雖然呆的時間不是很長,也就三四年,但是這舒爾茨卻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也不知他跟誰學的。之前他在廣州就是作為教官幫著廣東巡撫張人駿訓練新軍,之所以願意跑到這偏僻小城完全是看在錢的份上。

凌波雖然作為營官統領,除了組建初期還會在保安營呆著,但等保安營人員招募齊全後,德國教官舒爾茨也來了,他就什麼都不管理,每天在城內吃喝玩樂,把整個保安營的這五百人員全部扔給了舒爾茨。

拿人錢財替人干活是天經地義的事,面對這樣的主官,舒爾茨也只有硬著頭皮上。好在隨即他就發現了韋明生五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明顯受過專業軍事操練的老兵,他也不管這五人的來路出身,于是馬上提拔他們成為自己的助手,讓他們帶著隊伍按照自己制定的劃進行操練,同時經過三個多月的相處,他們還成立關系親密的朋友。因為在韋明生五人看來,這洋鬼子確實也有料,和自己的營長舒堅比起來也差不了多少。

這次進山剿匪,凌波的意思立即前往葛仙岩,將姓胡的土匪先拿下,奪回自己家被搶的財物,再將那些土匪碎尸萬段以出胸中惡氣。當然了,不光是凌波,就岑溪縣的所有官紳都不了解現在葛仙岩的狀況,根本不知道現在名滿岑溪的葛仙岩胡麻子,早就被關押在白石岩當囚犯。

對于凌波的這種想法,副官韋明生馬上提出了異議,他說咱們這群人雖然操練了三個月,手里拿的也是嶄新的毛瑟98步槍,但是弟兄們一次仗都沒打過,根本沒有實戰經驗,這樣貿然的去和實力最強的葛仙岩硬踫是要吃虧的。我主張應該先從小山頭開刀,先小後大,圍剿的同時鍛煉隊伍,等到了兄弟們都積累了一定戰斗經驗,最後拿下葛仙岩也不就不成問題了。對于韋明生的建議舒爾茨也是很認同,他也認為應該先打小的山寨積累經驗,最強的敵人要留到最後對付。凌波見此干脆將指揮權交給了韋明生和舒爾茨,只要他們最後將這岑溪境內的土匪都剿滅干淨就好。

韋明生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離縣城最近的食人嶺。韋老三和胡麻子一樣,算的上是岑溪境內的老土匪了,雖然只有幾十人的隊伍,但是在這食人嶺盤踞了好幾年了,而且他這個地方離縣城很近,所以來往的客商也多,和白石岩動則就拿大地主大富豪開刀的大動作不同,韋老三既沒這個實力也沒這個能耐,他只能小打小鬧的在山下敲詐一些往來的客商和路人以維持山寨的生計。他這樣做也有他的好處,就是鬧不出大動靜也不會讓官府太上心。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官府組建團練後第一個就會拿他開刀。

韋明生充分貫徹舒堅給的指示,那就是拖,盡量的將時間往後拖。爭取拖住一個月的時間再去葛仙岩。所以雖然面對的是只有幾十人的烏合之眾,他也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一口氣將食人嶺先圍困住,美其名曰不漏網一人。然後再一步一步的縮小包圍範圍,最後攻上山頂,將韋老三等一干人全部擒拿。

雖然花了七八天的時間,但是畢竟初戰告捷。當韋老三等幾十人被押回岑溪縣城後,整個縣城都轟動了,老百姓紛紛圍觀,地主豪紳們也是拍手稱贊,對于他們來說,這些山賊就沒有好人,抓住了都該千刀萬剮。徐廣惠也是立即將這些人押入大牢,等日後和其他被擒土匪一起公審處決。

食人嶺之後就是大頂山,再就是沉人塘,在之後的一個多月內,除了白石岩和葛仙岩外,其他岑溪境內的十來個山頭匪窩基本都被清除,那些大小頭領和嘍羅除了小部分事先得到消息後棄山逃走外,其余的大部分都被擒拿。這也讓凌波是名聲大噪,雖然這些勝利和他沒什麼關系,但他畢竟是主官,所以榮譽都算在了他的頭上了,甚至乎岑溪的鄉紳還給他制作了一塊匾牌,上面書寫四個鎏金大字「將帥之才」,敲鑼打鼓的送到了大隆凌家。這很是讓凌嘯風為之欣喜了一番,沒想到自己兒子還有這帶兵的本事,日後是不是得考慮給他捐個官職什麼的,以便進一步的發展。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東風烈最新章節 | 晚清東風烈全文閱讀 | 晚清東風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