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殤宋金 第八十三章、太上皇南巡逃命 李侍郎罷官免職

作者 ︰ 代平

蔡攸思慮︰微宗禪位,自己有功,欽宗進封自己為太保,可是真正的實權都在吳敏,李綱等人的手中。他恨自己當初為什麼會要把微宗的意圖透漏給了吳敏,這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想到自己以後要遭欽宗的冷漠與奚落,實在不甘心。欽宗對蔡攸歷來就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對父親蔡京的態度,趙桓就曾在微宗面前多次說過,「蔡攸是忘恩負義之人,將來必有狼子野心,不可重用原來,還有皇後會看在過去的情誼上,偷偷幫著自己,自從蔡攸娶了李枚姑娘,顯肅皇後心中不悅,醋勁使然,推濤作浪、火上加油。想到這,蔡攸冷汗沁背、不寒而栗。現在唯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保住微宗的權利,可是,他擔心微宗心灰意冷,根本就不想自己的任何權利,只想南逃和他的藝術生命。唉,有什麼法子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果然不出黃潛善所料。次日,李綱就在朝堂上遞給了欽宗一道折子,請求欽宗把徽宗皇帝命名為「道君太上皇」的奏疏,奏疏中寫道︰一國之中就有了兩個皇帝,實為史上罕見。兩個皇帝,法統上是擁有相等的權力,那退位一事就成為了口頭約定。朝堂之上議論紛紛。蔡攸一听,覺得黃潛善確實有那高人之處,竟能猜出李綱、吳敏等人想做之事。他暗示黃潛善出來說話,黃潛善對著自己比劃了個小指頭,喻示自己官微言輕,不敢貿然奏疏。其實,黃潛善在找時機、探狀況,見機行事。

微宗的親信們個個站出來反對,尤其是李邦彥、白時中等人。他們說李綱以抗金之名要挾欽宗,挑撥皇帝父子的親情關系,居心叵測,士可忍孰不可忍,罵李綱極具報復之心,對微宗要求過分苛刻,只記自己貶謫沙縣,不記自己提拔升遷。這個帽子扣得不輕,他們想往死里整垮李綱,因為這就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微宗成為「道君太上皇」,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欽宗看了看蔡攸問道︰「蔡太保意欲何為?」

蔡攸跪地言語︰「下官以為,皇上剛繼任不久,應先依著「道君皇帝」先前的意思,既安撫群臣之心,也不失孔孟之禮。若是變動太大,不利于朝廷穩定,目前金人犯宋,卑職想︰須以抵御外侮為重,李侍郎所奏之事還是日後再議為宜欽宗听此,有些心軟,覺得這樣做了,對不起父親,不是為人之子所為。

李綱見欽宗有動搖之心,就急忙奏言︰「‘道君太上皇’的名號,‘務合典禮,昭示四海,垂于後世’有何而不可?李綱所奏之事,與大宋的利益攸關,無有半點私心,在朝廷為難之際,還望諸位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此時,欽宗知道李綱用心良苦,「道君皇帝」也是皇帝,只有父親當個「太上皇」才能保證最高權力歸屬自己,否則,他日父親後悔,就可用父權壓制自己,回到舊的格局。正要做出決定時刻,黃潛善站出來了,蔡攸見此,心中竊喜。

黃潛善跪地言語︰「下官覺得李侍郎的奏疏,既符合禮數,也不失孔孟之道。他出于對抗金大業的考量,出此奏疏,不但不是苛刻于先皇的過分舉止,反恰是忠心可鑒,勇氣可嘉的忠義言行,李綱為了朝廷,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得失,哪是爾等之輩可以比擬的?」蔡攸一听,憤怒不已,他恨得牙齒咬得「咯 」作響,半餉才從嘴縫里 出了六個字︰「黃潛善小人也吳敏見狀,覺得時機成熟,急忙朝欽宗使了個眼色,欽宗會意,慌忙下旨︰「從今日起「道君皇帝」正式改為「道君太上皇」,不得再議。否則,斬立決

黃潛善察顏觀色,他知道微宗的時代已然過去,先前給蔡攸的建議,只是原來沒有真正模請欽宗的真正意圖而已,既然李綱能在朝堂有這樣的奏疏,定是得到微宗默許,否則李綱再膽大妄為,也絕對不敢那自己的性命玩笑,貿然奏疏。他從白時中、李邦彥等人的啟奏中,已看出欽宗的不滿和煩躁,欽宗急于大權在握,朝堂議事,只是程序而已,眼下是關鍵時期,自己要審時度勢,站好位置。

其實宋微宗的去意已定,知道自己撒手不管,將會有大批忠于自己的臣子遭殃受罪,而眼下還有什麼辦法?都向天下人謝罪了,還有皇上的威儀嗎?現今希望兒子能號召各路勤王保住大宋江山,就是最大幸事了。

徽宗在前一天,從敗軍之將那里偷偷得到了金軍渡河的消息,不由大驚,整夜無眠。蔡攸等一群人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徽宗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速逃,速逃,否則,走不月兌了!」

一個晚上也等不得了,當夜二鼓時分,徽宗顧不上跟兒子招呼,帶著顯肅皇後、皇子和帝姬(公主),一大家子人乘坐小轎來到了通津門,連價錢也不講,就雇了一只運糧的空船,連夜乘船南下。臨走時,帶上了寵愛的的喬貴妃。

走不久,見蔡攸帶著幾名內侍,騎馬從後面趕了上來。徽宗心里忐忑,高聲呼道︰「爾等是來追逐,還是前來保駕?」蔡攸沖到了近前,翻身下馬,淚流滿面地跪拜道︰「臣等受陛下重恩,死亦不離陛下,特來護駕徽宗一听,眼楮一熱,差點落下了幾滴老淚。

微宗急著逃跑,李綱卻全力部屬著京城保衛戰,他將一份奏疏放在了欽宗面前︰金國大軍入關之後,兵勢迫急,國事可憂,今萬民依托,盡納賢材,擯棄奸賊,抵御大敵。針對當前戰守、統兵、募兵、錢糧、兵器、情報等方面問題,李綱提出了二十條建議。他對抗擊金軍的戰略設想,總體上是一個「守」字。金大軍深入,戰線過長,人地生疏,不可久留。因此,宋軍只要堅持「固守之策」,早晚可以看到金軍狼狽撤退的時候。

奏疏上還有三條建議︰其一是以朝廷大臣二人,各率精兵十萬,分駐河南、北。便宜從事,朝廷不加干預。二帥據險堅守,慎勿參戰。讓敵寇有所顧忌,不敢深入。如果敵軍一旦深入,便可斷其糧道,爾後審時度勢,發兵攻擊,敵人必逃;其二是韓世忠、張浚所部死死拖住完顏宗翰的西路大軍,使其不能南下;其三是追回「道君太上皇」一行。待擊退金兵,追究逃跑官員的刑責,獎勵英勇堅守的將士。獎、罰分明。提高抗金人士的斗志,可打擊投降派的氣焰。欽宗看了這個折子,大為嘆服,點頭稱是。

完顏宗望一路殺來,到了卞京腳下,一听是李綱當御敵元帥,心想︰一個沒有經過大仗的無名小輩,哪有什麼退敵策略?他顧不得一路疲勞,急著攻城,李綱站在城牆上親自督戰,完顏宗望攻打了數日,卞京絲毫未動。他不甘心失敗,又接二連三地攻城。可是整個卞京城似如鐵桶一般,看看自己軍隊,尸積如山。只好下令停止進攻。

有人建議完顏宗望施行誘降之計,宋廷里彌漫了屈辱投降的氣氛,白時中、李邦彥勸宋欽宗逃跑,宋欽宗動搖了。李綱得知這個消息,立刻求見宋欽宗,他氣憤地說道︰「‘太上皇’傳位給皇上,是希望皇上能留守京城,皇上怎能一走了之?」

宰相白時中搭腔,說︰「敵軍聲勢浩大,哪能守得住?」

李綱駁斥說︰「天下的城池,沒有比京城更堅固的

白時中、李邦彥還不死心,叫人預備馬車,欲強行送欽宗出城。這一切被黃潛善的家人發現了。黃潛善立馬向李綱匯報了此事,李綱一看,欽宗果然準備逃跑,他跪到欽宗面前,聲淚俱下地規勸道︰「皇上乃一國之君,若棄城而逃,引起京城混亂,金兵就會勢如破竹,宋兵就會潰不成軍,皇上豈能逃出金兵的追殺?到時候誰能保護皇上?」宋欽宗一听逃跑也有風險,不如留下,拼死一搏。李綱見欽宗態度軟化便立刻宣布︰「皇上已經決定留守京城,以後誰再提逃跑二字,一律處斬守城的將士听了,激動地歡呼起來。

完顏宗望不見西路大軍的影子,怕長期僵持對金兵不利,遂決定退兵。然而,宋欽宗剛當皇帝時的那股銳氣沒有了,和他先輩沒有兩樣。

身為御使中丞的秦檜,針對當時的情況,提出了較為重要的四條意見︰

一是金人貪得無厭,要割地只能讓給燕山一路;二是金人狡詐,要加強守備,不可松懈;三是召集百官詳細討論,選擇正確的意見寫進和約中,四是把金朝代表安置外面,不讓金使進朝門、上殿堂。因秦檜官微言輕,他的意見未被采用。

為了息寧戰事,欽宗以土地換和平。派弟弟趙構和少宰張邦昌、資政殿大學士于文虛中出使金國,簽訂了和約︰宋廷向金朝割地求和,向金國謝罪。宋廷答應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罷免李綱職務。

對這個和約于文虛中、張邦昌滿月復牢騷,無奈趙構秉承了皇上的旨意。兩人只好默默接受。

此次宋、金一戰,金朝不但和宋廷簽訂了不平等的和約,還肆無忌憚地扣下了大宋才子——于文虛中。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情殤宋金最新章節 | 情殤宋金全文閱讀 | 情殤宋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