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章 路遇

作者 ︰ 旻寧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林熙菡表姐妹三人參加完桃花宴,就听到崔大舅母說讓她們準備一下,要去京城。

三人均是很吃驚。

尤其是林熙菡她都做好了在杭州嫁人生子終老的準備,「是國公府讓人來接我嗎?」

林熙菡滿心厭惡和忐忑,她和國公府沒見過一面的家人完全沒有感情,這幾年來也完全沒有打听過國公府的消息,這要是去了京城,肯定是受氣受累,哪里有自己外租家自在。

「倒不是,是你舅舅要去京城上任,怕是一去就多年的,你外公就讓咱們都去京城崔舅母說得很輕,道理卻是明白的,「九娘,國公府的到底是你父親那邊的,你京里遇到林家長輩親戚可不要失了禮哦

林熙菡點點頭,「知道的

崔明也是一听不是國公府來接人,也替林熙菡松了一口,「還好不是國公府,不然咱們三姐妹都要分開來的

「噗嗤——」白霜霜見林熙菡與崔明如臨大敵的樣子,很是好笑,「國公府到底是九娘親祖家,又不是什麼虎狼之地,有什麼好害怕的,再來不行,大不了九娘再回崔府就成了

這三年白霜霜少了心思使那些子雕蟲小技,三姐妹感情倒是好了些,雖然白霜霜心里還是不喜歡崔明和林熙菡的,但至少面上過得去,不涉及她利益時候,還是能夠和氣相處,不會瘋了一樣攀咬人。

反而外人面前,保持姐妹利益一致的大局觀,私下里也能夠三姐妹調笑兩句。

「這國公府對九娘來說還不真是龍潭虎穴來著崔明一笑。

林熙菡也跟著一笑,「這人涉及到了利益,親戚也比虎狼蛇蟲可怕,禽獸吃人是本能。人傷人也是本能

林熙菡笑罵國公府的人是禽獸,崔明被她的促狹逗笑了,道,「還真當國公府和你不是一個祖宗來的

「自是不是,我和表姐流的是一個血脈

崔舅母見林熙菡不認林府認崔府,又欣慰又擔憂,遂道,「你們三個別嘴上沒把鎖的,有些話能隨便說的。尤其是九娘,崔府是你外家。林府才是你本家,可不要在外人面前說了去,讓人笑話了你

「知道了。舅母。我就是胳膊往外拐,也不對外說去林熙菡一笑,崔明也對視一笑,白霜霜捂嘴偷笑。

崔舅母看著三個越發淘氣的女孩,也只能最後警告了。「你們三個,要是在京里給我丟了臉面,定是會好好教訓你們的

和崔舅母相處久了,也知道她是嘴硬心軟的,她板著臉上規矩,三個孩子也不似從前般害怕。崔舅母暗暗嘆氣,心道到京城一定請個規矩嚴格的嬤嬤,免得在京里社交出了錯。丟了臉。

一抬頭,又見三小姑娘在一旁打鬧,更是頭疼招呼她們出去她們各自園子收拾東西。

白霜霜一進屋子就開始東挑西揀地收拾東西,這兒看看,那兒看看。總覺得個個都是要的,又個個無用的。心里正煩著,就見崔大姑女乃女乃含著淚進了來。

白霜霜陡然有種不妙感,問,「娘出了什麼事……」

沒等白霜霜哭完,崔大姑女乃女乃就哇的一聲哭得像孩子。

白霜霜一愣,她一時不知道她娘是裝的,還是真哭,崔大姑女乃女乃慣是愛哭的,卻一向不曾在白霜霜跟前哭,她只有目的在特殊人面前哭。

故崔大姑女乃女乃在白霜霜面前哭起來,白霜霜一時傻眼了,站在旁邊不知所措。

崔大姑女乃女乃見自家女兒看到自己哭了既不安慰,也不勸解,而是傻站著,又想到女兒能回京城,自己卻不能回去。

一時怨憤加嫉妒的語氣道,「該不是你能回京城,就不把我這個娘放在心里了吧

崔大姑女乃女乃的酸意彌漫著整個屋子,臉上掛著不滿讓面容有些扭曲。

白霜霜卻不曾在意,她被崔大姑女乃女乃話中潛在意思吸引了,「娘,難道你不能回京,我回去,你自是能回去的

「嗚嗚……,你外公不讓我回去,說怕我給你丟人……」崔大姑女乃女乃一想到自己知道能回京城別提多高興了。

興致沖沖地從崔老太太處要了些銀票打算多買些杭州特產帶給京城里親戚朋友。

就被告之崔大舅一家,外帶兩個外孫女是回得去京城的,自己卻要留在杭州,崔大姑女乃女乃別提多委屈了。

哭鬧到崔老太爺處,卻被親爹叉了出來,說自己回京城給全家丟臉。

「我怎麼就丟人,丟人,再丟人也是他生的,他憑什麼這麼說我崔大姑女乃女乃憤懣道,「霜霜,你一定要給我求情,求老太爺讓我回去,我是白家的媳婦,憑什麼一直留著杭州……」

白霜霜一時有些尷尬,崔老太爺一向不喜歡自己母女,自己這些年忙得沒空給家里人添堵,少在崔老太爺面前賣現,崔老太爺反而對白霜霜好臉色起來。

只是一提到崔大姑女乃女乃,崔老太爺還是怒氣直沖,白霜霜是半點不敢在老太爺面前給崔大姑女乃女乃求情。

再者白霜霜也是看出來,崔大姑女乃女乃還是不去京城的好。

當年事情久了,白霜霜也是記不清的,但是她還是知道崔大姑女乃女乃和白大爺沒少在京城做糟心事兒,給親戚朋友添亂,是社交圈有名的不受歡迎。

就因為兩夫妻在京城沒什麼社交圈、朋友圈,白大爺在京任職,才迷上了尋花問柳,著實是閑得慌。

至于崔大姑女乃女乃更因為無聊,除了和小妾斗法,就沒個什麼事兒做的,才養成如今這副怨天怨地的性子。

而白霜霜如今也業已十一歲了,明後兩年必是要定下親的,定下親事就開始學習男方家中規矩,認識男方社交圈,模擬男方家中產業,以便于日後主持中饋。定親兩三年,按照規矩十五出嫁。

這就是完整的世家嫁女模式。

這段時間,崔大姑女乃女乃這個在京里關系網差的,不僅對白霜霜半點益處都沒有,反而會給白霜霜除了添亂,就惹事。

白霜霜自是和崔老太爺一般不希望崔大姑女乃女乃回京城給自己添亂的,她怎麼會願意給崔大姑女乃女乃求情,便是她求了,也半點用處都沒。

崔大姑女乃女乃哭訴了一段時間,見親女兒意興闌珊。面上看不出來,但她還是感覺到了白霜霜的不耐煩,頓時火了起來。瞪了一眼,白霜霜,也不訴苦,說道,「你就給個話。到底給不給我求情,若是你還當我是你娘,就帶我去京城

崔大姑女乃女乃嬌蠻樣又讓白霜霜傻眼,她娘往日使這些手段對付旁人她沒感覺,對起她來也是這般,著實讓她難受。

「你去給我和老太爺求情。要不是不去,就是不孝,我就到衙門告你。讓你一輩子都嫁不出崔大姑女乃女乃的語氣滿是嫉恨,一點都不像作為一個母親的該說的話,更讓白霜霜無語的是她發現她娘態度是認真的。

「娘,你也是知道老太爺最厭惡我們了,就是我去了。不僅半點沒用,反而讓我們母女更討他厭煩。說不準我們兩個都回不到京城了白霜霜無奈勸解道,自家娘一直沒長大,實在讓人頭疼。

「那我不管,不管你是和老太爺求情也好,還是和你舅舅求情也好,反正我要回京城崔大姑女乃女乃暗想,要是她不能回去,旁人一個都不行,親生女兒也是。

崔大姑女乃女乃的反常頓時引起了白霜霜的注意,白霜霜細想一下,臉色變了一下,問道,「娘,你該不是不希望我嫁人吧

崔大姑女乃女乃一時有些被揭穿了惱羞成怒,「你說什麼呢?你是認為你娘是那等子自私自利的,不想讓女兒嫁個好人家,反而讓她留著陪她守寡

崔大姑女乃女乃的反問,讓白霜霜放心下又疑惑,她不多語,反而小心解釋道,「娘,我會給你和舅母她們求情,至于管用不管用,我也是不知道的

崔大姑女乃女乃心虛下,也不多鬧,听了白霜霜的話,就匆匆告辭了。

崔大姑女乃女乃不甘罷休的態度一下子到不了了之,就白霜霜一句話搞定了,怎的不讓白霜霜生疑。

白霜霜一生疑,她就不僅不曾給崔大姑女乃女乃求情,反而崔大舅說是讓她娘也回京城看看去,她立即反駁道,京城是崔大姑女乃女乃的傷心之地,她是不願意回去的。

崔大舅一听是姐姐女兒的說的,怕是如此的,時間又緊,也不曾與崔大姑女乃女乃說道,等崔大舅一家都出發了,崔大姑女乃女乃去看女兒,才發現一群人早就走了。

崔大姑女乃女乃又傷心又失望,更有無盡怨憤。

林熙菡一行人走的是水路,從杭州出發,走京杭大運河,至通州下,一路極為順利。

崔大舅母還在每個渡口休息時,帶著林熙菡三女孩逛沿河城市,購買當地特產,學習認識各地物價和風土人情,林熙菡三女孩大長見識。

同時也方便林熙菡安排下人沿河置辦了些店鋪,四年過去了,季希逋在蘇杭江南等地開發的荒地,均早在桑樹林和織坊就產生收益。

桑樹林不僅能夠提供大量的蠶繭賣給官家大紡車織坊,桑葚酒和桑葚果醬也大賣。

去年胡地主這個成日琢磨賺錢的,听到南朝梁吳興人(今浙江)就有人稻田養魚,唐朝關東高粱林養雞的事件,就琢磨著桑園除了養蠶之類的是否也可以養些魚蟹雞鴨之類的,不指望現在的儲藏技術能讓肉類賺錢,但開個酒樓自負盈虧,還是很成算。

這事兒還真讓他琢磨出來了,各地桑園蓄水養魚,放養雞鴨,不僅減少桑園成本支出,給桑園僕從提供食材,還能賤價賣給當地縣城居民,也算平衡了物價,勉強負擔了桑園的支出。

當然不是胡地主不想賺錢,高價買賣,只是世家官員酒樓都有莊子,少有外購的,老百姓都是混溫飽的,太貴買不起。買這些的都是小戶人家以及寒門小吏。

而大多數桑園牲畜均是落入了桑園僕從、佃農和織坊織工口中,越發讓胡地主落了個大善人的好名聲。

說道織坊,林熙菡這個原先不大看好能夠和官家織坊一樣收益的織坊,反而是林熙菡手上獲益最多的。

季希逋當日糊弄胡地主的話,讓這小老頭記上了心上,天天念叨大老爺能不能手縫里漏些藩國女奴或者蠶種。

季希逋這個老實人被纏的沒辦法,又不願意在小人面前丟了臉面,求到了趙冬趙春兄弟處。

趙冬趙春兄弟分別負責了林玉 海上貿易和西北塞上交易,如今林玉 沒了,但那些產業沒有消失。

只是沒有官家撐腰。艱難了三分,收益雖少,還是比一般產業收益多。特別是膠州海貿,由于薛家撐腰,不僅沒減產,反而增加了不少。

老伙計求救,又不是什麼大事兒。不過是回航回程,拐買些女奴和蠶種而已。

趙冬趙春兄弟又是個忠心的,怕小主子還要其他的事兒,不僅帶來了海外紡織技術,更把煉金制器物的一些技術也帶了回來。

經過在膠州試養了一段時間,還真的找到了多種能夠適合在大胤環境下生存的蠶種。

當第一批海外織布出來時。季希逋就得意的將蠶種和女奴送到了桑園,喜得胡地主抱著季希逋直喊親爹,更視小主子為天人。

這件事情也讓趙氏兄弟看到了出外。海上貿易收益大,風險也大,大胤賦稅又重,還需要官衙撐腰才能做大,不如取夷技術。做夷器來賣。

以至于後期林玉 的海上生意成了販奴團,趙氏兄弟專門購買和拐買他國女奴用來生產他國產品在大胤假冒正品來賣。特別是藩國多有打仗且國家未曾統一,奴隸價格極為廉價,就那扶桑女奴來說吧。

扶桑國不曾統一,不大地方大大小小的氏族國家卻多過百,常年打仗,女子不僅承擔生兒育女,還要種田養家,飽受欺凌,生活與官家礦場奴隸無二,實在淒慘。

趙氏兄弟船飄到扶桑,只道帶她們去天朝,莫說銀錢,一碗白米飯就蜂擁而至,最後趙氏兄弟帶回來的扶桑女奴最多,趙氏兄弟很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讓寸大的扶桑國亡國滅種了。

季希逋卻不管這些,隨著江浙兩地的桑園擴展,他手上的官府買奴和佃農都不夠用了,再來契書太多,易引起官家注意,他忙著趁人不注意買桑園就疲于奔命了,何況買奴才來著。

這個時候番邦奴隸最好,大胤法律只保護大胤百姓,番邦的奴婢屬于黑市奴隸,根本不需要契書,後期她們和大胤男奴生子,皆屬于家奴,給她們子嗣造冊就成了。

大胤法律沒規定家生子不可以多生子。

後來等林熙菡反應過來,才發現自己手上的桑園一大半的僕從都是番邦人,一眼望去都是各色人種。

這次林熙菡來京城,季希逋江南桑園太過繁忙,林熙菡不好將他帶出,就留他與季嬤嬤在江南,帶走了季嬤嬤孫子臉上刀疤的季燕庭和蘭嬤嬤一家以及安伯、蘭嬤嬤教的一批管事婢女。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看不慣林熙菡路程太過順利了,她們一到通州,不僅崔大舅母安排的馬車被京城貴人給劫走了,而且通州根本租不到馬車。

崔大舅母只得讓一家老小于通州驛站暫住。

驛站簡陋,住所狹小,崔大舅一家又是不張揚的,沒有听驛站官吏的話佔了最好的甲等住所,反而佔了符合崔大舅官職的住所。

官吏收了崔大舅的銀錢,崔大舅又沒給他添亂,倒是還更配合他管理,他自是歡喜無比,給崔大舅挑了個不大但是環境最好的。

就是這樣,驛站畢竟是驛站,好也不過是相對的。

林熙菡和兩表姐換洗了衣衫,就迷迷糊糊躺下了,還沒睡著,外面就傳來了打鬧聲。

林熙菡听了一聲尖銳的叫聲,很是耳熟,心里不由好奇。

林熙菡和著衣服,和蘭嬤嬤朝外面望去,沒一會身邊的丫鬟回報,是隔壁家的官吏妻妾爭寵,妻子教訓小妾來著。

「听著倒不像個年輕的,怕是個老妾來著林熙菡听那慘叫聲像是個老奴才。

旁邊的巧兒嫣然一笑,道,「那叫的哪是妾來,妾自是美貌非凡的,教訓了傷了臉面哪能伺候男人,招待客人,給主子添臉,自是教訓的妾身邊的老奴

林熙菡點點頭,又听巧兒道,「听說那妾還是咱們膠州的美女來著,很是能耐,勾得男主人任上當她是二夫人,如今男主人妻子來了,自然要教訓一下她,免得沒了規矩

「倒是老奴可憐了些林熙菡這一听,也理解了些,只是憐惜無辜被遷怒的老奴才。

「主子,你還別可憐這老奴才,剛才我是打听了一下,這老奴才可是鬼主意多著,出賣舊主子,投靠現在的主子,現在主子身邊的計策都是她出的,手段狠辣的很,又個欺壓人的手段叫做什麼來著……」

巧兒想了一會兒,道,「叫做人皮繡花——」

林熙菡腦里一閃而過,原來是她,冷著臉,哼笑一聲,「去把華嬤嬤喚了過來。告訴她往日的舊仇,如今找著人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